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性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744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性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性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性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7第 37 卷第 2 期 2024 年 1 月Vol.37 No.2January 2024艺术科技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艺术审美日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随着人工材料的面世,人们更关注人工材料。人工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然而,人工材料的流行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工业成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另一方面,工业产品难以真正打动人心。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自然的珍贵性,开始渴望亲近大自然。许多国内外艺术家重新积极探索自然材料,通过赋予其艺术品精神性以回应社会命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归纳不同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以此

2、来探究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表达,从而进一步深化大众认知,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疗愈的作用。1 当代语境下自然材料语言的嬗变1.1 艺术观念的更新在古典艺术中,材料一直以服务者的单一身份隐藏在造型与色彩的背后,作为艺术创作中的物化因素,时常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1。20 世纪初,抽象艺术思潮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尤其是自毕加索的“分析立体主义”的实验性探索开始,传统艺术得益于材料的介入实现了新的突破2。在后工业革命时代,反传统成为 21 世纪艺术的主流,强调个性表达、注重内省反思成为社会和个人艺术价值判断的立足点,材料也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直接展现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借此,材料实现了从“幕后”至“台前”

3、的地位提升,完成了从“服务造型”到“诉说自身”的角色转变。1.2 现代艺术中自然材料应用的必然性材料与艺术家的艺术观念、思想情感之间产生新的碰撞,呈现新的景象,这种现象是现代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必然产物。第一,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以木质材料为例,从传统木雕到复合材料,其始终能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在时代命题下焕发新的生命力。第二,自然材料具备自然原始的形状、肌理、物性特征,能丰富作品创作层次。第三,自然材料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个人记忆的联想,能够引起观者的精神共振。因此,应用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成为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 自然材料赋能艺术作品精神表达2.1 自然材料的基本属性在促进人类社会文

4、明进步中,自然材料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加工程度进行分类,自然材料包括非加工自然材料和加工自然材料3。在艺术作品中,非加工自然材料是指客观存在或自然生成的物质,它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性探究李建文,金梦非(湖北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摘要:目的:把握自然材料的艺术语言,挖掘自然材料的精神性内涵,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丰富现代艺术的发展形式。方法:以自然材料为切入点,对其艺术语言的嬗变、自然材料的精神性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探究自然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精神表达。结果:查阅文献发现,无论是在各个社会领域,还是对艺术创作而言,自然材料都是地球

5、给予人类的最纯粹的馈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大量不加工或少量加工的自然材料被广泛运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在艺术领域,丰富多样的自然材料也给艺术家带来了创作灵感,拓展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空间。然而,人类仍未善用自然界蕴含的生物密码。着眼当下,不断涌现的数字艺术品将人类牵引到喜忧参半、进退维谷的境地。放眼世界,近三年来爆发的世界性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生活方式、生产关系以及生命意义。结论:对自然材料的精神性研究不仅能为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而且对于以艺术抚慰人心、以艺术之力承担生态责任,践行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伟大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自然材料;现代艺术;物性

6、;精神性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117-03118艺术研究保有物质的原始状态,而加工自然材料是指对自然界原有材料进行简单物理加工和艺术创作的材料,艺术家能够进行主观性的处理和构建。从物质属性来看,自然材料除了包括自然金这种天然金属材料外,还包括自然有机材料与自然无机材料,前者取自植物界的藻类、木材、农作物等,以及动物界的绒发、皮革等;后者则来源于石材、夯土等。自然材料的基本属性主要有以下四个:第一,自然属性,指自然材料的生长能力,在造型、肌理上通常具有随机性;第二,物理属性,指自然材料的质地,如柔软的沙子与坚硬的石块;第三,社会属性

7、,指自然材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只有拥有社会属性的自然材料才能由形式主义的美感转化为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语言系统;第四,文化属性,指自然材料的永恒价值、文化渊源和历史沉淀,任何作品若是丧失其文化性,便犹如无根浮萍,难以长久。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只有把握好自然材料的基本属性,才能创作出带给受众强烈的场域感受和引导受众对创作主题进行深度思考的作品。2.2 自然材料的精神性追寻材料艺术不仅是一种材料呈现,还是一种精神表达。艺术家的主观创造能力会赋予材料通识意义之外的独创性精神,在艺术创作中,主体对物质媒介的重构最终会诞生独特的精神内涵。第一,自然材料启发艺术家的艺术灵感。自然材料往往具有纯粹直观的形

8、态,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材料会牵引创作者进行思考,艺术家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材料的性质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想法,从而更改或调整初始的创作方案。在探索材料属性的过程中,传统语境发生了更迭,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也从以物成型走向了以物为型,创作者的审美逻辑越来越重视物性的美感,关注自然材料语言的本质表达。例如,在甘少诚的木雕作品朋友们中,既有传统雕塑中的因势象形,又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痕迹4。艺术家充分保留木头的自然属性,巧妙借助树瘤的形态加以主观雕刻,每个木头单体由此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由此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材料也在启发艺术家进一步关注材料的本质属性,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第二,自然

9、材料丰富艺术品的精神表达。不同的自然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肌理,能够丰富艺术品的表达层次。如果说自然材料帮助艺术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那么不同自然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最终也传达着艺术作品不同的精神气质。同样是木材料创作,莱昂纳多德鲁更倾向于以现代几何的抽象语言呈现整齐堆叠的大型墙壁雕塑作品,他的作品往往没有一个具象的名字或主题,而是让观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自由体验和思考。在具体创作上,德鲁在作品数字 9C(见图 1)中对木材进行切割、氧化、燃烧和风化处理,易燃易雕刻的木头经艺术家之手所留下的痕迹感更能体现作品的生命力,在最终的视觉效果上,每块面板的中心均饰有哑光黑色水洗和白色脊柱,整个作品充

10、满张力。德鲁一直关注生命周期和人类劳动如何留下生命痕迹的话题,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痕迹感以及生命力的印证。图 1 数字 9C莱昂纳多德鲁(图片来源:网络)3 精神性表现的不同面相艺术作品的精神性是材料被人专属化的一种特性,不同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艺术家不同的精神面貌。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自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大多受到艺术家某段特殊生活经历的影响。作为艺术家与某段生活共情的媒介,材料忠实地记录了艺术家的情感记忆、生活经历5。以下将对东西方两位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探讨。安塞姆 基弗,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艺术大师,在他的创作主题中,浓重的悲怆与悠长的诗意相互交织,伴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希望与追索意味的历

11、史感6。在文学、政治、宗教和哲学的基础上,基弗经常重新审视特定的主题或图像,创造出与历史同为一个连续循环的概念相呼应的作品。艺术家早年的经历对他的艺术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面对最平凡的媒材,基弗尤为擅长赋予其精神119第 37 卷第 2 期 2024 年 1 月Vol.37 No.2January 2024艺术科技内涵,将材料的物性与诗歌相结合,以此赋予材料物质之外的意象价值。以经典的玛格丽特(见图 2)为例,保罗策兰的诗歌死亡赋格曲是这件作品创作的精神源泉。此诗歌描述了两个女性形象,借此表达种族歧视的事实:象征雅利安人的“金发的玛格丽特”和象征犹太人的“灰发的舒拉密兹”。为此,基弗在创作中利

12、用与作品表现主体形象相似的自然材料去营造一种特殊的语境空间。一直以来,金发的玛格丽特都是德意志民族所尊崇的完美女性的化身,而基弗在作品中对这一形象进行了新的解读。玛格丽特的金发以稻草的形式,竖向粘贴在焦黑的土地与灰暗的天空之间,其中土地与天空代表着饱受战争硝烟摧残的德国土地。她的名字被横向刻在背景上,与稻草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平衡。麦秸从萌芽到衰败枯萎,在四季变迁中早已失去了实用价值,而艺术家用独一无二的作品,描绘了犹太人的心理本质和心理趋势,打破了来自强大的集体意识的障碍物,这也证明了纯粹的自然材料所指涉的隐喻更有深度,更能震撼人心,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和文明冲突的反思。图 2 玛格丽特安塞姆基

13、弗(图片来源:网络)徐冰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当代艺术家之一,从20 世纪 90 年代自己迁居美国的这段特殊经历中意识到,西方艺术理论和观念对中国艺术创作的渗入虽然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但中国传统艺术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这进一步激发了徐冰在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意识。他的作品虽大多以东方元素为主要表达,但并非将其与西方艺术简单叠加,而是将具象的本土文化转化为现代思想。因此,多年来徐冰不仅在探寻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还在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在他看来,中国人是最懂得如何与自然相互配合,从而借助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的7。在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中,

14、艺术家对司空见惯的自然材料进行了转换,从而实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另类演绎。徐冰路过西班牙机场办公区域时,玻璃背后透出的与水墨画极为相似的盆栽剪影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在呈现形式上,该作品为受众搭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从前面看,是一幅生动的中国山水画,而从后面看,可以发现整幅作品是由枯枝落叶与回收材料构成的,这种原始无序的状态,引领观者进行更深入的精神交流。徐冰借助水墨语言,为大众呈现了一个主要利用自然材料创作的现代装置艺术作品,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真实诉求:在全球文化同质化趋势下,为抵抗西方世界文化殖民主义,结合当下国际艺术视角,向西方有效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可见,自然材料在当

15、代艺术表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自然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意义引发艺术家思考艺术的本质,从而逐渐构建自己的创作语言;另一方面,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自然材料的解读进一步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达层次,拓展了现代艺术中的材料语言。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保亲切、朴实柔和的自然材料更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更契合多元化的现代艺术形式,它必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参考文献:1 高一,张英琦.浅析自然材料在综合艺术中的语言表达 J.艺术市场,2022(2):104-105.2 王燕,李静.综合材料的运用对现代视觉语言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8(4):100.3 慈程.纤维艺术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与表现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7.4 虎妍.木的新生:对木材料雕塑的理解与分析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0.5 孙迎雪.材料即思想:艺术作品中材料精神性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6 李洁.站在废墟上的诗性画家:安塞姆 基弗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7 孟繁玮.面对时代,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谈材料与艺术 J.美术观察,2014(4):5-8.作者简介:李建文(1968),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金梦非(1997),女,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