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一、 目的和任务1、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的是保护施工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控制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它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具体包括作业安全和职业健康两个部分。2、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目的是使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充分体现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任务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为达到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
2、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上述活动构成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方针的管理任务。 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包括设计和施工两大过程,其中施工过程的风险又成为主要的风险源头。由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自身的特点,它们往往在同一个载体上出现,安全和环境风险也往往在同一事件或事故中表现。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往往需要一体化的实施运作。二、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的特点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的特点序号特点影响因素主要表现1复杂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要素在同一施工工地不同建筑之间的流动,在同一建筑不同建筑部位上的流动
3、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明显露天施工作业多;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的影响等2多样性产品设计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工程产品都要根据其特定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生产组织及机构变动频繁;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大3协调性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性在同一固定场地按严格 程序连续施工;每一道程序由不同的人员和单位来完成;各单位和各专业人员横向配合和协调工作量大4委托性产品生产的风险性工程项目按建设单位特定的要求委托进行施工建造;建筑市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业主经常会在压低标价,造成产品的生产单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费用投入减少,管理风险增大5持续性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
4、产使用要经历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控制施工的安全和环境问题6经济性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工程项目是社会和时代的反映,工程产品应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工程应考虑建造成本和其寿命周期内使用成本消耗三、 施工安全的管理1、 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施工安全是指施工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其中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通常是指: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超出了企业施工安全的方针目标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通常是隐含)的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围绕五大常见伤害,即: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展开实施。2、 施工安全管理的方针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安
5、全生产,因此施工安全管理的方针也就符合国家安全管理的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安全第一。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人身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和实施安全控制的基本思想,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系统的方法进行安全控制,尽量把事故消灭地萌芽状态。3、安全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实现风险预防。具体包括:1) 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2) 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3) 作业现场安全控制的目标。4、 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1) 控制面广。建设工程规模较大,工艺复杂、工序多,流动作业多、高
6、处作业多、作业位置多变,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面广。2) 控制的动态性。由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件性和分散性所决定,安全控制随着施工进展必须持续动态的实施。3) 控制系统的交叉性。建设工程项目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需要把工程系统及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实施系统性的安全控制。4) 控制的严谨性。安全状态具有触发性,其控制措施必须严谨,否则风险极大。5、 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1) 只有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以后才可以开工。2) 施工单位必须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3)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4) 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进厂、进车间和进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5) 特
7、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确保证书有效。6)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7)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8) 施工现场所有安全设施应确保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9) 施工机械必须经过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 施工安全管理的程序1) 识别危险源,实施风险评价。针对施工过程的特点,持续的识别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收风险,并实施管理的优先排序。2) 确定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按“目标管理”方法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分解,从而确定每个岗
8、位的安全目标,实现全员的安全责任控制。3) 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或施工安全方案)。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加以消除和控制 ,并用文件化的方式表示。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进行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应该与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结合起来实施。4)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应按照表324要求实施施工安全措施计划,以减少相应的安全风险程度。表324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序号方法内容1安全施工责任制在企业所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对安全施工应负责任的制度,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础内容2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生
9、产的宣传教育;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要保存相应的考核证据;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采用新技术、新艺工、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3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直至交底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存在问题;应优
10、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施工风险、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应急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及时向由多个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存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纪录明确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源;针对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相关沟通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5) 应急准备与响应。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负责识别各种紧急情况,编制应急响应措施计划,准备相应的应急响应资源,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措施应有机地与施工安全措施相结合,以尽可能减少相应的事故影响和损失。特别应该注意防止在应急响应活动中可能发
11、生的次生伤害。6) 施工安全检查。施工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改善防护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生要内容。 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以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做到主动测量,实施风险预防。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见表325。表325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序号类 型内 容1意识检查检查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对安全施工工作的认识2过程检查检查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是否有效,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
12、育、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规程、违规行为、安全记录等3隐患检查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4整改检查检查对过去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5事故检查检查对安全事故的处理是否达到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并对责任者作出处理,明确和落实整改措施等要求。同时还就检查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7)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如表326所示。表326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类 型分 类 依 据类 型职业伤害事故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
13、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穿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按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轻伤事故:轻度损伤,休息1105个工作日;重伤事故:器官、功能等严重损伤,损失105个工作日以上的失能伤害;死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中毒事故:生产性毒物中毒事故,发病快,一般不超过1个工作日职业病职业病目录列出的法定职业病为10大类共115种:尘肺,职业性放射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
14、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痛,其他职业病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施工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安全事故调查没完成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施工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同时向特种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实行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
15、和影响大小按照规定组成调查组实施调查,调查的结果应该形成书面报告并按规定上报、公布。四、 职业病的管理职业病是由于从事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职业病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机组成部分。1、 职业病报告1)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统计和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2) 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该按规定要求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2、 职业病处理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的法律规定,职业病处理的要求如下:1) 职工被确诊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2) 在
16、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3) 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情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4) 员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工
17、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五、 施工环境的管理1、 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环境方针的要求,制定程序、资源、过程和方法,管理环境因素的过程,包括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节约建设资源等。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环境的控制。项目设计方案在施工工艺的选择方面对环境的间接影响明显,施工过程则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的主要因素。2、 施工环境的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18、,而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是施工环境的污染预防要求。保护和改善项目建设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文明施工是环境管理的一部分。3、 施工环境管理的要求 1)环境因素识别和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环境管理组织。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环境管理组织的统一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施工现场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具体包括与施工过程有关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的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应用科学方法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根
19、据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目标和指标,并结合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策划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2)环境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短期培训、上技术课、登黑板报、广播、看录像、看电视等方法,进行企业全体员工环境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专业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环境管理的规定。3)现场环境管理的运要求。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就结合施工要求,从制度上规定施工现场实施适宜的运行程序和方法。在与施工供应方和分包方的合作中,确定施工环境管理的基础要求,并及时与施工供应方和分包方进行沟通。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
20、环境防护等设施。 根据事先策划的施工环境管理措施落实施工现场的相关运行要求。包括: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全面实施针对施工噪声、污水、粉尘、固体废弃物等排放和节约资源的环境管理措施。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及时实施施工环境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针对内部和外部的重要环境信息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预防环境管理的重大风险。4)应急准备和响应。施工现场应识别可能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措施,提供应急准备手段和资源。环境应急响应措施应与施工安全应急响应措施有机结合,以尽可能提高资源效率,减少相应的环境影响和损失。5) 环境绩效监测和改进。施工现场及时实施环境绩效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围绕污染预防改进环境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