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607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93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 录 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4 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5 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1 2012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2 2013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3 2014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4 2015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15 2016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16 2016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

2、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17 2017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7 2017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8 2018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35 2019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36 说明:回忆版真题为考生根据记忆书录,部分题目的表述与原题可能稍有出入,可能有表述不精确和题目缺失的情况。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学校教育 2活动课程 3学在官府 4小先生制 5

3、苏格拉底方法 6新教育运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2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3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4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综合实际阐述教师劳动的特点。2试述教学过程的性质。3试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4试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2010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学校教育 答: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4、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学校教育活动通常是在教育者主导下,掌握教育目的,采用教学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2活动课程 答: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活动而编制的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 世纪末 20

5、 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3学在官府 答: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的现象。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4小先生制 答:小先生制是指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 年,陶行知筹办了山海工学团

6、,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采用了小学生制。陶行知主要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小先生制。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苏格拉底方法 答: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育方法,亦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的,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传授既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与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苏格拉底法的步骤是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追问与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并上升为一般

7、概念。6新教育运动 答:新教育运动是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次教育革新运动。新教育运动以反对传统教育、提倡发展儿童自由个性与活动能力为特征。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因此也称新学校运动。19 世纪末,新的经济与政治状况需要有首创精神和有能力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人才,那种只重书本知识、纵人骄奢怠惰的贵族式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改革。英国教育家雷迪作为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即艾伯茨霍姆学校。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

8、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能够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体力和智力总和的生产力,并非个体自然生长的结果,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把由年轻一代构成的可能的劳动力,分流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现实的合格的各种劳动力或专门人才。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它通过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劳动力推动

9、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科学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成果的知识体系,它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当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机器、设施及技术,为扩大利用自然力和劳动对象开辟新的方法、途径和领域时,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而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因此,发展现代生产需要发展现代科技、现代教育为其服务。(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现代生产有其显著特点,它是日益科学化、机

10、械化、智能化的生产。它的生产率提高与古代生产不同,主要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延长劳动时间;而是依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不断革新,依靠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质量,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扩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和改革中的创造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增大。总的来说,教育通过传授生产经验、科学知识,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具有更高效能、更为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教育还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人才,均有助于发挥人的

11、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2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答:孔子是春秋时期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编订了“六经”,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

12、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于改过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且行之有效的;(6)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实施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总结出许多精辟的教育原则。总的来说,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3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答: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

13、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体现在教师聘任上,唯才是用,不拘一格延揽人才。蔡元培延聘教员,最重要的是学诣,有真才实学的,不论何种学派、何种政见,都聘为教员,如学术水平低下,则不论什么人,不论背景如何,一律淘汰。尽管不同学派教师之间政见不同,但在学术上各抒己见,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蔡元培在为北大物色教员时,不仅刻意延聘知名学者,也注重引进青年新秀。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使得北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大大提高了北大的教育和科研水平。(2)体现在思想自由上,包括学术自由和学习自由。大学应允许不

14、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具体体现在学术上和学生的学习上。在学术上,蔡元培认为,无论是何种学派,只要持之有故,即使是彼此相反,都会任其自由发展。由于蔡元培的积极倡导,北大学术研究,自由讨论之风极盛。在学习上,蔡元培主张学生广泛接触教员中不同派别的观点,使学生不拘泥于一己之见、一家之说。学生在学习方面拥有选择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的自由。他还强调同学之间应开展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讨论,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派别的比较研究中,从学习广泛的知识中引出新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这些措施使学生有很大范围的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钻研学问的积极性。(3)体现在知识内容和课程设置上。

15、从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个思想出发,蔡元培提出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因此在知识内容上,广采博收古今中外一切学术思想和文化成果。反对旧大学里专己守残,孤陋空疏的弊习,提倡中西兼融,择善而从。对于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他主张结合中国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并促使其发展。总的来说,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一办学原则不仅发展了新教育、新文化,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进步,中国革命也做出了贡献。4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答:学生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

16、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促进自己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构建活动来接受信息,形成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3)学习内容的间接性 在经验传递系统中,学生主要是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不是亲自去发现经验,因此,所获得的经验具有间接性。(4)学习的连续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表现在前后学习相互关联。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后面的学习又是前面学习的补充和发展。(5)学习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形成行为习惯以及培养道德品质和促进

17、人格发展。(6)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互动,倡导合作学习、交互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综合实际阐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答:我国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

18、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2)

19、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

20、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是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进行的。2试述教学过程的性质。答: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共同活动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相长”在学记中有经典论述。“虽有嘉肴,弗食不

21、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尽管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但作为其引申,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可谓是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2)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而,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具有一般性,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规律。但

22、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表现为:间接性:即学生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简捷性:即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大量经验;制约性:即学生的认识活动还受儿童身心发展特征所制约;引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3)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虽然教学过程本身并非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但它却强有力地影响、促进着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要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更要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23、因而,现代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赫尔巴特明确提出的。赫尔巴特认为知识和道德有着直接和内在的联系,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的目的要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5)教学过程是具有多质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个性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6)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 教学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包括:从

24、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全过程,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一章的教学过程,一节或一课书的教学过程。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要相互区别,不能混为一谈。3试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答:在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在 1800 年发表的方法中,他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实现教育心理学化,建立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教学心理学化可以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25、,并力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和阐述教学问题,反复强调了心理学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依靠心理学知识的指导。教学要有条不紊地、有次序地逐步加深和提高,不应随意跳跃或先后倒置,因为“智力和才能”的发展,要有一个适合于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人们任何方面知识的获得,总是经历着“从模糊的感觉印象到准确的感觉印象,从准确的感觉印象到清楚的映象,再从清楚的映象到明晰的观念”的过程。因此,他把观察和接触事物,看成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第一步,要求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形成明确概念,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论述,要实现教育心理学化,必须:第一,要求将教育的目的

26、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第二,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第三,实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2)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现实意义: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从历史的继承性来看,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显然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引申发展出来的。裴斯泰洛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全面发展了“自然适应性”原则,使其更为丰富。裴斯泰洛齐的突出贡献是把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发展为教育适应儿童心理的

27、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使卢梭提出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学内容心理学化;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懂得自己教育自己。虽然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但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不仅成为他自己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 19 世纪欧美一些国家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4试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答: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特

28、定环境下,个体产生新异的和适合的思想和产品的思维能力。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也是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生动的想象力和独特思维能力等共同组成的。关于培养创造性的措施,主要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本原则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两个方面展开。(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本原则: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创造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加大。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需要改变教师全能的观念,积极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改变原有的僵化的评定标准,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密切相关。为了培

29、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不断创设变化的、能够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多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自然,考察社会。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鼓励直觉思维和大胆想象,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猜想去探索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书本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他们表现得与众不同的时候,应该使得他们感到自豪而非不安。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可以在学校开展各种创造性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逐渐养成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个体

30、创造性的高低与个人的个性也密切相关。应该注意培养诸如独立、勤奋、自信、有恒、谦虚、细致、好进取、好探究等个性品质。(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创造性训练的一般技巧:a创设适宜的条件;b采用发散式提问模式:通过发散式提问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c摆脱习惯性思维:摆脱习惯性思维的训练,被人们称为是“创造性思维的准备活动”和软化“头脑的智力柔软操”;d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性:认知行为调节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自我状态,从而提高其自我知觉和发散思维。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是一种结构性的、综合性的方法,鼓励个体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想象力

31、。该模式假定所有个体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创造性,并且创造性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该模型有六个步骤,其中综合了许多激发创造性的技术,如头脑风暴法、对偶法、酝酿、想象、延迟判断、强制关系和针对性练习等。其基本步骤如下:a发现目标;b发现事实;c发现问题;d形成想法;e发现解决方法;f接受发现。脑激励法:脑激励法,又译头脑风暴法,它的核心思想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区分开来。基本的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分合法:分合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即“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

32、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自由联想技术:自由联想技术是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教师对于学生所提的看法和意见,不给建议和批评,完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自由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当学生提出独特的、少有的构想时,教师进行鼓励。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

33、5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学 2教育目的 31912 年教育方针 4学记 5自然后果法 6 教育基本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2简述四大教育三大方式。3什么是有意义学习的条件?4简述我国古代书院的特色。三、论述题 1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有哪些?2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这一说法。3评述杜威的课程论及其意义。4列举从古代到现代对教育的三种不同的解释及其对教育本质的论述。2016 年河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

34、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学 答:教育学是指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

35、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其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调控、评价的功能。31912 年教育方针 答:1912 年教育方针是指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于

36、 1912 年初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超轶现世之观念,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美感教育即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对后世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4学记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上最

37、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 1200 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了师生关系。在教育作用方面,它把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分别概括为“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在学制系统方面,它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它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并进行具体指导的思想;其中的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和长善

38、救失;在教育教学方法中,它论述了问答、讲解、练习和类比几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5自然后果法 答: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这样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是由其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反封建专制教育的意义,但易引发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思想,后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进一步发展。6 教育基本

39、法 答:教育基本法是指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通常规定一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它具有教育宪法的性质,是教育法规中的基本法。其他教育法必须符合该法的原则精神。它由序言和十一条条文构成。序言中阐明了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总目标和制定本法的宗旨。其条文首先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方针,进而宣布教育机会均等,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认男女同校受教育,规定了关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教育、宗教教育、教育行政等方面的一般原则。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

40、的经济功能。答: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其经济功能具体如下:(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教育正是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仅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合格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普通教育传授一般的文化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和专业教育旨在传授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在这个意义

41、上,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因此,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现代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因此,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教育能够生产科学技术,教育还能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还创造新的生产力。

42、生产力的要素的变化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今都与科技、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教育是生产力变化的“因”,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果”。2简述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答: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在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这集中表现为他所概括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1)四大教育 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要解决愚的问题,具体做法是“从文字及艺术教育着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的准备”。凡关于文字研究,开办学校,教材的编写,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乡村教育制度的确立都包括在内。其首

43、要工作是除净青年文盲,将农村优秀青年组成同学会,使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生计教育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方法;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它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及科学医药的设施。使农民在他们现有的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

44、以保证他们最低程度的健康。具体措施是要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由村到县组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个县单位的保健体系:县设保健院,区设保健所,每村设一个保健员,由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经过短期训练后担任,负责全村的医疗保健工作,使每一个农民,都有得到科学医药治疗的机会。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公民教育是要“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它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人们办教育,固然要注意文艺、生计、卫生,但是人们不要忘了根本的根本,就是人与人的问题,大家要都是自私自利,国家就根本不能有办法,也没有复兴的希望”。所以,公民教育首先是施以公民道德的训

45、练,使每一个公民,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发扬他们公共心的观念。晏阳初认为,在“四大教育”中,公民教育最为根本。(2)三大方式 学校式教育 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初级和高级平民学校学制为4 个月。初级平民学校以识字教育为主,力求增强学生读、写、说能力,以达到流畅通顺的水平,内容为上述四大教育。方法主要采用导生传习制,用业余时间进行教育,课本为公民千字课。高级平民学校为毕业于初级平民学校的一部分青年农民所设立进一步传授更具体的关于四大教育的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执行计划的村长,特别是同学会会长。对于妇女,因为在乡村很难寻觅到正规女教师,故应“特别

46、着重培养她们从事初级平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至于生计巡回学校,是为“使农民取得应用于农村当前实际需要的训练,以生活的秩序为教育的秩序,顺一年中时序的先后,在研究区内分区轮流巡回训练,传授切实的技术”。在方法上还注意以成绩优良的农家为“表证农家”,作为示范引导的典型。社会式教育 社会式教育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取材于四大教育,主要是通过平民学校同学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如成立读书会、演说比赛会、演新剧、练习投稿、成立自助社、合作社、农业展览会等,使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继续受教育。平民学校的毕业生同学会是其中心组织。家庭式教育 家庭式教育是对各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

47、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就是每个家庭应对其成员进行公民道德训练、卫生习惯、儿童保护、家庭预算、家庭管理、妇女保健、生育节制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仍是四大教育,选材标准侧重家庭需要与身份特点。3什么是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答:(1)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

48、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前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客观条件),后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要求。也就是说,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主观条件 a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有

49、逻辑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即学习材料有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的可能性。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4简述我国古代书院的特色。答:书院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近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依托,它将图书馆、学校教育、研究机构集于一体,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的特色,对中国古

50、代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的发展与繁荣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组织管理上的特色 机构设置简单,管理人员精简 历代书院的管理人员往往既是书院的主持人又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由著名的学者担任,这就减少了书院人员的闲赋。书院的负责人一般被称为“山长”,也有的称“洞主”“山主”“堂长”等。书院除了山长之外还设立副山长、助教、讲书等,他们协助山长管理书院的教育教学事宜。另外,书院的学生也可以参与书院的管理。课程设置灵活,富有特色与弹性 书院的课程虽以讲学为主,但是讲学又分为学术传授、讲会式讲学和宣传教化式讲学。讲学方式的不同,讲学的目的就各不相同。而且在讲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师生之间就道义问题进行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