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香河文化艺术中心室内装修工程
脚手架工程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一、事故类型和危险性程度分析: 1
二、应急基本原则: 1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2
四、预防与预警 4
五、信息报告程序 12
六、应急处置 12
七、现场处置方案 13
八、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14
另附件:应急救援组成员电话号码表 15
脚手架工程是建筑企业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分项工程,在历年的事故中统计中,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占相当大的比例。发现脚手架作业中的危险和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作业中的人身伤害事故,是编制脚手架工程应急预案的目的。
一、事故类型和危险性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有:
①脚手架承重超负荷。
②脚手架架设不规范。
③脚手架地基处理不牢固。
④搭设脚手架的架管或扣件不合格。
⑤大型脚手架没有编制方案。
⑥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⑦其他自然灾害致使脚手架倒塌的意外事故。
二、应急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 减少危害
脚手架事故主要后果是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伤害,因此该事应急处置应当把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②快速反应 协调应对
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内部现场救援队伍与地方专门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合作优势,是脚手架事故中受害人的生命、健康保障。
③强化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把平时的突发脚手架事故应急处置与日常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教育培训、安全防护相结合,使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应急救援准备、指挥和救援方式等同步提高,实现脚手架应急救援与平时安全防护、预警的有机统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施工满堂红脚手架作业前,项目部应成立脚手架工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项目部。项目部脚手架工程领导小组下设5个救援专业组,即: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技术分析组、善后处理组和医疗组。
脚手架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医疗组
善后处理组
调查取证组
治安保卫组
脚手架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项目总经理、技术总工、安全部长,组员由相应的安全技术部、物资供应部、生产部等相关部组成。
指挥机构和职责:
总指挥: 曹峰
副总指挥: 彭必武
应急救援组组长: 李雄飞
成员: 陈银明、江卫忠
后勤保障组: 倪修宏
成员: 陈善仁、石祥林
治安保卫组: 马志勇
成员: 李廷旭
医疗组: 倪进福、王英
善后处理组: 史树林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专业救援组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
2、组建义务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3、检查督促做好脚手架工程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5、向公司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公司相关部门人员负责向香河县和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救援专业组分工:
I、应急救援组:由施工技术部、安全技术部、工作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工程技术部部长。
工程技术部是本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本预案的编制、修改与演练的实施;警情判断,判别事故响应级别。安全技术部负责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生产部负责劳力的调配。
II、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后勤部、物资供应部、财务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
III、治安保卫组:由公司生产部、其他部门等人员组成,负责人:安保队长。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
IV、技术分析组:由安全技术部、工程技术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安全部部长。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
V、善后处理组:工作部、后勤部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后勤部长。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控制
①、人员要求
a、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b、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c、架子工属于高空作业工种之一,应该定期检查身体。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病、癫痫病四肢有残疾以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架子工作业。
②、技术要求
a、脚手架在搭设前必须制定脚手架搭设方案。
b、脚手架在搭设前应按规定进行计算。
c、脚手架搭设前应按照脚手架搭设方案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d、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使用。
e、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保证排水畅通。
③、构架结构
a、脚手架的构架结构不缺少基本的稳定构造杆部件。
b、整体架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杆或撑、拉件。
c、在通道、洞口以及其他需要加大结构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规定荷载的部位,根据需要设置加强杆件或构造。
d、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构造规定。
e、联接件的安装和紧固力符合要求。
④、基础和拉撑承受结构
a、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或台上时,立杆距坑、台的上边缘不得小于1m,且边不得大于稳定角。
b、脚手架的连墙点、撑拉点和悬挂(吊)点必须设置在能可靠地承受撑拉荷载的结构部位,必要时应进行结构验算。
⑤、安全防护
脚手架上的安全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护,防止架上的人员和物品发生坠落。
⑥、搭设和拆除作业中的安全防护
a、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b、对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稳定结构的脚手架部位加设临时支撑或拉结。
c、在无可靠的安全带扣挂物时,应拉设安全绳。
d、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
⑦、作业面的安全防护
a、除高度在2m以内的装修脚手架允许使用两块脚手板外,其它脚手架作业面均不得少于3块脚手板,脚手板之间不留孔隙,脚手板与墙面之间的孔隙一般不要大于200mm。
脚手板在长度方向采用平接时,其相接端头必须顶紧,其端部下的小横杆应固定牢固,不得浮搁,以免产生滑动,小横杆中心到板端的距离应控制在150-120mm范围内。处于脚手架始、末端的脚手板应与脚手架可靠栓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其下的小横杆应距于搭接长度的中间或距下板端头不小于150mm,其始末端也必须栓结牢固。
b、作业面的外侧立面的防护设施可采用:
A)挡脚板加2道防护栏杆;
B)2道栏杆绑挂高度不小于1m的竹笆。
C)2道栏杆满挂立安全网。
D)其它可靠的围护办法。
c、人行和运输通道的防护
贴近或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和运输通道必须设置板蓬;
上下脚手架的有高度差的入口应设坡道或踏步,并设栏杆防护。
⑧、架上作业
A 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
a、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时,应按规定的规定值控制,即结构脚手架不超过3KN/m2;装修脚手架不超过2KN/m2;维修脚手架不超过1KN/m2。
一般情况:用于砌筑工程的为2.7KN/m2。
b、脚手架的铺脚手板层和同时作业层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
c、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
d、垂直运输设施(井字架等)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量和荷载控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台上超限堆放材料。
e、过梁等墙体构件要随运随装,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
f、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
B 不要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和连墙件。当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和连墙点时,应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C 不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应予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D 在架上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a、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到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自己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
b、在进行撬、拉、推、拔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时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免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c、每次收工时,宜把架面上的材料用完或堆放整齐。
d、严格禁止在架面上打闹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坐在外护栏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急匆匆的行走,相互躲让时应避免身体失衡。
e、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免火星点着易燃物。并同时准备防火措施。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f、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0.5m;超过0.5m时,应按搭设规定生高架子的铺板层。在抬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g、在架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
E 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操作
除必须按高处作业规定的各条施工安全操作规定进行作业外,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工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硬底鞋及带钉易滑的鞋。铺脚手板不能骑马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袖口、裤脚口扎紧,材料、工具不准乱抛;吊材料、工具下方不准钻人、站人。
2、靠近电源处搭设要先断电源,不准将电源线拉在脚手架上,脚手架离高压输电线距离应大于5m,否则应设置隔电板,距离应在2m以上。
3、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或棕绳、铁丝被解除,脚手架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
4、机电、机械设备应专人操作和维修。
F 脚手架拆除作业的安全操作
1、脚手架拆除作业的危险行大于搭设作业。在进行拆卸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拆卸程序,建立统一指挥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以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
2、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拆除作业,注意事项如下:
a、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结构架材料、先辅件后结构件和先结构件后附墙连结件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b、拆卸脚手板、杆件、门架以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一定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c、应尽量避免单人进行拆卸作业。单人作业时,极易因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出现事故。
d、多人或多组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加强指挥、并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骤,严格禁止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
e、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时撑拉措施,以免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
3、作业安全防护工作
a、拆卸现场作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b、严禁将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c、作业工人的安全防护要求同搭设。
2、 预警行动
脚手架坍塌事故发生
接警
警情判断
响应级别
信息反馈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领导小组到位
信息网络开通
应急资源调配
现场指挥到位
人员救助
医疗救护
工程抢险
警容与交警管制
技术分析
事态控制
应急救援
现场清理
解除警容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关闭)
总结评审
关闭
N
Y
Y
N
Y
五、信息报告程序
1、当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某某部位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将信息正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处,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组织工作。报警员负责打急救120,报告事故地点,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救护车迅速判定方位。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救护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2、事故发生,组长应立即询问最先发现事故人员有关情况,了解是否有人员伤害。
3、在急救车未到来前,副组长负责抢救下来的伤员,应使其平躺地上,周围应通风良好,有呼吸窘迫,抢救小组成员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4、发生脚手架坍塌事件且造成人员一般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时,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5、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脚手架坍塌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脚手架坍塌事件信息。
六、应急处置
1、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坍塌事件,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与应急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
2、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3、按着救人优先的原则,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抢救重要资料和财产,并注意做好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
4、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5、对未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锁周围危险区域,防止进一步坍塌。
6、如发生大型脚手架坍塌事故,必须立即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
7、现场急救条件不能满足需求时,必须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和人员伤害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进行接应。
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加固或拆除,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七、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发生后,如有人员受伤,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
2、其次,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和公司、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报警,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a)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时间、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
b)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时间、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3、项目部接到报告后,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地段设栏防护,严禁闲杂人员出入,保护现场,同时按应急措施进行加固抢险。
4、公司、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及时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公司或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现场,并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如事故等级构成大事故或有人员死亡,公司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通知公司总经理和朔州市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达到现场后,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安全技术部,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八、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应以2—3人为一组,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发生伤亡。
2、公司救援队和事故单位协同作战,共同做好救援工作,救援所用的工具应具备防爆功能。
3、现场医疗急救,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控制好危重伤员的伤情;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损害。
4、组织群众撤离事故现场,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另附件:应急救援组成员电话号码表
附件一:应急救援组成员电话号码表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曹峰
13681473169
彭必武
13167351459
李雄飞
18513234503
倪修宏
13681244038
陈银明
18652339229
江卫忠
18611786216
陈善仁
17086085191
石祥林
18911467642
马志勇
13625429713
李廷旭
13946599448
倪进福
15210385873
王英
13699109240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