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90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旬 刊2024年第2期 95 小语论坛并出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节日画面。”学生分享交流对前两句的想象:天空的毛毛细雨,就像人的纷纷思绪;路上行人着急赶路,个个精神落寞。教师补充诗人资料:此时的杜牧四十多岁,孤身一人赶路,衣衫也被雨淋湿了,他又想到清明节家人在团聚踏青,内心郁闷。此时,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文,学生会由此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人的想法找酒家避雨休息,喝酒驱寒消愁。学生分享对三、四句的想象画面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现诗中画面,引发学生探讨、理解“遥指”的内涵。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绘“杏花村”之景,从而引起学生想象,走进诗人

2、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最后,学生配乐读古诗。(三)小组合作: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借助注释解释诗题,教师补充介绍王维和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根据学习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代表朗读古诗,教师指导读好停顿,读出节奏。学生依据学习单,迁移学法,理解诗意,想象情景。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诗人为什么在重阳节这一天“倍思亲”呢?学生聚焦两个“异”,体会诗人此时的孤独。再结合“登高、插茱萸”的节日习俗,体会诗人的孤寂和浓烈的思乡之情。由此,学生走入诗人内心,体会情感,再读古诗。(四)积累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三首古诗描写了不同的节日情景,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还有

3、许多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教师发布“为传统节日代言”任务。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2.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收集描写传统节日的诗歌,画一画过节时的情景,制作节日书签,并用一段话为传统节日代言!参考文献:1陈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2020(11):73-74.作者简介:北京市八一学校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朱兰萍摘要: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深入认识和掌握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语言和艺术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并提高他们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

4、和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深入认识和掌握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语言和艺术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并提高他们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1。审美教育还能培养2024年2期.indd 952024/1/30 9:01:3696 2024年第2期小 语 论 坛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5、,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是实现审美教育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一、文本诵读发现美学生学习语言、体味意境的重要环节,就是读、吟、诵、唱。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用吟诵古诗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发现文本中蕴含的韵律美、文字美,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陶冶、净化小学生的心灵。在教学古诗山居秋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了解作者王维,接着理解诗题,再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古诗,让学生感悟诗句的节奏美。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体会诗情。还可以借助画面,结合诗人创作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二、品读课文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文语言精美、意境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课

6、文,感受文本潜藏的美。在教学彩色的梦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彩色的梦”可能是怎样的梦,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接着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文章的音乐美、韵律感。在读第 2 小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插图,找出对应景物,并在朗读中感受景物美,如朗读“绿了、红了、蓝了”时体会排比句式的加强语气,想象画面明丽的色彩。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品读第 3 小节,结合课文插图延伸想象,感受森林中小动物的团结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在课文结尾,要抓住“精灵、梦境、叮咛”这几个词语,让学生感受拟人的修辞手法带来的生动表达效果。三、课程融合拓展美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课程融合意识,

7、强化学科间、学科与综合课程间相互依托、渗透、整合的意识,试着将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发掘文本中潜藏的美,从而使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如在教学画杨桃时,以“杨桃”为主题,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美术课程融合到一起,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杨桃,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看到的事物结果也不一样”的道理。再进行“写杨桃”的写话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不一样的形状,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美术课中,美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杨桃的棱、形状、颜色等,学习如何画杨桃。从文字拓展到创作、再到绘画,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创造美的能力。四、读写结合创造美“我手

8、写我心,彩笔绘生活。”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在教学 枕石 时,学生朗读时发现用了叠词“寂寂”,师相机引导:“将叠词运用在古诗中,更加体现出深山之中的寂静,我们在古诗创作的时候,也可以用上叠词,使表现的程度加深。”此时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看到窗外的白云、小草,加之自己的联想,即兴创作出古诗:悠悠白云飘,青青小草笑。嬉戏操场上,琅琅读书声。学生学以致用,用叠词“悠悠”“青青”“琅琅”呈现出一幅人景合一的校园画面。再比如,杜甫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在体会了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结合兰州三月气候特点,创作了金城三月:细

9、柳弯弯待妖娆,天街小雨润如酥。春寒料峭盼艳阳,金城三月似江南。这样的训练,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创作诗歌的兴趣,使其从中发现文字的美,还能够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善于探究,挖掘其中蕴含的美育元素。还应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程瑞瑞.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3(11):137-139.作者简介: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教育集团创成分校语文教师。2024年2期.indd 962024/1/30 9:0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