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
2.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输入新鲜血液,增长机体抵抗力。
5.补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液渗出与水肿。
(二)操作流程
1.患者评估并解释:
(1)评估
1)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合作限度、自理能力、心理反映。
2)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映,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输血种类及输血量,输血治疗知情批准书签署情况。
3)对本次输血治疗目的了解限度。
4)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2)解释
1)输血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询问患者有无排尿等特殊需要。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治疗室清洁、明亮;病室整洁、安静。
4.用物准备:医嘱执行单、输液卡、治疗车、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棉签、止血带、胶布(或输液贴)、垫巾、手消液、污物碗、锐器桶、生活及医用垃圾桶、血液制品、抗过敏药、血液记录单、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注射器、生理盐水100ml、手表等。
5.操作环节:
操作环节
操作要点与说明
1.治疗室准备用物并核对签字
⑴ 双人核对医嘱、输血记录单。
⑵ 核对供血者血袋信息:供血者血型及RH(D)血型、条码号。
⑶ 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病案号、血型及RH(D)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输注血液种类。
⑷ 核对输血量、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
至少使用2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内容全面、准确。
2.携输血物品、血液制品、患者病历、输血执行单至病床旁,再次核对签字并解释
⑴ 双人核对医嘱、输血记录单。
⑵ 核对供血者血袋信息:供血者血型及RH(D)血型、条码号。
⑶ 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病案号、血型及RH(D)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输注血液种类。
⑷ 核对输血量、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
至少使用2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内容全面、准确,解释到位。
3.协助患者取舒适安全卧位,垫一次性垫巾于穿刺部位下方。
穿刺部位置于一次性垫巾中心。
4.穿刺并固定(方法同静脉输液)
按照静脉输液法开放静脉通路,输注少量生理盐水。
5.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至少使用2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内容全面、准确。
6.输血
⑴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
⑵ 观测输液通畅后,轻摇血液使其均匀,消毒储血袋接口,将输血器针头插入血袋,挂血袋于输液架上,将生理盐水更换为血袋。
输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血袋,动作稳、准,防止漏血。
7.调节输血速度
开始时15~20滴/分,缓慢滴入观测10分钟,如无输血反映,根据病情调节输注速度。
合理调节滴速,观测有无输血反映。
8.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至少使用2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
核对内容全面、准确。
9.告知患者有关输血注意事项,将呼喊器置于患者易取处。
交代注意事项准确。
10.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测有无输血反映。
观测患者病情变化。
11.待血液输完时,再输注少量生理盐水。
12.安顿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操作时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13.整理用物。
按医用垃圾分类解决,用过的血袋低温保存,24小时后解决
14.洗手、记录、签字。
六步洗手法,输血袋上注明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笔迹清楚,不潦草。
(三)注意事项
1.输血前需双人严格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血液制品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映;血袋中严禁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3.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应30分钟内输注,不得自行贮存,尽快应用。一个治疗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
4.输血开始时需缓慢滴入,观测患者无反映后根据情况加快输注速度,注意观测有无输血反映,出现输血反映,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输血,保存剩余血以备查明因素。
5.输入两个或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份血液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6.输血完毕后,储血袋需低温保存24小时方可按医疗垃圾解决。
(四)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相关并发症防止及解决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映防止及解决
(1)认真检查所用血制品的采血日期、有效期、质量、包装是否完好。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一旦发生发热反映立即减慢、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存静脉通路,告知医生,给予相应解决。
(4)对高热患者给与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5)保存剩余血液和输血器,送检查科做细菌培养。
(6)应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并记录。
2.溶血性输血反映防止及解决
(1)血液输注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2)出现溶血反映立即停止输血。
(3)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4)保存剩余血液和输血器,送输血科。
(5)应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并记录。
(五)静脉输血技术的操作关键点
1.严格执行输血核对制度。
2.合理调节输血速度。
3.输血过程中加强观测。
4.做好输血记录。
5.对的解决用后的血袋。
(六)理论提问
1.输血时发生溶血反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轻者和发热反映相似,重者在输入血液10~15毫升时,即可出现症状,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头部胀痛、腰背剧痛、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
第二阶段: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第一阶段症状加重。
第三阶段: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迅速死亡。
2.输血的注意事项?
答:
(1)输血前需双人严格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血液制品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映;血袋中严禁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3)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应30分钟内输注,不得自行贮存,尽快应用。一个治疗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
(4)输血开始时需缓慢滴入,观测患者无反映后根据情况加快输注速度,注意观测有无输血反映,出现输血反映,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输血,保存剩余血以备查明因素。
(5)输入两个或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份血液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6)输血完毕后,储血袋需低温保存24小时方可解决。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扣分
仪
表
5分
仪表端庄2分,衣帽整洁3分
5
操
作
前
准
备
15分
评估患者病情1分;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映、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3分、输血种类及输血量2分
6
输血知情批准书签署情况1分,告知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1分
2
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
备齐用物(缺一项扣0.5分)2分、检查用物1分,合理放置1分
4
环境符合操作规定1分
1
操
作
过
程
60分
核对全面、准确6分,解释2分
8
协助患者取舒适安全卧位1分
1
开放静脉通路流程对的2分,消毒符合无菌规定2分,排气符合规定2分,进针手法对的2分,穿刺成功2分,固定对的2分
12
输注少量生理盐水2分
2
两人再次核对3分,内容全面、对的4分
7
口述遵医嘱已于半小时前给予抗过敏药5分
5
消毒储血袋接口2分,将生理盐水更换为储血袋2分
4
对的调节输血速度5分(口述开始速度3分、常规速度2分)
5
核对2分,内容全面、对的4分
6
告知输血注意事项全面4分, 观测穿刺部位及有无输血反映4分
8
待血液输完时,再输注少量生理盐水2分
2
操
作
后
15分
安顿患者1分,体位舒适1分,整理床单位1分
3
整理用物2分,废弃物分类解决对的2分,输血袋低温保存2分
6
洗手2分、记录2分、签字2分
6
提
问
5分
提问:掌握5分 、部分掌握3分 、未掌握0分
5
总分
1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