1、目录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4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443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443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430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466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419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问答题(40分)1古细菌有哪些特点,列举至少三个类群。2连续培养跟
2、分批培养相比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连续培养的应用。3解释下列名词:噬菌斑、局限转导、发酵、微生物生态学、条件致死突变型、自净作用、选择培养基、化能自养型。4微生物生长量测量有哪两大类,分别举例并说明优缺点。5辨析下列名词两用代谢途径和代谢物补偿途径、温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巴氏消毒法和间歇灭菌法、抗性突变型和营养缺陷型综合分析题(30分)1说明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2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要点3设计一个从土壤中分离有机氯农药六六六降解菌的实验部分答案及解析1古细菌有哪些特点,列举至少三个类群。答:古细菌的特点:(1)16S rRNA序列分析:古细菌与细菌不相似。(2)形态
3、: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形状的细菌,而细菌从未发现。(3)结构:古细菌细胞壁中不含胞壁酸古细菌细胞质膜含醚键酯及分支烃许多古细菌有内含子(4)中间代谢:古细菌可有独特的辅酶参入。(5)严格厌氧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6)生境:大多数古细菌生活在高温、极热、高盐、极酸或高度缺氧的极端环境里。(7)繁殖速率:古细菌繁殖速率较真细菌缓慢。举例:产甲烷古细菌群、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极端嗜盐古细菌群、无细胞壁古细菌群、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代谢元素硫的古细菌群2连续培养跟分批培养相比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连续培养的应用。答:(1)特点比较分批培养:将少量微生物一次接种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最后一次收获
4、,称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在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同时以同样的速度排出培养物,就可以延长对数生长期,这种培养方法称为连续培养。(2)应用连续培养用于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的比表面大,吸附力强。废水进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其中有机物在约1-30min的短时间内被吸附到活性污泥上。大分子的有机物,先被细菌的胞外酶分解,成为较小分子化合物,然后摄入菌体内。低分子有机物则可直接吸收。在微生物胞内酶作用下,有机物的一部分被同化形成为生物有机体,另一部分转化成CO2/H2O/NH3/SO42-/PO43-等简单无机物及能量释出。3解释下列名词噬菌斑、局限转导、发酵、微生物
5、生态学、条件致死突变型、自净作用、选择培养基、化能自养型答:(1)噬菌斑是指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或称负菌落。噬菌斑的大小,从肉眼勉强可见的小形斑直到直径1cm以上的大形斑不等。(2)局限转导又称特殊转导或限制性转导,是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局限转导是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中,并获得表达的转导现象。以噬菌体的转导,可被转导的只是噬菌体在细菌染色体上插入位点两侧的基因。(3)发酵是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同时发
6、酵又是指微生物以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作为氢及电子受体,主要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4)微生物生态学是指研究微生物与其生活环境间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的学科。(5)条件致死突变型是指在某一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没有致死效应的突变型。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出现致死效应。(6)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分为环境自净、水体自净和土壤自净。(7)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
7、效率。(8)化能自养型是指以无极化合物氧化作用释放的能量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为碳源的营养类型。4微生物生长量测量有哪两大类,分别举例并说明优缺点。答:微生物生长量测量包括细胞数目的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细胞数目的测定:就一般单细胞细菌而言,在旺盛生长的阶段,细菌的生长量与细胞数目之间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细菌细胞的数目表示细菌的生长量。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在研究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多细胞生物的生长时适合使用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5辨析下列名词两用代谢途径和代谢物补偿途径、温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巴氏消毒法和间歇灭菌法、抗性突变型和营养缺陷型(1)两用代谢途径: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
8、谢途径代谢补偿途径: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产物的反应(2)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进行复制增殖,导致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代下去,一般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成为温和噬菌体。(3)巴氏消毒法: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4)抗性突变型:是一类能抵抗有害理化因素的突变型。营养缺陷型:由基因突变而引起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的合成能力丧失,而必须在原有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才能
9、正常生长的突变型。五、综合分析题1说明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答:(1)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或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其操作步骤为使用物理化学将植株诱变,然后进行筛选。(2)原生质体融合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其操作步骤为两亲本菌株的选择和遗传标记的制备原生质体的制备(去壁)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合子生壁。(3)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
10、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的方法。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其操作步骤为目的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2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要点。答:(1)微生物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2)微生物是环境中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3)微生物是环境中无机物的重要转化者;微生物室参与环境污染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积极分子;(4)某些致病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有
11、害化学物质,可通过水体、空气、土壤、食品等环境媒介广为传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5)在特定环境中,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有可能助长大气温室效应。3设计一个从土壤中分离有机氯农药六六六降解菌的实验。答:取污泥或土壤2.0g,于100ml富集培养基中,六六六浓度为100mg/L,置30,180r/min摇床培养。以后每周培养一次,以接种量10%接入新鲜培养液中,并逐渐提高六六六用量,至培养液中的六六六浓度达到500mg/L,然后用基础培养基代替富集培养基,每隔1-2周移种一次,六六六浓度仍为500mg/L。如此驯化2周以上,最后用平板划线法在普通培养基上可分离到
12、好养性降解菌株;平板划线培养在干燥器中抽真空充氮气培养,可分离到兼性厌氧降解菌株;用Hungate厌氧技术可分离到厌氧性菌株。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4HNO3HNO2HNO1/2N2,反硝化作用。5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氧化还原电位是0.30.4V。6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式有几种?7以无机氧化物中氧原子为氢受体的呼吸作用是:分子外无氧呼吸。8消灭病毒微生物的手段叫消毒。9微生物稳定生长期,细胞分裂速度降低。四、简答和问答题1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有哪些?2何谓指示菌?目前首选的肠道致病菌的指示菌是?3土壤微生物修复的技术步骤。4水传播肠道致病近有哪些?5请用实力讨论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学过程。6设计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纯的苯酚分解菌。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445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443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443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430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466微生物学考研真题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419微生物学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