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65127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学小组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三学小组”教学模式解读一、“三学小组”的基本含义“三学”一方面表示生本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预学、互学、评学;另一方面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和策略。“小组”是指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它是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与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二、“三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预 学 互 学 小组 评 学第一环节:预学。预学即“先学”、“前置学习”, 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之前,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自主尝试性学习。它是构建认知、交流、合作的基础,是教学有的放矢的前提。预学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为

2、主,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其他时间。生本课堂要求学生的学习从预学开始,通过预学,学生带着成就感和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预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预学,基本完成导学案上的预学内容(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任务),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和重点知识,达到“预知”效果;检索自己不明白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对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产生期待感,激发想进一步探求知识的动力和热情;二是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应经常辅导学生预学,教给学生预学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学生在常态化的预学实践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预学环节,小

3、组成员要尽量独立思考来完成自学任务,对讨论题有自己初步的想法或答案,对自己不明白或不会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主动接受组长的检查和帮辅;组长要在完成自学任务的基础上,督促并帮辅困难较多的成员完成预学任务,协助老师进行预学情况检查和答案矫正;教师要把提前设置好导学案发给学生(或呈现给学生),学生在预学时,要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集中共性的问题或困难,对不按要求完成的小组进行纠正,对困难较大的小组给予帮助。教师设计的预学任务难度要尽量低,确保80%以上的学生能通过预学自行解决。组织预学前,要说明预学的目标、方法、流程与要求,预学结束,要出示答案或查看小组自改、互改或小组长批改的情况。第

4、二环节:互学。互学即学生间交流探究,质疑释义,包括对学、群学、组学、帮学、辅学和组内小展示等学习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最核心环节。合作交流与组内小展示是互学环节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因此这个环节也称之为合学。课堂中要用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地互学,以保证学生交流探究充分,质疑释义清晰透彻。在互学环节,由小组长组织或主持,以小组内成员、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互动探究学习、交流展示学习、帮辅答疑学习等为主要学习形式,重点解决预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对学和群学。“对学”指两名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当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

5、”间的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学的一般流程为: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主要方法有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和对查(互相检查)等。群学的一般流程为:帮学合学研学提问(提出班级讨论的问题)。群学的目的是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组学,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分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组内合作的形式主要有:(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

6、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时讨论。组内合作应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即先对学后群学,再到整组学。先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然后把与对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组间合作学习是把在组内合作学习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求教,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或组长与其他小组组长交流,形成更加准确的答案或结果。此外,也可以是小组之间自发组织进行的组间小展示,目的是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通过组间小展示,确保更多的学生有充足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解决了班级大展示时间不够,机会不多的问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

7、性。无论是组内交流还是组间小展示,声音都要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要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第三环节:评学。评学即展示提升,练测反馈,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学习过程,是生本课堂的第二核心环节。(1)展示提升。学生通过“互学”后,组内“组团”或“派员”面向全班学生用读(念所得答案)、背(记下答案内容)、

8、说(用自己的话)、演(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表演出来)等方式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使得所有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升,也称“大展示”。学生可以在座位上原地口述,也可以到展示台边演示边讲解,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现问题及时质疑补充,可以对展示者采用追问的形式让其讲明白,讲精确,并对展示者(组)的表现及展示的质量和水平作出客观评价。评价应以激励优秀为主,先讲优点,再说不足。教师要根据薄弱组优先的原则确定展示小组,鼓励不同形式或有创意的展示。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积极客观的“评”,对展示者(组)的评价应以学生参与评价为主,教师适当定性为辅,

9、可以是学生个人评,其他小组评,教师评,全班学生评,形式不拘一格。评价要有结果显示,可以给优秀小组加分,也可以口头表彰激励,也可以实物相赠。(2)点拨释义。针对展示者(组)所展示内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拓展、深化、升华和总结。对展示错的地方要予以纠正,对的或者有创意的展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可以让班级特别优秀的学生对展示者(组)进行点拨,然后教师再补充,教师也可以把对展示需要点拨的内容融入到课堂小结中完成。教师要根据学生展示的效果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要能比较准确预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而确定是否要继续展示或是否需要讲解或补救。(3)练测反馈。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练习题呈现给学生,

10、或者根据课堂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当堂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完成。练测阶段,应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确有必要,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基本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在组内自改、对改或组改,教师可以出示答案或者让特别优秀的学生展示答案。设计的题目要精选,要紧扣学习目标,起到以一当十的练习作用。无论是互学,还是评学环节,教师都要置身于学生之中,与学生近距离交流,或者参与某一小组学习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或学生解除疑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搜集学生的创意之处,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二、“三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及操作要点(一)总体要求:1、课前准备 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备学生、备

11、学情、备学法,即“新三备”。 教师备课方式:先由教师轮流出“个案”,然后学科组研究出“预案”,再返还教师出“方案”,“方案”即“导学案”。导学案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的基础性、认知的规律性,导学案与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学”,教案的核心是“导教”。 教师临课前的准备:双色笔、小黑板、记录本,即教学“三宝”。 双色笔:双色粉笔。白色的用于一般性书写,其他颜色的用于圈划错误。 小黑板:教师把检测、拓展内容事先写在小黑板上,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 记录本:用于随堂记录学情,是教师研究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对学生课堂前期要求:由学科代表提前下发导学案,一般情况是上课前或提前两三天,最多不超过

12、一周。学生按照课程表提前做好预习。 预习就是“先学”,是“事先准备”,是建构认识、交流、合作的基础,是教学有的放矢的前提,缺乏预习的课不可能成为好课。预习的手段包括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可在课上,也可以在其他时间。 学生临课前的准备: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即学习“三宝”。 双色笔:白色粉笔用于自己展示,其他颜色用于评价。 活页夹:用于放置导学案,一般按科目准备不同的活页夹。 纠错本:学习记录,一般用于易出错问题的收集和学习整理。 2、课中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关注小组活动、利用学案导学、课堂流程调控。 小组活动:关注小组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小组成员学习的路线图。 课堂流

13、程:预学、互学、评学 教师的课堂调控:盯、观、跟。“盯”即盯紧学习目标;“观”即关注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即跟踪问题与问题反馈,尤其是跟踪新的思维和创新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依靠同伴、紧扣学案、大胆展示。 依靠同伴:同伴是学习中最可信赖的资源。 紧扣学案:导学案是学习内容的载体。 大胆展示:展示是学情暴露的需要,又是情感的体现和人格培养的需要。 3、课后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课后座谈、再备学案、个别辅导。 课后座谈:可采用抽谈的方式,比如每个层次抽出一二名学生进行座谈。 再备学案:教师要基于本课具体的得与失,修订导学案,然后留档,供下一届教师借鉴。 个别辅导:指对那些当堂还存在困惑的学生,在

14、课后给予帮扶。 对学生的要求:整理纠错本、个人反馈、寻找帮助。 整理纠错本:把容易出错的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整理出来。 个人反馈:即个人测评。 寻找帮助: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找同伴或教师帮助解决。 4、课堂三段的关系处理 教师在操作上要“抓两头、促中间”,即抓好课前准备和课后的修补,课中则要敢于放手,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中又分为三段,即预学、互学、评学。基本要求是预学要充分,互学要厚实,评学要精当。 预学要充分:自学要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于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有所体悟、认识; 互学要厚实: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和小展示要要有内涵,时间要充足,交流要充分

15、,展示要到位,内容要落实,真正体现出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表象认识到内涵理解等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体现由“困难”到分享“成功”的互助过程,教师集中挖掘学生的思维,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评学要精当: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展示主要围绕“易错题”、“典型案”、“分歧点”、“偏离肤浅”等开展集中展示交流,教师的点拨、引导要即时、精准、到位。(二)具体要求:1、预 学预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问题入手:对照导学案或教师安排的预学任务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开展调查访问,操作实验,自主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任务。(2)做好标注:首先记录下自己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解决了问题,其次对于经过预学未能自

16、主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注,把要提出的问题用红笔写在导学案的旁页上或书上或预学本上,带着这些问题通过互学解决。(3)认真检查:完成之后要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有时间,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围绕预学问题进行适当的知识链接和拓展。(4)主动反馈:教师组织反馈时,积极向本组组员交流自己的预学情况,主动帮助他人,虚心向组员请教,解决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预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设计好预学提纲(前置性作业)。教师要钻研教材,针对不同的学段、年段、学科内容以及学情设计科学合理的预学提纲(前置性作业)。(2)选择好简洁实用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小黑板,可以是多媒体,也可以是纸质稿,还可以是口头安排。(3)安排灵活

17、充分的完成时间。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内容等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或课外,或课内,一定要保证时间足够。(4)建立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对安排的预学任务教师要组织及时反馈,根据预学任务和实际情况,或教师亲自检查,或组长负责检查,或学生相互检查,确保有安排,有反馈,有评价。(5)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习惯。对预学任务要即时反馈,要即时评价,褒奖分明,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完成预学任务的习惯。2、互学互学包括对学、群学和组内小展示对学的流程及要求:第一步:收获分享。小组内的同质学生进入对学环节后,不能简单地核对答案,而是各自将预学中收获的成果与对方分享、交流。第二步:质疑求证。对预学环节中

18、遗留的问题及难以互相解释的疑惑交换意见,进行质疑求证;第三步:探究提升。依据对学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探究,对所探究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将对学未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注并向组长报告,以便在群学环节中交流。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关注学习状态。在对学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学困生或C层对子间的倾听、交流、等情况。(2)调查学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各组对学问题的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3)点评小结。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各学习小组给予鼓励性、客观性和针对性的评价。 群 学群学的含义:“群学”指学习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 “学习对子”(异质结对)间的帮

19、扶学习。群学在生本课堂上一般安排在预学或同质学生的对学环节之后。群学体现的是整个小组同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交流的问题主要包括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小组共同关注的焦点性的问题、共性度高的疑难问题,此外还有综合实践类活动任务的合作等。群学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群学的流程。(1)分享。分享预学或对学的学习成果;(2)解惑。解决对学过程中各对子间存在的问题、难以互相解释的疑惑;(问题、困惑可写在小黑板上) (3)拓展。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点、拓展点等进行有价

20、值的拓展、延伸,对所探究的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挖掘;(4)合作探究。对于有综合实践类活动的课程与课型,由学科组长安排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任务; 5)帮扶。对子(异质结对)帮扶学习,解决遗留问题。 对学生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科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异质结对)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教师的要求:(1)关注学习状态;(2)进行学情调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3)适时点拨指导;(4)点评小结激励: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各学习小组群学的环节给予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的评价。 小展示的含义。

21、“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小展示的目的:一是组员分享群学的学习收获;二是暴露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将学习收获和疑问板书在暴露区,便于组间互学和教师掌握学情,为大展示做好充分准备。小展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站位:小展示时,组员碰头聚拢,轻轻地、快速地把凳子移到课桌下面。(2)声音:声音适中,以本组组员听清为宜。(3)内容:先分享群学的学习收获,再暴露问题。重点展示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焦点、生成点等问题(4)基本流程:(1)群学结束后,学习组长宣布:“现在我们开始展示。”全体组员立即聚拢。(2)人人参与发言,建议由C等学生发言;B等学生

22、补充、纠正、完善;A等学生点评。(3)组长带领全组明确大展示的任务,进行分工和排练,为大展示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安排一位组员做好记录,并将本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疑问分别暴露在小黑板的左右两侧。小展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以此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方式。(2)即时性评价:在小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情的过程中,开展即时性评价,三言两语,一语中的,以此激励学生。(3)组织组间互学:教师巡视发现各小组暴露的问题,组织组间互相解疑答惑。3、

23、评学评学包括大展示交流和练测反馈大展示。大展示是“生本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主动求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1)内容展示: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生成点等问题;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

24、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2)分工展示:要尽量回避精英展示(课改初期可鼓励精英积极展示,然后逐步影响带动其他组员主动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3)方式展示: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4)深层展示: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5)站位展示: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学生展示行为中

25、要聚焦问题,避免“平行站位”;听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6)肢体展示: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讲解时不挡住同学视线,用手作必要指示,大部分时间面向同学。发言的学生假如需用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7)语言展示: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

26、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8)板书展示: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书写位置、应以全班同学能看清为准。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未到黑板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改订导学案,使全体学生在展示点评环节都处于紧张而高效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对老师的要求(1)大展示过程中,当学生表达停留在浅层次,甚至偏离主题时,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做相关的预案准备,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2)即时评价时,学生主要评价

27、知识,老师主要评价情感态度、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宏亮、语言表达等,每节课都要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学习小组。3、在各个环节,教师、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角色分工)流程 教 师 组 长 组 员预学1. 设置好90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2. 说明自学的目标、方法、流程与要求。3. 出示答案,让学生自改、互改或小组长批改。 1. 自己先完成学习任务,并督促本组成员圆满完成自学任务。2. 提醒违纪同学,不能打扰他人。3. 按老师要求,协助老师完成自学情况的检查工作。 1. 不交头接耳,不互相讨论,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任务。2. 主动接受组长或对子对自学情况的检查。3. 认真纠正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记录下

28、来,带入对学环节。互学1. 设置好有讨论价值的讨论题。 2. 明确合作的内容、流程、方法与要求。3. 巡视合作过程,及时指导薄弱小组。4. 发现典型题或典型小组,确定展示对象(小组或个人)。 1. 保证全组所有成员认真参与合作讨论。 2. 确定讨论形式及小组展示分工与展示排练。3. 选用自己讲或帮扶形式,确保讨论结束,让全员明白。 1. 先独立思考,对讨论题有自己的初步想法(或答案)。2. 对自己不会或不明白的地方,用双色笔做标记,合作时向对子或同组同学求助。3. 优等生讲,潜能生要认真听,不懂发问。4. 服从组长安排,做好展示准备工作。 评学展示:1. 按照薄弱组优先的原则,确定展示小组,鼓

29、励不同形式或有创意的展示。2. 对展示者可采用追问的形式让其讲明白、讲精确。3. 做好质疑、对抗的点火工作。4. 为优秀小组的展示加分。 1. 选派展示或点评选手。 2. 鼓励潜能生大胆展示。3. 指导小组展示礼仪。 1. 展示要面向同学;有适当的导入语,尽量采用较高层次的展示形式。2. 非展示者要认真倾听,发现问题及时质疑、补充。3. 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意见。点评者要先讲优点再说不足。4. 对有价值的展示内容,快速做好笔记。 点拨:1. 针对展示者所展示内容,激发质疑、对抗。 2. 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拓展、深化、升华与总结。 3. 对展示错的要纠正,对的或有创新的要肯定与鼓励。

30、4. 不做重复、无意义的评价,语言规范。 1、把本组共性问题反馈给老师,以便得到集体解答。 2. 根据老师的点拨,改进与完善本组展示的成果。 1. 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2. 及时质疑与发问。3. 认真思考通过老师点拨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及时向老师请教。 检测:1.课前拟好训练或检测的题目,题目要精选,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且检测目标要紧扣学习目标。2. 指导答题的方法与要求。 3.出示答案,指导学生自改、对改或组改,抽查与普查学习效果。 1.率先完成练习与检测任务。 2. 协调老师作抽查与普查工作。3. 发现共性与个性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本组学情。 1.不讨论,不看书与资料,独立完成练习或检测题目。2. 根据答案,自我订正,并接受同学或老师的检查。3. 总结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