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720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9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 年第 1 期 总第 9 期新文科理论与实践No.1,2024Serial No.9Journal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赵恒高智恒摘要: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趋于深化,兼具政治属性、学科交叉属性并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新兴学科即监察法学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山东大学法学院结合新文科建设对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设监察法学课程。在监察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团队通过多种举措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备良好政治信念、法治素养、职业态度和专业素能的德才兼

2、备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举措包括深挖思政元素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数字教育赋能课程教学、围绕教学改革的要求设计并完善课程教学方案、依托校内平台与校地合作实现课程资源与实践资源的优势整合等。由此,为健全监察法学课程建设与教学体系提供具有可借鉴、可推广价值的“山大样板”。关键词:新文科;监察法学;课程思政;数字教育;数字法学DOI:10.20066/ki.37-1535/G4.2024.01.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趋向纵深,以研究国家监察权运行规律及其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监察法学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

3、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第四十七条强调:“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 第三十二条指出:“国家加强监察学科建设。”概览之,法规和国家法律均强调监察法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对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和新任务。作者简介:赵恒,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监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东青岛 266237);高智恒,山东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岛 266237)。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全面依法治国

4、战略实施中的数据运用与数据治理创新团队”、山东大学 2020年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 3+2+1 方案改革研究”、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监察法学、山东大学法学院 2022年度课程思政项目“纪检监察学科视域下监察法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 64页。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2020年 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通过 新文科建设宣言 并依托山东大学

5、成立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山东大学法学院顺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于 2019年起协同推进监察法学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设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监察法学课程,形成了具有可推广价值的“山大样板”,在监察法学的学科体系、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以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监察法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新文科建设宣言 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

6、理工农医交叉融合”,从而为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新的学科范式注入活力。在此背景下,监察法学以监察法律规范、监察法律关系、监察法律实践、监察法与党内法规的贯通衔接、监察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适用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的课程导向,是一门具有政治属性、学科交叉性质以及独特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新兴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监察法学是具有政治属性的中国特色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监察法学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土壤,是全面从严治党和纪检监

7、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可见,监察法学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中国特色学科,有其现实价值。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的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即推行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制度安排,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工作。因此,监察法学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应当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重视对党内法规的系统梳理、专门解读和重点分析,以及对监察法律规范的理论讲解与实务解析,将党对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重点要求以及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规划融入课程教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监察法学是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新兴学科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

8、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离不开多元主体与多类制度措施的综合作用。这意味着监察法学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应该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具备更加广阔的视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2020 年 11 月 3 日,http:/ 1月 20日。杨靖文:新文科视野下“法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监察法学为例,高等教育评论 2021 年第 2 期,第120页。赵恒编著:监察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23年,第 2页。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6年 5月 19日,第 2版。王冠、任建明:创建纪检监察学的意义、现状与建议,北方论丛 2022年第 2期,第 7677页。115新

9、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 年第 1 期野,寻求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不同于传统的法学学科,监察法学立足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发展理念,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突破了法学知识固有的局限,实现了法学学科内部交叉以及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外部交叉的双向融合。在内部交叉方面,监察法学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宪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等多个法学学科。其中,监察法学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法学界重点研究的学术领域。在外部交叉方面,监察法学与纪检监察学、政治学、党内法规学等学科理论有着强烈的“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知识拼凑。这种学科交叉属性既拓宽了监察法学课程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深化了多

10、学科之间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交流互鉴,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多学科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多元问题的能力。(三)监察法学是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监察法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新兴学科,基于其特有的政治属性与学科交叉属性,形成了具有强烈本土原创性与多元融通性的自主知识体系。一方面,监察法学来源于中国本土指导思想与理论学说。具体而言,监察法学的知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监察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

11、”两个答案跳出历史周期律,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自身问题形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为深入研究和解决监察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难题,监察法学的知识体系首先应当关联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等党内法规的理论知识,同时涵盖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监察法律规范所延伸出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党内法规与监察法律规范的融合贯通与衔接协调。此外,监察法学的知识体系还应汲取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更好地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进程。二、将课程思政融入监察法学课堂教学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12、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授课团队(以下统称为“授课团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以廉洁文化浸润人心,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张震、廖帅凯:一级学科视域下纪检监察学体系论,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第 2期,第 10页。刘艳红: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法学教育的新文科发展之路,中国高教研究 2022年第 10期,第 91

13、0页。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 2022年 4月 26日,第 1版。王旭:建构中国自主的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求索 2022年第 6期,第 25页。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2020 年 5 月 28 日,http:/ 1月 30日。116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一)深度挖掘监察法学课程的思政元素监察法学课程强调纪检监察理论的中国特色,系统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命题,凸显出鲜明的课程思政蕴涵。授课团队准确跟进教育部对课程

14、思政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深度挖掘监察法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学科知识同思政内容的双向结合与互动应用。第一,授课团队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同时,授课团队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第二,授课团队将党内法规和监察法律规范的讲授内容相结合,并进一步融入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以“监察监督职责”这一教学主题为例,授课

15、团队首先分析 2021年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等党内法规中涉及党内监督的内容,随后讲授监察机关承担监督职责所涵盖的监察法律规范,从“纪”“法”两方面引导学生熟悉监督职责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治认同与思想认同。(二)确立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 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监察官的选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工作实绩。”在此前提下,授课团队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升级育人理念,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更

16、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与廉洁意识,引导学生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常怀感恩之心,常抱奋勇之志。第一,授课团队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学生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家国情怀,深刻理解党的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通过讲授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等党内法规,帮助学生树立纪法意识、培养底线思维。第二,授课团队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导向作用,总结提炼出监察法学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廉洁奉公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学生心中播下廉洁种子,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17、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授课团队强调案例教学的警示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分辨能力与防腐拒变能力,以助于学生经受住当前生活与未来工作中的各种诱惑与考验。第三,授课团队结合新文科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形成了“法学+纪检监察学+党内法规+其他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法学、纪检监察学等多学科背景的,能够满足各单位或者部门实际工作需要的,具备良好的政治信念、法治素养、职业态度、专业素能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山东大学法学院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最新趋势,在全国范围内较早于硕士生、博士生招生目录中增设“监察法”方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力争成为国内纪检监察人才

18、培养高地。117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 年第 1 期三、推动数字教育赋能监察法学课程教学2023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推动高校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任务。随着我国社会向数字时代转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法学学科应当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面向数字法学教育的时代转型。由此,授课团队积极推动数字教育赋能监察法学课程教学,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线上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翻转。并且,授课团队进一步顺应数字时代的教学需要,结合 2021 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可行空间,走好人才

19、培养“最后一公里”。(一)依托线上数字学习资源翻转传统课堂监察法学的专业知识体量较大且涉及多个学科知识,使得传统课堂模式难以适应课程教学和育人的现实需求。为此,授课团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线上数字学习资源,将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讲授转移到“课外”与“线上”。第一,授课团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以若干主题形式录制“监察法学”慕课。该慕课结构清晰、要素多元,包含了完备的知识点与丰富的案例资源和视频资源,既为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又为授课团队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以“监察管辖”这一节慕课为例,授课团队在该节慕课的开头首先播放截取自央视新闻的相关视频案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

20、动学生学习兴致的同时,让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展现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二,授课团队指引学生观看并学习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国家监察 永远吹冲锋号 等电视专题片。上述专题片通过以案说纪说法等形式,讲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深刻理解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第三,授课团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 数字报刊、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络资源中的学术理论与热点案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熟

21、悉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刻意蕴与最新成果。在学生依托数字学习资源完成预习后,授课团队会在课堂上结合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进行重点答疑并开展课堂讨论,有针对性地深入讲解监察法学的学理难点、前沿理论与实践内容。如此,即能够切实提高授课团队的教学效率,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应用于更加深层次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此外,翻转课堂的高效应用同样离不开学生课后的复习与反馈。授课团队及时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利用慕课等数字资源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并完成慕课中的在线检测与拓展练习。这既能促使学生做到查缺补漏,实现知识的充分吸收与内化,又能让授课团队通过慕课系统了解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22、规划 ,2023 年 2 月 27 日,http:/ 4月 3日。马长山: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转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年第 1期,第 105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群音汇|干群热议专题片 永远吹冲锋号 ,2023 年 1 月 10 日,https:/ 1月 31日。118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对线上数字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作出调整。由此可见,在监察法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授课团队依托各类线上数字学习资源翻转传统课堂的做法,推动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立体

23、化。这不仅能够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专业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觉性,更能够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升学生熟练使用在线学习工具以及搜集、分析、应用数字学习资源与数据信息的能力。(二)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可行空间教研室是高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是开展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实体教研室的功能与组织创新为基础的虚拟教研室诞生。虚拟教研室加强了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推动高校协同打造精品教学资源库与案例库,共同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并建设开放的网络课程与考核体系,实现了教学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这种新型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提高了教学质量

24、,化解了传统物理空间的局限与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将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山东大学高度重视虚拟教研室的申报工作。截至 2022 年,山东大学共有六个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为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可行方案。授课团队在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虚拟教研室的可行空间。第一,山东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以及国家级一流法学本科专业建设点高校,为监察法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信息资源与必要的技术保障。而且,授课团队依托山东大学的优质平台资源,积极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多层次、多学科领域的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并创新监察法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举措

25、,全面提高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既使学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更加立体丰富的学科知识,又为将来开展虚拟教研室的合作探索与协同建设作出铺垫。第二,监察法学课程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和实践团队,在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授课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刑事诉讼法 以及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监察法学,另有主持或者参与多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和新文科建设项目,逐渐探索出一套成熟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案与育人模式。未来一段时间,授课团队还将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并优化师资结构和团队组成,加强跨学科、跨高校的交流合作,为监察法学虚拟教研室的成功探索贡献山大方案。

26、四、围绕教学改革完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改革设计是新文科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任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授课团队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 2012年第 4期,第 47页。胡金焱:在传承创新中打造“新”文科,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 3期,第 72页。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高教研究 2021年第 11期,第 9192页。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2021年 7月 12日,http:/ 1月 24日。孙荣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我省 8所高校 19个项目获批

27、,山东教育报 2022年 4月 4日,第 4版。中国新闻网: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 2022 召开 专家学者献策中国新文科建设,2022 年 7 月 21 日,https:/ 2月 2日。119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 年第 1 期围绕教学改革的要求设计并完善教学方案,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此外,授课团队秉持“每一位教师都是改革者”的理念,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实践的积极性,体现了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一)加强课程教材的编写与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

28、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监察法学作为系统阐述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及纪检监察理论与制度的重要学科,其教材应当首先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确保教材的政治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还应当兼顾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融合,实现体例上的科学合理。授课团队在推进监察法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和相关“马工程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并且注重撰写自编教材,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材使用方案,在全国高校同类课程中处于突出优势位置。具体而言,授课团队基于多年监察法学的研究与教学经验,编著并出版 监察法学 等教材。相关教材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

29、时代背景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时代内涵,系统阐释了党内法规制度与监察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纪法衔接”“法法衔接”等学科交叉知识以及相关典型事例,确保教材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价值导向,适应德才兼备的纪检监察人才培养需要。当然,根据课程建设实际需要,授课团队还将继续编写 监察法学案例 等辅助教材,从而形成层次性、体系化的基础教材与拓展教材体系,为建设特色的监察法学教材体系作出贡献。(二)采用主题式与案例式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是新文科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基础要素。传统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与记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鉴此,授课团队梳理既有教学资源,将主题

30、式与案例式的课程教学方法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授课效果,为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积累了经验。在课堂教学之中,授课团队通过打破传统章节目的教学框架,将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多个主题的形式贯穿起来,在此基础上围绕若干教学主题将法律规范与实务相结合,设计出多类富有讨论空间的教学案例,突出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理论知识运用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对于教学主题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法律思维的提升,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与专业素能。以“监察范围”这一教学主题为例,授课团队在正式讲授本主题之前,引入“某地辅警借助职务便利收取好处费”等典型事例,并提出“该案件应当由哪

31、一个国家机关管辖”等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听课兴趣、主动查阅资料并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授课团队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对有关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的内容,旨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认识和熟悉程度。在课堂教学之外,授课团队还会定期向学生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权威文献和典型事例等张福贵: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理解与价值实现,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 2期,第 12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 654页。赵颖: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材体系 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2年第

32、 10期,第 58页。王旭:建构中国自主的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求索 2022年第 6期,第 25页。许桂敏: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法学交叉融合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第 7期,第 70页。120新文科视域下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研究以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课程为例阅读资料,并且提出相应问题,调动学生课前预习与案例探究的主动性。对于每个教学主题,授课团队都会要求学生围绕法条辨析、学理解析、案例分析等“三析”撰写学习心得,引导学生在熟悉有关党内法规、监察法律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与困惑,增强学生的案例解读能力、观点分析能力与综述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三)引导学生自主参

33、与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授课团队追求“以教促学、以学促研、以研促践”的教学成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相关的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科研创新方面,授课团队会针对若干学习主题提出值得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研讨与论证。在此基础上,授课团队及时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校院级科研创新项目与更高级别的竞赛项目(例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截至 2024年 1月,已有若干学生或者学生团队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结项、发表与课堂交流主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多个大创项目在授课团队的指导下获批国家级立项。同时,授课团队还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国内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从而拓展

34、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问题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授课团队积极指导学生融合监察法学所学知识,组成实践团队并申报相关主题的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开展实证调研,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社会实践的浓厚兴趣。五、监察法学课程资源与实践资源的优势整合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监察法学作为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新兴学科,在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更加需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为此,山东大学法学院在充分依托校内多类基地或者多个科研平台的

35、基础上,积极推动纪检监察领域的校地合作,充分实现监察法学课程资源与实践资源的优势整合。(一)充分利用校内多类基地及平台的丰富资源作为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研究会的会长级单位,山东大学依托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研究会开展各项教学和研究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成立监察法治研究中心,将其作为监察法学理论研究与实务交流的新型智库基地,既能够为广大师生打造出专业的监察法学研究平台,又能为多地纪检监察机关提供智识支持。此外,山东大学法学院还拥有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大数据法治研究中心等多类高端平台和基地,为授课团队充分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提供优

36、质资源。同时,山东大学法学院多次主办或者承办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年会和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高端学术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纪检监察干部、司法工作人员作学术报告和主题发言,在人才培养、学术热点与实务动态等多个方面展开广泛研讨,在全国监察法学理论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人民日报2017年 5月 4日,第 1版。121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 年第 1 期与实务界引起较好反响。(二)推动纪检监察领域校地合作新发展山东大学与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公安司法机关等单位确立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方式,推动监察法学理论与实

37、践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崂山区纪委监委的合作模式为例,双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元合作、共同发展的协作原则,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校地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紧密、长期、稳固的人才“双向培养”机制,达致“1+12”的效果。此次合作已经成为山东大学服务青岛、服务山东工作的重要品牌,为全国纪检监察领域校地合作提供了标准范式。在合作期间,双方将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打造出“教与学”“教与研”双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双方围绕监察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监察法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多元主题开展合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双方的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与实习实践等活动,在产出并汇集了

38、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学生近距离了解纪检监察工作实务、农村权力监督等主题提供更加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资源。第二,授课团队以沉浸式学习为目标,组织并引导学生参观青岛市崂山区纪委监委的廉政教育基地。该廉政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深入学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伟大历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内涵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增强了实践教学的互动性与技术性。一方面,该廉政教育基地将廉洁文化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并通过纱幕投影等技术加以展示,营造出崇德尚廉的廉洁氛围,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该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引入 VR技术,能够让学生“

39、身临其境”般感受全方位、沉浸式的廉洁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该廉政教育基地重视典型事例的反面警示作用,采取互动式触摸屏等方式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引导学生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六、结 语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作为涵盖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之学理和实务的新兴学科,监察法学以其特有的政治属性、学科交叉属性以及自主知识体系,逐渐成为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监察法学课程正在成为诸多高校积极开设的新课程。山东大学法学院监察法学授课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要求,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合理且可行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模式,

40、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新文科建设经验。当然,客观而言,既有的监察法学课程教学机制方案仍有进一步完善之处,尤其是需要顺应交叉法学、数字法学的演进趋向,探索协同共享的监察法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模式,让更多高校分享到山东大学监察法学课程教学领域的有益经验。未来,授课团队将继续完善监察法学和相关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把监察法学课程打造为法学院探索“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四位一体建设模式的代表性成果,既可以形成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新“高地”,又能够为我国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识支持。责任编辑 向 哲122In

41、 the context where the advancements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ransform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patterns and thinking paradigms,cross-discipline integration has emerged as an obvious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Equally pivotal is the acceleratio

42、n and expans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hat originates from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nd now has evolved into a holistic education.Rooted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they have inherited its original and systematic principles on education to date,encourag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and

43、 emphasizing the open-ended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acities and cognitive approaches.These constitute a foundational logical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when the knowledge system is being more complex and interdisciplinar

44、y.Fundamentally,education is viewed a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philosophy.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an ideal human philosophy is at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Key words:development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liberal arts education;gene

45、ral education;holistic education;human philosophy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s of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in the Context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Ye DeleiThe core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nstruction involves connecting and integrating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46、 and skills seamlessly in textbook compilation,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incorporated naturally into economic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observe economic events and consider economic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

47、gy;the integration of economics with the history of China s reform and opening-up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depth of its relevant economic theories;relating economic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not only broadens students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but also extends th

48、eir studies on it;integrating economics with geography,tourism,philosophy,psychology,etc.can yield impactful achievements in diverse areas.These teaching reforms are design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specialty thinking abilities and habits.Of course,the connection and integr

49、a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should be naturally and logically relevant in knowledge and theory,and should not compromise the integrity and coherenc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major courses in economics.Key words: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icroeconomics;Macroeconomics;int

50、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Supervision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 Case Study at the Law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Zhao Heng,Gao Zhiheng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Supervision Law,a new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