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性疾病的脐针处理1 关于疼痛:疼痛是由于生命系统的功能结构出现异常变化,并为意识所感知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觉。疼痛的存在就意味着机体功能结构的异常。疼痛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或感觉,很多疾病都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或最早出现的症状。严重的疼痛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影响人们的精神和情绪,甚至可使病人丧失生活的勇气。可以说,疼痛是伴随人的生命活动而出现的、造成人类痛苦的最普遍的因素,也是人们寻医问药的主要原因。2 关于疼痛性疾病:迄今为止,医学界对疼痛的性质、程度等还没有一个客观的鉴别、分级指标,故人们常把疼痛作为一种症状来看待。然而,实践中疼痛已经成为疾病的一部分,不少医生倾向于认为疼痛本
2、身就是一类疾病。笔者认为:凡因疾病能产生疼痛的均应称之为疼痛性疾病,而消除疼痛本身就是最佳的治疗。中医认为疼痛的基本病机是“通则不痛”,“不痛则通”。传统针灸治疗是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来起到止痛的作用。3 关于脐针:脐针是笔者发明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是针刺脐部,利用脐部在人体的特殊结构和解剖关系来调节人体的阴阳,祛除疾病。与传统的体针不一样的是脐针的治疗仅神阙一穴,而指导其的用针理论是易经理论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我们称其为易医理论。脐针疗法有一穴多针、一穴多治、一穴多效、定位治疗、方位补泻、内外兼治、操作简便等特点,符合“齐氏易医学”的“实用、简便、高效
3、”的三大原则。4 脐针治疗疼痛性疾病:脐针疗法自海内外推广以来,所学者一致认为脐针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有着简单、实用、见效快、疗效显著的优点。41方法:脐针治疗疼痛性疾病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通过“脐洛书全息”来寻找压痛点。因为无论什么病因、无论什么部位的疼痛性疾病在脐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压痛点,只要找到压痛点可以说一针就能见效,有时一针即可治愈。方法二:是根据疼痛性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脐内八卦全息”与压痛点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只要辨证正确,效果也是立竿见影。42分类治疗:疼痛各种各样,范围无所不在,在脐针治疗中我们将疼痛进行分类治疗。(1)根据疼痛的部位进行治疗:我们根据疼痛发生的部位将
4、其分为头痛、胸痛、腰背痛、腹痛、四肢关节痛几种类型,再依据方法一,“脐洛书全息”寻找治疗的压痛点。在这种类型治疗中,我们只管疼痛部位而不管其他因素,比如同样的腰背痛可有炎症、结石、劳损、扭伤、肿瘤、狭窄、缺血、错位等等引起,我们可以不管这些引起疼痛的病因,只是按部位去找脐部的压痛点进行治疗就行。这类方法比较简单,对初学者来讲很好掌握,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如果有多个压痛点必需找其中最明显的一点,这也是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点。(2)根据疼痛的情况将其与人体的五脏相应的关系进行治疗:易医学有“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的原则,人体任何部位的疾病与疼痛都和五脏有关,从五脏上下手治疗疾病不愧是一种好的方法
5、。在这种类型治疗中,我们尽可能地将疼痛的情况与五脏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治疗。比如四肢的疼痛,肌肉的疼痛我们可以扎其压痛点外,还可以将其纳入脾脏来进行治疗(一穴两针)。中医说“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故我们可采用方法二,取“脐内八卦全息”的坤位,针扎之,因为坤主脾,属土。(3)根据疼痛的病因来进行治疗:对一些复杂的疾病我们应进行分析,找出疼痛的病因,然后依据方法二,“脐内八卦全息”来进行治疗。比如冠心病心绞痛是属于缺血性疼痛,在控制心绞痛时我们应取离位,离主心,心主血脉,针扎离位不仅能起到调节血量的作用,直接也起到止痛的作用。中医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一种标本皆治的方法。(4)根据易医学原则
6、,从易经卦象的意义来进行治疗:我们从方法二里已经知道八卦的卦象与人体的脏腑有相应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疼痛的病灶与卦象的这种关系进行治疗。比如癌性疼痛我们可采用“山泽通气”法来进行治疗,特别是对胃癌、肺癌疗效更好。依据方法二,分别扎“脐内八卦全息”的艮和兑位。第一,中医认为“通则不痛,不痛则通”,而“山泽通气”法是通之大法。第二,艮位对应肿瘤、结石和癌症。第三,肺对应的卦象是兑位,而胃所对应的卦象是艮位,故而取之。脐针治疗疼痛性疾病时尽可能多考虑一些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发生的部位、深浅,有无其他因素的存在,如情绪的变化?与月经来潮的关系?有无呕吐?腹泻?有无眩晕?烦躁?等等,了解的越多对疼痛引
7、起的原因就越清楚,治疗起来思路就更开阔,疗效可能就越好。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一定要有一种概念:就是疼痛是一种疾病,在治疗疾病时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疾病的情况,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5 膝关节疼痛的脐针治疗与分析举例:病例1:王某某,女,54岁,有左膝疼痛数年之久,时好时坏,近日老病复发,左膝疼痛剧烈,行走困难,走路跛型,上下楼梯极度疼痛,以左膝内侧为著。体检双膝解剖关系正常,左膝抬腿实验弱阳性,X-ray双髋疑有缺钙,其他正常。病例2:陆某,男,45岁,有右膝疼痛十余年,平常疼痛尚可,但遇天气变化疼痛加剧,无法行走,体检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仅右膝周围有压痛点数个,X-ray未见明显地变化。病例3:李
8、某某,男,52岁,左膝疼痛三年,疼痛性质呈游走性,时在膝前,时在膝左,时又在膝右,无一定性,如心情不好疼痛加重,行走困难。如遇心情好时,左膝与正常无异,体检无明显变化,关节等均属于正常。病例4:范某某,女,48岁,五年前因外伤后遗留下左膝疼痛,行走一直跛行,疼痛持续,时轻时重,但每日均有疼痛,曾多次到各医院治疗,做过推拿、针灸、拔罐、理疗等有减轻,但从无去根,几日以后常又复发。体检时可见左膝外侧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一条索条状物,垂直于左膝外侧,压痛明显。X-ray左膝关节内可见有骨质增生,关节腔变窄。病例5:陈某,女,50岁,右膝关节疼痛五年,五年前无任何诱因右膝关节突发性疼痛,到医院进行治疗
9、,症状控制后出院,一直正常。两年前右膝关节疼痛复发,疼痛难忍,并见右膝关节处肿胀,到医院里给予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等方法治疗,一直未见好转,反复治疗至今。体检可见右膝肿胀,髌骨按之浮游感,X-ray可见关节腔内积液,间隙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病例6:李某某,男,64岁,双膝疼痛三年,近日加重。三年来双膝开始不适,活动时有时感觉疼痛,但还可以忍受。自认为是缺乏锻炼故加强运动,每日进行爬楼梯、登山、打太极拳等运动,但疼痛反而越来越厉害。体检双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X-ray关节内有骨刺增生,骨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双膝关节呈退行性变。病例7:林某某,男,38岁,左膝疼痛六天。既往从无膝关节疼痛病
10、史,六天前左膝开始出现疼痛症状,因前段时间多阴雨天,病人自认为得了关节炎,就特别注意腿部的保暖,但近日天气晴朗,但左膝关节疼痛反而更加剧烈,上医院检查是得了痛风。52病例分析:脐针治疗膝关节疼痛有好几种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脐洛书全息”法去寻找脐壁上的压痛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利用“脐外八卦全息”扎其巽位,因为巽为股,膝关节乃股之下也。我们还可以用“脐内八卦全息”将膝关节疼痛的性质落于五脏之中,利用这种关系进行治疗。在分析病例和选择行针方法上是判断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分水岭,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好的方法,只要一针往往就可以立竿见影、起死回生。上面的7例膝关节疼痛的病例,粗看似乎没有什么多大
11、的区别,但其中大不一样,七种病情有七种不同的治疗,现分析如下:我们先来看第1例病人,这个病人左膝关节疼痛时间很长,其疼痛性质是在左膝内侧明显,而且疼痛剧烈,行走跛行。我们可以以洛书全息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会十分好,我们可以仔细地进行分析,左膝内侧是肝经、脾经和肾经共同经过的路线,中医说:“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易医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个病人疼痛剧烈,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我认为这个病例其主要问题出在心上,故取“脐内八卦全息”法,取离位仅一针疼痛立止。我们来看第2例病人,这个病人膝关节疼痛时间长,但疼痛性质并不十分剧烈,但他有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就是天气变化时疼
12、痛就加剧,而且膝关节压痛点比较广泛。根据这些特点,我认为这个病人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与天气的关系,根据内经里说:“肺主治节”的理论,将膝关节疼痛的表象后面是肺的原因,故我取“脐内八卦全息”法,取兑位只需一针,疼痛立止。中医理论已经告诉我们,“肺主治节”,在治疗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疾病时,我们千万不能忘了这个肺的功能。在沟通人体内外环境,在气的这个层次上,在机体内是靠肺起作用。我们再来看第3例病人,这个病人的膝关节疼痛的特点是疼痛呈游走性,在左膝关节周围,时上时下,时左时右,而且与心情有关。游走性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加上这个疼痛与心情好坏有关。游走是风的特点,所以我用脐内八卦全息法扎其巽位,疗效很
13、好。为什么取巽位呢?巽为风,风为入,无孔不入。而且风的特点是居无定所,随意游走,故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巽疗效很好。其次,巽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与人体的情绪有关,是调节情绪的位,故我取这个巽位。我们看第4例病人,这个病人的膝关节疼痛的特点是有外伤史,其次久治不愈,在其外侧可摸到一条索状物,有明显压痛,并有骨关节退行性变。左膝关节外侧是胆经行走路径,所以我取脐内八卦全息法的巽位,只扎一次就立即止痛,以后就是治疗其退行性变,照样取脐内八卦全息法,取其坎位。坎为水,属肾,肾主骨生髓,骨病一般取坎是治本之法。第5例病人与前面几例又不一样,这个病人的膝关节炎的特点是关节腔内有积液,曾多次到医院穿刺抽液,但反复发
14、作。对这个病人的治疗主要的矛盾是解决关节腔积液的问题,对于这个病人我们扎那里呢?中医病机十九条里已经说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我就取脐内八卦全息法的坤位,果然疗效喜人,仅2次病人膝关节的肿胀全退,水肿消失。第6例病人的膝关节疼痛其主要原因是由退行性变引起的。病人的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行动受限,没有及时上医院进行检查,误认为缺乏运动所致,盲目地重复动作,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让关节软骨经受长时间压力和磨损,加重病情。对于这种退变我们采用针扎脐内八卦全息法的坎位,但所需说明的是这种疾病要扎上几个疗程才能有比较可靠的疗效,单凭几次是很难解决的。第7例的病人,其膝关节疼痛是由于痛风引起,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含有过多的尿酸,引起发炎疼痛。痛风病人多是40岁以上,男多于女,近年在年龄上有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多有饮酒的习惯,喜欢吃动物的内脏、贝壳类及海产等。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治疗时采用脐内八卦全息法,扎其坤位。因为坤主脾胃,脾主运化,故扎坤能治代谢性疾病。但在治疗时不要忘记叫病人多喝水,尽量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尿酸。上面的病例分析只不过是对众多的疼痛性疾病起一种开拓思路的作用,仅供参考。同样是膝关节疼痛,治法完全不同,其关键是掌握好易经和医学的基本知识,才能做到临证不乱,“理是常理,法无定法,法由心生”。只要把理搞通了,方法就自心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