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国双园”开发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升级路径——基于中马两国双园的案例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612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国双园”开发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升级路径——基于中马两国双园的案例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国双园”开发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升级路径——基于中马两国双园的案例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国双园”开发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升级路径——基于中马两国双园的案例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6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6“两国双园”开发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升级路径 基于中马两国双园的案例分析张 燕【内容摘要】本文简述了中马“两国双园”周年来开发建设的成就和问题面对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受阻以及 全面实施的新国际形势提出了新时代“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的新发展思路和对策【关键词】“两国双园”十周年新形势升级版【作者单位】张燕南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钦州产业园/钦州园”)于 年 月 日开工建设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关丹产业园/关丹园”)于 年 月 日开园

2、“两国双园”是中马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和推动的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开创了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国际产业园区合作模式比较(一)从国际合作层面看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侧重在自由贸易层面各大经济体间虽然有较多跨境合作业务、城市合作交流但尚未形成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务实合作的产业平台 中国与外国政府间虽有众多合作模式但“两国双园”模式仍然是一个产业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尚未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具体经验和模式(二)从中国与外国中央政府层面合作看 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互联互通项目均在中国境内而中马“两国双园”则是在对方境内互相参股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了世界上首对“姊妹园”目前福建省借鉴中马“两

3、国双园”模式在探索推进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三)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层面看 中国地方政府层面有很多合作项目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陕西、广东、江苏、广西、黑龙江等省份主要有中德生态园、中德高端装备智造园、中新广州知识城、中白丝路产业园、中泰产业园、中越跨境合作区、中俄跨境合作区等也尚未形成双方互设园区模式有些是因个别项目而形成对外招商的名称(四)从合作的效果和经验来看 国家级园区因受到双方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建设、产业集聚等各方面合作成效明显如中新苏州工业园因起步早凭借特殊的区位、政策、创新优势成为世界园区发展的标杆 地方政府层面合作如中新广州知识城、中新南京科技生态岛因受

4、广州、南京大城市辐射效用影响也取得明显发展成效 综合看中国与外国政府合作的园区合作成效最好的属新加坡因新加坡经济发达、与中国文化相通、特殊国情等因素影响促进了合作更为便捷、高效、务实二、“两国双园”开发合作的现状“两国双园”作为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先行探索和积极实践有以下主要成效(一)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建设加快实现产城融合发展钦州园已开发 平方公里形成以棕榈油、燕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关丹园已开发 平方公里打造以钢铁、轮胎、玻璃、铝型材为主的产业集群已创造近 万个就业岗位两园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钦州港与关丹港结为“姊妹港”双向开通集装箱直

5、航航线直接推动两园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投资建设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二)管理服务机制日益完善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钦州园建立法定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关丹园加快投资审批、贸易便利方面的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中马“两国双园”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双边合作平台机制不断优化(三)金融创新改革政策落地实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两国双园”间已开展包括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创新试点业务量达到 多亿元人民币 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设立工作实现重要突破境外项目贷款政策从关丹园区推广到东盟 国三、“两国双园”开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一)不足和挑战.“两国双园”合作互动机制和产业投资

6、合作不足 两园虽有双向投资但未能形成产业互补关系和产业链招商关系从“两国双园”协同发展角度看两国政府、地方政府、园区管理机构之间缺乏政策协同和联动双方在管理建设、投资理念、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联合招商、投资协同、政策互补、战略咨询等全领域发展机制.马来西亚和东盟新时期政策走向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东盟各国与中国全方位合作的政策受俄乌冲突、世界危机、国内经济政治状况、中美两国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中马合作、“两国双园”合作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以贸易合作带动产业、投资合作的期望面临新挑战.背景下中国东盟和中马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贸易格局形成但中马合作受体制、文

7、化、外交、经济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实际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度创新红利亟待释放二是企业引领产业链重构能力不足三是跨境产业合作平台作用发挥有限 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仍存在“一头热”现象中国对产业园2023年第22卷 第6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6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区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东盟国家投入和成效都不足“两国双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二)面临的新机遇.中国新时代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 中国政府的“双循环”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计划、发展愿景、高质量发展要求、“双碳”发展承诺、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两国双园”带来新的发展

8、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机遇更大.带来新发展机遇 签署推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版建设在货物贸易、服务投资、规则等各个领域的开放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国在 中承诺的开放水平 东盟 国作为 重要成员可借助“两国双园”等现有平台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合作.新冠感染疫情带来新机遇 新冠感染疫情暴发后中国作为防疫最成功的国家在出口医疗物资以及相关民生物资方面占有巨大市场“两国双园”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贸易物流枢纽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食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俄乌冲突带来新机遇 俄乌冲突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和经济脱钩或加剧从高科技、重要原材料、能源到交通的全球统

9、一市场将变得更加分裂国际金融体系去美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重心加速东移至亚洲“两国双园”作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促进金砖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四、新时代“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两国双园”作为近年来深化国际合作的一项新模式为区域合作与经贸合作增添了新动能 当前中国在政治、制度、发展和机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为进一步推动“两国双园”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成为其他“两国双园”开发建设的有益借鉴提出

10、以下思路和对策(一)推进贸易自由化建设 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 规则高质量实施平台体系示范 借力中国自贸试验区政策机遇在“两国双园”加快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与 其他成员国双向投资额翻番.建设国际陆海贸易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示范 发挥陆海新通道和钦州、关丹两港互动优势两园共同打造以冷链物流为核心面向国内和东盟两个大市场的国际性物流园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构建线上与线下协同、期货与现货联动的“贸易 产业 供应链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港示范 钦州、关丹两港稳步增开集装箱远洋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南向、北上、陆海循环的亚欧环线扩大集装箱外贸航线覆盖范围 邀请东盟国家协同打造连通马来西亚

11、、辐射东盟的多式联运联盟基地和服务中心.建设燕窝等特色商品自由贸易示范 提升“两国双园”贸易口岸功能在跨境投资审批、金融政策上给予倾斜打造燕窝特色“工业 旅游”精品线路促进燕窝与旅游等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集聚示范 推进国际贸易企业注册引导企业不断探索外贸服务新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吸引银行、保险等转口(离岸)贸易相关企业主体入驻集聚(二)推进投资便利化建设产业投资合作示范区.创新跨境跨区域投资合作模式 对标 经贸规则建立中马双向投资合作促进平台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低碳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链集群 依托“两园两港”建设打造马

12、来西亚与中国石化产业链条互补互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氢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集群 利用中药材进口口岸优势推进化学原料药产业招商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持续推进“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建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质生态.推动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推动跨境特色产品产业链集群 实施燕窝产业壮大工程通过贸易带动产业有效提升跨国燕窝供应链运作效率加快推动钦州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毛燕及燕窝深加工基地(三)推进金融国际化建设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共建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充分利用“两国双园”金融创

13、新试点政策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钦州园设立分支机构限制扩大钦州园区金融创新试点范围和业务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两园”内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转让、债券发行及资产证券化.构建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 通过打造“金融科技 产业 教育”综合孵化生态为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深化“两国双园”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探索新型项目融资模式为中外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提供金融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借助“两国双园”跨境金融合作和金融创新平台推动产业供应链更好、更快实现“两国双园”全球化发展引导园区相关平台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供应链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创新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化融资业务.完善金融服务体

14、系 通过为“两国双园”搭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加强银企对接推动“园区保”服务列出企业“白名单”等.建设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金融结算体系 鼓励推动金融机构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与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企业合作提供适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推进发展高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高品质国际化城市服务功能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实施园区公共服务功能提升计划丰富园区各类活动空间探索与马来西亚接轨的国际社区管理模式加快自贸新城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建设绿色低碳绿色智慧园区 对标“双碳”目标强化“生态 ”理念创建便民低碳出行空间构建“两国双园”绿色生态圈 大力发展智慧园区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 尽可能保留天然的河流、水塘、湿地以及

15、树木植被把“两国双园”科学建设“绿色海绵体”.积极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特区 对标 自然人移动规则建立“两园”人才服务管理制度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内外资和上下游企业在“两园”合作园区层面进一步出台具体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专才到园区集聚.积极扩大中国和马来西亚人文交流合作 为避免因文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6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6后疫情时代湖北省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困境及精准传播路径 以“农家书屋”建设为例徐振云 王璐璐 兰 婷 孙 飞 李雪铭【内容摘要】湖北省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困境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及

16、村民观念落后、村民参加积极性不高、农家书屋建设雷同、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不足等 根据 精准传播理论应从提高传播效率、准确把握传播时间、拓宽传播渠道、精选传播内容、调研受众、关注传播效果六个方面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传播【关键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农家书屋精准传播【基金项目】本文为 年度黄冈师范学院高级别培育项目“后疫情时代湖北省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研究”(编号:)、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青年人才项目“低纬度电离层扩展 多手段观测和理论研究”(编号:)、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中青年人才项目“量谱协同下的不平衡遥感影像深度主动智能解译方法研究”(编号:)、年度黄冈师范学院高级别

17、培育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不平衡数据集挖掘”(编号:)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徐振云(.)女山东临沂人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信息传播王璐璐(.)女吉林人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信息传播兰婷(.)女江西高安人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空间物理、空间信息处理孙飞(.)女江苏扬州人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空间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李雪铭(.)女河南周口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区域文化传播 年 月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 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吹响新时代

18、乡村振兴号角 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可以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就当前的发展来看湖北省农家书屋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最主要的是维护好、利用好、管理好的问题 农家书屋是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文化惠民工程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点项目基层文化惠民工程逐步扩展到乡镇文化站、农民体育建设、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七大文化惠民工程的体系基本形成 农家书屋工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与以上六大工程

19、协同发展化冲突带来的风险应推动开展高层次中马人文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与关丹等马来西亚城市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五)推进建设协同化加快构建高效开放新机制示范区.建立完善双边高层沟通协调机制 探索提升“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层级增加理事会成员单位成立理事会秘书处分行业成立国家部委对接的专责合作组、专责小组等提高合作成效.建立健全“两园”互动合作机制 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经济技术交流会等一系列高端平台为“两园”政策沟通、共商规划、共创品牌、共引项目提供平台.建立跨境产业链合作和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由中马有关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商协会组成的产业合作联盟完善相关组织机

20、构建设联盟交互信息平台开展产业链跨链整合促进活动.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合作机制 发挥“两园”深耕中马、辐射东盟的高水平开放门户优势探索建立以衔接东盟市场和国内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川渝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北部湾经济区等市场为特色、承接双向产业转移合作的区域投资联动新机制推动跨境产业链合作打造面向东盟的双向投资枢纽.建立“两园”风险共同防控机制 不断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借助政策支持规避相关风险协同建立“两园”检疫等特殊领域的风险精准预测、控制和处置机制【参考文献】毛薇林千子.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研究 与新加坡模式的对比.经济论坛:皮小明周吉意.发挥“两国双园”优势引导广西企业“走出去”对策建议.市场论坛:高朴.做大做强中马“两国双园”建设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钦州日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