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经济学复习绪论主要内容:1、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1)是社会、经济、人口和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的结果2) 医疗卫生服务过程本身存在着各种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3)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经济的问题,探索其客观经济规律,结合各国国情,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政策和措施,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任务。发展:市场派与规制派2、卫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见题53、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唯物辩证法具体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以及需要、需求与供给分析法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见题6重点:5、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
2、一)研究对象:(重点)1、卫生资源的研究:(1)资源开发:寻找和扩大开发卫生资源的途径 (2)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资源的有限的。怎样分配,分配多少;不同目标之间如何分配; 不同方法与措施之间如何分配? 如何有效率和公平地分配?(3)资源使用:如何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卫生服务产出。资产闲置是最大的浪费。 2、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卫生服务的效益3、健康保障制度:建立各种健康保障制度,预防疾病,互助共济、风险分担4、卫生经济关系与卫生经济活动:卫生经济活动:就是卫生生产力。创造、生产满足人类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能力卫生经济关系:医院与患者、医院与政府、与供应商、与社会之
3、间的关系 (二)任务:研究经济活动的规律,改革不适应卫生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 6、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一)卫生事业的性质1、卫生服务的性质(1)卫生服务的社会经济性质 属于专业服务领域,提供特殊专业服务;医务人员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卫生行业属于第三产业(2)卫生服务的生产劳动性质卫生部门是劳务生产领域的特殊部门; 卫生劳动以劳务生产为主,同时兼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特征; 劳动者主要以医院、病床、药品及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为劳动资料,以人体作为劳动对象,提供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卫生劳务。2、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 (1)公益性:卫生服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公共产品和劳务,还有相当
4、一部分具有外延的效益,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受益。 (2)福利性:政府应该承担属于公共产品和劳务相应的经济责任。使社会成员在消费医疗服务时享有一定的优惠和福利照顾 卫生服务需求 主要内容:7、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特点卫生服务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需求函数:用函数来表示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关系。Qd=f(P,I,P。,T)需求曲线:需求量与商品价格关系(一定条件下,商品价
5、格上涨,需求量下降)需求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8、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及计算: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重点)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表示变动方向相反)。意义: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反应小,则缺乏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提高一般会引起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增加。需求收入弹
6、性(Ei)=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交叉价格弹性:一种物品(服务)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服务)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反应两种物品间相互关系的程度。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价格变动百分比9、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重点)健康状况;社会人口文化因素;一般经济因素;时间价值;卫生服务供给者;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10、需求理论的应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卫生服务消费量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所引用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其相应增加的总效用比前一个消费单位增量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要小,呈现逐步减少的状态 卫生服
7、务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1)总效用随着消费量增加而增加:最大值(2)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3)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开始减少 重点:11、卫生服务需求函数、需求曲线(结合图形)(重点)需求函数:用函数来表示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关系。Qd=f(P,I,P。,T)需求法则:价格与需求量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P,Q;P,Q1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重点)(1) 消费者信息缺乏:盲目性,供需双方的竞争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2) 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消费者因信息缺乏并且急于摆脱病痛,只能将选择的主动性交给卫生服务提供者。(3)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
8、性:传染病的防治除了给消费者本人带来健康效用之外,还保护了其它人群。(4)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个人而言,伤病的发生是偶然事件(个人遗传因素、外力损伤、身体异质性、生活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等) 得什么病、何时发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等都具有不可预测性。(5) 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企业和政府的介入会使一部分人的收入部分地转移给卫生服务的消费者,从而改变了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购买力以及对卫生服务价格的敏感度,也改变了卫生服务需求的数量和质量。 13、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及计算(结合图形)(重点)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意义: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
9、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反应小,则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表示变动方向相反Ep1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 Ep1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Ep1 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Ep=1单位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例等于价格变动比例。Ep=0零弹性(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总是相同的。Ep完全富有弹性(弹性等于无穷大),价格极小变动会引起供给量的极大变动。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及其特点:缺乏弹性不同类别的卫生服务其供给弹性不同 急诊、外科手术等服务供给弹性小; 一
10、般性服务供给弹性大单位弹性的供给缺乏弹性的供给富有弹性的供给零弹性的供给完全有弹性的供给 零弹性的供给24、影响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重点)(1)时间因素:短期:创伤的简单包扎、消毒处理、注射、心脏移植、开颅手术长期:富有弹性(2)供给量调整的难易程度: 主要受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周期、卫生服务项目的边际成本、卫生技术水平影响(3)替代性: 替代数量:替代项目越多,供给弹性越大。如:普通感冒艾滋病替代程度:程度越高,供给弹性越大25、生产函数(1)定义: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2)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
11、种资源。经典三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现代四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能力。(3)生产周期 短期:生产要素来不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段时间。 长期:生产要素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段时间。26、 生产的三个阶段: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关系(结合图形)(重点)总产量(TP):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一种可变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总量 平均产量(AP):单位可变投入的总产量。AP=TP/L 边际产量(MP):当其它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可变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MP=TP/L第一个阶段(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第二个阶段(不变)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第三个阶段(
12、递减)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2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定律可表述为:在生产技术和其他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商品的总产量由于变动投入量的陆续增加而增加时,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投入量增加所导致的总产量增加将越来越少。 存在的条件:假定厂商的生产技术不变,并假定该厂商的生产函数中,除一种外,其他投入物都是不变的;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必须能改变28、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一)等产量线1、定义: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K(资本)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2、特征:A. 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13、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 凸向原点。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重点)1、定义: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2、特点:A.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为负值。B.等成本线上的不同点表明生产者购买的两种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C.在同一坐标上,可有无数条等成本线,不同的成本线代表不同的成本;D. 等成本线离原点越远,表示生产者要购买的投入要素的支出总额越大;3、 当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相切时,这一点就是最优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点(1)、产量既
14、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当产量一定时,要使成本最小,应选择其投入为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如图11.2.3. 4.(2)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当成本一定时,要达到产量最大,应选择使其能够实现最大产量的投入组合。如图2(3)生产扩展线-规模曲线: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图3(4)扩展线:连接各生产者均衡点的曲线。即规模曲线。描绘了企业在每一产出水平止所选择的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组合,代表着各产量水平下的最低长期总成本。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指明了最优路径。在扩展线上,即可以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也可以最小的成本生
15、产既定产量。图4医疗服务市场主要内容:29、市场和市场机制市场概念:商品交换的场所(狭义) 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广义)市场的基本要素: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可供交换的产品、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市场活动的主体:买者与卖者市场机制概念:市场上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30、卫生服务市场:构成、特点及产品特性(重点)卫生服务市场: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的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31、卫生服务领域市场作用: 市场失灵卫生服务市场的失灵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在不完全竞争和非竞争环境下,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
16、源,以引导供求平衡。32、政府干预的作用政府在卫生服务市场的作用: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卫生服务的组织者;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者政府在增进效率方面的干预策略: (1)反垄断策略-推动竞争: 策略:价格限制、市场准入、增强需方理性选择权(2)为公众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由提供服务转向购买服务;让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竞争(3)消除外部影响的措施 确定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的确切的性质和性质和大小,确定将如何为外部性筹资,即要补偿谁,向谁征税。(4)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于消费者很难了解产品的内在质量,导致在局部市场伪劣服务进入市场,甚至排挤优质产品而占据市场的主角,使
17、消费者和生产者遭受损失。 政府对卫生服务市场监管,促进信息正确的传递,如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无证行医的打击力度33、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机结合1)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 2)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作用,在不同服务产品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预防、保健类及准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越需要政府的计划与干预,对康复和医疗及特需消费品,需要引入市场机制3)在其它领域中的结合:价格控制上-视市场发育是否完善;卫生服务项目上-满足基本预防保健的卫生服务,应采取强计划、弱市场的形式;对高层次的服务项目,应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地区-农村及贫困地区,加大国家干预的力度
18、,对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在部分项目上引入市场机制;不同所有制卫生机构-国有机构,国家下达一定的防病治病的计划指标、服务收费实行计划价格重点:34、卫生服务市场的概念概念:卫生服务供求关系的总和35、卫生服务产品的分类及特点分类:必需品、特需品特点: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必需性卫生服务一般有显著疗效。成本效益好。 特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没有确切的疗效,成本效益差。36、市场失灵表现及原因(重点)(1)信息不对称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作用的失灵。 患者和供方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供方的机会主义。如提供过度医疗、不合理的服务。 患者和筹资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需方
19、的道德损害和逆向选择。 供方和管制者间信息不对称-管制效果和效率下降(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最优的效力。 负外部性-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企业在做产量决策时只根据私人成本而不考虑社会成本,这样企业就可能生产过多的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使其产量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如废气排放) 正外部性-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而企业在做产量决策时只根据私人收益而不考虑社会收益,这样企业就可能较少地生产对社会不益的产品,使其产量少于社会最优的产量(企业员工的培训) (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垄断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市场运行机制不能解决贫富悬殊
20、,不能兼顾公平和效率 (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7、市场机制及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重点)一、市场机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1、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供求价格机制-服务生产市场的供求平衡、服务要素市场的供求平衡。市场机制对卫生资源配置,会因不同领域而显示不同的力度和范围。其中,对医疗服务的调节力度比较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调节力度比较小。2、在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竞争机制-竞争出效率、竞争出质量。3、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作用(1)使用者付费:筹集更多资金,使医院成本回收能力提高;增强消费者价格敏感性;采取差异化价格,分流病人
21、,提高各层次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特殊服务项目高收费的办法,解决卫生服务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2)多渠道筹集资金:私立健康保险作为补充国家卫生筹资的措施;二、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提高效率:政府针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卫生服务市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三、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1、市场完成第一次配置资源的任务, 政府完成第二次的配置:计划2、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作用,在不同服务产品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预防、保健类及准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越需要政府的计划与干预,对康复和医疗及特需消费品,需要引入市场机制。3、在其它领域中的结合 价格控制上:视市场发育
22、是否完善 卫生服务项目上:满足基本预防保健的卫生服务,应采取强计划、弱市场的形式;对高层次的服务项目,应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 地区:农村及贫困地区,加大国家干预的力度;对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在部分项目上引入市场机制。 不同所有制卫生机构:国有机构,国家下达一定的防病治病的计划指标、服务收费实行计划价格四、结论:1、市场不能完全依靠自身而存在,政府需要制定“游戏规则”2、政府的作用可以使市场功能得到改善3、政府行动可以影响市场功能,这些行动应当互相协调疾病经济负担主要内容:38、疾病经济负担的概念:直接和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
23、而消耗的经济资源。疾病经济负担分为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39、疾病经济负担的测量:指标类型、常见的计算方法1)指标类型:1.疾病指标:发病率、患病率。2.死亡指标 :死亡率、死亡专率、死亡比,早亡等3.伤残/失能指标:健康生命年4.时间指标及其他:病休/误工(卧床天数、缺勤天数、病休天数等)、医院病床占用日等。2)常见的计算方法:A 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的计算:1/上下法:先获取全国或地区总的医疗费用,然后按住院天数分配到确诊人群中。2/二步模型法:可以估算年门诊、住院医疗费用、营养费、差旅费等费用。3/根据调查推算出疾病平均直接费用B疾病间接经济负担计算使用指标:平均预期寿命、死亡指标、病
24、休指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重点:40、疾病经济负担的含义(重点)是指由于疾病、失能(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41、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区分(重点)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是指为防治疾病的年总费用,包括社会和家庭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费用。包括:1)购买卫生服务的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如门诊费、住院费、药品费(含自购部分)、康复费等治疗疾病的费用;2)获得卫生服务机会所产生的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如交通费、伙食费、营养费、住宿费、陪护费等。疾病间接经济负担:是指患病、伤残和死亡而损失的劳动时间或降低的劳动
25、能力所引起的社会和家庭目前价值与将来价值的损失。包括: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导致劳动力损失社会工作时间而造成的损失;(时间方面)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陪护方面)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效率方面)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生活质量)由于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等。(精神方面)卫生总费用主要内容:42、卫生总费用的概念与特点 卫生总费用的四个基本特点:1)卫生总费用是一种信息工具(经济信息)2)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全社会的概念(卫生总支出)3)在动态中了解和把握卫生总费用(资金运动过程)4)是与卫生政策有关的基础性
26、研究之一(提供决策信息,影响卫生政策) 44、卫生总费用分析和评价:基本方法:评价指标(一)基本方法:1、分析评价指标(状态评价指标、深层分析指标、变化规律反映指标) 2、经济周期分析法(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各经济变量的特征、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变量间的相互影响) 3、预警监测法4、短期计量经济模型(二)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卫生服务弹性2、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居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重点:45、卫生总费用的概念(重点)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
27、总支出(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 TEH),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46、卫生总费用评价指标及含义 卫生总费用分析评价指标:状态评价指标、深层分析指标、变化规律反映指标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一)筹资来源法卫生费用筹资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从全社会筹集的卫生资金总额,它是从筹资角度分析与评价卫生资金运动。5个主要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2)人均卫生总费用(3)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百分比(4)卫生总费用构成(5)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
28、趋势(二)机构流向法指一个国家或某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分配。测算范围包括各级各类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药品零售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指标分类 (1)医院费用:流入各级各类医院的卫生资金总额 (2)门诊机构费用 (3)药品零售机构费用(4)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费用(5)卫生行政管理和保险管理机构费用 (6)其他费用评价指标(1)医疗机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2)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3)政府卫生支出与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费用的比值(三)实际使用法是按照卫生服务功能进行分类,根据卫生服务消费者接受各种卫生服务时所消耗和使用的卫生资源测算卫生费用
29、实际使用总额的一种方法。指标分类1)个人医疗费用:是指卫生服务消费者在不同卫生机构接受各类医疗服务时所消耗和使用的费用总和。(门诊费用、住院费用、零售药品费用)2)公共卫生费用(疾病监督与控制费用、妇幼卫生费用、其他公共卫生费用)3)卫生发展费用:(医学科研费用、固定资产增加值)4)其他卫生费用主要评价指标(1)公共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2)卫生发展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3)门诊费用占个人占卫生费用比重(4)住院费用占个人卫生费用比重(5)零售药品费用占个人卫生费用比重(6)疾病控制费用占公共卫生费用比重(7)妇幼卫生费用占公共卫生费用比重(8)人均疾病控制费用和人均妇幼卫生费用卫生服务体
30、系与改革48、农村卫生服务体系1、定义:由县、乡(镇)和村三级医疗机构组成。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作用:(1)对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基本在当地可满足(2)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开展,使传染病、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农民健康水平和期望明显寿命提高。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1)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良资源基本集中城市大医院;3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4有些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追求经济利益;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医疗机构不正之风6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2)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
31、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3)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的改变;与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相适应改革: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1.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 2.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院改革、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 推进城乡
32、医疗服务体系建设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50、卫生服务体系的概念(重点)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5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功能及作用(重点)村乡镇县机构卫生室、计生指导站卫生院、计生指导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保机构人员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医生及防保人员功能疾病预防诊治和疫情报告,协助儿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解决乡、村不能解决的疾病和技术服务,防保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52、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重点)问题: 面临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的改变 与
33、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不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与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相适应改革: 医院改革:人们对医疗的“必需消费”,使得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并不惧怕“市场化” 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内容:53、卫生人力资源概念:见题5854、卫生人力资源分析框架:均衡分析、需求分析、供给分析、需求预测55、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工资水平下,用人单位愿意并且能够使用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卫生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体制、价格、地理位置、居民受教育程度、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56、卫生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卫生人力资源供给:在一定技
34、术条件和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卫生人力的提供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主要分析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编制和分布等。卫生人力资源供给的特点:(1)培养周期长;(2)不同于一般的资源;(3)专业性和技术性;(4)公平性。57、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定性技术与定量技术重点:58、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 (重点)卫生人力资源:指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于卫生行业内部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种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智力、知识、经验、技能等。59、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重点)(一)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性技术(1)卫生人力资源需求现状预测法:假设原有的规模和服务技术不变,
35、需求相对稳定,考虑晋升、降职、退休、调出。(2)德尔菲法:通过专家来预测(3)经验预测法1.卫生人力与人口比值法:每千人口医师比例2.卫生人力与设施比法:人员数设施数每一设施标准配置人数 3.卫生人力的工作负荷比法:卫生人力数= 一年内需要处理的病例(或任务)总数/ 一个内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处理的病例(或任务)数4.卫生需求法(适用于市场化的卫生人力预测)多元回归模型:以卫生服务利用率为因变量,以(人均收入、保健制度、医疗费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患病情况)等为自变量。(4)分合性预测法:先分后合,先由各单位、各部门就本单位的情况提出卫生人力需求,然后综合平衡。(5)散点图法(二)卫生人力资源
36、需求预测定量技术1、趋势外推法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Y=a+bx+u (Y所需人数 X床位数 a、b根据其他医院经验数字假定的系数 U随机变量)3、多元回归分析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Q=A(t)KLQ总生产量水平 K资本投入量 L劳动力投入量 A(t)生产系数、资本和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卫生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 重点:国有资产概念及特点(重点)60、国有资产概念、分类及基本任务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分类:(1)自然资源型资产,如土地、河流、矿藏、草原、滩涂等(2)公益型资产 提供公共服务的国有资产,道路、
37、桥梁等;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所属的资产(3)经营性资产:能够实现资本增值的国有资产。 垄断性行业:如铁路、邮政等 非垄断性行业:电子、机械等基本任务:(1)维护所有者国家的权益,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为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做出更大贡献。(2)努力使国有卫生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结构合理,素质逐步提高,以利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和主导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主要内容:62、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原则之一: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原则之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提高效率、资源有限性、提高公平程度)原则之三:以健康需要与卫生服
38、务需求为依据的原则原则之四:保证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原则之五: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资源(即成本效益原则)(投入产出的原则: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3、卫生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计划配置方式:是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主要表现为: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发展规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二)市场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即通过竞争、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在不同层次卫生机构和不同类型卫生服务之间的分配。(三)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配置方式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市场调节为补充,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四)利用区域卫生规划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