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演讲稿(3篇)审计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演讲稿(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大逻辑,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总遵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力点,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治理的根本方略。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赵克志书记在我省县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会议要求,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演进规律,为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
2、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中央科学把握、正确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是适应国际竞争、开拓发展空间的大趋势,更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集中体现了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不仅管全局、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长远。认识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新变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觉和主动的姿态谋划和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要
3、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具体把握好六个方面:一要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二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彻底抛弃靠过剩产能推动增长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三要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四要痛下决心转型升级,避免战略被动;五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六要把握环境治理新常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五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创新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激发。协调发展是补齐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须集中攻坚。绿色发展是生
4、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必须持续用力。开放发展是顺应潮流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入推进。共享发展是践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须矢志不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更是政策窗口、重大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主动选择,是大势所趋、规律使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把握内涵、精准施策发力,必须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先导,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要素支撑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适应经
5、济发展新常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们干部的能力和作风的一场考验。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实干实政确保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更加自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新理念体现在贯彻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创新突破、跨越赶超的工作主基调上来,深学笃用,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实干实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战“十三五”、打好翻身仗,把一个新的邢台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审计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演讲稿(二)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规划任务依然艰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要适应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为县委县政府在2016年底提供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一、认清新形势、新常
6、态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及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系列重要文件,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确保每五年轮审一次,全面推进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任务。2015年,县政府也下发了我县的五年轮审规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贯彻五年轮审规划,推进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2015年,我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共揭示了9类问题,向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了案件线索6件;提供审计结果报告24篇,提出审计建议75条,为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决策适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建议,促进了问题的化解和相关体制机制制度的完善。二、正
7、视问题,督促整改、提升审计效果审计的目的不只是发现问题,关键是通过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规范管理,避免将来再出问题。要由重审计过程向过程与成果并重转变,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突出成果导向,不断提高审计成效。要充分利用审计掌握信息全面、系统、客观的优势,深入分析已审计领域或行业的共性问题,从宏观政策制度层面提出建议,提供决策参考。要做到让审计成果管用,最重要的是要督促落实审计整改,县审计局要专人负责审计整改的跟踪督促,及时反映审计整改的情况和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外力督促审计整改的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完善联动机制。对需要协作督促整改的事项,县审计局应及时移送有关成员单位,县委组织部将积极努力,共同
8、做好被审计单位和对象的督促整改工作,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把审计结果及整改落实与干部管理使用、干部考核和问责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更好发挥审计作用。三、协调配合,圆满完成2016年工作适应经济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县审计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按照年度计划,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改善民生和补短板,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围绕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务求取得
9、实效。要继续推动县、乡两级财政存量资金的盘活利用和合理配置,消除阻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制度障碍,促进资金整合和有效使用。要继续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和惩治腐败。(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共同任务,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积极发挥整体效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促进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的有机结合,依托部门优势,为从整体上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今年被审计的7个乡镇(街道)和3个县级部门要认清经济责任审计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认
10、识,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对审计机关要求需依法提交资料档案,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提交,切不可消极怠慢、敷衍了事,甚至抵触,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拒绝提供。(三)建好队伍,提升能力。人才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要适应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狠抓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能打硬仗的审计干部队伍。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审计干部既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又谦虚谨慎、低调务实,切实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引导审计干部深入钻研、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能从微观层面准确查出问题、明确责任,也能立足宏观大局
11、思考分析问题、推动整改落实,还能通过综合分析、深度挖掘,提出防范和遏制腐败的对策建议,促进制度健全。审计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演讲稿(三)同志们: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已经作出全面的安排部署。能不能实现“十三五”审计工作目标,完成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关键在于能不能把中央的精神吃准吃透,把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搞清搞明,把中央的要求落实落靠。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认识、创新理
12、念、转变思维、聚焦重点,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重点讲3个方面的意见: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更好地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常说,明大势才能谋大事。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跨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后,经济发展的环境、特征、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随后,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进一步阐释。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
13、五中全会上,总书记论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明确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五大重点任务。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并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新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阐释。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到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起一个紧密衔接、一脉相承的逻辑体系,是对我国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新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新探索。这个逻辑体系不仅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行动的有机统一,
14、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21世纪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结合起来,把落脚点放到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上,做到认识到位、行动自觉、步调一致。(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绝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标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在哪里、常在何处、有何特征,才能使我们
15、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一是对新常态怎么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新常态的深刻认识,理性把握,辩证分析,准确判断,要看出自信心,充分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要充满信心。要看出危机感,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节点,潜在增长率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避免,有些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会逐渐浮出水面,难免会有“短痛”和“阵痛”。要
16、看出定力,这些重大的阶段性特征是波浪前进中的新曲面、螺旋上升中的新弯道,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我们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不能乱了阵脚。要避免认识误区,新常态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来评价认识;新常态不是一个箩筐,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往里装,不能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归因于新常态;新常态更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能把它当作不作为、不想为、不能为的借口和挡箭牌。二是新常态下干什么?对这个问题,一些同志可能感到很迷茫。那么,新常态下到底要干什么?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具体地说,党的十八
17、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36项改革任务和举措,四中全会提出180多项,五中全会又提出了若干项。根据这些任务和措施,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性制度文件。这些都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审计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审计监督要全力促进和保障落实的重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新变化,加紧锻造新能力,尽快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作为。三是新常态下怎么干?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个更加注重”,可以说是引领新常态的方法论、实践论,包括: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
18、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落实到审计工作中,我们就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符合“十个更加注重”标尺的,要切实纠正;对符合这个标尺的,要大力促进。比如,对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行政过多干预
19、资源配置等现象,我们要客观揭示和反映,坚决查处、推动问责;对适时变通、千方百计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精准扶贫脱贫、保护生态环境等行为,要积极鼓励和促进。四是新常态下怎么办?能不能遵循大逻辑,能不能进入新状态,能不能有新作为,关键在于能不能迅速适应和转变思维方式,这对广大审计干部是一个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目前,我们对传统的审计思路和模式都很熟悉了,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对于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有些审计人员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不会为、不善为;有的面对新的形势迷惘、畏难,不愿为、不敢为;还有的在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与新常态的要求逆向而行、背道而驰,有乱作为的趋向,
20、自己却还浑然不知。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审计是监督和检查别人的,如果审计人员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不对,不仅会把审计工作带进死胡同,更可怕的是可能影响审计对象去创新、去发展,不利于改革发展。我们一定要转变思维、改变观念、及时充电、补课补脑,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总抱怨、慢吞吞、“庸懒散”。(二)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一次思想的解放、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都推动了发展的新跨越、开拓了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凝聚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是面向未来的深远谋划。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把握,切实树立
21、和践行。一是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完整的体系,是新常态下解决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新常态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命题,是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难题的总钥匙,一定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切不可割裂开来,偏废任何一方。二是要深刻准确地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发展为首,着眼于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既是发展手
22、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绿色发展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核心在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开放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是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更好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必然要求;共享发展着眼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三是要深学笃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的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
23、、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持续开放、推进共享。我们要善学善用、深学笃行,不仅要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审计事业发展,更要通过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着力点。当前,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握好以下3点: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具体到我们国家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术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从“供给
24、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其切入点和着力点是供给侧,其内容特征是结构性,其核心是改革。简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实现新的平衡。其精髓在于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用创新的力量打造动力引擎,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基本逻辑就是要“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社会要
25、合理有序发展,需要实现平衡,首先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其次是两大部类内部的平衡。如果两大部类之间不能实现平衡,就会出现需求得不到保障,或者供给得不到价值实现;如果两大部类内部不能实现平衡,生产生活资料就会出现失衡。一旦出现失衡,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就会脱节,要么出现过剩危机,要么出现供给短缺。现在,有的人用西方的供给学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释,但两者是有本质不同的。供给学派讲的市场自动调节达到平衡是以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为前提的,而我们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助于市场,又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二是为什么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观察问题,要看全貌,更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
26、面;要看到病症,更要找准病因病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仅有总量性、周期性问题,更有结构性、长期性矛盾,两者交织并存、相互掣肘,其中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且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矛盾的根源则在于体制和机制障碍。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或者说是在新的需求状态下的产品供给不足,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可以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扭住了发展的重点,拎起了“
27、衣领子”、牵住了“牛鼻子”。三是怎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个新课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用好辩证法。简言之,就是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形成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高效对接的增长动力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用好市场倒逼机制,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创新要潜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配套实施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28、;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这五大政策是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的统一体,目的就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五大任务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要深刻认识五大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五大任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9、具体体现,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去除无效供给,消化无效产能、培育崭新动能,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淘汰“僵尸企业”,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配置到高效率领域,让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动能。这五大任务可以说是五块“硬骨头”,但都必须啃下来,因为只有化解产能过剩,才能为优化供给结构腾挪空间;只有化解房地产库存,才能稳定房地产市场、形成良好预期;只有降低杠杆,才能防范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只有降低企业成本,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激发活力;只有补短板,才能做到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二是要充分看到五大任务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
30、,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但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或掣肘,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因此,五大任务总体上应全面推进,但落实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就要因地制宜,聚焦重点。这个思路也适用于审计工作,就全国而言,这五大任务都是我们审计中必须全面关注的,同时也要注意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发展条件,不同部门的法定职责、事权和责任清单,把握好不同的重点,更好发挥审计实效。三是要注重把握五大任务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抓好五大任务,要高度重视战略与战术、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做好打持
31、久战的准备,敢于经历痛苦的磨难,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先筑底、后回升;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抓好五大任务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逐个突破,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财政金融风险得到释放。二、适应形势、突破框框,切实形成新理念新方式新机制审计机关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真正落实到审计工作中,真正成为审计工作的标准和尺子。在2015年底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审计机关要适应
32、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自觉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强调要切实把握好依法审计、鼓励创新、推动改革3大原则,明确了坚持15个“凡是”和完成好8项任务的要求。总体上看,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审计机关能够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审计重点,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基础上,我们提出审计工作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主线,围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加注重反映总体情况,揭示深层次问题,分析根本原因
33、,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为深化改革、制定政策、完善决策、强化管理、健全制度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依据,着力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民生、揭示风险、查处案件、强化问责,更好适应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条件和内涵的根本变化,推动中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国家治理的完善,在更高层面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2014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提出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反腐、改革、发展,以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着力反映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着力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促进党
34、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揭示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推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服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5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提出要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实效,坚持一手抓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的查处
35、,一手抓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提高绩效,切实做到“六个贯穿始终”,即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贯穿始终,把推动依法治国贯穿始终,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把推动政策落实贯穿始终,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贯穿始终,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始终,用“反腐”、“改革”的双引擎,驱动“发展”这艘巨轮在“法治”的航道上行稳致远。特别是2014年8月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我们先后印发关于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的意见等6个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署在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
36、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审计报告中,向国务院等有关方面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相关建议20多次。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推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反腐倡廉和推进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近期各地、各单位上报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材料以及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仍然有少数审计机关和部分审计人员陷在老套路、老框框中,工作思路陈旧、思维方式僵化、审计方法落后,能力不足、作风不实、效果不好等问题较为突出,不仅与强化审计监督、推动改革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甚至可能影响改革发展。归纳起
37、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习研究不到位,业务素质不适应。有的审计人员对改革的新精神新进展不学习、不了解、不研究,有的对被审计单位的创新性做法认识不到位、不适应,有的不深入研究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和目的,审计中闭门“套车”,简单套用陈旧落后的部门规章,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角度与改革方向不相符,甚至相悖。如某单位根据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认定某部门未采用验资报告办理社会组织登记的做法违规,虽然这个条例目前仍然有效,但这种处理显然与推进简政放权、逐步取消登记管理方面不必要审批的改革精神是不适应的。有的审计实施不深入,履职能力不适应。审计中,有的不认真执行审计工作方案和指导意见,也不
38、认真研究分析被审计地区、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审计切入点不准确,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准确、力度和深度不够。如有个别审计组在检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时,仅将从工商部门、房产部门、车辆管理部门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比对,就认定一些人员不符合享受扶贫政策条件,而没有进一步核实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还有的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分析,也不去检查核实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造成无法追责问责。就像有人把脚崴了,是当时穿的鞋不对,还是走路的姿势不对?如果鞋不对,就换鞋;如果姿势不对,就矫正姿势。所以,对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地找出原因,如果原因没搞清楚、责任没搞明白,就让人家追责问
39、责,人家当然不会服气。有的举止言行不文明,工作作风不适应。审计中,有的自以为是,不注重与被审计单位和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不注重多方面了解情况。有的交换意见时,不论被审计单位怎么解释和说明,就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不能依法依纪依规、依事依情依理地进行讨论,你说你的、我报我的,把交换意见看成是走过场、走形式,结果审计报告发出去了,被审计单位和有关方面意见一大堆,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整改甚至无法整改。如一份审计报告中反映某地一个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但实际上被审计单位已多次向审计组反馈,至现场审计结束时,该项目沿线21座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均已全部完成,区间隧道总里程已完成94%,审计组仍坚持比照计划时
40、限,定性为项目进展缓慢并据此反映。交换意见实际就是一种沟通,通过沟通把事实讲清楚,把情况搞明白,这样错了就是错了,人家才会心服口服,才会认真去整改。还有的审计人员用蛮横来显示“审计权威”,口无遮拦、口大气粗、颐指气使。如某审计组刚到一个地方审计,还没摸什么情况、做什么准备,就让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的常委会会议纪要、录音,被审计单位考虑其中有些纪要和录音涉及人事、秘密等,提出是否只提供部分纪要。审计人员马上“变脸”,说提供这些资料是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要求的,你们这是不配合审计!中央文件讲,被审计单位要提供审计必需的各种数据资料。这里说的是必需的,不是所有的,你把所有的纪要、录音拿过来干什么呢?习
41、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审计的权力也一样,是人民赋予的,党中央、国务院把职责授予我们,我们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蛮横不讲理。权威不是靠文件写出来的,也不是靠上级领导给我们竖起来的,更不是靠耍出来、横出来,靠口大气粗说出来的。权威来自于哪里?权威来自于我们个人的修身养性,靠人格魅力建立起来;权威来自于工作实践,是干出来的。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上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审计理念不适应。在当前形势下,审计机关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转换思维方式,革新思想方法,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坚持依法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
42、审必严。依法审计是审计机关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依法审计,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审计职责权限法定、审计程序法定、审计方式法定、审计标准法定、审计保障法定。我理解,依法审计包括3个层面。第一,审计监督权是法律规定的,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必须依法确定。第二,接受审计监督是法律要求的,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单位、项目和资金必须依法接受监督。第三,审计行为是受法律约束的,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必须依法独立。依法审计又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持本质和内核稳定的前提下,更要适应形势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做到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统一。当前,坚持依法审计,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好依什么法的问题。党的十八届
43、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处于深度变革之中,实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互联互动,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和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法律法规通常具有滞后性,其健全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有些法规特别是部门规章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甚至与中央重大改革部署相抵触、相背离。比
44、如,与盘活存量、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的要求相比,有关预算收入专款专用、法定挂钩事项、专项转移支付等制度规定未及时调整,有些方面还存在简政放权给地方“松了绑”、专款专用对发展“留着绊”的矛盾现象;有些法规和部门规章本身就“埋着钉子”、“留着尾巴”。因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处理好严格依法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在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定性判断事物的标准。对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我们要坚决依照执行。反之,不仅不能生搬硬套,而且要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及时修改完善,切不能
45、拿着一些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法规制度去条条对比、斤斤计较,更不能被一些不合时宜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束缚住手脚。二是解决好怎么依法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审计的基本要求。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发现问题、揭示问题是基础。审计中,要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严肃查处重大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重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重点查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化公为私,为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等问题;对重大履职不到位问题,要重点查处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
46、、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违反廉洁从政、廉洁从业规定,徇私舞弊、中饱私囊、失职渎职等,要始终坚持“零容忍”,坚决查处。具体到审计项目来看,也要坚持依法审计、突出重点。如在财政审计中,要重点揭示政府债务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导致的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重点查处骗取、套取、贪污、侵占国家财政资金,权钱交易,为特定关系人谋利,其中在查处骗取、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问题时,既要把着力点放在骗取、套取的单位或个人上,更要放在揭示管理部门、公职人员不作为、严重失职渎职甚至内外勾结、相互串通上;还要重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列支“
47、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财政资金长期闲置以及重大损失浪费、低效无效、侵害人民利益等问题,对任何地方或单位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为借口拒不整合财政资金的,也要坚决查处、坚决曝光,坚决推进改革、促进整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金融审计中,要重点查处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转移信贷资金,以及借创新产品、创新工具之名进行非法活动,包括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关注金融资产质量,维护金融市场安全,包括信贷外汇、票据证券、互联网金融等。在企业审计中,要重点查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问题;重点查处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重大违纪违法
48、问题,包括境内外重大投资决策、重大股权交易、重大资本运营等存在的问题;重点揭示企业运营中的风险隐患,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资源环境审计中,要重点查处土地、矿产资源等国有资源出让、使用过程中,管理部门、公职人员滥用职权、权力寻租、搞权钱交易,以及倒买倒卖、为不法分子大开绿灯,谋取非法利益等问题;重点查处矿产资源等国有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人民利益问题;重点查处在资源环境整治等项目中,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等各种专项资金、克扣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问题。三是解决好怎么用法的问题。对审计而言,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还要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查后果,
49、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综合分析,审慎作出结论和处理。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故意与过失的关系。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落实责任主体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是主观故意,还是工作上的过失。对主观故意引致的,要毫不姑息、坚决查处;对工作过失造成的,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处理;如果是上级规定不明确或制度过时、不符合实际,被审计单位不得已采取变通举措产生的问题,应当针对这些制度规定重点揭示和反映。其次,要处理好不会与不为的关系。比如,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要分析是被审计单位和人员主观上消极松懈、不愿作为,还是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有个过程、不会作为,或者是受到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旧的法规制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阻碍而不能作为,不能一概而论,把不作为的帽子一扣了之。第三,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如,对审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