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095238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东方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东方市大田镇短草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V1-5区块开采加工项目由东方振升实业有限公司筹备建设,项目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短草村西南侧。地理位置详见图1-1。1.1.2 建设背景2012年11月,东方市大田镇短草村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采矿权(V1-5)在海南省土地矿产交易市场挂牌出让,东方振升实业有限公司最终竞得该采矿权,并签订成交确认书。由于矿区一直由东方振升实业有限公司在进行开采,业主为延续采矿权,并且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至30万m/a,建设单位委托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与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评工作。矿区为

2、已开采矿区,截止2012年底,矿区范围内有两个采坑,编号为CK5、CK4,此两采坑均已开采至出让合同规定标高(CK5开采至标高60m,CK4开采至标高90m)。该矿区之前的生产规模较小,为1万m/a,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东方国土环境资源局进行审查并获得批复,矿区主要生产产品为建设用碎石,开采方式为露采,花岗岩矿石经破碎后形成碎石由汽车外运。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由采矿场、排土场、破碎车间、碎石堆场、维修车间及办公生活区组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1。表1.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一地质1探明的地质储量万m3345.072露天境

3、界内地质储量万m3331.733设计资源利用率%96.14矿体赋存标高m+220.0+130.0开采标高二采矿1采剥总量万m3/ a33.762矿石产量万m3/ a303剥离量万m3/a3.764剥采比m3/ m30.105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6开拓方式汽车-公路7采矿方法小型单斗挖掘机采剥法挖掘机配合汽车8矿山爆破方法中深孔爆破9采矿回采率%9510采矿损失率%511台阶高度米1212台阶坡面角度6513最终边坡角度5014露天底宽度米2515最小工作平台米2016最小可采厚度米2.517矿山工作制度d/a30018矿山服务年限年10含基建期1.2.2 开采工艺流程采矿的工艺过程为穿孔爆破铲

4、装破碎筛分运输(矿石外运,废土石运往排土场)。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设计推荐采用沿固定边帮汽车螺旋式展线公路-汽车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为小型单斗挖掘机采剥法。采矿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台阶高度12m,最终边坡角60。矿山采用KY125型潜孔钻机穿孔,中深孔爆破方式,挖掘机装车,东风牌8吨自卸汽车运输,矿石从采场运往生产区,废石从采场运往排土场,矿山矿生产规模为30万m3/a,年采剥总量37.8万m3/a。矿山生产流程及污染流程如下: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固废、粉尘噪声、粉尘、废气 运输筛分破碎铲装穿孔与爆破矿岩 矿山生产工艺及污染流程图矿山采用分层台阶式开采,具体见下图。1.

5、3 项目产业选址合理性分析1.3.1 与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非金属矿(花岗岩)开采项目,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中没有关于玄花岗岩矿开采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相关条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解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因此,本项目的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2 与海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开采区划分为重点、限制、禁止等3类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开采区:“全省共

6、划分出重点开采区12个,总面积88787平方千米,涉及矿种包括天然气、石油、富铁、钴、铜、金、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高岭土、油炭质砖用粘土、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热矿水等。其中西部的海南昌江县石碌铁矿重点开采区、海南乐东抱伦金矿重点开采区、海南昌江王下金矿重点开采区、海南东方二甲不磨金矿重点开采区划为国家级重点开采区” 。“全省共划分出限制开采区49个,总面积6057.5平方千米。涉及矿种包括锆英石、钛铁矿、铝土矿、钴土矿、钼、宝石、水泥灰岩、饰面花岗石材、地下水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地质遗迹(公园)的一

7、、二级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重要城镇、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圩堤及其周围300500米范围内;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大中城市规划区,国家或省确定的禁止商业性勘查和禁止开采矿种的矿产地等,军事禁区等划为禁止开采区。全省共划分47个禁止开采规划区,总面积18290平方千米,涉及矿种包括锆英石、钛铁矿、沸石、膨润土、石英砂、饰面花岗石材、水泥灰岩、铁、硫铁矿、铅、锌等。” 本项目位于大田镇短草村,为建筑用花岗岩矿区,不属于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的限制、禁止开采区的范围,本项目的开采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

8、5年)。1.3.3 与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本项目区内用地范围属于林地,林地属性为经济林。项目建设需占用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占用或征用林地,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规定:“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

9、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森林植被恢复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有关规定:“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

10、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二)占用或者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低于上述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重点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三)用地单位需要采伐已经批准占用或者征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时,应当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

11、门或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四)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被批准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内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如数退还。”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用地单位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请;需要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的林地,应当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提出占用林地申请。第四条规定:“用地单位申请占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占用林地,应当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材料:(一)项目批准文件;(二)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

12、明材料;(三)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四)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协议(临时占用林地安置补助费除外)。森林经营单位申请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应当提供前款(一)、(二)项规定的材料。” 因此,项目占用林地需要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在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手续时,提供项目批准文件、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和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

13、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协议。本项目在开采前应按规定办理好相关手续,补偿占用的林地后,矿区方可进行开采。1.3.4 矿区开发利用方案的合理性分析(1)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5109号)中的相关规定“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项目附件最近的道路、铁路为G225国道,直线距离8公里,因此矿区不会出现在省道的直观可视范围内,项目建设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相符的。(2)排土场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工业场地主要由露天采场、排土场、碎石生产区、修理间及办公生活区等组成。露

14、天采场布置在矿床中,排土场布置在矿的北侧的旧采坑处,碎石加工区和生活区布置在排土场的北侧。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图,北侧的排土场为一旧采坑,采坑底部为花岗岩层,隔水性良好,排土场的稳定性较好,但是排土场北侧350m处为一灌溉渠,在排土场周围修筑一条截水沟,在暴雨天气时能将排土场内的雨水及时排出渗走,因此对排土场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护灌溉渠的安全后,排土场的位置选取是合理的。(3)首采区及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矿区的首采区的位置见图3-1,位于矿区的东侧,此处为矿区的限制性开采方向。根据整个矿区的地势以及矿体的剖面结构,此处为矿区的最高处,因此从此位置开采,有利于台阶的开挖以及矿山的排水,可以减小水土

15、流失的影响,因此首采区的位置选取是合理的。(4)矿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矿区的各主要建构筑物距离露天采场约300m外的地方,矿山的生活区布置在矿区的北侧450m处,碎石加工区布置在矿区的北侧350m处,矿山的排土场布置在采场北侧CK5废弃采坑处,因此,平面布局基本合理。矿山周边最近的敏感点为短草村,位于矿山的北侧900m处。矿山的排土场布置在采场北侧CK5废弃采坑处,距离短草村约600m,距离较远,并且排土场采取挡土墙加截留沟的措施减轻暴雨天气水土流失的影响,因此排土场的位置设置不会对短草村居民造成影响。矿区的碎石加工区设置在北侧450m处,加工区距离短草村约500m,加工区的环境影响主要为设

16、备产生的噪声以及破碎工艺产生的粉尘。圆锥破碎机在设备基座与基础之间设橡胶防振垫降低噪声,再经过矿体、树林的遮挡,噪声衰减约20db(A),在加工区500m处,噪声产生的影响较小;加工区采取湿式作业,并且在加工区的外围采取洒水抑尘的措施减轻粉尘的产生,在加工区500m外,粉尘的浓度已经大大降低,对短草村的居民生活也影响较小。因此,矿山的加工区及排土场的位置设置是合理的。此外,矿山的运输道路设置在矿区的东侧,建设单位拟新建一条水泥路,将矿石运输出厂外,运输路线避开的矿区周边的短草村,运输产生的粉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较小,运输线路的设置是合理的。(5)采选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分析矿体经采用潜孔钻机进行穿

17、孔,然后采用中深孔爆破,爆破后的矿岩,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采矿生产主要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矿石运往碎石加工厂、废石运往排土场)。这种采矿工艺成熟,生产能力大,管理简单,生产安全高效。本项目不需进行选矿,矿石只经破碎和筛分,产品的块度满足用户要求即可,因此采选工艺符合矿山的实际情况以及开发的需要。(6)与大田坡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项目与大田坡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见图12-2,项目位于保护区南侧4km处,与保护区的距离较远,且项目的产品运输线路也不经过保护区,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不大。33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

18、境概况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大气监测点的TSP、 SO2 和NO2的质量指数均小于1,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良好。2.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从监测结果与统计结果来看,各监测点昼夜监测值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评价标准值,说明评价区的声环境良好。2.1.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该釆石场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短草村,是一处花岗岩开采项目,现场为在产矿区,规模较大。矿区坐南向北,坡度约20度,地势为低丘主山脉山麓,从主山脉左右破土挖矿,矿区形状半月形,上面圆窄、下面宽广,最宽约:400米,釆矿区垂

19、直高度约150米,石料加工工场面积约:80亩,土壤为红黄色花岗岩风化土,土层下为花岗岩。矿区最低海拔约:70余米,最高海拔约:200余米。植被类型为混交季雨林群落(半落叶季雨林群落)。由于历史上人们的砍伐,导致原始植被演替,由原始森林群落,演替为次生林群落人工群落灌草群落。次生林群落分布于矿区的西南侧和东南侧,主要的树种有海南榄仁、厚皮树、香合欢、银柴、潺槁木姜、翻白叶、窄叶半枫荷、小叶山檨子、大叶山檨子、长花厚売树,海南巴豆、野龙眼、细基丸、东方闭花木、海南檀、莲桂、乌心楠、广南天料木、棒花蒲桃、乌墨、岭南山竹子、毛果扁担杆、鹊鸪麻、假苹婆、木棉、五月茶、方叶五月茶、土密树、光叶巴豆、白梨公

20、、白茶树、粗糠柴、余甘子、白树、海红豆、黄楣栲、海南栲、旱毛栎、桂木、构树、对叶榕、榕树、青果榕、笔管榕、垂叶榕、叶被木、鹊肾树、剌桑、圓叶剌桑、伞花冬青、少脉山油柑、滨木患、赤才、土坛树、黑柿、毛柿、仔榄、长花厚壳树、海南红豆、猫尾木、裸花紫珠等。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下表。表2.2-1 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大气评价范围为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体现在营运期,工程范围各方向延伸200m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区域周边的水系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矿区范围生态

21、环境影响评价矿区占地以及其他临时用地范围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基建期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服务期。基建期仅新建碎石加工区、生活区以及矿区道路,其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的破坏有限,且随着建设期的结束而结束。因此,本评价主要预测项目服务期对环境的影响。3.1.2 服务期3.1.2.1 服务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穿孔、爆破、装车、运输、二次破碎等环节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爆破噪声是由爆破源附近的空气冲击波形成的,属间歇性脉冲高噪声,持续时间短,瞬时源强在180dB(A)以下。据资料介绍及类比分析爆破所造成的突发性噪声强度与装药量、爆

22、破方式密切相关。据同类露天开采矿山测定资料,爆破时产生的噪声在距爆破源20m处,其声压级为8590dB(A),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爆破信号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中的要求,应使全体职工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信号的要求。采矿过程中主要噪声设备有凿岩机、空压机、挖掘机、破碎机等,噪声级在70110dB(A)之间,采取选用噪声较小的设备,并采取设置消声器的措施尽量降低噪声,噪声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本项目噪声源强及防治措施见表3.1-1。表3.1-1 噪声源强参数、防治措施及效果序号污染源称源强治理措施治理后声级1爆破控制药量8590(距

23、爆破源20m处)2潜孔钻机95-100安装消声器75-803挖掘机70-80选择低噪声设备60-704破碎机85-105厂房隔声、降噪65-855振动筛77-104厂房隔声、降噪65-856运输车辆70-90严禁超载,路过村庄禁止鸣笛70-853.1.2.2 服务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采场废气污染源主要以粉尘(扬尘)污染为主。有潜孔钻机和手持风动凿岩机在穿孔过程、爆破工序、反铲装车过程、矿石运输及堆放、废石运输及回填等过程产生的粉尘。3.1.2.3 服务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是是采场、道路洒水降尘和穿孔机湿式作业用水,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小,经自然蒸发渗透,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

24、生活污水(17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雨季采矿坑会有不同程度积水,预计一次最大积水量为100m3。露天采场底部设蓄水池,经水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场地降尘、绿化等,不外排。多余的积水通过抽水机排出矿区,汇入矿区西侧的水沟,因此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3.1.2.4 服务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非金属矿采选,含水层富水性微弱,岩层为良好的隔水层。含水层层间水力联系较弱,水文地质简单。本项目中矿体埋藏较浅,矿体均位于矿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微弱。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运行时

25、堆土场淋溶水有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排土场对地下水的影响随降雨而发生,场中的废石经雨水冲刷浸泡,其部分融出物随雨水渗入地层。污染程度取决于淋滤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本项目开采矿石为花岗岩矿石,因此采矿废石均不具有该标准中规定的腐蚀性和浸出毒性、不属于具有腐蚀性和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经类比于同类项目,淋溶水水质中污染物主要为SS,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各项指标也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的要求。整个矿区具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致密、坚硬,而且矿体赋存标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渗透系数较低,因此,矿区的地层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废石淋

26、溶水也很难渗透到地下水水系中;此外,地下水含水层为岩基裂隙含水层,矿体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因此本项目废石淋溶水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污染。(2)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半径可根据包气带的岩性进行判定,影响半径的经验数值见表6-8。表6-8 孔隙含水层的影响半径经验值表岩性名称主要颗粒粒径/mm影响半径/m粉砂0.05-0.150细砂0.1-0.25100中砂0.25-0.5200粗砂0.5-1.0400极粗砂1.0-2.0500小砾2.0-3.0600中砾3.0-5.01500大砾5.0-10.03000根据矿区地质勘查报告,矿区岩性主要为棕黄、黄及白色粉细砂、中砂,根

27、据表6-8进行对照,细砂影响半径为100m,中砂的影响半径为200m,取二者中较大者,可知正常生产时,地下水形成的最大影响半径为200米,为浅平正常漏斗,对区域地下水水位不产生明显影响。(3)对居民敏感点的水源的影响矿区及附近无自然保护区及集中水源地等地,周边的主要环境敏感点是短草村(矿区北侧900m),短草村民的用水主要为地下水。矿坑采矿在基岩中进行,属于风化裂隙潜水,随采矿深度的增加,裂隙减弱,渐变成相对隔水层。短草村位于矿区北侧900米处,处于矿坑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水漏斗边界之外。另外,二者之间的深部基岩渗透性差,起到近似隔水层作用,因此两者在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较弱;且矿坑涌水量较小。综上

28、所述,矿坑涌水对短草村居民用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会对地下水位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周围地下水产生污染。为更好的保护地下水,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做到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取、用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杜绝盲目用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为保证建设项目安全运行,减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加强对矿区周围水文地质的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停产,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必要时进行范围更广、更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水文地质工作。3.1.2.5 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如下所示。表3.1-1 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表污染项目污染物来源

29、产生量(t/a)治理措施削减量(t/a)排放量(t/a)备注大气污染物矿区无组织粉尘6.08洒水抑制粉尘06.08/排土场扬尘0.72洒水抑制粉尘00.72/加工区无组织粉尘3.6洒水抑制粉尘01.2/水污染物开采用水2160/21600/浇洒用水1050/10500/生活污水6000化粪池处理9005100用作农肥固体废物废土石3.7万统一堆放在排土场3.7万0/尾泥1950统一堆放在排土场19500/生活垃圾18卫生填埋180/维修废物0.2按规定处置0.20.1/噪声破碎机挖掘机等生产设备70-110dB(A)减振降噪20-50dB(A)50-60dB(A)/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

30、护目标项目影响范围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如下表;表3.2-1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规模与厂址距离(m)保护等级环境空气短草村北96人9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中一级标准道路沿线/声环境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短草村北96人9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地表水环境雨水冲沟东/1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灌溉渠北/350m短草水库东/600m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生态环境矿区周边的次生林尽量减少植被的砍伐,保

31、护植物异地移植保护,幼株移植栽培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服务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1 服务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矿场均处于周边居民点的下风向,且周围敏感点远离矿区,因此粉尘对周边村庄的影响较小。对于各敏感点来说,距离最近的为北侧900m的短草村,在距离排放源900m处,面源落地浓度小于0.0182mg/m3,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本项目粉尘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3.3.1.2 服务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是是采场、道路洒水降尘和穿孔机湿式作业用水,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小,经自然蒸发渗透,不

32、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生活污水(17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雨季采矿坑会有不同程度积水,预计一次最大积水量为100m3。露天采场底部设蓄水池,经水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场地降尘、绿化等,不外排。多余的积水通过抽水机排出矿区,汇入矿区东侧的水沟。3.3.1.3 服务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开采矿石为花岗岩矿石,因此采矿废石均不具有该标准中规定的腐蚀性和浸出毒性、不属于具有腐蚀性和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经类比于同类项目,淋溶水水质中污染物主要为SS,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各项指标也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

33、标准的要求。3.3.1.4 服务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固体废物主要为剥离的山体表土,剥离的表土将其堆放在排土场内,待矿山闭坑后用于恢复植被。开发初期应排土场内单独划分一部分区域,将刨去的表层土壤单独保存起来,用作土地复垦时的表层土。剥离的土石方一部分可以考虑用作建筑用片石,一部分可以考虑作为路基垫层或建筑用填料,剩余的部分可用于回填采空区。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上述各类固体废物均属于第I 类一般固体废物,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理,处置率达100%。尾泥的产生量为6.5t/d,筛分后的尾泥由车辆运输至排土场统一堆放,用作矿山回填的表层土。危险固废:包括废机油、含机油的废弃

34、零部件、废活性碳和过滤棉,产生量约为0.2t/a。废油通过机油桶统一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进行处理,维修车间产生的其他危险废物,按规定送至危险废物处理场进行处理。工人生活垃圾产生量18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往东方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不外排。即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3.3.1.5 服务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次评价选择噪声监测点作为噪声预测评价点,根据噪声预测模式和设备的声功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3-1。表3.3-1 噪声值影响结果表(dB(A)点位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背景值昼间54.654.653.852.5夜间43.644.

35、241.642.8贡献值36.032.034.533.8叠加值昼间54.754.853.952.6夜间43.844.341.843.0标准值昼间60606060夜间50505050由上表可见,本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值叠加背景值后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3.3.1.6 服务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对生物量、净生产量和固碳放氧量的影响建设项目带来的最主要的生态影响是彻底刨去覆盖山体的土壤,破坏地质的结构,使植物失去生长的场所,从而所造成的生物量、净生产量,以及造成区域植被固碳

36、放氧量的减少。 (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由于本项目区的植被已是长期受到人为的影响,植被类型主要以人工经济林为主。建设项目造成的物种量损失只是区域内常见的普通物乏,项目建设只是造成了这些物种的植物个数的减少,但不会因此而消失。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3)水土流失露天采场的地表部分有第四系覆盖层,覆盖层厚度不一,2.84m3.73m,平均3.09m。这部分夏盖层露天开采时将其剥离堆放到排土场,因此,排土场的这些松散堆积物在遇到暴雨或长历时降雨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地表水的侵入,地下水的影响,拦截不好会使排弃物吸水软化,引起滑坡和泥石流。另外排土工艺和堆置高度对排土场滑坡的影

37、响更为直接,堆排高度越大时,防水排水的措施又不到位,如遇到暴雨冲刷,排土场边坡容易产生滑坡,如果风化土较多就会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必须认真加以预防。采场边坡和排土场的稳定,严防泥石流的发生,对矿山生产至关重要,它不仅 关系到整个矿山生产能否正常进行,而且关系到矿区及排土场周围农村的安全。针对采场情况,截洪沟要经常维护,防止雨水对采场边坡和排土场的冲刷。必要时,可在排土场坡底建筑铁丝笼坝或挡土墙,防止水土流失。 (4)景观的影响项目建设大面积的开采过程对区域内的景观影响很明显,山体的开挖将会丧失覆盖山体的植被,从而出现土地裸露的景象,并且这种地形地貌的改变将是永久的,不可恢复

38、的,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景观的统一性都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5)对地质构造的影响开采该矿矿体采用凹陷露采的方式,开采深度不大。此开采深度不会使地表水塘、沟渠的水发生渗漏流失;地下水位在有限的范围内可能会略有下降。由于矿床与区域水力联系不明显,因此矿床的开采不会对区域地质产生大的影响。(6)滑坡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的确定既要满足安全的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合理的需要。因此设计中确定的采场最终边坡角一般是安全的边坡角,但不是稳固的边坡角(即开采过程中从不发生滑坡)。在生产的初期,采场所形成的固定帮不高,因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大;在生产的中后期,所形成的采场固定帮高度较大,暴露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时发生局

39、部滑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分析,矿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虽较简单,但局部的地质软弱条件和地下水对边坡岩体强度以及断层构造的弱化作用,仍是露天矿边坡稳定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地下水对边坡岩体具有弱化岩体强度的作用,同时过高的地下水对边坡表层岩体产生的浮托力过大,使得边坡体内有效应力过小,这些都不利于边坡的稳定。矿山生产爆破的振动影响,使得岩石应力的不断变化,由于积累效应的作用,也会使边坡失稳,产生滑坡。矿山采场四周要建立监测点,排水沟要经常疏通,治理要及时等,如果这些工作不到位,也容易产生滑坡。根据地质详查报告,该区没有复杂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不明显,没有异常的水文条件及大的地表水体

40、等不利因素。矿体的项底板及围岩都比较坚硬致密,只要生产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最终边坡角,严格按设计选定的参数指标进行控制,加强边坡的监测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治理,完全可以避免大型崩塌、滑坡的发生。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开采规模、采剥装备水平及安全生产条件,临近最终边坡的生产爆破作业必须采用预裂控制爆破,采掘作业必须保持设计确定的安全平台宽度和阶段坡面角,坡底不得超挖。每个阶段开采结束时,及时清理平台上疏松的岩土和坡面上的浮石。采场四周道路和水沟保持畅通,不让雨水冲刷层面。采取可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边坡安全管理,设专门的边坡管理人员和维护队伍,制定边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边坡监测系统,

41、严格执行边坡到界靠帮的操作规程,将不致于出现危及人员、设备的边坡坍塌及滑坡事故。 (8)边坡稳定性分析矿床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局部地段为承压水。矿体富水性弱一中等,围岩属弱富水岩层,构造裂隙水富水性弱。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隔水条件较好。矿体和围岩较坚硬稳定,水文地质不复杂,最终边坡角都不大,因此,露天采场边坡基本是稳定的。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山的边坡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存在,矿山局部产生部分地质灾害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应对采场边坡加强安全监测,或适宜降低边坡角,采取措施防止雨季连降大雨或暴雨的冲刷,由于地表水的冲刷和渗透,影响

42、岩层面的结构合力,而造成崩塌和滑坡现象也是会存在的。所以,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矿山不能掉以轻心,加强管理和治理,使矿山边坡稳定,确保矿山安全生产。(9)排土场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在矿区东侧设置1个排土场,从占地位置,可减少植被覆盖面积,也可以减轻发生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排土场的稳定性分析排土场的稳定性与其的地理及水文地质条件、排土场的排弃处理工艺等条件密切相关。接纳废土的地表面的承载能力、a、在排土场上游坡修筑一条截水沟将降雨汇流引出排土场,能将排土场内的雨水及时排出渗走。b、排土堆场利用推土机进行碾压、整平等工作,使排土场的稳定性良好。综上分析,本矿山排土场的选址是合理的,排土场的稳定性

43、良好。(10)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项目开挖过程必须剥离地表表层土壤,使矿区的土壤环境系统完全被破坏,呈现出裸露地表的景象。(11)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本开发建设项目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植被成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资源的利用问题该矿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同时也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优化配置、优化利用避免出现过渡性开采。开采过程必须在国土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的范围及开采量内进行,提高开采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开采挖掘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植被的保护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项目所处区域虽然植被的价值并不是很高,但是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具有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等生态作用。因此,在建设过

44、程中就必须尽可能少的减少植被,而且应采取多种措施对植被进行保护。(12)项目营运期满后生态环境影响该项目最终服务期满后,矿区活动对于地表的扰动也随之结束。退役后该矿区对生态环境在平面和立体两个方向的扰动基本趋向稳定。露天开采产生的废石,回填采矿坑并将矿坑整理后覆土植树,因此废石场闭坑后不存在水土流失和安全隐患。退役后,对于工业场区的建、构筑物由建设单位拆除;对废弃不用的工业场区和道路实施迹地恢复,拆除所有废弃建、构筑物及设备、装置,按规划生态恢复方案,进行复垦、绿化。综上所述,矿区闭坑后进行综合治理,对受扰动区域将进行全面的整治、绿化与复垦,矿区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会得到较大的改观。3.4 污染

45、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矿山开采的主要废气污染源是露天开采过程中矿床表面剥离、凿岩、爆破、挖掘、装卸、运输等环节。为抑制和减少粉尘的产生,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矿山采区开采过程中使用湿式凿岩;对矿岩装卸、运输等产尘点进行喷雾洒水;限制车速,一般车速在15km/h以下,可有效控制粉尘的产生。爆破前对爆堆进行喷雾和洒水。采用人工洒水和机械洒水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一名专职洒水管理人员,在夏季连续干旱的情况下,洒水次数为0.5h/次。(2) 碎石加工区采用湿式作业,即在矿石中洒水增加湿度以减少粉尘产生,另外在加工区的外围采取PVC管引水洒水的措施,抑制粉尘的扩散,应在碎石特别是石粉堆场设置喷水设施,增加矿石的含水率。(3)道路抑尘矿区道路运输过程中要在道路上洒水增加湿度;碎石成品运输采取篷布遮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