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模拟电子技术 》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一、选择
1、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电位如下图所示,该晶体管的类型是 [ A ]
A. NPN型硅管
B. PNP型硅管
C. NPN型锗管 2V 6V
D. PNP型锗管 1.3V
2、三极管各个电极的对地电位如下图所示,可判断其工作状态是[ D ]
A. 饱和
B. 放大
C. 截止
D. 已损坏
3、 在如下图所示电路中,当电源V=5V时,测得I=1mA。若把电源电压调整到V=10V,则电流的大小将是 [ C ]
A.I=2mA B.I<2mA
C.I>2mA D.不能确定
4、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 B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杂质浓度 D.晶体缺陷
5、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 C ]
A.放大特性 B.恒温特性
C.单向导电特性 D.恒流特性
6、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CBO将 [ B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三极管的参数是 [ B ]
A.电流放大系数β B.最大整流电流IF
C.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D.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8、 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β值将 [ A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9、 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A ]
A. 电子 B. 空穴 C.离子 D. 杂质
10、下面哪一种情况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好 [ A ]
A.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正向电阻反向电阻都小 D. 正向电阻反向电阻都大
11、 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B ]
A. 电子 B. 空穴 C.离子 D. 杂质
四、
在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电极的电流下图所示。已量出I1=-1.2mA,I2=-0.03mA,I3=1.23mA。
由此可知:
1、电极①是 C 极,电极②是 B 极,电极③是 E 极。
2、此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约为 40 。
3、此晶体管的类型是 PNP 型(PNP或NPN)。
l1
l2
l3
T
①
②
③
五、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两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电流如下图所示
1判断它们各是NPN管还是PNP管,在图中标出e,b,c极;
(a)NPN 4mA-C 4.1mA-E 0.1mA-B
(b) PNP 6mA-C 6.1mA-E 0.1mA-B
2估算(b)图晶体管的 和 值。
(a) =40 =40/41
(b) =60 =60/61
六、
判断各下图中二极管导通状态,并标出的值。各二极管导通电压0.7V。
左图:D1 D3 D2导通D4截止 =2.1V
右图: D2导通D1截止 =-6V
七、
电路如下图所示,若UI=10V,R=100W,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UZ=6V,允许电流的变动范围是Izmin=5mA, Izmax=30mA,求负载电阻RL的可变范围。
解:满足两个条件:
1、稳压的条件:RL〉150W
2、电流条件满足:RL〉171W 且RL<600W
综合:RL〉171W 且RL<600W
八、
稳压管稳压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稳压管稳压值为5伏,稳定电流范围为10mA~50mA,限流电阻R=500。试求:
(1) 当
(2) 当
解:(1)稳压管稳压,
(2)稳压管不稳压,工作在反向截止状态,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一、选择题
1、 在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放大电路是 [ C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2、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RL减小时,输出电阻RO将 [ C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3、 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小的放大电路是 [ B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4、在电路中我们可以利用 [ C ] 实现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之间较好的配合。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C 共集电路 D 共射-共基电路
5、 在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输出电阻最小的是 [ C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6、 在由NPN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A ]
A. 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7、以下电路中,可用作电压跟随器的是 [ D ]
A.差分放大电路 B.共基电路
C.共射电路 D.共集电路
8、 晶体三极管的关系式iC=f(uBE)|uCE代表三极管的 [ B ]
A.共射极输入特性 B.共射极输出特性
C.共基极输入特性 D.共基极输出特性
9、 在由PNP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 B ]
B. 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频率失真
10、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Rb减小时,输入电阻Ri将 [ B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1、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信号源内阻RS减小时,输入电阻Ri将 [ C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12、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电压增益最小的放大电路是 [ C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13、 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电流增益最小的放大电路是 [ B ]
A.共射放大电路 B.共基放大电路
C.共集放大电路 D.不能确定
四、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各电容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晶体管的b=50,rbb’=200W,UBEQ=0.6V,求:
1静态工作点ICQ、UCEQ 各为多少?
2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各为多少?
3电压放大倍数Au为多少?
解:1、
2、Ri =rBE,输出电阻Ro=R2
3、
五、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各电容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晶体管的β=50,rbb’=200Ω,UBEQ=0.6,求:
1.求静态工作点ICQ=?
2.该电路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各为多少?
3.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为多少?
解:1、
2、Ri =rBE,输出电阻Ro=R2
3、
六、
指出并改正下图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能够正常放大信号。
解:1、电源极性改变
2、去掉C3
七、
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1、用直流电压表测量集电极电压Uc和输出电压Uo的数值是否一样?
2、用直流电压表量测时,若出现UcE≈0V或UcE≈Vcc,说明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3、用示波器观察uC和uo端的波形是否一样?
+
Rb1
-
-
+
+Vcc
Re
C1
Rb2
RL
Rc
C2
Ce
uo
ui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 D ]
A.放大倍数太大 B.采用了直接耦合方式
C.晶体管的噪声太大 D.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参数变化
2、 差动放大电路的设置是为了 [ C ]
A.稳定放大倍数 B.提高输入电阻
C.克服温漂 D.扩展频带
3、 差动放大电路用恒流源代替Re是为了 [ C ]
A.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B.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C.提高共模抑制比 D.提高差模输出电阻
4、 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A ]
A有效地放大差模信号,强有力地抑制共模信号
B既可放大差模信号,也可放大共模信号
C只能放大共模信号,不能放大差模信号
D既抑制共模信号,又抑制差模信号
5、 若三级放大电路的AV1=AV2=20dB,AV3=30 dB,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 C]
A. 50dB B. 60dB C. 70dB D. 12000dB
6、 输入失调电压UIO是 [D ]
A. 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 B. 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和
C.输入端都为零时的输出电压 D. 输出端为零时输入端的等效补偿电压。
7、为了减小温漂,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 [ C]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差动放大电路 D.OCL电路
8、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路结构上放大级之间通常采用 [ C ]
A.阻容耦合 B.变压器耦合 C.直接耦合 D.光电耦合
9、 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通常采用 [ C ]
A.共射放大电路 B.OCL互补对称电路
C.差分放大电路 D.偏置电路
10、理想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AOd为 [D ]
A. 0 B. 1 C. 105 D. ∞
四、
在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理想差动放大电路中,若两个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 0 。若则可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差值电压= ,其分在两边的一对差模输入信号为= ,= ,共模输入信号= 。
五、
有甲、乙、丙三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甲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000,乙电路的放大倍数为50,丙电路的放大倍数是20,当温度从20℃升到25℃时,甲电路的输出电压漂移了10V,乙电路的输出电压漂移了1V,丙电路的输出电压漂移了0.5V,你认为哪个电路的温漂参数最小?其数值是多少?
解:甲电路温漂最小
六、
一个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两边的输入电压分别为u11=5.0005V,u12=4.9995V。
1、求差模输入信号电压u1d和共模输入电压u1c;
2、设差模电压增益Amd为80dB,求当共模抑制比KCMR为无穷大和100dB时的输出电压uO各为多大?
解:1、u1d=(5.0005-4.9995)V u1c=(5.0005+4.9995)/2 V
2、共模抑制比KCMR为无穷大时
Uo=(5.0005-4.9995)*104 V
共模抑制比KCMR为100dB
共模增益为:0.1
Uo=(5.0005-4.9995)*104 V +(5.0005+4.9995)* 0.1/2 V
七、
某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表达式为Uo=1000U11-999U12,试求:
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2、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3、共模抑制比KCMR。
解: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999.5
2、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1
3、共模抑制比KCMR 999.5
八、
请说明零点漂移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克服方法。
九、
请画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D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2、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C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3、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IO/Ui稳定应选 [C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4、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UO/Ii稳定应选 [B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5、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IO/Ii稳定应选 [ D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6、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D ]
A.提高输入电阻 B.减小输出电阻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7、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D ]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B.展宽频带
C.减小放大倍数 D.稳定静态工作点
四、
若要提高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1、可以引入串联反馈
2、可以在第一级采用电压跟随器
五、
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为50,反馈系数为0.02,问闭环放大倍数为多少?
解:25。
六、
改接下图所示电路,使之成为能稳定输出电压的负反馈放大器,并说明改接后对放大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VCC
R2
R5
uo
R3
ui
T1
R1
T2
R4
七、
电路如下图所示,
(1) 从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级间反馈是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2) 电压放大倍数UO/Ui=?(写出表达式即可)
-
+
+
R1
Ui
Ii
-
+
+
R2
Uo
R2
R3
R4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D ]
A 级联放大器的带宽比各级放大器带宽小
B 负反馈的引入可以起到展宽放大器频带的作用
C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广泛采用了以电流源为负载的放大器结构
D 理想运放在线性与非线性工作区均有虚断、虚短两个重要特性
2、在输入信号从极小到极大的一次变化过程中,迟滞比较器的输出会发生 [ B ]次翻转。
A 0 B 1 C 2 D 3
3、希望抑制1KHz以下的信号,应采用的滤波电路是 [B ]
A.低通滤波电路 B. 高通滤波电路
C.带通滤波电路 D. 带阻滤波电路
4、有用信号频率为7Hz,应采用的滤波电路是 [ C]
A.低通滤波电路 B. 高通滤波电路
C.带通滤波电路 D. 带阻滤波电路
四、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值。
解: 反相比例电路
输出电压为:-2V
五、
如下图所示电路中,A1、A2均为理想运放,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0V。
1) 说明A1、A2分别为什么电路?
2) 设ui=0.5V ,uo1,uo的值各为多少?
解:1、A1同相比例电路
A2电压比较器
2、u01=2V
A2电压比较器工作在负饱和状态,uo=-5V
六、
分析如下图所示电路的级间反馈。回答:
1) 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2) 是直流反馈、交流反馈还是交、直流反馈兼有?
3) 它属于何种组态?
4) 电压放大倍数uO/ui大 约是多少?
解:1、负
2、交直流
3、电压并联负反馈
4、电压放大倍数uO/ui=-1
七、
设下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值。
解:电路构成反相加法器
Uo=1V
八、
如下图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w<<R2,试写出:
1) 电路增益Au=Uo/UI的近似表达式;
2) 电路输入电阻Ri的表达式。
解:1、RW中间抽头电压uo1=-(R2/R1)*UI
RW中间抽头节点采用KCL:
(Uo-uo1)/R3=uo1/R2 + uo1/R4
2、Ri=R1
九、
分析下图所示的电路,回答下列问题:
1) A1、A2、A3与相应的元件各组成何种电路?
2) 设A1、A2、A3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uO与uI1、uI2有何种运算关系(写出表达式)?
解:1、A1减法器 A2 积分器 A3电压跟随器
2、略
十、
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输入电压,,
(1) 试求、和的值;
(2)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零,求使所需的时间
解:A1反相加法器
A2同相比例
A3减法器
A4积分器
Vo1=-(R3/R1)vi1 -(R3/R2)vi2
Vo2=(1+R5/R4)vi3
Vo3=v01*(-R9/R6) + (R8/(R7+R8))*(1+R9/R6)*v02
十一、
下图所示电路中,运放和二极管D1均为理想的,稳压二极管D2和 D3的性能相同,,
(1) 试求A1和A2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画出和波形;
(2) 若为图(b)所示的信号,试分别画出和的波形;
Vi
Vo1
6
-0.7
解:A1电压比较器
A2迟滞比较器
Vi
Vo2
-6
0.7
A1电压传输特性
A2电压传输特性
十三、
请分析出下图所示由理想运放构成电路的与、、的关系。
解:uo1=u1
Uo2=u2
Uo3=u3
第二级运放同相端电位:U+=(u1+u2+u3)((30//3//3)/(30//3//3+3))
Uo=31*U+
十四、
设计题目(采用运算放大器,反馈电阻10K)
1、Uo=2ui1+3ui2
2、U0=3ui1-2ui2
3、Uo=a1*ui2+a2*ui2 (a1、a2)0)
4、Uo=a1*ui2-a2*ui2 (a1、a2)0)
解:1、可以采用同相加法器,也可采用两级电路:一级反向加法,一级反向比例
2、可以采用减法器,也可采用两级电路:对ui1两级反向,ui2反向比例,并组成反向加法。
3、参考1
4、参考2
5、一定要掌握设计方法
十五、
R
+
+
-
-
R
R
R
uo
ui1
ui2
求图示电路中uo与ui1、ui2的关系
十六、
设计一个能实现下列运算的电路。
第六章
三、
某同学连接了如下图所示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但电路不振荡。
1) 请你帮他找出错误,在图中加以改正;
2) 若要求振荡频率为480Hz,试确定R的阻值(用标称值)。
设运放A具有理想特性。
解:1、运放同相输入端与反向输入端交换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 设计一个输出功率为10W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则应选两个功率管的功率至少为 [C ]
A. 1W B. 2W C. 4W D. 5W
2.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比较,乙类推挽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D ]
A.不用输出变压器 B.不用输出端大电容
C.无交越失真 D.效率高
3. 乙类放大电路是指放大管的导通角等于 [ B ]
A.360o B.180o C.90o D.小于 90o
第八章
一、选择
1、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调整管所处的工作状态是
A.开关 B.放大 C.饱和 D.不能确定 [ B ]
2、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要求输出电压为18V,调整管压降为6V,整流电路采用电容滤波,则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应为
A.12V B.18V C.20V D.24V [ C ]
3、 整流的主要目的是 交流转换为直流 。
4、整流是利用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性 特性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5、 在直流电源中的滤波电路应采用 低通 滤波电路。
二、
请画出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三、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下图所示,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求:
1) 流过稳压管的电流Iz;
2) 输出电压Uo;
解:1、12mA
2、16V
四、
下 图由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5构成的直流稳压电路,已知W7805的直流输出电压为5V,IW=9mA,电路的输入电压UI=16V,求:电路的输出电压UO=?
解:R2上电流:5/0.13+9=38.46+9=47.5mA
R1上电压为5V
R2上电压为R2*47.5mA=0.082*47.5=3.9V
输出电压为: 8.9V
1、分别按下列要求设计一个比例放大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并标出各电阻)
(1)电压放大倍数等于5,输入电阻约为20;
(2)电压放大倍数等于+5,且当=0.75 V时,反馈电阻中的电流等于0.1。
解 (1)设计一个反相比例器。当=20,由
5
即 5
则 =20×5=100,16.7
电路如图题1答案图(a)所示。
图题1答案图
(2)设计一个同相比例器
第一步 先求:
0.75=3.75 V
第二步 求和:
解联立方程组
由(2)式得
即
代入(1)式得:=30
取,则R1=30/4=7.5。
第三步 确定平衡电阻:
=6
电路如图题1答案图(b)所示。
2、设图题2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是理想的,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式。
图题2
目的 求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
说明 这种类型题非常多,应掌握到熟练的程度。先看懂电路图再计算。
解 图(a),这是一个双端输入运放(一般差放),但不是差放的典型形式,因此不能套用差放公式计算。解题的方法不是惟一的。
法一:利用虚断(0)及虚短()概念列电流方程式求解。
解出
法二:因为有两个信号同时作用,可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单独作用时(令=0),电路相当于反相比例器,
当单独作用(令=0)时,电路相当于同相比例器,
叠加
图(b),电路有三个输入信号同时作用,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当=0时,、同时作用,电路相当于反相求和,可用公式计算输出端的电压响应。
当==0时,单独作用电路相当于同相比例器,可用公式计算输出端的电压响应。值得注意的是,反相端的输入电阻应为两个电阻的并联值。
代入公式
叠加
3、电路如图题3(a)、(b)、(c)所示,设集成运放具有理想特性,试推导它们各自的输出与输入的表达式。
图题3
目的 与题2相同。
解 图(a),利用虚断、虚短概念验证它是个减法器。
①列电流方程式
②求,再由虚短得到
代入电流方程式得
可见,这是个减法器。
图(b),为了便于推导,设同相端输入信号为,同相端输入信号为
,则 由虚短知 ,
列两个电流方程式联立求解
由(2)式得到
或将视为同相比例器,用公式得
再由(1)式得到
图(c),为反相比例器,为反相器,用公式求、:
4、为了用低值电阻得到高电压放大倍数,用图题4中所示的T型网络代替反馈电阻,试证明电压放大倍数为
分析 A为反相比例器,反馈网络为T型(或称星型)网络。此证明题实际上是推导题,只是把推导结果作为已知而已,有两种方法。
设各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图题4
(0,0)
因此
6、电路如图6所示,试证明
证:
图6
=
7、 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欧姆表原理图如图7所示,表头用来指示电阻值,满量值为5V,Rx是被测电阻。试问:
(1)证明Rx和输出电压Uo成正比的关系式;
(2)计算当Rx测试范围为0~50KΩ时,R1应取多大的电阻?
(3)这种欧姆表有何特点?
(4)使用这种欧姆表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在电路上可采用什么措施来解决?
图7
解:(1)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比例运算,所以有Vo=-(Rx/R1)×5,由于R1和输入电压为常数,所以Uo和Rx
成正比;
(2)当Rx为50K时,Uo达到满量程5V,代入上式后得R1为50K;
(3)表头为均匀刻度,线性好,指针偏转角度随被测电阻的增加而增加,精度高;
(4)表头不允许开路,否则会损坏指针或烧坏表头线卷。因此,操作时,输入为0,先接好Rx,然而接通-5伏电源;测完后,先去掉电源,再取下Rx。
可以采取的措施①输入接微动开关;②输出接稳压管或限流电阻,以防过压。
7.3 电路如图P7.3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填表。
图P7.3
uI/V
0.1
0.5
1.0
1.5
uO1/V
uO2/V
解:uO1=(-Rf /R) uI=-10 uI,uO2=(1+Rf /R ) uI=11 uI。当集成运放工作到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14V,就是-14V。
uI/V
0.1
0.5
1.0
1.5
uO1/V
-1
-5
-10
-14
uO2/V
1.1
5.5
11
14
10.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整流电路可将正弦电压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
(2)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负载电流,而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大负载电流。( )
(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断开,输出电压平均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
解:(1)√ (2)√ (3)×
10.3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整流的目的是 。
A. 将交流变为直流 B. 将高频变为低频
C. 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2)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
A. 输出电压约为2UD B. 变为半波直流
C. 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3)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
A. 将交流变为直流 B. 将高频变为低频
C. 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A.
解:(1)A (2)C (3)C
10.6 电路如图P10.6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D1和u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和输出电流平均值IL(AV)的表达式;
(3)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AV)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Rmax的表达式。
图P10.6 解图P10.6
解:(1)全波整流电路,波形如解图P10.6所示。
(2)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和输出电流平均值IL(AV)为
(3)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AV)和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R为
10.7 电路如图P10.7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