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_ 203__班第__3__周心理辅导课教案
课堂主题: 学会独立完成作业
主持人:徐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依赖别人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
东东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被一道题难住了,“哎呀,这道作业题太难了,做不出来呀,还是先看电视等妈妈回来让妈妈做吧。”妈妈回来之后做出了那道题,也给东东作了讲解,可是东东并没有听进去,心想:“还是把答案抄到作业本上吧,只要能完成作业就好了。”考试卷批出来了,妈妈指着其中的一道题说:“这道题我给你讲过,怎么还答错了?”“我也知道,可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东东小声地嘀咕着,脸不由地红了起来。
2、提问:
(1)东东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是怎么做的?
等妈妈回来帮他做。
(2)大家来帮东东找找原因,他为什么没做出考试时与作业题一样的题呢?
因为他的作业不是他自己做的,他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并不是自己真正的理解、真的记住。
(3)除此之外,没有独立完成作业还有哪些坏处呢?
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独立思考,抄别人的作业,没有理解,没有记住,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的。
(4)那么东东应该怎么改正呢,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他?
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懂的题先空过去,等做完其他的题再回过头来想这题,真的做不出来的再要问家长和老师,然后记住,多复习几遍,最后由自己完成。
(5)怎么做才是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依赖别人,要自己独立思考,不让别人替自己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这样做才是独立完成作业。
3、教师板书课题:独立完成作业
二、指导练习:
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堂作业——折千纸鹤。
1、老师先讲解一遍,折一遍给大家看,大家注意看。
2、布置折纸任务。要求:
(1)自己看图(附),按照说明一步一步做。
(2)不能求助于同学或老师。
3、教师用幻灯机、投影仪展示折纸图,让学生跟着折纸图上的步骤完成折纸任务。
4、讨论:
(1)你是自己独立完成折纸的吗?
(2)如果你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你的心情怎么样?如果你自己不能完成任务,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独立完成某件事太难了,你有办法吗?
教师小结:
如果独立完成某件事太难了,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弄懂后自己再做一遍,反复练习几遍,相信就可以掌握了。比如: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是很正常的。通过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弄懂知识后再去做作业,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表现。如果,向别人请教后,不动脑筋直接把别人的想法抄在作业本上,这不是独立完成作业,更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
5、再一次进行折纸活动。可以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但是必须是自己折的,不能让别人代替。
6、最后每个同学要自己折一只纸鹤送给同桌。
三、巩固和总结:
1、巩固:
(1)小朋友们,做作业的时候要怎么做?
(2)实在做不出来怎么办?
2、总结:
独立完成作业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会懂得正确地运用你的知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这一点。
课后反思:
低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锻炼与学习,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教育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但要让学生明白独立完成作业是自己完成,不抄别人的作业;不让别人替写;不会做的作业可向别人请教,然后自己理解后再完成。从小培养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_ 203__班第__5__周心理辅导课教案
课堂主题: 克服依赖心理
主持人:徐波
教学目标:
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星。
2、指名表演。
(1) 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 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想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 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能宽容别人、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课后反思:
低年级的小朋友爱打小报告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大事小事都喜欢来告状。通过这节课的辅导,学生跑办公室的次数减少了,多数的小朋友都能想着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变得更加能干了。
_ 203__班第__7__周心理辅导课教案
课堂主题: 学会控制自己
主持人:徐波
教学目标:
1、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2、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图片导入:给学生出示大海的图片,出示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古语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德意思就是;大海的面积非常广阔,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哪同学们知道吗,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大海还要宽广,他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学会调节情绪。
二、讲授新课:
1、案例分析:
课件展示,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教师简单讲述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课件展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所处不同环境,却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
来说明情绪是可以被理智控制的
老师: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课件展示,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老师:怎样调适情绪?
同学们回答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的方式。
二、实例分析:
1、课件展示,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况。
2、提出问题,面对这些情况,你是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的。
三、分析讨论:
1、为什么情绪需要调控。
2、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对我们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则更是如此。
四、案例分析
1、思考: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不良情绪的影响:
影响精神状态,干扰学习和生活。
影响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影响身体健康。
违反学校纪律,触犯法律
五、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1转移注意力
介绍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的方法,简要介绍转移注意力法的科学根据。
2合理发泄情绪
图片展示
老师:这些发泄情绪的方法合理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总结
适当的发泄 适当的场合哭、运动大声唱歌、大声喊叫、找人倾诉
中性的发泄 吃东西 睡觉
不恰当的发泄 狂哭、狂睡、狂吃、喝酒、吸烟、扔东西、打架、生闷气
3理智控制法
老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理智控制情绪。
课件展示 结合历史故事简要介绍 自我安慰法和自我激励法。
课件展示 如何运用自我暗示法进行情绪调节
1.考试时很紧张,这时我会_______。
2.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刚要发怒,我会_______。
3.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_______ 。
七、老师 总结三大类调节情绪的方法
注意转移法
合理发泄法
理智控制法
八、材料展示 判断下面所用的各是什么方法?
当我不开心时,会找朋友去打球或看电影。
当我心情郁闷的时候,会选择去郊游。
当我被朋友误解时,会找人诉说。
当我受到委屈时,会痛快地哭一场。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告诫自己“世界上没有什 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我会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司马迁忍辱著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九、讨论
情绪表达是否是个人的私事?为什么?
(三)小结新课
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情绪,情绪的产生和情绪的作用,情绪是非常奇妙的。同时,同学们了解了许多调节情绪的方法,尤其是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方法,我们不仅要学会调节情绪,也要学会适时、适当的表达情绪。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做情绪的主人,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左右自己。
课后反思:
本次的心理辅导课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情绪,情绪的产生和情绪的作用,情绪是非常奇妙的。同时,同学们了解了许多调节情绪的方法,尤其是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方法,让学生们明白不仅要学会调节情绪,也要学会适时、适当的表达情绪。
_ 203__班第__9__周心理辅导课教案
课堂主题: 学会逃避危险
主持人:徐波
教学目标:
遇到困难时,鼓起勇气保持镇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解决问题,想出办法来逃避危险。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
故事《聪明的公鸡》
有一天,天气很好,公鸡出来玩,他一边唱歌一边走。狐狸发现这只漂亮的公鸡,就跟在后面。公鸡走了一阵,发现了狐狸,就问:“狐狸大哥,你为什么总跟着我?”狐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公鸡心里很害怕,但它壮着胆子说:“我后面还有一只狼狗,他也是我的好朋友!”狐狸一听,连忙说:“改天再来找你吧!”说完,夹着尾巴逃走了!
二、咨询台
1、你认为公鸡聪明吗?为什么?
2、公鸡是怎样战胜狡猾的狐狸的?
三、活动区
1、“想一想”活动:你曾经遇到过哪些危险?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想出并学会选择最合适的应急方法。
2、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怎么办?
A、冷静、冷静、再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B、遇到事情一定要沉着、勇敢、机智,要保护好自己。
C、办法:可以告诉企图带走你的坏人,爸爸妈妈就在附近。如果他要带你走,你一定要大声喊,并告诉过往的行人,你不认识他。必要时可拨打110。
四、实践园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
在公园里,与父母走散了。
A、有一陌生人要带我去找父母。()
B、站在原地大哭。()
C、在附近找一电话亭与父母联系。()
D、求救警察叔叔()
教师总结: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鼓起勇气保持镇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解决问题,想出办法来逃避危险。
课后反思:
本次的心理辅导课从《聪明的公鸡》入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公鸡是怎样依靠自己的聪明机智来战胜狡猾的狐狸。接着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谈谈曾经遇到过哪些危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讨论。经过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鼓起勇气保持镇静,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想办法逃避危险。
_203__班第__11__周心理辅导课教案
课堂主题: 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主持人:徐波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遇事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 敢于打破常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
看图,讲述小高斯的故事。
杰出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算术题。其他学生都模仿书本和老师所讲方法,从头到尾逐一相加,结果算得头昏脑胀。可小高斯考了一下,列出了不同算法,很快将答数写出来交给老师。老师大吃一惊,答数竟准确无误。老师表扬了聪明的小高斯。
二、咨询台
1、请学生说一说,小高斯大林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解出答案来?
他爱动脑筋,能自己独立思考;他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只会照书上和教师讲的那样做。
2、请同学们看一看[咨询台]中的“聪明秘诀”,这些都是高斯成功的原因,也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请学生们再说一说、写一写在思考总是时还有哪些有效方法。
三、活动区
1、 出示4幅图片,提示学生:这些图片可能是鸡蛋、轮胎、太阳、哑铃。
2、 请学生自由想像,可联系回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将想到的答案都写在书上,不仅要求数量多,还要求特征接近画面。
3、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老师进行综合点评。
4、 创编故事前提要求:故事中要包含这5个词语,顺序可以颠倒,可以重复使用,要有一定的情节性,越离奇有趣越好。
5、 编好后,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6、 各小组中创编最新颖的故事在全班讲述。
四、实践园
1、 要求学生打破常规的习惯想法,只要能达到取球和过河的目的就行,鼓励学生尽量想出更多的办法。
2、 评一评谁的办法最多?谁的办法最独特?
3、 读儿歌,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4、教师总结:学习最主要靠自己,因此,我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做什么事都按老师和家长教过的方法做。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但要充满自信,如果一旦对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就要大胆地提出来,并进行验证有许多问题会有多种方法解决,因此,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一种方法,要放开自己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才能。
课后反思:
这堂心理辅导课让孩子们知道了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遇到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就要大胆地表达出来。孩子们显得更加有自信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