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 审 单
项目名称: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
致总监理工程师:
由我驻地办负责编制的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 《 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测量监理实行细则》 已编制完毕,请予以审批。
附件:《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桥梁监理实行细则》
内遂高速JL2-2驻地办 2023年9月28日
初审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
审查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
审查意见:
业主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四川国际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测量监理实行细则
编制:
审核:
审批:
内遂高速JL2-2驻地办
2023年8月27日
测量监理工作实行细则
一、工程简介及项目特点
本项目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巴中至昆明(第五纵)的一部分,是连接川东北与川南地区的重要公路,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干线之一。本监理组承担的监理范围是第七、第八协议段项目路基和路面工程。内遂高速公路第7施工段起止桩号K62+950.00~K75+000.00,全线总长12.050km。主线上大、中桥(整体式)共长2078m/7座。桥梁采用20 m跨径的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桥,20m、30m跨径的预应力砼简支T梁桥。挖方159.7865万m3,填方149.5394万m3,弃方10.24万m3,排水及防护37.77千m3。分离式立交桥169.5m/3座,渡槽、人行天桥146m/3座。涵洞31道。第8施工段起止桩号K75+000.00~K86+080.00,全线总长11.080km。主线上大、中桥(整体式)共长1025m/7座。桥梁采用20m跨径的预应力砼简支小箱梁桥。挖方187.9134万m3,填方168.3484万m3,弃方19.56万m3,排水及防护38.53千m3。分离式立交桥124.04m/2座,渡槽、人行天桥278.79m/5座。涵洞27道。监理、施工测量任务相称繁重。为了更好地作好测量工作的控制,针对本项目特点编制以下实行细则。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10--202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23);
3、内遂高速公路招标文献专用技术规范;
4、《公路施工手册》;
5、《公路质量检查评估标准》(JTG80/1--2023);
6、工程招标文献、施工协议、工程监理协议;
7 、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书;
8、现行的国家规程规范和标准
三、测量前准备
1、测量前应对拟用于本项目的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并出具标定合格证书。
2、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3、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登记表。
4、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基准点是否已破坏。
5、测量前应拟定测量方案,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
四、工程测量
1、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
(1)、开工前的交接桩
① 设计单位向测量监理工程师及承包人提交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在交接桩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与交桩资料的吻合,同时要做好交接记录,交接记录中应注明桩的完好性,有破损或与点位与资料不符时应注明且需各方签字认可,如控制桩不能满足路线控制规定期必须规定设计单位重新交桩。
② 要认真理解设计文献中有关控制点的等级规定及导线、桥梁控制网的精度规定。
⑵控制点的复测监理工作。
① 认真检查承包人的用于复测的仪器、人员数量、人员资质,同时要对承包人的复测的技术方案认真审查,规定承包人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位同精度复测,以保证在施工阶段的测量精度规定。
② 承包人整理复测成果资料,提供复测原始手簿。
③ 承包人应将相邻两协议段的导线和水准进行联测,用各自成果,对交界桩及共用断面进行现场放样。联测的精度和交界桩的放样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规定。若联测精度和交界桩的放样误差均超限,应积极地查找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⑶横断面的测量监理工作
承包人应对所有工程的原地面线进行实际测量,并同时告知测量监理工程师,以作为路基横断面施工图和土石方工程计量的根据。测量工作应在原始地面线未被施工扰动以前进行。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横断面图及实际的土石方工程数量。
2、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
(1)桥梁平面控制测量
①桥梁平面控制的一般图形
a桥梁的平面控制测量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GPS测量,现阶段多采用导线或三角网进行测量,导线控制合用于单桥,三角网控制则多用于水中需进行交会的桥墩。布设导线点时还应注意点位间的通视(涉及与需交会墩位间的通视)条件良好,边长要适中,各边长度不宜相差过大。
b用于桥梁控制测量的图形通常都比较简朴,边长也不会太长,平差时可采用近似平差的方法,这样即能满足精度规定,又能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
②控制网等级的拟定及精度规定
进行测角和量边工作之前,应先拟定测角和量边的精度等级,以使测得的成果符合精度规定,桥梁控制三角网的精度等级,参照《公路勘测规范》(JYJ051—99)中的规定执行。
③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及注意事项
a三角网的控制点必须能控制全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附属工程。
b桥轴线一般是控制网中的一条边。
c所有控制点都必须选定在开阔、安全、稳固和便于引用的地方。
d控制点构成的图形,应有较好的图形强度。
e控制网必须有足够的精度,以保证网的扩展和墩台定位的精度。
f有长大引桥的特大桥平面控制网应采用分级控制,但应保证全桥连接的整体性,并方便施工定位放样和减少工作量。
(2)桥梁高程控制测量
①水准点的布设
a为测量方便,在桥址两岸(两桥头)各设一个水准点,如为旱桥,且桥梁较长时,须在桥的中部增设水准点。
b如两端桥头地形坡度较陡,桥墩较高时,应在桥的两岸不同高度加设辅助水准点,以方便基础施工和墩顶高程控制的需要。辅助水位点的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水准点的规定。
c水位点应设在地形稳固,不易被施工破坏的地方,但也不宜远离桥址。
②水准点联测注意事项及规定
a桥梁水准点应与线路上前后的水准点联测,不应只与线路上的某一个水准点联测,以免发生意外错误。
b水准点与线路上的水准基点联测时,必然存在误差,误差的调整宜在桥的一个水准点上进行,桥的其它水准点的高程按规定的测量等级从这个水准点传递,这样既保证了水准点的精度,又保证全桥高程的一致性。
c当水准路线通过宽度为各等级水准测量的标准视线长度的两倍以上时,应按跨河水位测量的规定进行。
e进行跨河水位测量时,所使用仪器的精度应与测量的等级和河面的宽度相适应。
③对承包人桥涵施工放样的规定
a大、中桥的水中墩、台和基础位置,应使用红外线测距仪或者全站仪测量,桥墩中心在桥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5mm。
b曲线上的桥梁施工测量,应按照设计文献参照公路曲线测定方法解决。
c涵洞测量放样时,应注意核对涵洞纵横轴线的地形部面图是否与设计图相符,如相差较大时,应告知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位移或其他变更解决,同时应注意核对涵洞纵横长度,涵底标高的对的性,对斜交涵洞,曲线上和陡坡上的涵洞,应考虑交角、加宽、超高和纵坡对涵洞具体位置、尺寸的影响,并注意锥坡、翼墙、一字墙和涵洞墙身顶部和上下游调结构图的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技术规定。
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竣工测量.
a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桥涵结构浇砌和安装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分析因素,并予以补救和改正,各结构部分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规定。
桥轴线超过1000m的特大桥梁和结构复杂和桥梁施工过程,应进行重要墩,台(或塔、锚)的沉降变形监测,桥梁控制网应每年复测一次,以保证施工安生和质量。
b桥梁竣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测量项目如下:
b-1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
b-2丈量墩、台(或塔、锚)各部尺寸;
b-3检查桥面高程。
为防止差错,施工测量必须由两便人互相检查校对并做出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
3、施工放样
(1)对承包人路基放样的规定
路基施工前,应具体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应进行复测。
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地界桩和路提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坡挖高。
②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③路基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
④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应及时补上。
⑤取土坑放样时,应在坑的边沿设立明显标志,注明土场供应里程桩号及挖掘深度;作为排水用的取土坑,当挖至距坑底0.2~0.3m时, 应按设计修整坑底纵坡。
⑥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放样时,应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0~20m在沟内边沿钉木桩注明里程及挖深。
⑦施工过程中, 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⑧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高填深挖地段较多,根据设计文献及技术规范的规定做沉降观测
(2)沉降观测的方法及规定:
①、沉降观测的频度:
监测频度应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放炮期间和已经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监测。竣工后监测次数可适当减少。
②监测时间:
监测工作时间重要为施工期和公路营运初期,工程竣工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短一些,以后随沉降观测速度减慢,可逐渐延长,达成沉降稳定为止。
③沉降观测规定:
a固定人员。
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d按规定期间、方法及线路进行观测。
e对水准仪器的规定:
对于一般精度规定的沉降观测,规定仪器的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应符合设计及内遂高速技术规范规定。
五、交工前的测量
1、中线测量
(1)运用施放的护桩恢复路线施工前原有的控制桩,进行路线中线贯通测量;还应核对桥梁建筑中线与路线是否一致。若出现不一致时,应从桥梁的中线向两端引测。如出入较大则需进行线调整,做到使桥梁建筑限界与路基建筑限界均符合规范规定。
(2)交工前中线测量,应先定出直线方向,然后用相邻直线重新测绘交点,在高路堤,深路堑和地形困难地段可沿路基设立辅助交点,新测得的曲线偏角与原定测(或复测)偏角偏差在±30”以内时,仍采用原偏角。
对曲线的切线长、控制点、直线转点间的距离应进行丈量,新丈量结果与原定测(或复测)结果的误差在1/2023以内时,仍采用原测结果,曲线横向闭合差应不超过±5cm。
(3)交工前中线测量完毕后的基桩埋设,一般直线地段每300~500cm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一个,曲线地段的曲线始、终点、缓圆点、曲线中点、圆缓点、曲线交点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铁芯的基桩,如在填方上认为不能埋设永久基桩时,应以放护桩的办法代替,对所放护桩绘制护桩图,并附在中线基桩表内。
(4)交工前测量的路线里程应采用全线换算后的连续里程,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设计图中断链应予以取消。
2、 水准基点位移测量
(1) 交工测量完毕后应将临时水准基点通过水准测量移设于桥台上,涵洞帽石上或临近线路的基岩上,也可沿线路埋设混凝土水准基点,作为运营维修时掌握线路的依据。
(2)水准基点位移后,应具体注明编号、位置、地物特性、标高,并绘制草图附于水准基点表。
3、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路基宽度、边沟、排水沟、边坡、路基加固和防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横断面交工前测量的精度规定及测量方法与定测阶段相同,对不符合规定并且误差超限的应进行整修,路基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横向尺寸误差不应超过5cm。最后,根据用地图沿路线两侧用地界处设立界桩。
六、工程计量测量的监理程序
1、工程计量测量重要是指沟塘的开挖、回填、路基土方量的记录等,测量计算的方量将作为工程量支付的依据。
2、在发生挖、填工程计量的范围,在挖填之前,应由承包人测量原地面的标高和地形,由计量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组织复测核对后,作为工程计量的基础资料。
3、挖方工程计量测量在开挖完毕后进行,由承包人测量,计量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复核签认(或共同测量)。
4、填方工程计量,在填方完毕后进行,由承包人测量,计量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复核签认(或共同测量)。
5、所有工程计量测量的记录应所有报驻地办计量工程师复核并归档,记录应涉及:
① 挖填方工程体积草图;
② 各测量点、边的量测值记录;
③ 工程量计算;
④ 测量现场的照片;
⑤ 测量员,监理员的署名;
工程计量应通过现场监理,专业监理工程师和计量工程师共同认可报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认。
七、测量责任和资料管理
1除每次测量的测量方案需技术负责人确认外,每次测量后,负责跑尺、观镜、校对、复核、审核的负责人应签字。
2原始记录和根据原始记录整理的测量结果均是测量技术资料。对隐蔽工程量和变更工程量进行复核。复核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采用合理严谨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如实地向监理工程师提高可靠的工程量数据。
3发现构筑物的垂直度或沉降有异常时,必须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
4 定期抽查测量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