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大学文学院《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965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99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大学文学院《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吉林大学文学院《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吉林大学文学院《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吉林大学文学院《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部分吉林大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吉林大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吉林大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吉林大学609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611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吉林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2005吉林大学325中国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04年吉林大学325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04年吉林大学41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3年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吉林大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吉林大

2、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1试述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答: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只重其法,不重其理”的旧体系的束缚,也日益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但某些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仍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后,某些领域逐渐注重科学原理的探讨,得到新的进步。(1)天文学、数学与地理测绘 天文与历法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引起中西学术之争,焦点是天文学。许多人努力钻研天文历法理论,从宇宙结构等方面认识天文现象,从方法上使传统天文学得到更新。a明代行用的

3、大统历源于元郭守敬授时历,到明末已历二百六十多年。屡次有人提出修改历法的建议,崇祯二年开设历局,由徐光启主持用西洋法编制新历。b崇祯历书的编订是官府组织的一次翻译、整理西洋天文历算学著作的活动,对西洋历算的介绍与传播有重要意义。清朝建立后,改名为时宪历,行用了二百余年。c王锡阐主攻天文星历之学,主要著作有历法六卷,历表三卷,大统历法启蒙五卷,杂著一卷,合编为晓庵遗书。数学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宋元间广泛使用的珠算法进一步普及,以解决应用题为特征的商业数学发展起来。西方数学传入后,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正确认识中西算学的异同,加速西算与中算的融合,清初梅文鼎与梅瑴成祖孙二人做出了重要贡献。a

4、明代九章系统的数学著作首推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书成于景泰元年。它的格式除了开篇增加“乘除开方起例”,介绍有关算和数的基本知识外,完全像九章那样,按方田、粟米等九项分作九卷,每卷也由若干应用题组成。b程大位著算法统宗,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分十七卷,收录应用题595个。体例与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相同,仍是属于旧算学系统的著作。c梅文鼎著作约九十余种,对算学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整理了古代算学遗产,使古算义理更加昌明,许多失传者也重现于世。如他的方程论、勾股举隅等就是这类著作;二是将西算中国化,更容易为中国士大夫接受,为中西算学的融合作了有益工作。地理测绘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

5、推动了地理测绘的进步。地理测绘也反转来促进了天文测量和数学应用的发展。康熙帝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后,深感原有地图不准确的危害,决意进行全国性的地理测量。乾隆二十年和二十四年,又两次派遣明安图、何国宗等到天山补测。康、乾时的两次地理测量是兼用天文测量和大地三角测量两种方法进行的。由于当时经纬度测量(特别是经度测量)的精确度差,所绘地图的绝对精度不如相对精度大。但由于使用了科学的测量法,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地图。(2)医学与本草学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和本草学在明清两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医学著作大量出现,内容包括对古医经的诠释、药物研究、医方征集、医案选辑、中外医学交流等等。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完成是本

6、草系统的中药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医学中的显著成就是瘟病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藏族和蒙族的医学也取得了新发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经济地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例如金石部中的“金”,书中不但记述它的药性和主治这类医学内容,“集解”目下还记述了金的产地、伴生矿石、植物找矿法、开采法、冶炼法、金的种类、纯度的物理鉴别法等等,几乎包括了当时金的全部知识。由于书中收藏的自然物很多,就更显得珍贵。瘟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a瘟病学说中医的内科理论原是建立在伤寒论之上。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瘟病学说的奠基人是明初丹溪学派的医家王履。他首先

7、从论症、治法两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摆脱了“六气说”束缚,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与伤寒病因根本不同。著瘟疫论,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各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b人痘接种术接种人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是我国医学的一大贡献。清初传入日本;康熙间俄国人来中国学痘医;十八世纪初已传入欧洲。直到一七九六年英人真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以前,一直是最有效地预防天花病的方法。藏医与蒙医a藏医早自吐蕃王朝时即已形成。明代的帕竹王朝,藏医形成南北两大学派。清代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藏医学校,以吐蕃时代的

8、藏医著作四部医典为教材。还经常延聘名医到布达拉宫讲学。b蒙医以正骨、饮食疗法为特色,自元代以来逐步形成。此后受藏医、汉医、阿拉伯医的影响,有了长足发展。(3)农学著作与技术科学 农政全书明代人口增长,嘉靖以来,水旱频仍。农学受到学者的重视。继承前代编修农书的传统,出现了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农政全书。明代,自美洲经南洋输入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烟草等多种农作物。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讲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天工开物继农政全书之后出现的天工开物是科学技术史上的又一部奇书。天工开物成书于一六三七年,分上、中、下三卷,分为

9、“乃粒”、“乃服”、“彰施”等十八目。分别记述织染、农产品加工、制盐、制糖、陶冶、舟车等手工业生产,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技术科学明清两代的技术科学,一般说来,进步迟缓,但建筑、纺织、机械制造等也取得了一些新成就,并有专门著述传世。a建筑继宋代李诫著营造法式后,清工部编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又一部建筑学专书。b纺织纺织历来是手工业中的重要部门。明代,古老的丝织和新兴的棉纺形成两大部类。有关纺织技术的纪录和研究,主要见于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记载,明代养蚕已知用杂交法培育优良蚕种。天工开物还载有纺织五枚经斜纹绫的织绫技术。C机械制造明代西方的某些器械东传,中国开始仿造。奇器图说第一次

10、使中国零散的力学器械纳入理论体系,为研究器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中国机械制造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答:(1)分支学科按照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对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成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从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石器时代(有的地区也包括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历史考古学主要是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文化遗存。

11、两者所研究的文化遗存存在着性质上的较大差异,所以研究方法不同。从判断绝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地层学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田野考古学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家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逐步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调查对象和范围,发掘方法逐步完善,技术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用来进行田野调查和发掘。特殊门类的考古学除这三大分支外,还有许多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这些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有按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

12、和铭刻学等;有按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来划分,如航空考古学、水底考古学等。(2)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许多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及人文社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与考古学有联系的自然学科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等。前四种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与自然资源,以复原当时自然环境。后两种学科,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人类的骨骼,并判断其年代。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与考古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等。上述有关学科中,考古学与第四纪

13、地质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体质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的关系最为密切。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隶属于新生代,包括更新世与全新世两个阶段,是地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第四纪是地史上时间极短的一个纪,至今尚未终止。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关系十分密切。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而早期人类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地层中。这说明,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应用第四纪地质学资料,如恢复更新世的地理

14、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人类生存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地层等。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也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考古动物学与第四纪古动物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四纪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身进化发展的研究,化石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作为研究对象。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考古植物学是对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物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考古植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古代遗址中苔藓、

15、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民族学的关系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一门科学。民族学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很密切。两者在获得资料的方法及研究方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考古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

16、考古调查和发掘,民族学资料的获得也主要依靠到民族地区去调查。所不同的是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而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民族学和考古学互相利用对方的研究成果。3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区和编年。答: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区和编年如下:(1)黄河流域 黄河上游该区界定于青海东部、甘肃的洮河流域、渭河上游和河西走廊的东部、宁夏的南部,这部分大致可以划归为一个文化区系。该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在甘肃东部的渭河上游地区有早于马家窑文化的仰韶文化(即含有半坡类型因素和庙底沟类型因素的文化遗存);在甘肃东部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含半坡

17、类型因素的文化层之下压着大地湾一期文化层。大地湾一期文化时代相当于关中、豫西和晋南的老官台文化。黄河中游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文化区系: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豫中及周围地区;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a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以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为中心的地区,其文化主要包括: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及陶寺类型。b豫中及周围地区,以豫中(郑州至洛阳)为中心地区,其中包括豫北的安阳以南地区和豫南的淮河以北地区,其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是: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秦王寨类型王湾类型即王湾三期。c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豫北、冀南和冀中地区新

18、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是:南庄头类型磁山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磁山文化发现以前,后岗一期文化和大司空一期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的两个地方类型,即后岗类型和大司空类型;磁山文化发现后,一些研究者认为,后岗类型是磁山文化的发展,应将其归入磁山文化系统,而不应归人仰韶文化系统。黄河下游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前后相承袭的四种文化,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之后出现的是一种进入青铜时代的岳石文化。(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各个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别,使其各个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面貌也各不相同。从川东的三峡地区至鄂东的长江流域,其新石器文化大致可以

19、分为三个文化区: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仙人洞和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彭头山文、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从现有资料来看,可将长江中游的湖北和湖南北部地区晚于屈家岭文化的遗存分为三类文化: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长江下游自鄱阳湖的湖口至东海海滨的长江干流,称为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在杭州以南的宁波至绍兴一带有一种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4秦汉墓葬制度,地面设施和陪葬品。答:(1)墓葬制度秦汉时期人殉制度

20、到汉代基本结束。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位于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园开创的陵园制度,对此后历代帝王陵园产生了重大影响。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2)地面设施秦汉墓葬,特别是皇帝及高级官吏的墓葬,在地面设施上继承战国旧制并有

21、所发展,新兴的设施有墓碑、祠堂、墓阙、人物或动物的石雕像等。墓碑主要流行于东汉,石制,碑身长方形,碑额有一圆孔。祠堂始于西汉,流行于东汉,系供祭祀之用。墓阙为墓域门外礼仪性建筑,始于西汉,东汉流行,如东汉时嘉祥武氏阙、新都县王稚子阙、雅安高颐阙等。人物和动物石雕像,始于西汉,如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兽,东汉流行,并成为定制。人物像主要有亭长或门卒等,动物像有狮、虎、马、羊等,前者以示守卫墓域,后者含有镇墓之意。汉代墓上设施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3)陪葬品秦汉墓葬中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

22、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制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在西汉中期的贵族墓中,仍然有用车、马殉葬的,但车和马都埋在墓室和墓道内,而不是在墓的附近另设车马坑。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而是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在南方地区,还有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随葬的。5试述安特生、梁思永、苏秉琦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答:安特生、梁思永、苏秉琦被称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三座丰碑。(1)安特生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序幕,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23、他改变了中国近代考古的面貌,曾被中国评价为“了不起的学者”,也被骂作“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但最终还是回归为一个成就卓著的学者。1914年,安特生作为中国政府的矿政司顾问应邀来到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不知道怎样利用这样一个地质学家,是丁文江发现了安特生,并给予了他施展抱负的机会,使他先是在地质学上,继而在史前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19211949年,周口店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的发现,均是中国史前史上极为重大的发现。安特生的贡献使得中国的传统史学家意识到考古是了解中国古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田野考古。(2)梁思永梁思永是中国考古学的先驱者之一,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

24、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祖国的考古学事业。他的许多学术活动,赢得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赞誉。他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突出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地位,使我国的考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梁思永对中国的考古学事业做出的贡献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建立科学的考古方法。他发表的远东考古学上若干问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篇指导性论著。他把亚洲东部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分成不同的文化群,对动物化石和文化面貌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各文化遗存之间的异同和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他把中国的考古资料纳入亚洲范围来研究,在考古理论方法上,对我国史前时期的文

25、化类型和分期分布有着指导意义。树立田野考古工作的光辉典范。梁思永先生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精细的工作,富有创造性的把地层学应用于昴昂溪五福遗址发掘工作中。这是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首次科学发掘,为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奠定了田野考古工作的基础。使我国田野考古工作开始跨入世界先进水平,先生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为后来田野考古工作树立了光辉典范。培养了大批考古专业人才。为了培养考古方面的专业人才,梁思永先生积极举办考古工作人员的训练班,许多教学工作他都认真地建议和安排。他对中国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故的夏鼐、尹达、郭宏钧和尹焕章等人都在历次殷墟发掘中受到梁思永先

26、生的熏陶和培育。(3)苏秉琦苏秉琦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从1934年开始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在他所著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84)报告中,就周秦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先周、先秦文化的问题。1950年,参加了河南辉县战国墓的发掘和辉县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1954年主持了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沿线的发掘工作,对认识洛阳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商殷、西周、汉唐各时期的物质文化工作面貌及其发展的阶段性来说,是一项基础性的有意义的工作。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报告的结语中,他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仰韶文化和商、周、汉、唐几种不同文化遗存的分期和性质进行了

27、理论性探索。其中对东周墓葬的分期研究,为建立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标尺奠定了基础。19571960年间,先后主持了河北省邯郸市涧沟和龟台龙山商周遗址、山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和元君庙墓地以及洛阳王湾遗址的发掘,这些工作对揭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面貌及其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类型学的新课题等学术论文,就一些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做了尝试性分析,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域分布的格局、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创见,并对此赋予研究方法的意义,在考古学界有广泛影响。6试述文化遗产的类型,与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关系。答:(1)文化遗产的类型文

28、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29、(街区、村镇)。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无形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文化遗产与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关系 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文化遗存,包括古代的遗迹和遗物,有形文化遗产为考古学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实物资料。考古学研究的重点是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探究他们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一般规律,无形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有助于考古学研究分析遗迹和遗物

30、的制造工艺、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等,进而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的关系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收藏机构,博物馆学的研究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科学分类、鉴定、评定价值和等级以及科学保管,此外,博物馆学在宣传文化遗产,发挥其教育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吉林大学619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石学答: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它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金石学形成于北宋,至清代兴盛,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

31、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2北京人答: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距今约60万年前。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北京人的脑容量是现代人的75%,嘴巴突出,没有下颌,鼻子扁平,颧骨高突,眉骨相连。北京人已经会制造骨角器,生活以采集、狩猎为主,已经学会使用并能很好的管理火。3夏鼐考古学报答:考古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季刊。夏鼐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32、。他是中国考古学主要学术刊物的创办者,他领导了考古杂志及其前身的创刊,长期担任考古学报的主编。考古学报季刊由考古杂志社编辑出版,1936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的中国考古学权威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是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考古学报前身为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1947年至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1953年改现名。4郑州商城答: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重要都邑遗址,位于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城垣平面近长方形,周长约7公里,黄土夯筑而成,城墙内外侧以护城坡加固。城内东北部发现大面积夯土台基和大型房基,建筑较考究,是宫殿区和大奴

33、隶主居住场所,其中发现与祭祀有关的殉人、殉狗现象。二、简答1商的文化序列和西周的文化分期;答:(1)商的文化序列商王朝共传17世,31王,历时约600年,其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代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期文化,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早商文化(二里岗早期文化)二里岗早期文化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其文化遗存在河南分布最为密集,此外还见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以及江西等地。早商文化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可将二里岗期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晚期可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

34、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晚商文化(小屯文化)根据殷墟文化的堆积和甲骨文、金文的断代,一般可将晚商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对应殷墟文化的二至四期,而中、晚期又可合并叙述其特征。晚商文化早期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绝对年代约为武丁、祖庚、祖甲时代。晚商文化中期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2)西周的文化分期根据发掘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成果,西周文化的分期,以陕西地区为代表,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期与春秋早期的文化内涵接近,可并为一期。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0世纪中叶。主要遗址有沣东早期、沣西早期遗址中的大部分、沣西墓葬第一期等。西周中期约当公元前10世

35、纪中叶至公元前9世纪中叶。主要遗址有沣东中期、沣西早期遗址中的一部分、沣西墓葬第二期、宝鸡茹家庄西周墓、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等。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当公元前9世纪中叶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现已发掘的主要遗址有沣东、沣西晚期遗址,沣西第三、四、五期墓葬,其他地区的还有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葬、郏县铜器群、湖北曾国墓等。2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答: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1)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可以用两方面来概括:一是定、汝、

36、官、哥、钧五大名窑和名瓷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和建窑的黑釉等大瓷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 定窑定窑系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包括河北定窑、山西平定窑、介休、太原和辽朝的南部地区的窑场,以划、刻、印花的精细薄胎白瓷为典型代表。由于此区原料精良、工艺先进,自晚唐五代始,产品一直有较高的质量,部分产品上贡御用,因而产生较大影响。汝窑汝窑为五大名窑之一,其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汝窑传世品的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一类器皿较多,基本无大件

37、。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的颜色,汝窑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有如湖水反衬的蓝色天空,俗称鸭蛋青,给人以玉石之感。官窑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传世品不多,但是有自身的特点。其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支烧,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冰裂纹。因以含铁量较多的瓷土制胎,故胎色紫黑,足部有的不上釉,铁骨外露。哥窑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至今还有许多传世品为世所珍。哥窑瓷器的特征有:哥窑器物胎色有浅灰、深灰、土黄、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等色调;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钧窑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但是由于

38、钧窑器釉料中含有铜,釉色呈现天蓝、天青、月白等多种变化,还出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其开创的用铜的氧化物作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来的陶瓷业有着深刻的影响。三、论述1汉武帝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汉武帝即位之初,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但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边境匈奴袭扰不断,而封建统治思想也尚待确立。为巩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中统一、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a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分割诸侯土地

39、,以解决汉初分封所形成的的割据势力问题。b武帝由此制定左官律和附益之法,限制士人与诸侯的交流。重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打击地方豪强,下令把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不诛而害除”(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的目的。(2)改革改政治体制,加强皇权 立中朝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置州部刺史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改革军队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3)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统一货币,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

40、盐铁专营专营盐铁和均输平准法。盐铁官营和调剂运输,平抑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算緍和告緍算缗和告缗用以打击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4)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 独尊儒术汉武帝继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儒家公羊学派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董仲舒还积极鼓吹尊天就必须尊王,为封建皇权披上了“君权神授”的外衣。董仲舒主张“以教化

41、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是“外儒内法”。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强调治国要“德刑并用”。因而为武帝所称道,诏行全国。这种王道、霸道杂用的统治思想,一直为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兴太学和郡国学校为了按照儒家思想培养统治人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官,授儒家经典。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重大措施。2根据自身考察和参观经历举例说明对城市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的认识。2010年吉林大学609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611考古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吉林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2005吉林大学325中国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04年吉林大学325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04年吉林大学41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3年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