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肀肀斜嗲院硕士学 位论文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请人:王亚娜专业针灸推拿学研究方向中医心理学导师:汪卫东主任医师年月曰密级:单位代码:分类号:学号:中国中医科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申请人:王亚娜专业:针灸推拿学研究方向:中医心理学导师:汪卫东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年月北京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注明的引用内容外,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的其他科研成果。对本文作出重要贡献者,已经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2、:日期:純“本人完全知道中国 中医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附件及电子版,允许被审查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中医科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留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论文作者签名日期、睡眠调控技术治 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目录英文缩略语对照表中文摘要规综述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研究概述引失眠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失眠症的原因分析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概述参考文献文献综述(二)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研究概述弓历史沿革文献研具体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参考文献職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入选
3、标准排除标准副除标准脱落标准终止治疗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二一级领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方案设计研究方法样本量估算试验分组治疗方案及时间观察指标药物及技术来源临床疗效评价症状评价量表评价研錄程治疗方法介绍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睡眠调控技术其他相关技术温胆宁心颗粒介绍统计射斤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审核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内容胃基本情况描述一般情况分析一般情况基线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基线水平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多导睡眠图分析基线水平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组间比较组内比较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减分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睡眠调控技术治疗组病例分析主诉情况失眠原因个性特征治疗
4、情况安全性评价讨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选择脱落病历分析睡眠障碍的主客观评价指标睡眠调控技术的临床疗效睡眠调控技术操作规范研究存在的问题个人简历附件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失眠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附件睡眠调控技术应用流程图附件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电子病历附件部分导入词节选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 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英文缩略语对照表英文缩写英文全名中文译名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图认知行为疗法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快动眼潜伏期快动眼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第期百分比睡眠第期百分比睡眠第期百分比睡眠第期百分比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脑电 图目艮电图肌电图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领
5、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背景失眠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不只与生物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有关,目前国 内外研究发现失眠症的发病原因中心理因素成为主导因素,因此失眠症的心理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在国外临床中用于 治疗失眠比较成熟的心理疗法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关于此疗法的研究文献丰富,说明心理疗法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中疗效确切。在国内的文献研究中应用认知行为或其他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文献报道较少,操作不够规范,疗效也不突出,这可能与心理治疗中的文化因素有关,所以探索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心理治疗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中医学中包含很多心理
6、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也有丰富 的文献和案例记载,但是还不够系统,紧随时代特色发展中医传统心理治疗技术,形成中医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和的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成为解决心理和身心疾病的重要途径。睡眠调控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从该疗法创立至今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操作流程趋于规范,通过本研究将进一步证实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规范其操作流程。目的观察低阻抗状态下的意念导入疗法之睡眠调控技术(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规范睡眠调控技术的操作流程。方法根据原发性失眠症心胆气虚型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年月年月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7、心理科(睡眠医学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失眠(心胆气虚型)患者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中医心理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每组例。中药组根据心胆气虚型不寐“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 治疗原则服用具有温胆益气、宁心安神功效的温胆宁心颗粒,一次,一日次,持续治疗周;中医心理治疗组采用睡眠调控技术配合气功诱导放松音乐治疗,每次分钟,每周次,持续治疗周,观察治疗前后量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表、变化情况,取得的数据釆用录入,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主客观指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治疗组每次详细记录患者主诉情况及治疗过程,形成电子版病历,通过病历分析总结睡眠调控技术的规范化
8、操作流程。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差值组间 比较:治疗周后与治疗前各因子及总分差值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在睡眠效率分和总分上已经有了显著性差异,中医心理治疗组(睡眠调控组)优于中药对照组(温胆宁心颗粒组)(代而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因子分未见显著性差异(因为入组标准要求未服用催眠药物,所以催眠药物因子分两组均为分,没有差异,因此未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周后再一次进行各因子及总分差值在两组间 的比较发现,中医心理治疗组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的因子分及总分与中药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睡眠调控技术治疗组优于温胆宁心对照组(而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在两组
9、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组内比较:治疗前与周、周后各因子及总分差值进行比较,治疗周后睡眠调控技术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总分均出现了显著改善治疗周后各因子分及总分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治疗周后中药对照组睡眠时间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其余各项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乃。治疗周后,中药对照组仅在睡眠时间和 睡眠效率因子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人其余各项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朽。多导睡眠图评定组间 比较:治疗周完成后对两组的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在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期睡眠百分比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可见睡
10、眠调控技术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相比增加了睡眠时间、缩短了睡眠潜伏期、提高了睡眠效率、增加了三四期睡眠比例。中国中医科学 院二一级领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组内比较:对治疗前后两组个观察指标进行组内比较,其治疗组在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觉醒比、睡眠效率、睡眠百分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代睡眠百分比、睡眠百分比、百分比、潜伏期未见显著性差异(乃对照组仅在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上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其余各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乃。有效率比较应用减分率进行两组间有效率的 比较(以减分率大于定位有效,减分率小于定位无效发现,心理治疗组例中有效例(无效例(,中药对照组例中有效中药对照组有效例(无效例两
11、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心理疗法(睡眠调控技术)和中药治疗(温胆宁心颗粒)对于原发性失眠症(心胆气虚型)均有较好的疗效,在量表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因子上有显著的改善,在的觉醒时间、觉醒次数评价指标上也都有显著改善,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的部分主客观睡眠指标,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睡眠过程中的觉醒,相对延长睡眠时间。本研究提示睡眠调控技术可以更快的改善患者的主观睡眠状况,根据主观睡眠状况评价指标量表评分结果,治疗两周 后睡眠调控组的各因子分及总分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说明此技术至少快速改善了患者的主观睡眠感觉,四周后各因子分及总分同样保持着明显的差异性,提示此疗法在改善患者主观
12、睡眠方面具有见效快、疗效持久的优势。睡眠调控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客观睡眠状况,在周内增加原发性睡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 的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增加三四期深入睡眠比例,提示此疗法可以用来作为快速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有效方法,突显出中心理疗法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研究还有很多局限,这个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来证 实。经过对本研究中睡眠调控技术治疗过程中所记录的病 历进行总结和提炼,进一步规范了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操作规范见附件。【关键词】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睡眠调控技术;原发性失眠。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
13、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二一一级领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尸,中国中医科学院二一一级项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 失眠症的 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中国 中医科学院二一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一)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研究概述引言失眠是由于环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药物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一种以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早醒易醒,眠浅多梦,睡眠质量下降,甚则彻夜不眠并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长期失眠容易引起心情烦躁、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自汗盗汗、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 临床症状,并诱发多种心身疾病。失眠发病率逐年升高
14、,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因此失眠症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临床和科研研究的重点。因为失眠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心身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方案,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将从非药物治疗角度入手,流行病学、病因、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就失眠症非药物治疗方法做一简单概述。失眠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年国外经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每年出现过睡眠障碍的人大约占到,其中严重失眠占“;中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年失眠患者在我国已达万人,权威专家估计,到年全球失眠者将会达到大约亿多;年国外两项调查显示,有的美国人,的欧洲人患有失眠症到年一项国外调查显示,全球近的成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失
15、眠同期中 国一项调 查显示国内目前失眠的发病率也高达年国内文献报道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成年人中有的 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我国也有发病 率高达的失眠患者】;年在中国一项多城市失眠现状调查发现,成年人失眠患病率为。可见失眠症发病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呈现上升趋势。失眠症的原因分析了解失眠症的病因有利于针对病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才 能更好的预防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和治疗失眠,失眠症的发生与主观、客观、生理、心理等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年龄、性别、职业因素发病年龄多在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中退休人员占第一位气心理情绪因素由于某些
16、负性生活事件或者精神压力,带来一过性的兴奋、焦虑、紧张、悲伤、恐惧等情绪,机体一时不能调整适应这种情绪变化常常引起一过性的心理生理性失眠,一旦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与对失眠的恐惧,对失眠引起白天不适症状的担心以及对良好睡眠过程的过度期待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情绪反应,一过性的失眠成为慢性失眠,虽然诱因去除但是失眠症状还会持续存在。个体因素主要是指患者不良的睡眠行为习惯,如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过度夜生活,长期熬夜等,均可造成生物钟紊乱引起失眠环境因素指环境因素对睡眠的直接干扰或由于环境因素引起身体不适导致的失眠,主要包括强光照、噪音、气温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当 时所处的环境需要保持冷静和
17、警锡性,例如惊险的环境、值夜班等,但是这些环境因素大多只是引起一过性的失眠,一旦环境因素解除失眠会逐渐恢复正常。躯体疾病一方面是指引起睡眠障碍的各个系统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风湿病、过敏;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方;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咳嗽、哮喘;消化系统疾病(渍荡病、结石)还有一些慢性疼痛等;另一方面是指一些睡眠相关的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等;这些躯体疾病发生在睡眠期扰乱正常 的睡眠过程,影响 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由躯体疾病因素导致失眠的发生率在近几年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中国 中 医科学院二一级领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精神疾
18、病主要是指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癔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某些人格障碍等引起的失眠,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失眠症与这些疾病有相关性,两者常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逐渐加重。药物和酒精原因主要是指可以引起中枢兴奋或者睡眠障碍的药物及酒精,通过作用 于中枢系统直接引起失眠,以及由于停药或戒酒引起的戒断反应间接的干扰睡眠。有些药物;还有一些白天服用的镇静药物会引起觉醒睡眠节律紊乱。影响睡眠的这些药物包括雷米封、氨茶碱、异烟肼、阿托品等。酒精也会造成夜间睡眠节律的改变,长期饮酒者由于戒酒出现戒断反应都会干扰自然的睡眠。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概述针对失眠症本身病因的多样性和催眠药物
19、本身的不良反应,失眠症的治疗常釆用综合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很多急性的心理生理性失眠,非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可以避免一过性失眠的加重,减少药物服用量进而降低药物依赖和副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非药物疗法越来越成为 医疗界关注的焦点。中医物理疗法中医学中关于不寐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研究较多,临床疗效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针灸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 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协调阴阳使阳气能够用于治疗不寐的针灸方法很多,主要的针刺方法有:体针,主要取穴有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心腧、合谷等;头针,主要取穴有颜后线、额中线、印堂、百会、风池、安
20、眠穴等;耳穴贴压,主要穴位有神门、皮质下、心、肝、脾、肾、脑点、脑干、交感、枕、额、失眠等;艾灸,主要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关元、心腧、涌泉等;电针,取穴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供血等,给予连续波中等强度的刺激;梅花针,主要扣刺背俞穴、头部正中线及左右旁开等;水针,应用维生素、刺五加注射液在安眠穴、神门穴、三阴交、心脆等进行穴位注射;皮内针,选取背部腧穴阳性反应点、百会、印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 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堂等穴位扎皮内针;除此之外还有磁提针、三棱针点刺放血、腕踝针等多种方法 取穴方法主要有辨病取穴、辩证取穴、辩症取穴推拿按摩推拿治疗失眠没有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的 同时,也
21、没有针刺的疼痛感觉,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还起到了很大的心理安慰作用,临床上推拿方法多样,主要有:头部推拿法、足部推拿法、三部推拿法、健脾安神推拿法、引阳入阴推拿法、“天地人”三步联合推拿法、中医点穴辩证推拿法、子午流注开穴推拿法等,还有专门针对儿童和老人的特殊推拿法周运峰等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选用三部按摩法对人体头、腹、背部进行推拿按摩取得良好疗效。拔罐目前文献中还没有拔罐法单独用于治疗失眠的报道,主要是和针刺、刺血、针刀、耳针、推拿、刮疲等方法联合应用。现代物理疗法磁疗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强大的镇静作用,治疗失眠和神经紧张。张铭等研究发现头部穴位磁疗治疗不寐,可以起到改善睡眠区供血
22、、缓解脑疲劳、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调整睡眠节律的作用。光疗法即利用光线的辖射治疗疾病的物理疗法。常用于光照治疗的光线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和激光,国外有研究表明用相当于太阳光强度的光照,进行每天小 时的照射治疗,天后就 能改变睡眠觉醒节律,提示光照疗法可以用来缓解时差综合征引起的时差反应,进行轮班制工作前后的适应、调节身体机能失调,同时可以改善抑郁症和季节性情感障碍者的睡眠障碍。心理疗法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和量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患者对睡眠不满意的心理状态。失眠的患者往往缺乏对睡眠自我满足的体验,常常对睡眠过度关注,对失眠后果的过度恐惧,并为此担忧、焦虑、苦恼,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加重了失眠,形
23、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成为关键点,药物治疗无法改变患者的认知,无法消 除 患者的关注和恐惧,自然不可能使症状得中 国中医科学院二一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到根本的改善,这时心理治疗会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主要是寻求并改变失眠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及对睡眠的不良认知和态度,减少患者在自主神经和认知上的唤醒,最终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操作上包括四个阶段:睡眠教育、技巧的学习、认知和行为的练习、应用和巩固。认知行为是一套完整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方法:认知疗法,认知治疗的关键点就是改变患者关于睡眠的不合理认知和态度,共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引导患者对
24、自身关于睡眠的错误观念进行确认,其次挑战患者的错误认知,最后用正确合理的观念其错误观念,我们总结患者经常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包括:过高的睡眠期望;错误的睡眠归 因;夸大失眠的后果;试图控制睡眠;错误的认为某些行为会促进睡眠;缺乏睡眠感。睡眠卫生教育,主要是对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进行纠正,睡眠健康教育主要涉及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具体做法包括:睡眠时间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上床前不要喝咖啡、酒,不要过量饮水或吃食物;睡眠前不做剧烈的运动和引起过度兴奋的事情;创造有利 于睡眠的环境;减少白天睡眠和在床上的 时间;不在床上做与睡眠和性生活无关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规律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就寝后放
25、松,想一些轻松的事情;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等剌激控制治疗,此疗法理论认为 失眠是患者对与睡眠时间床上时间)和环境床和 卧室及与之相关的事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所以目的是要对患者进行训练,使其能够重新建立起睡眠与床、卧室等的联系,具体操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向患者解释疗法的合理性;第 二阶段,鼓励患者认真的执行医生给出的训练建议,并讲出自己关于执行训练的想法和 实际的困难。具体内容包括:卧室和床只用来睡眠和性生活,不在床上做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只在有困意的时候上床;上床后 如果分钟内无法入睡,应该从床上起来并离开卧室到其他地方做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一直到感到有睡意后再回到床上;如果还是不
26、能入睡要重复上述过程一直到可以入睡;不管夜里睡了多长时间早晨都要在确定的时间起床;白天不要睡觉。睡眠调控技术治 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睡眠限制疗法手段就是缩短患者在床上的时间,目的使患者每天在床上的时间尽可能接近所需的睡眠时间。具体内容如下:每天记睡眠日记;根据睡眠日记判定患者的平均每日总睡眠时间;根据每曰总睡眠时间,限定在床上的时间;每周通过睡眠日记计算患者的睡眠效率;如睡眠效率在到之间此时保持原在床上时间不变;睡眠效率则在床上时间每天减少分钟;睡眠效率时每天增加分钟(对于老年患者,睡眠效率应不低于;每周都要根据评估调整在床上的时间;为避免引起日间不适每天在床上的 时间不应
27、低于小 时;在治疗开始阶段可以允许短暂的午睡。矛盾意向法(逆向意志疗法,其理论假设是:如果想要使得原来伴随某种行为而出现的不良情绪状态与这种行为脱离开,就要有意识的去进行某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改变自己对该行为 的态度。失眠的患者往往产生对睡眠的过度恐惧,因此每天强迫自己快速入睡,反而不能自然入睡,导致更加的焦虑紧张,所以这种疗法就是使患者放弃入睡的努力,保持清醒,反而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入睡更容易具体内容:上床后,开着或者关掉卧室的灯,尽可能地挣开眼睛,努力使自己保持醒着的状态而不睡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做任何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一直到自然入睡、放松疗法放松疗法的理论根据是:较高的唤醒水平无论是在白天
28、和夜晚都对睡眠形成干扰。因此这种疗法主要是为了降低患者的心理、心理生理唤醒水平,减轻心身紊乱症状。放松的主要技术分为体力部分放松技术(进行性肌肉放松、太极拳、放松功、生物反馈)和脑力部分放松技术(意念训练、冥想、气功、催眠术)。具体方法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持久地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词语、声音、禅语、身体感觉、肌体动作;二是不去理採随 时闯入的无关思想和干扰,仍然集中注意力于原来的事物。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观点与中医的形神合一理论是一致的,把心理和躯体看作相互影响,互为 因果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原则是顺其自然,自然的接受不安的情绪、自身出现的想法和观念、身体出现的症状,
29、不回避、不抵抗,具体做法就是让失眠的患者接受自己失眠的症状,接受睡不着中 国 中医科学院二一一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时 的各种想法,产生的不良情绪,不强迫自己入睡,恢复自然的睡眠。暗示和催眠疗法暗示疗法是指为了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而利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法,引导求治者被动顺从的接受治疗者或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形式上包括: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方法上包括:语言、情景、条件和药物暗示等。催眠疗法是利用某种催眠技术使患者处于一种似睡非睡的恍惚状态,借助暗示性语言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与暗示疗法相同催眠的方法也包括他人催眠和自我催眠。睡眠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催眠过
30、程,而对每一个失眠患者的每一次失眠过程而言,都是经历了一次自觉的催眠过程,这个催眠过程的顺利与否决定了睡眠的质量,暗示催眠可以治疗各种睡眠心理障碍;增加 睡眠信心;调控睡眠深度;解除因失眠引起的焦虑情绪;暗示催眠在治疗各种失眠引起的并发症中也起到主要或辅助治疗作用。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通过各种音乐行为进行音乐体验,发挥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以达到增进心身健康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音乐治疗的心理作用首先是影响和稳定人的情绪活动,纠正心理紊乱,进而促进疾病的恢复。有研究采用中医五行音乐辨证治疗失眠,结果显示中医五行音乐能够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多项研究均发现,针灸治
31、疗失眠的过程中加用音乐疗法比单纯用针灸疗法疗效更佳。中医传统心理疗法临证指南医案云“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针对失眠患者主要就是转移其对失眠的过度关注,将注意力从失眠及其所引发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中转移到其他地方,消除病人心中的杂念,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识和不良情绪,或改变日常 生活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引起失眠的不良刺激因素。失眠患者往往把所有注意力专注到睡眠上,进而过度关注睡眠,加重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不易于失眠的治疗,通过此法可以把注意力从睡眠转移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恢复自然的睡眠状态。具体方法有,引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关注生活和工作
32、的细节,去 不同 的地方旅游等。失眠症患者往往有比较明显的不稳定情绪,面对一些曰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 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常琐事比正常人更易忧虑,因此,“开苦舒其情”是重点,“因郁致病,郁去则病除”运用中医劝说开导法可以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苦闷,有利于睡眠,汪卫东教授总结了中医心理情志疏导技术八法。同时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在失眠的治疗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应用中医 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相关研究和文献报道,这种疗法只是散在各种个案报道和病案集中。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意念导入疗法是中医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这种技术在“暗示化说知治疗”的思想指导下,总结汪卫东教授的临床经
33、验而发明的、目前只是针对中国人使用的本土心理治疗技术体系。其中的睡眠调控技术就是一种专门针对失眠进行治疗的操作技术,主要是在气功诱导的低阻抗状态下针对患者的睡眠问题进行情绪剥离、事件剥离、人格剥离、环境适应、认知导入、睡眠信心增强和睡眠体验,从而改善失眠症状的综合疗法,目前这一技术治疗失眠的流程已经基本规范,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也取得了 良好的疗效,有研究发现睡调控技术联合西药用于治疗失眠比起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小结失眠发病率逐年升高,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关注,目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日益多样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非药物疗法受到更多的关注,逐渐取代药物疗法成为了一线治疗措施,
34、心理配合药物的综合疗法也凸显出其治疗上的优越性,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操作流程已经很规范,目前在国外普遍的应用于临床,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还缺乏 临床和科研的证实,操作流程还不够规范,且在国内还没有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症的规范化的心理治疗技术,中医药治疗失眠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目前还停留在经验总 结和个案报道的层面,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实验研究,研究重点也只是集中在中药和针灸治疗失眠方面,中医心理治疗技术还处于对传统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总结的阶段,虽然也有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正在发展中,但是临床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操作规范,文献中也缺乏实证研究,可见研究和发展用于治
35、疗失眠症的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意义重大,路程漫长。中国中医科学 院二级顿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刘世燈睡眠研究和展望,中国第二届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北京:中国睡眠研究会,张颖,吴旭东失眠症因素分析与对策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欧军林,邓卓玉黄楠等“药”安眠中国处方药中医药杂志,李兵我国六城市人群失眠调查结果公布近半失眠症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中国社区医生,王心明,严明秀引起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中国社区医师,游国雄,张可经,竺士秀失眠和 睡眠障碍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游国雄失眠的病因及 其诊断 与 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许红 失眠症例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辽宁中医杂志,安军明,黄琳娜,张晶等近年针灸治疗 失眠概况针
36、灸临床杂志,张海山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临床 合理用药,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 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奚玉 凤 失眠症的针灸特点及临床研究探讨针灸临床杂志,公维 志,王玲姝,李 丽秋针刺治疗不寐的临床研究近况针 灸临床 杂志,王德瑜,李中正推拿治疗 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导报,周运峰,李书纳,姚静静推拿治疗失眠概况河南中医,张铭头部穴 位 磁疗治 疗失眠 症例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 国 中医科学院二一一级领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张玲失眠症的心理治疗中 国临床康复,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孙枚,石桂珍音乐 治疗 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探讨内蒙古中医药,冯淑娟,艾亚
37、婦中医五行音乐之宫调对失眠患者的影响湖北中医杂志,赵华米勇 马忠等 音乐针刺治疗失眠症例中国针灸,沈莉,程坤,颜红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例中国针灸,汪卫东情志疏导法中 国 中医药报,年月第版汪卫东气功入静状态下的睡 眠 调控技术国际中医中药,杜辉,洪兰,汪卫东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操作规范中 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李桂侠,洪兰,汪卫东等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世界中医药,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文献综述(二)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研究概述引言中医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继承了中国
38、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内容及其丰富。其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天人相应、形神一体、阴阳、五行、七情以及精气学说,此外还融入了中国养生思想和宗教思想,将“形神合一”的医家思想,“我命在我”、“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静坐止观”的佛家思想结合起来包罗万象的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精彩的案例记载,为现代医家研究和应用中医心理疗法治疗心身疾病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对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的历史沿革、文献研究、代表向治疗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继续简要概述。历
39、史沿革中 国传统心理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 时期,当时的巫医祝由术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当时的一些典籍已经记载了很多心理治疗的例子,如说范和山海经中就就有很丰富的心理学内容,可以算作是中医传统心理治疗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 以“怒胜思”的心理治疗技术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应用情志相胜疗法治疗心理疾病的最早记录。内经作为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不仅对心理活动的过程进行系统的论述,阐述了人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等精神活动产生的由来;还对个体心理特征和差异进行了论述,并对人格做出了最早的分类,把人群根据阴阳理论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把人按五行分类,根据人
40、的气质性格分了二十五种人格类型,这些人格方面的差异不仅决定个体对特定情志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生病后在病变类型上的倾向性最重要的是内中 国中医科学院二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经提出了七情致病 思想,并第一次对情志相胜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了,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 思胜恐喜胜忧,”最后内经也提出了许多体现中医学特点 的心理疗法如:祝由、暗示、情志相胜、言语开导、气功行为治疗法等。可见黄帝内经已经初步确立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继黄帝内经建立中医心理理论之后中国历代医家,或医案或论著,载述很多,金元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刘何间、朱丹溪、原
41、礼、张景岳、叶天士、廷光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张子和更是登峰造极,。东汉时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中将心理现象运用于临床,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功效;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大发展时期是金元时期,有很多大家都对情志疾病和 心理治疗进行了论述,陈无择著三因极病症方论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为中医诊治情志疾病作出了贡献;朱丹溪著丹溪心法要诀对情志相胜疗法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强调心理致病因素的重要性,注重中医心理调摄,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对大量临床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张子和的贡献更为突出其心理治疗医案儒门事亲流传至今,其中既有治疗实践也有理论
42、论述,;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进行论述,并有情志相胜疗法治疗心理疾病的 病案记载,在类经论治类中通过引用他人和自己的心理治疗医案深刻的分析鬼神、祝由理论。明清时期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渗透到文学作品中,范进中举就是最典型的情志相胜疗法的范例。辛亥革命以后随着西医学的进入,医学模式朝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化,中医心理被作为伪科学受到排挤,进入世纪年代后,“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正式由王米渠等提出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众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在中医界还未普遍引起重视,临床开展中医心理治疗未形成系统。此后中医心理学迎来了新的春天无论是在学会、学科建立,治疗方法的发展,
43、人才队伍的培养还是学术著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献研究因为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散在与各代医案中,所以文献研究的重点也在于挖掘医案,有文献总结古代医籍记载多个心理治疗的案例,记述了具体的心睡眠调控技术治 疗原发性失眠症的 临床疗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理治疗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中医心理学的文献研究逐渐増多,有统计表明在当时全国公开发行的约多种中医期刊中几乎都刊载有中医心理学的论文,平均每期篇,大大促进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具体治疗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心理学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关中医心理治疗,历代医籍记载颇丰,方法甚多。本文中只把文献中记载应用较多,和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
44、的传统和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简单概述。中医传统心理治疗技术中医认为治病要求本,重视“神”的作用,尤其强调治人重于治病,治心重于治身,素问宝命全形认为:“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知赵石大小,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可见已经将心理治疗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此后在中医形神一体观、心身合一、情志致病等理论的指导下,各大医家在内经中提出的心理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多种的心理治疗技术。祝由祝由”之名始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 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括澹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医家吴塘率有见地的说:“吾谓凡治内伤者,
45、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稚,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碗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杖惊之,危言以谏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奏效如神。”祝由目前可以理解为:通过祝祷的形式,使病人知病之由来,知如何战胜病疾,从而心悦诚服,精神有所寄托,情绪安定,神宁而病 愈。可见其概念广泛,包括了禁法、咒法、祝法、符法等,其治疗理论依据就是移精变气”,是指通过转移病人的精神,来改变紊乱的气机,最后使人体之阴 阳恢复平衡。祝由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内经时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情况,如果病情较重不推荐单独使用。同时 医生在实施治疗时应严肃认真,树立权威,获取患者最
46、大程度的信任。中 国中医科学院二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情志相胜法情志相胜疗法主要指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以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此疗法是中医心理疗法的核心。理论来源于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篇和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中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和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原则。具体方法包括: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具体的应用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 已经提出了“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请浪狎亵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思胜恐疗法:此处的思指“适度的思考或考虑”也可以指“适度的思念与牵挂”,一个人若能进行适度而理
47、性的思考,或对某些人某些事保持适度的思念,可以使其克制已有的某些非理性 的对身心有害的恐惧情绪或由于恐惧而带来的疾病,通过克制这些恐惧可以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另外根据“思则气结”的理论,适度的思可以收敛因为惊吓恐惧导致的气机涣散逆乱,使患者能够理智 的控制自己恐惧的情绪。悲或忧胜怒疗法:利用适度忧伤和 悲痛的情绪来克制过度气愤恼怒的情绪,根据“悲则气消”的理论,可以有目的 的强制使患者产生悲伤情绪,可以镇静神情,稳定情绪以抑制过度恼怒而引起的气机逆乱,达到治疗因发怒引起的疾病的目的。喜胜忧疗法:指医生以幽默的言行或令患者喜悦的事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和谐喜悦的环境,使其产生喜悦情绪来
48、克制忧愁、悲痛,或由这种情绪引起旳疾病,另外喜则气缓,营卫通利有利于忧伤情绪的 消除。怒胜思疗法:此处的思主要是指“过度思虑”或者“过分 思念牵挂”,通过制造使患者发 怒的情景或者言行,引起患者的愤怒情 绪,可以克制患者过度思虑或思念的情 绪,或克制由此引起的疾病。此疗法可以用于因忧思气结而成疾,表现为情绪低落,类似郁的疾病。恐胜喜疗法:适度的喜悦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但是过度的喜悦使得气机淡散,心气不收,用恐惧的事情或者恐吓的言语使其产生恐惧的情绪,以克制因 为过度高兴引起的疾病,治疗时也要争取家属的配合考虑患者的承 受能力。在使用本法时要注意控制刺激强度,用作治疗的情致刺激必须超过致病的睡眠调
49、控技术治 疗 原发性失 眠症的临床对效及规范化操作研究情致因素,但也要注意中病即止,不 能引起新的致病情绪,还要注意根据病因选用有针对性的情致刺激。暗示疗法暗示法是指在“无形”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或其他暗号等含蓄的方式对病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的疗法。关于暗示疗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内经时期素问调经论说:“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暗示疗法通常贯穿在其他疗法之中,也是其他疗法可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没有文献记载其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凭借医生的经验灵活运用,本法主要适用于由疑心、猜测所导致病症。对病程
50、短、文化程度偏低、易受暗示的患者,运用此法疗效更佳。顺情从欲顺情从欲法是指顺从患者的思想、观念或情绪,满足其某种心身需求,以解除患者心理,治疗由于意念和情志不遂引起的心身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 明确提出“至于情欲之感,非药能愈”,故“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人类生理、心理的渴求与欲望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的,这种欲望的满足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间接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会导致精神情志疾病的发生。长期的情志压抑造成气机阻滞会带来很多躯体疾病,这时顺从患者的情绪,引导其释放压抑的情绪,可逐步解除心理的困惑。魏之诱所言“投其所好而移之,则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