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趣的昆虫一、活动主题的提出一个课间,同学们拿着一些昆虫图片资料互相传看,小声谈论着。我问孩子们:“对昆虫感兴趣吗?”男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兴趣!”一些女孩子则说很怕。我又问道:“因为怕就远离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昆虫,还是要大胆地去认识它们呢?”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去认识更多的昆虫。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又对相关主题活动的研究内容作出了讨论:“其实昆虫是大自然中一种极为有趣和神秘的生命,它们外形各异,但同一个科目的昆虫又有它共同的特点。如果让你去研究昆虫,你最想知道它们什么方面的特点?”一生急忙站起:“我想了解知了为什么会唱歌?”“嗯,除了知了以外大自然中还有蟋蟀、蝈蝈、蛐蛐等很多小昆虫都是
2、有名的歌手。他研究了知了,那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对这些歌唱家进行研究?”几个孩子即时举起了手,“晚上,我家的墙角边常常传出蛐蛐的叫声,我想研究蛐蛐。”“我要研究蚊子和苍蝇为什么叫得那么难听。”“我要研究蝈蝈。”大家说得很兴奋,忽儿又一生站起来,“我要研究鹦鹉。”他刚说完台下就一片反对,“鹦鹉不是昆虫,是鸟类!”那孩子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悻悻坐下。我引导:“鹦鹉、百灵鸟是鸟类里的演讲家和歌唱家,你倒是可以研究一下它们和昆虫的发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说呢?”他高兴地点点头。“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是已听说过或见过昆虫的声音,那还有一些会发声的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对昆虫声音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进行相关研究
3、。”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提出了关于昆虫的食性、住所、生活习性、外形和种类几个问题,我们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共同讨论下也渐渐浮出水面。正如瑞吉欧教育提出的“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就是在孩子们兴趣的传接中,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他们自我体验的范围内寻找一个个有趣的主题吗?而这些主题就好象雏鸟一样,只有在不断地讨论中磨合才能逐渐地羽翼丰满。二、活动目标的定位(一)知识能力: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二)
4、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三)价值取向: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三、活动的实施步骤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自主研究阶段;互通信息、分组合作;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第一阶段:活动准备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
5、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菜园去捕捉了一些昆虫。当孩子们带着蝴蝶、瓢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再次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瞧,它的翅膀有深蓝色的花纹呢,好漂亮。”“哎,别碰它的翅膀,我妈妈说它有毒。”一群男孩子则在另一边谈论着:“这一只是七星瓢虫,你看它背上有七个点。”“对呀,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后面有七个点的七星瓢虫是益虫,如果是其它的瓢虫都是害虫。”听到同学们的声声议论,我惊叹于孩子们竟有这样的观察力,随即我又组织他们坐好,顺势问道:“你们知道什么叫昆虫吗?”一阵沉寂后一生站起来回答:“昆虫都
6、有头。”“好!还有什么?”“它们都有眼睛和嘴巴。”我板书:头、眼、嘴。又一生站起来说:“有脚和翅膀。”慢慢地,我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也逐渐在孩子们不断归纳和求证中明朗起来。认识了“昆虫”后,我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打算。有的说翻看书报找资料,有的说自己去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有的说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还有的说要带着录音机到大自然去录那些昆虫的叫声如此种种,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接下来就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第二阶段:自主研究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
7、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成了某一昆虫的专题报告。当然,这与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文本格式有关。而孩子们为了使自己的数据材料显得更丰厚,基本是不会加以筛选的。这也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分组合作、互通信息埋下垫笔。第三阶段:互通信息、分组合作如果说自主研
8、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把有关昆虫声音、住所等特性的资料分别放在相关“信息车”(一个车型的资料箱)里,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综合实践小组研究计划表研究主题组长组员具体安排汇报方式负责人态度与效
9、果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第四阶段:汇报评价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孩子们
10、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研究昆虫住所的同学以一幅幅蜂巢的鲜亮图画领着同学们走进了蜜蜂的神秘王国;而号称“夏秋之声”的小队则以一组组录音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个有趣的抢答题,掀起了阵阵热潮;昆虫生活习性的研究小组也以简单明朗的介绍赢得了掌声一片;另外,研究昆虫样子的小组还展示了“蝴蝶的一生”的录像等等。在精彩的汇报结束之后,我组织同学们统计了一下我们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昆虫。结果约有50余种,同学们表示惊奇。而我又问,“你们知道大自然里已经定
11、名的昆虫有多少种吗?”同学们纷纷猜测:100种、1000种、10000种?我摇摇头,答道:“确切的说,应有100万种。所以今天我们的研究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仍可以继续关注这些有趣的昆虫,关注我们神奇的大自然,关注我们生活中一切小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本次汇报活动就在同学们的阵阵惊嘘中结束了。汇报结束后,因同学们表现出色我给各组颁了一个“优秀组织奖”,又把“积极参与奖”、“最佳效果奖”的授奖权交给了每个小组成员,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最后,在实践活动的颁奖大会中,由各组长主持、代表发言,我和本班其他老师成了颁奖嘉宾,终于把所有的奖项圆满颁出,因为充分照顾了大家的意
12、见,同学们也十分信服。课后,同学们也以“走进昆虫世界”为题完成了一篇后记,另于校内组织的相关图片、资料展示会也在筹划和准备中。四、评价和反思这一节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汇报评价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阶段性学习。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正如我目标定位中提到的: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在跨组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资料重组和分工之后的进一步研究
13、其目的性更强了,有的选择性的搜集了昆虫某一方面的特点,有的则把自己获取的与组内研究无关的资料献给了其他小组。我想,我们常常在呼吁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在信息交流中主动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就是信息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积极表现吗?同学们在跨组的信息交流中也确实达到了“双赢”。另外,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在他们自评和
14、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另从评价结果来看,同学们还是比较客观的。走进爸爸妈妈案例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单单是“传授解惑”,也需要倾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让学生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爱。一、课题的产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
15、于实践。二、活动目的1、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2、让学生了解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了解有关父母的感人故事,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三、活动过程:全班学生围绕“走进爸爸妈妈”这一主题进行实践活动。(一)活动计划。1、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2、活动过程: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成长经历等,做家庭情况调查表,体会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家务,制作小贺卡等。(二)活动步骤1、成立活动小组同学们经过讨论,将实践活动分四个小组进行。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选出小组长,确定组员,
16、并填好表格。这四个活动小组分别是:A组采访组通过问卷、采访形式调查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为了子女付出的爱,收集家长们的意见。B组调查组通过调查家庭收支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知道量入为出、合理消费,学习理财技巧,制定消费计划。C组行动组:通过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出一版墙报,手抄报。D组资料组:搜集有关歌颂父母的故事、诗歌、名言,并以画图,送小贺卡等形式回报父母的爱。2、指导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本小组的活动重点,讨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三)各小组活动情况。片断一、确定采访内容,制作表格。采访组的成员讨论采访内容,确定四个小话题:名
17、字的由来成长的足迹母子了解知多少倾听父母的感受片断二、制作调查表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家庭消费收支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收支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并且制定出消费计划,量入为出。片断三、行动组的同学除了帮父母做家务之外,他们还出了一版墙报,并在墙报上集体签名。小学生做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老师的督促,他们能自觉地完成。片断四、资料组的成员带着好奇心,上网查阅资料。由于地区原因,本校学生家庭电脑普及率不是很高,平时少上网,他们都觉得异常新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慢慢地查找资料。过后,他们都说:电脑真神奇。四、成果展示两个星期过去了,走进爸爸妈妈这个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要结束了。在活动成果展示会上,同学感到异
18、常兴奋,他们都急于把自己的喜悦和收获和别人分享。(一)采访组的同学急不迫待地把采访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小组长王钰熹还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令父母喜欢的好孩子。(二)调查组的吴子怡等同学拿出他们的调查表,告诉同学们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钱,节省开支,并制订了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计划,学习理财技巧。(三)资料组的同学找到了许多有关歌颂父母的诗歌、名言、故事。如古诗游子呤:慈母手中浅,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母亲的名言: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考歌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母亲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他们还查找到了
19、母亲节的故事、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少年包拯等等有关歌颂父母的故事。五、教师点评:积极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不但懂得关心父母,更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回报对父母的爱。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组织能力。剪纸一、活动主题:剪纸二、主题设计背景: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创作基础,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建国以来,剪纸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剪纸艺术劳动得到了尊
20、重,剪纸创作空前繁荣,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早已从农村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机关、学校、厂房、军营。从事剪纸的人也已不再局限于农村老大爷、老大娘或少数的职业艺人,不但学生学剪纸,工人、教师、科学家也在学,甚至有的专业画家也在研究民间剪纸,从中吸取营养,并有优秀作品出现在艺术节和商品广告中。剪纸不仅广泛存在于民间,而且是学生喜爱的艺术项目,故我们选择这个项目。三、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参观,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2、通过孩子们亲自参与剪纸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3、让学生展示作品,提
21、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四、活动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剪纸作品展”,调查了解剪纸的意义。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2、学生分组整理寻找到的资料及所拍照片,写收集过程的介绍和欣赏感受。五、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中学参观了“中学生剪纸作品展”的部分作品,中学的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和技巧,每幅作品的来源、应用、艺术性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老师也要求同学们分组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有关剪纸的图片,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对作品欣赏的感受。同学们都完成了吗?2、每小组派一个代表用投影仪边介绍边展示参观过程的照片及收集到的剪纸图片及观后感
22、。3、板书活动内容:中国民间艺术剪纸4、展示并让学生欣赏本节课要学的两种剪纸作品:(三个分别完整的花和鱼的图样)。请同学们简单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请大家试着模仿剪出其中一件作品。5、针对学生在模仿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辅导,归纳剪纸步骤。板书:折、画、剪、展开。6、教师示范剪出“花”图样,边示范边解说:将一张方形色纸上下对折,在底边取中心点O,以O为固定点,按60角分成3份折叠在一起,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半个图样,剪好后展开就有三个完整的图样。7、教师再用同样方法示范剪出“鱼”图案。8、学生练习剪纸(可选其中一种,也可自由剪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把剪好的作品贴在每小组一张的大白纸上,并在作品下
23、面写上各自的姓名(放轻音乐)。9、学生作品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作品贴在展板上,同学们自由欣赏作品)。10、指名同学谈对作品欣赏的感受。11、教师小结,提出新的任务进行研究。同学们,从这节剪纸课可以看出你们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听了你们对收集、参观等过程的介绍,老师欣喜地看到你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母亲节即将来临,你们有什么打算?(生:剪出漂亮的各种图案制成贺卡,送给妈妈)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如果要把刚才我们所剪的每种作品的三个图样变成六个图样,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分组去研究尝试。(出示六个图样的“花”、“鱼”作品):好习惯伴我成长案例小学阶段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这
24、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课题,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程设计上尽可能体现以学生实践操作型的探究学习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收,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本课题采用专题单元活动方式设计并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不良习惯。2、了解和认识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影响和作用。3、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标是: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格,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解释。2、了解并体验调查研究与实践是
25、科学研究的主要而基本的方法。3、培养自觉养成好习惯的心理,学会合作学习,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4、学会写小论文。本课题的目标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旨在使有关的内容具体而可操作,分别明确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注意两者的匹配,从而有效地把抓住课程设计方向。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有足够的思维和探索空间,可以将有些目标的定位适当提高,尤其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不仅会开展一些调查活动而且能设计简单的问卷,通过计算统计图表并对处理结果作出一定的解释,这就大大增强了调查活动的目的性与科学性,更能使学生从小体会到调查法是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
26、级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约16课时。一、 启发与引导在这一阶段,我首先让孩子们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爱好、家庭成员、我的优缺点、我的偶像、我的理想、我的爱好等内容,并要求学生用一条好习惯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接下来,让学生收集名人的小故事,了解他们有哪些好习惯,引出问题:1、你认为好习惯对重要吗?2、讨论他们的成功和这些习惯有没有关系?3、你认为好习惯能决定人的一生吗?问题一经提出,全班立刻炸了锅,学生们纷纷讨论开了,稍后,我和大家一起找名人有哪些好习惯,以及这些好习惯和成功的联系。最后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好习惯决定好人生”。我接着用建议性的口吻说:“如果说好
27、习惯决定好人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行一次行为习惯的调查,看看我们大家是不是将来也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好不好?”学生听罢,兴趣很大,跃跃欲试。(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点,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很值得加以关注并及时摄取利用。我在这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习惯的重要性上,并用具体事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欲望,从而为活动内容的展开创造条件)布置任务:一周内习惯行为记录表学校 班级 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按时作息饮食方面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文明礼貌讲卫生遵守秩序小计(“饮食方面”是指是否做到不调食、不偏食、按规律吃饭。)二、 探索与展开1、 实施的
28、基本要求:(1)、全班参与。要强调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自主性,特别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不能以学科成绩落后等理由,限制学生参与研究性活动。(2)任务。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以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3)多种形式。要从学生、学校和区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注意适合学生的差异和地区的差异。(4)课内外结合。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等,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的或个人的研究活动。2、实施的类型: 课题研究和活动设计3、实施的组织形式: 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和全班集体研究两
29、种形式。4、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准备阶段:(1)、确定主题:好习惯伴我成长(前面已详细陈述)学生选择和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对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从实际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三年级学生本学期第一次开展综合实践课,所以,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是在我的启发下确定的,以后可由学生自主的选择、提出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题或课题。)(2)、分组。分组指导,用课件出示指导要求。课件出示表格,指导如何填好分组表。(3)、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案: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案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因而,在准备阶段,我充分的放手让学生自
30、主制定活动方案,只有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他们才能更加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指导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格式。 “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方案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和分工活动对象、时间和空间活动目标活动方法活动内容活动的具体过程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在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我先以讲“名人好习惯的故事”开始,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研究动机,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形成最基本的目标和思路。.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本阶段,学生
31、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收集和处理资料或研究素材,小组合作完成调查研究,学会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课件出示方法提示:a、网络查找法: 输入网址键入中心词点击筛选复制、粘贴打印、摘抄b、查阅书籍报刊等: 查书名查目录翻到页码查看内容摘抄c、询问法: 确定询问对象有礼有节提问清楚做好笔录d、生活资源库: 平时留意收集;对信息资料要有敏感性;注意日积累;收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资料卡:名 人好习惯名言获得资料的途径和方法(2)、行为习惯自查表 我的好习惯:我的坏习惯:爸爸对我的习惯评价:妈妈对我的习惯评价
32、: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下面的调查研究做铺垫。(3)、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的设计:了解什么是调查法,按调查的手段分类,可分为:口头访问,开调查会,填写调查表,问卷调查,测量评定。其中的访谈调查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是研究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两种方法。我们的活动就从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入手。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更不知道调查的基本方法,所以,我选择从最简单的做起,先让学生填写“一周行为习惯记录表”和“行为习惯自查表”,用这两种简单的填表形式来反映调查信息,通过给大家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目、调查日期、调查人姓名等,
33、特别强调,这个教学环节中既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考虑问题全面并能与学科知识挂钩,主动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学生经过反复讨论调查问卷的设计范围,从学习习惯、做人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阅读习惯、安全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九个方面设计调查题目(15-18个选择题),并发给学生使用。调查问卷发放后要及时回收,并做好调查问卷的统计表。表1 关于学生行为习惯情况统计表调查班级 调查人数 调查人姓名 调查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尊敬长辈,关心同学讲文明、讲礼貌勤洗澡、理发、剪指甲不挑食坚持阅读遵守交通秩序坚持锻炼热爱劳动积极做家务能做到偶尔做到做不到根据以上表格绘制成统计图。各小组汇总本组
34、数据,并作汇报。由学生自己计算汇总,绘出条形统计图。(4)、分组实施采访调查,整理交流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开放性调查。学习采访调查:了解什么叫采访调查,以及采访调查的步骤。步骤: 各小组明确采访任务,根据任务设计采访提纲。明确采访对象 :【 社会人士、家长、教师、学生 】明确职责:【组长、采访员、摄影员、记录员、信息保管员的分工和任务】选择采访时间、地点:【周六、日,书店、企业单位、机关厂矿 】表二 良好习惯采访记录表采访员 记录员 采访时间 老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社会人士的要求同学的要求(5)、从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存在的坏习惯很多,学生对调查数据经过讨论,发言和记录,认识到不良习惯带来的
35、危害确实很大,如果不加以遏制,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进步、生活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决定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三、应用与深化。总结、表达和交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的材料-调查报告。还可以通过搞展览、辩论会、出墙报、节目表演等方式来表述活动的结果、体会或思想感情。通过交流,表演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会理解和宽容、赞美和分享,学会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表现自己。 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材料,必须在应用之中进一步开发深化有关知识,强化学生的体验。在这一阶段,我安排了三项实践活动。第一项活动:“手拉手 一
36、帮一”的活动策划。 先由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坏习惯,然后请同学帮自己提出改进的建议,或具体的改进措施。在这项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既能分享到其它同学的好建议,又能体验到自己帮助其它同学的提出改正措施的自豪感,养成勇于完善自我和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分享成果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更增强了对同学对他人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项活动:好习惯宣传标语的制作和张贴。1、知道什么是宣传标语,学习制作宣传标语。2、小组合作,设计宣传标语,力求丰富多彩,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去社区张贴标
37、语,可以给学生提供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形成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4、促进学生自我了解,确立自信,发展兴趣与专长。5、在校外张贴标语,应由教师参加,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教师和学生要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时间、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做周密的设计和安排。预防事故的发生。第三项活动:好习惯故事会策划活动。1、学习怎样讲故事。2、了解好习惯方面的故事,激励自己。3、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活动能力和表演能力。4、指导如何进行活动策划:1、下发策划表格:好习惯伴我成长小组故事会活动策划组名:组长:组员:活动主题活动
38、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评委评奖办法活动内容评奖结果推选名单5、故事会比赛要求:1)、每小组讲一个故事,其他人认真听,将对每组的情况进行记录。2)、听完之后,由大家进行发言评价。3)、每位同学都是评委,每组讨论之后,由组长上台投票,不能投自己小组的票,每位组长可以投三票。4)、最后评出1个票数最多的推荐到学校参赛。5)、大家得出结果:一等奖和二等奖。6、故事会评价要求:1)、内容紧扣好习惯主题,生动有趣。2)、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3)、充满感情,配上动作。7、每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讲故事:1)、由老师临时主持,选手上台讲故事。2)、老师负责组织大家的纪律,保证全班同学认真听取故事。3)、老师还可以准备
39、照相机进行故事会活动的拍照。8、学生评议投票阶段:1)、大家自由举手发言,对选手有什么意见和好的建议。2)、小组讨论投票情况。9、公布故事会比赛结果:1)、宣布特等奖1位,并选送到学校参赛;一等奖3位,其余为二等奖。2)、进行颁奖。学生要有始有终的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要根据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交流,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分享成果,体验合作乐趣,激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学生准备节目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回顾、内化的过程,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四、 反思与拓展。这个环节十分必要,按传统,学习结束,教师来一次
40、小结,展示一下成果也可以,但如果要让学生掌握一项研究方法,不进行及时的反思拓展,学生可能很快忘记,靠教师单方面的叙述小结,枯燥乏味。让学生自己谈活动感受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回顾、内化,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欣赏课件,回顾活动过程:1、课件播放学生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展示老师之前拍摄的活动照片。2、学生谈看完照片的感受。3、学生发言,回顾这一活动的具体过程。课件出示相关文字资料。老师相机板书。谈活动的收获:1、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2、小组进行讨论。3、学生发言,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老师相机板书经典的学生发言。回顾自己表现不够好的地方,发现不足;或者回顾遇到困难的地方,怎
41、样克服的:1、在这些活动中,有没有觉得自己表现不够好的地方,讲一讲。2、你遇到困难了吗,是怎样克服困难的?3、老师小结。对活动的体会:1、总之,你对这个活动有什么体会,是有意义,是好玩,是有趣,用几个词来形容。2、总之,你们小组的表现是如何的,是团结一心,是齐心协力,是不怕困难,还是什么,用几个词来形容。3、最后,你对老师还有什么想说的,希望老师以后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指导怎样写活动感受:“好习惯伴我成长”的活动感受。(二)、活动总结和评价1、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进行自评。2、引导同学之间公平、合理地进行互评。3、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探究学习的魅力。1、课件出示评价表格: 好习惯伴我成长
4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班级-姓名-评价指标自评组长评师评1、我积极参加组内的每一次活动、服从组内安排,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完成分工的任务,认真倾听同学观点和建议。2、我学会了收集、记录、查阅资料、整理、归纳资料和处理信息。3、我学会了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运用。4、在活动中增强与人交往、口语表达的能力。5、遇到困难时,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问题。6、能主动提出研究方法和建议,在学习中不怕辛苦和困难。7、能够用不同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写给自己的话:他人写给我的话:写给老师的建议: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评价,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研究性
43、学习的目标达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提升自我的过程。五、 教学反思。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应该是为部分学生的提高而设的兴趣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一门课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这一课题的研究活动的设计看,其特点有一、是教学内容来源与学生实际,有明显的生活背景,这是有效地开展学习的前提。二、突出研究方法的反复学习和体验,在整个过程中,我安排了多次调查、统计,指导细腻、扎实。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这些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且
44、注意到从简单的学起,促进内化。在操作型的探究学习为设计主线的同时,注重了知识的开发与渗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我仅是做一些起步性的探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就这次教学来说,主要的问题是:1、 整体的结构设计还不够紧凑,学习时间有些过长,有些拖沓,四个阶段在时间与内容上的衔接需加强。2、 研究方法上的学习与相应的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匹配,并且还要精心设计,使其具有层次性。3、 少数学生渗透不够。 上述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这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上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诚信社会从我做起一、教学设计意图:创建诚信社会从我做起是根据小学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第2课做诚实的孩子而改的实践活动设计。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2、指导学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