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6-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533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溪市中医院 制度名称 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版本 页数/总页数 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09 1/4 一、 目的:明确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以及通过接触传播的肠道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要求、隔离标识、提高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降低院内的传播。 二、范围院全: 三、权责: 1.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完善、督查。 2. 医务人员认真执行,负责人监督落实。 3. 后勤管理中心负责标识的制作。 四、定义: 1.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2.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4.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原则。 五、流程图:无 六、作业内容: 1. 隔离原则 1.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1.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兰溪市中医院 制度名称 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版本 页数/总页数 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09 2/4 1.4 需隔离患者或可疑患者应尽可能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集中安置于一室。 1.5 如确受条件限制,通过接触传播的患者可安置于室内相对独立区域,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和不需接触传播的一般感染性疾病患者保持一定的床间距(≥1m),严格做好床边隔离。避免与感染后可能预后不良或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如:免疫功能低下、有开放性伤口患者。 1.6 隔离标识:由医生开具隔离医嘱,护士在病床卡或病床尾张贴(或悬挂)隔离标识。在病历卡上张贴隔离标识与提示要求。 2. 接触传播的隔离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皮肤感染、肝炎病毒感染、HIV 感染等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1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2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3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4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曰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5 一般诊疗用品袁如听诊器尧体温表等应专用袁不能专用的医疗器械应在使用后清洁和消毒。 2.6 应分区明确,标识清楚,不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应分室或分区安置。 3. 飞沫传播的隔离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1 遵循 1.1 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3.2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兰溪市中医院 制度名称 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版本 页数/总页数 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09 3/4 3.3 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3.4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 1m 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3.5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3.6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7 与患者近距离(1 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8 针对疑似或确诊SARS、人禽流感、甲流大流行时应遵循国家最新感染控制指南。 4. 空气传播的隔离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水痘、麻疹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4.1 一间负压病房宜安排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排同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病室外活动,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 4.2 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4.3 应严格空气消毒。 4.4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4.5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4.6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4.7 如无负压病室,可安装在有高效空气过滤(HEPA)系统的病室,每小时至少换气12 次以上。 4.8 如无安装有高效空气过滤(HEPA)系统的病室,则在病区尾端单间安置患者,并进行强制单向向外排风,不得向过道排风。 兰溪市中医院 制度名称 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版本 页数/总页数 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09 4/4 七、注意事项: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八、相关文件:卫生部 2011 年《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九、使用表单:隔离标识图(附)。 十、使用单位:各科室 十一 、附件:《金华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隔离标识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