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2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4 卷 S1 期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349 收稿日期:20221223 基金项目:2023-2025 年北京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No.BYESS202328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米青年学者”项目(6326172)作者简介:孙亦晗(1999),女,硕士生,主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信息设计。通信作者:刘源源(199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驱动的前沿交叉包括医工交叉-包容性医疗健康工程、空天科技-人机交互设计;老龄化设计创新 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 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 孙亦晗,刘源源(北

2、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摘要:目的目的 研究如何通过跨感官交互设计提升太空旅行场景下乘客的就餐体验。方法方法 以“联觉”感知设计方法为指导,围绕太空就餐流程对太空旅行场景下的用户体验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设计原则框架,构思了产品形式;通过用户调研收集食物的味觉印象语义学描述,分析得出食物的普适视觉印象,从色彩图案和形态肌理两方面对产品外观视觉元素进行设计,并通过用户测试验证感官间的关联匹配特性。结果结果 以创新的太空餐具产品设计为载体,引入“联觉”感知要素。通过探索诱发味觉感受的“联觉”模式的可能性,在不改变食物营养组成的条件下丰富太空乘客的味觉体验,进而提升太空探索者在太空旅行途中

3、的饮食舒适性和就餐愉悦感。结论结论 基于“联觉”感知的跨感官交互设计为提升太空旅行的就餐体验提供了创新思路,有助于提升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的就餐体验。关键词:“联觉”设计;跨感官交互;太空旅行;餐具设计;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349-10 DOI:10.19554/ki.1001-3563.2023.S1.052 随着商业太空旅行的发展,太空旅行成为一项大众旅行项目已不再遥不可及。在未来的太空旅行场景下,目标用户将会多样化,不仅包括有太空工作任务的宇航员,也包括去太空旅行的非宇航员。目前为止,大多数关于太空食品的研究只强

4、调了食物的功能性和营养配置,很少有设计研究系统地关注乘客在太空就餐中的体验,特别是考虑太空乘客的就餐愉悦感。因此,需要设想一种不同于现有航天就餐体验的更创新的方式,以提供更愉悦、更舒适、更趣味化的食物体验。同时,需要建立恰当的调研体系模拟特因环境下的食物感知体验,深度挖掘用户的情感需求。本研究通过将“联觉”感知特性与多种感官属性和食品口味相关联,以满足航天食品多样化的情感需求,增加饮食舒适性、愉悦感和体验感,为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的饮食体验设计提供参考。1 基于“联觉”感知的食物体验设计 1.1 联觉“联觉”(synesthesia),又称为通感,从科学成 因的角度讲,“联觉”源于一种神经系统现

5、象,具体表现为当人的记忆或联想被某种感官激发后可以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关联感受1,即由一种感官刺激诱发其他感官层面上的心理感受或行为记忆的过程,其中激发“联觉”反应产生的感官要素称为诱发物(the inducer),诱发物所引起的对应感官感受称为伴随体验(the concurrent)2。“联觉”感知形成的原因涉及生理学、行为学和感知学等多个层面,感官间自发产生的无意识心理暗示很大程度受到感性经验的影响,例如,人们很容易从蓝色联想到海洋、湖泊等意向,从而与“冷感”相对应3;而黄色总与柠檬水相联系,因此看到黄色液体,就会给予人们一种酸味的初始印象。当然,这种“联觉”体验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和跨文化性,

6、会因涉及个体日常的生活经验而产生差异,例如,在一些普遍接触味精的亚太地区,人们对“鲜味(umami)”具有明显的偏好,因此更容易联想到愉快的经历和体验;而一些对于这种味道不熟悉的人则容易在品尝鲜味后想起一些失败的经历4。“联觉”增强了人们对感官间相互作用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跨感官关联与整合过程。350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1.2“联觉”对跨感官交互设计的启示“联觉”是多感官的相互串联形成的感官体验,感官是“联觉”的载体和基础。“联觉”设计(Synesthetic design)作为跨感官交互的一种重要现象强调了从五种基础感觉器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间的联系出

7、发,关注感官属性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考虑将多种感官体验作为一个整体所能呈现的最佳感官配置5,实现多维度信息的整合,丰富用户的互动体验6。“联觉”在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将“联觉”感知作为一种设计表达方式运用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食物设计等多种设计领域中。通过打通不同感官特征间的通道壁垒,巧妙地融合不同感官感受记忆,对齐各感官在认知上的体验,紧密用户与互动对象间的情感联系7。“联觉”感知在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补偿性、联想性和转移性 3 个方面8,运用案例见图 1。图 1“联觉”特性在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1)补偿性。补偿性表现为五感间的生理补偿,即通过刺激一种感官自发地引起大脑中另一类感知行为

8、,弥补另一种感官体验上的缺失,从而达到感官体验升级的目的。例如,为盲人设计的触觉地图9,通过触觉感知弥补视觉的缺失(见图 1a)。2)联想性。联想性体现在“联觉”感知所能唤起的相关行为经验与记忆。将有关联的事物和行为运用设计载体表达出来,刺激用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从而引发联想产生回忆。通过获得一种感知上的熟悉感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深泽直人的壁挂式 CD 机(见图 1b)以换气扇的外形为基础,打破了触觉和听觉的界限,通过触觉行为拉动拉绳式按钮,碟片会像风扇般转动并播放音乐,让人联想到风扇叶片旋转带来的徐徐凉风,带给人清凉悠闲的心理体验3。3)转移性。转移性指心理层面的感官联结,以一种感觉的刺激

9、诱发另一种感受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心理体验。设计师 Freidman Benda 设计的 Nendo系列家具(见图 1c),将蓝色水彩晕染过程的动态触觉效果运用到视觉呈现中,给用户带来一种水流的触觉感。这是利用视觉对色彩这一设计要素的感知冷色系匹配清凉的感受,运用到了椅子的设计中,引发用户的放松、清凉的感受。通过运用“联觉”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理解“联觉”产生的逻辑,从而指导“联觉”感知在跨感官设计中的应用。1.3“联觉”感知在食物体验设计中的案例及方法“联觉”感知在食物设计中的运用是以多感官体验为目标,基于和味觉相关联的经验感受,以产品要素设计的形式建立食物和感官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 跨模态感

10、官体验体系。通过合理表达“联觉”感知以建立味觉和其他感官模态间的联系,“联觉”感知已被实践具有提升食物体验的潜力(见表 1),这些案例均强调了探索“味觉”表达方式的重要性。Sevi Merter将“联觉”感知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分解为六个步骤10:(1)解构设计载体(Deconstruction);(2)定义感官组成(Identification:);(3)探索感官特性(Placement);(4)构思呈现方式(Ideation and Representation);(5)匹配感官元素(Reconstruction);(6)发展设计概念(Finalization)。本研究基于此设计应用

11、方法,结合食物体验设计案例的研究重心,将“联觉”跨感官设计的操作方法提炼为三个核心:(1)明确设计载体;(2)选择感官模态;(3)评估关联匹配,见图 3。以设计师 Andreas Fabian 和食物科学家 Charles Michel 合作设计的汤匙 Gote 为例,对“联觉”跨感官设计方法的应用逻辑进行阐述。Gote 汤匙见图2。这款餐具产品以模拟手指的外观形态诱发用户“舔”的触觉行为,引发用户自然地联想到婴幼儿时期用手指蘸食甜食的行为,将视觉感官认知和触觉感官行为相匹配,拓展了餐具的功能属性,在满足餐具作为基础进食工具的属性的同时,触及用户的情感层面,增加用户品尝食物时的乐趣11。对应到

12、“联觉”跨感官设计的操作方法可总结设计步骤如下。第 44 卷 S1 期 孙亦晗,等: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 351 表 1“联觉”在食物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及图 体验主题 表达方式联觉模态 刺激方式(交互载体)MetaCookie+12 通过视觉和嗅觉信息在不改变饼干调料成分的前提下改变饼干的感知味道 补偿性视嗅味“联觉”AR 眼镜呈现虚拟 饼 干 外 观 信息;不同气味的嗅觉诱导器 LOLLio13 将手势操控反馈为对应的味觉感受,提供一种以味觉交互为基础的游戏模式 补偿性触味“联觉”对舌头的电刺激FunRasa14 通过电刺激和视觉刺激在不改变饮料化

13、学成分的前提下模拟不同味道的虚拟软饮料,以更健康的方式提升饮酒的愉悦感和体验感 补偿性视触味“联觉”以 LED 灯光实现虚拟颜色的变化;以含电极的吸管实现电刺激Gote13 通过改善汤匙的形状,提升食物的味道 联想性视味“联觉”以汤匙模拟手指形状,联想婴幼儿时期的舔手指行为记忆 图 2 使用 Gote 品尝巧克力酱 1)明确设计载体:确定设计载体及体验目标。根据跨感官研究,餐具的形状、材质都会影响人们对食物风味的认知,例如 Michel 和 Fabian 设计团队以汤匙为设计载体探究餐具是如何影响的人们的饮食行 为,体验目标在于期望人们在使用汤匙品尝黏稠的食物(如蜂蜜、酸奶)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口

14、感和风味。2)选择感官模态:确定应用于感官交互的感官属性及与其相关联的诱发物。人们对于餐具的认知总是从视觉开始的,因此将视觉感官作为切入点。而使用汤匙时舔舐的行为动作是通过舌头的味觉实现的,通过“联觉”的联想性刺激用户情感层面的反馈,与记忆中美味的食物体验行为相联系,从而提升食物的感官体验。3)评估关联匹配:从诱发物与伴随物中寻找与其相关联的事物确定互动方式并进行评估。Gote 案例基于和舔舐行为相关联的视觉元素,联想到婴幼儿时期舔手指的行为。通过将汤匙的外观形态设计为手指的形状达到提升食物口感的目标。图 3 运用“联觉”跨感官设计的方法 352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2 航天

15、食品体验设计 2.1 航天食品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载人航天的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由近地轨道逐渐向月球和火星空间迈进,航天食品系统的完善和革新变得更为重要。受太空微重力、狭小密闭空间等特因环境因素影响,太空旅行者的感官体验会发生不可控的变化,嗅觉和味觉的钝化会极大影响食物体验。例如,在俄罗斯 MARS500 模拟载人登陆火星实验中有多名实验对象出现了“食谱疲劳”反应15,严重者甚至对平时喜爱的食品也产生了厌倦感。因此,航天食品不仅需要满足太空探索者的营养需求、可接受性需求,也需要从食物体验层面切入满足多样性需求,给予宇航员必要的心理支持。现有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从食品本身特性出发,通过研发新的食品

16、生产加工技术、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食品营养成分流失、降低食品包装的体积和重量等技术满足航天旅行者在营养摄取及食物种类多样性层面的需求。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夏威夷太空探索模拟与仿真实验,提出了针对长期太空载人探测任务的最佳食品配置方案16。2019 年日本航天局(JAXA)通过开展太空食品 X 计划(Space Food X),研发新的航天食品系统以解决太空食品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目前,较少有研究系统地从食物体验设计的角度出发思考用户在太空环境下的就餐体验流程及创新设计的可能性。2.2 航天食物体验中的多感官体验 食物设计是指应用设计手段思考就餐体验,它强调了人和食物与环境的关系

17、。在航天食物体验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感官感知食物,而每一种感官所承载的信息共同构成了整个饮食体验过程,也构成了我们对于食物风味和口感的期望和审美认知。根据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查尔斯斯宾塞(Charles Spence)教授的神经学研究发现,颜色17、形状18、声音19、材质20等各种元素都可用于制造有关味道的错觉,将身体所接收到的其他感官信息转化为大脑中对于味觉的期待,从而提升食物风味。同时,食物所包含的感官、享乐及社会属性21在个体情感层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太空探索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强调有必要考虑食物对太空探索者的心理影响22。运用多感官要素设计的手段提升航天食物体验,有利于满足太空探索者的

18、情感需求。因此,通过重新设计航天食品体验流程,可以将“联觉”感知效应与多种感官属性和食品口味相关联,满足航天食品的多样化的情感需求,增加饮食舒适性、愉悦感和体验感,为未来场景下的太空饮食体验提供参考。3 基于“联觉”感知的航天用餐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是以用户体验行为为中心驱动产品、流程、环境和策略设计的方法。体验设计通过分析人与物和环境之间交流方式来挖掘用户的需求、感受、期望和思维方式,从而创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本文通过构建“人物环境”的体验系统对体验创新的内容进行梳理。从用户行为入手,依次对太空旅行场景、太空餐食内容、用户饮食需求进行调研,进而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梳

19、理,见图 4。图 4 用餐体验系统 3.1 航天用餐体验现状 宇航员日常的就餐活动过程包括餐前的食品存取、复水加热食物、用餐以及餐后的垃圾处理清洁等过程23,见图 5。太空餐食会定期通过货运飞船投放至空间站内,宇航员需要将食物搬运至就餐区,并按照食物属性分类存放;用餐前,宇航员会将每日配备的一定量的餐食取出,通过复水和加热处理脱水食物,以完成餐前准备;用餐期间,当宇航员想要取用其他食品时,餐桌上的魔术贴可以临时固定未吃完的食物;用餐完毕后,宇航员需要对食物的干湿垃圾进行分类并用清洁纸巾进行简单的餐具餐桌清洁,湿垃圾需要放入防水袋中存放,这些食物垃圾最终都将密封至一次性太空船内,并在太空船经过大

20、气层时一并烧毁。从“人物环境”角度概括目前航天饮食体验的特征如下。1)用餐环境:受狭小密闭空间和微重力因素影响,尽管设有桌椅,但仍需要以漂浮的姿态进食。整体就餐环境偏暗,灯光呈现冷白色,有一定的压迫感。2)食物风味及口感:食品种类受太空空间环境的限制,尽管可供选择的种类不断增加,但随着飞行时间的增长,食品的丰富程度仍然有待提升。同时,食物整体呈现黏稠、新鲜感弱、人为加工感强烈的特点。第 44 卷 S1 期 孙亦晗,等: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 353 图 5 太空就餐流程分析 3)进食行为:提供基础的餐具如刀叉、餐勺和吸管,并依靠简单的磁吸方式和弹力固定餐食和餐

21、具。主要依靠直接吞咽的形式进食,极少依赖牙齿咀嚼。3.2 用户行为分析 本研究以未来太空旅行的潜在目标用户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的形式(n=12)调研了目标用户的日常饮食偏好、用餐经验以及“联觉”感知要素,最终得出用户对于太空用餐体验的期望及设计机会点。通过用户对于太空用餐情景的构想,可以概括出以下两方面的需求:(1)舒适感,主要体现在可依靠的用餐姿势以及恰当的工具辅助进食,所有用户都表达了餐桌及座椅的必要性;(2)愉悦感,主要体现在用户对于旅行场景的期待,所有用户都表现出了对靠窗位置欣赏太空景色的需求,80%的用户提及了环境的温馨和宽敞。3.3 设计原则 认知心理学家诺曼 Norman 认为

22、,用户与产品间的互动可以分解为 3 个层级24。首先是本能层,它强调的是人们的感官产生的即时感知,即由视觉、听觉、触觉等生理感官起主导作用的无意识反应。第二是行为层,它强调的是功能的实现,即产品的用途与 使用方式。第三是反思层,指用户通过经验和联想所赋予产品的意义体验。北欧食品实验室25(NFL)依据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的这 3 个设计层次对应提出了食物体验过程中的 3 个需求层级:感性层(immediate perceptual level)、功能层(function level)和创造层(creation level)。1)感性层:感性层关注的食物体验的表象,即食物整体给人的第一感受,将

23、食物以包装设计、调味、摆盘等方式融入用餐体验中。2)功能层:功能层强调的是食物体验中的使用部分,它包含了餐具在功能、易理解性、可用性层面的有形体验以及用户在用餐过程中和食物互动的无形体验。3)创造层:创造层强调通过创造舒适的用餐体验激发用户内心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因此,以食物为载体的情感化体验设计可以概括为从感性层激活并融合多种感官信息、从功能层升级进食互动模式、从创造层传递附加情感价值。基于上述设计方法指导,笔者依据食物互动体验所涵盖的三个作用层次分解用户需求,并对应联觉表达方式探索“联觉”设计要素,构建了太空用餐体验设计框架,见图 6。图 6 构建太空用餐体验设计框架 354 包 装 工 程

24、 2023 年 4 月 3.4 用户体验系统构建 依据“联觉”跨感官设计的方法,围绕用餐体验系统所概括得到的“人物环境”要素来确定设计载体和体验目标,即从舒适感和愉悦感两大需求点出发,将“联觉”感知引入桌椅、餐具及餐盘、食品包装三类设计载体以提升太空用餐的情感体验,见图 7。图 7 用餐体验系统设计 4 基于“联觉”感知的航天用餐体验设计实践太空餐具设计 4.1 设计目标 针对现有的太空食品包装形式单一、较少考虑外观包装对用餐者的就餐体验等问题,基于“联觉”设 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面向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的餐具设计。通过对太空食品包装和进食方式的创新设计,希望以直观的视觉印象传达食物特征,方便的

25、挤食方式辅助进食,从而提升太空乘客进食过程中的愉悦感。4.2 目标用户定位 维珍银河首席执行官 George Whitesides 2019 年提出期望:未来的 10 到 20 年里将上百万人送入太空,本研究以 20 年后太空旅行得到广泛普及这一预测为设计基础,将目标用户定位在 1835 岁的年龄层群体。一方面,这类人群在 20 年后仍具有较好的前往太空的生理条件。另一方面,根据研究,人类的味蕾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成人约有 3000 个,青年时期最多,而老年时期减少。因此,这类人群在现阶段具有较为接近的味觉敏感性,即已具备较为固定的饮食偏好,可以支持得出明确的定性结果。参考 NASA 食

26、谱的配置形式,将太空餐食内容按照菜品属性分为主食、配菜、饮品、甜品和调料五类,并从食物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分配各菜单食谱内的食物内容。将用户以主食的偏好划分为三类人群,以匹配各类菜单:1)喜好汉堡或披萨等西式主食但不喜欢米饭的用户;2)喜欢米饭但不喜欢汉堡或披萨等西式主食的用户;3)对主食没有明显的偏好用户。根据三类用户的在整个用餐过程中的用餐行为分析,概括出设计机会点,绘制用户体验地图,见图 8。通过目标用户的用餐体验分析,可以发现桌椅、餐具及餐盘、食品包装是影响用户用餐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将设计机会点概括如下:(1)可依靠并有序排列餐食的餐桌;(2)可有效固定餐食的餐盘及便捷辅助进食的

27、餐具;(3)可快速回收清理的食品包装。图 8 用户体验地图 第 44 卷 S1 期 孙亦晗,等: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 355 4.3 设计过程 以图 6 总结的太空用餐体验设计框架为指导,基于用户调研结果,开展太空餐具设计,梳理的设计方向见表 2。表 2 太空餐具设计的设计方向 食物体验 层次 设计概念“联觉”表达方式 感性层 餐具外观上可以触发提升食欲的感官要素 补偿性 功能层 以习惯的用餐方式进食 转移性 创造层 餐具餐盘互动的仪式感,例如整体餐盘餐具排列的仪式感;餐具碰杯的交互体验 联想性 4.3.1 明确设计载体 设计载体包括餐具和餐盘两部分。考虑到

28、现有太空食品包装简单,且需要和其他工具配合进食,进食难度较高的缺点,主要的产品形式为结合食物袋和传统进食工具的“太空餐瓶”,帮助用户在太空环境下更方便更愉快地进食。同时,目前空间站内的餐盘主要起暂时存放各类食品的作用,食品袋及进食工具主要以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餐盘上,存在食物分类无序、功能性弱的缺点。由于失重环境的特殊性,餐具不受重力影响,容易到处漂浮。因此,餐盘的主要功能在于固定餐具并有序排列各类菜品,具体来说,从两个方面考虑进行餐盘方案的设计:(1)餐具固定在餐盘上的方式;(2)不同餐具的排列方式。基于以上两个设计要点,笔者构思了一种模块化的餐盘方案。餐盘以卡槽的形式固定,并以多样的排列方式

29、给予用户摆放食物的自由,见图 9。这些扇形餐盘可以陈列排布成同心圆的样式,并漂浮围绕在用户周围,给予用户一种置身星球中心的感觉。同时,餐盘斜立面的中心设有一个收纳餐具瓶塞的孔,用户进食时可以存放瓶塞以防止其四处漂动。图 9 产品形态构思 4.3.2 选择感官模态 英国伦敦的 Tate 美术馆(the Tate Britain Art Gal-lery)在 2015 年进行了一项名为 Tate Sensorium 的展览,其调研结果显示视觉、触觉和听觉相较于味觉和嗅觉在感官体验上占据更重要的作用26,见图 10。图 10 各感官在感官体验中的重要性 由于“联觉”感知受到个体生活经验的影响,而同时

30、味觉体验也具有其多元性,人们对于食物体验的评价存在差异性5。因此,本研究着重关注味觉体验中的共性,即以在国内外研究中被普遍证实的感官间关联性为设计依据,引导用户获得更直接的感官体验。将访谈中用户对于各类菜品的语义学描述按照“视觉”词、“触觉”词和“听觉”词进行分类,并计算用户在描述各类菜品的味觉印象时所提及的视觉词、触觉词及听觉词频率,见图 11。根据视觉词、触觉词和听觉词出现的频率,可以发现,当提及食物,比起触觉和听觉感官,人们更容易联想到一些视觉元素。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视觉刺激作为诱发物,引起用户对于食物的相关味觉感受,具体设计要素见表 3。4.3.3 评估关联匹配 以用户调研得到的人们对

31、于各类菜品的日常印象为线索,通过对太空菜单样本中的食物进行可视化分析,按照色彩图案和形态肌理设计了一系列视觉纹理和外观形态,并通过线上问卷调研(n=81)的形式从色彩图案和形态肌理两个角度对餐具外观视觉元素进行用户测试,评估各方案的味觉视觉化具象相关性,并通过用户测试结果筛选餐具视觉方案,作为最终呈现方案的依据,见图 12。4.4 设计说明 通过重新设计太空餐具餐盘产品,提升太空旅行者进食时的体验,见图 13。以 20 年后太空旅行得到356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广泛普及这一预测为设计基础,构建虚拟太空餐厅环境。多种餐具外观设计匹配用户的个性化“联觉”感知,磁吸式模块化太空餐

32、盘方便用户拼桌分享,从整体上提升就餐仪式感。图 11 视觉词、触觉词及听觉词和食物的关联频率 表 3“联觉”感知在太空餐具的应用 产品 诱发物 伴随体验 关联特点 匹配 关联匹配情况太空餐具产品 视觉:餐具瓶身上的形态、颜色、肌理 味觉:对应太空餐食的口感风味 色 彩 图案、形态肌理餐食味道 例如:波浪线、米黄色面条;清透感、奶白色布丁;红色、方形番茄酱 通过将“联觉”感知设计方法运用于航天餐具产品设计,从情感特别是感官层面提升太空旅行中的就餐体验。以一款挤食进食的食物容器为载体,引入“联觉”感知要素直观地传达食物特征。通过探索诱发味觉感受的“联觉”模式的可能性,即餐具的颜色和形态可以让人们联

33、想到相关联的食物味道,在不改变食物营养组成的条件下丰富味觉体验。硅胶材质的瓶身方便用户捏握和挤出食物,模拟食物外观的瓶塞可以较好的密封太空餐食。图 12“联觉”要素引入食物体验设计案例呈现 第 44 卷 S1 期 孙亦晗,等:基于“联觉”感知的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航天食品体验设计研究 357 图 13 基于“联觉”感知的航天用餐体验设计实践太空餐具设计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联觉”跨感官交互设计方法进行探索,提出并应用了以“联觉”感知提升未来太空旅行场景下的用户就餐体验感的方法。首先,基于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梳理了联觉设计的转译方法与流程;以此为设计框架,构建用餐体验系统,分解用户体验要素指导实

34、践;并以太空餐具系列产品为设计载体引入“联觉”跨感官交互设计要素,来满足用户的生理舒适感和心理愉悦感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用户测试验证了“联觉”感知在提升太空乘客在饮食体验上的可行性,为提升未来太空就餐体验的心理愉悦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创新的思路。由于应用场景的特殊性,用户调研的需求收集存在局限性,对太空环境下的用餐行为分析存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针对本文的研究局限,期望在未来的太空就餐体验设计研究者,可以进行更详细的样本分析和更严密的用户测试。参考文献:1 李一城,吴文佳,江牧.全适性设计中的通感与联觉J.包装工程,2018,39(6):29-33.2 GROSSENBACHER,PETER

35、 G,LOVELACE,et al.Mechanisms of Synesthesia: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1,5(1):36-41.3 余森林,毛一鸣.从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作品来谈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06):24-28.4 OBRIST M,COMBER R,SUBRAMANIAN S,PIQUERAS F B,VELASCO C,SPENCE C.Temporal,Affective,and Embodied Characteristic

36、s of Taste Experiences:A Framework for DesignA.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2014:2853-2862.5 SONNEVELD,MARIEKE H.,GEKE D L,et al.Multi-sensory Design in EducationA.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ign and Emotion,Hong KongC.2008.6 尹

37、娆.基于多感官互动思维的产品体验设计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0,330(36):42-43.7 BANISSY M J,JONAS C,COHEN K R.Synesthesia:An Introduction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4(5):1414.8 徐楠.基于“联觉”感知的飞机客舱餐具体验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9.9 KRKKINEN S.Touch Mapper EB/OL.(2014-01-11)2022-10-10.https:/touch-mapper.org,10 SEVI M.Synesthetic Approach

38、i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Enhanced Creativity and Multisensory ExperiencesJ.The Design Journal,2017,20:4519-S4528 11 PRYBA,RUSSELL.Crossmodal Cooking:An Inter-view with Charles MichelJ.The Journal of Somaes-thetics.2016(2):1-2.12 TAKUJI N,SHINYA N,TAKASHI K,TOMOHIRO T,MICHITAKA H.Augmented Reality F

39、lavors:Gustatory Display Based on Edible Marker and Cross-modal In-teractionA.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HI 11)C.New York,NY,USA: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11:93-102.13 MARTIN M,ILHAN A,MANFRED T.LOLLio:Ex-ploring Taste as Playful Modality

40、A.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ngible,Embedded and Embodied Interaction(TEI 13)C.2013:299-302.14 NIMESHA R,LEE K Y,et al.FunRasa:An Interactive 358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Drinking PlatformA.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ngible,Embedded and Embod-ied Intera

41、ction(TEI 14)C.New York,NY,USA: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2014:133-136.15 董海胜,赵伟,臧鹏,于燕波,曹平,何春江,陈斌.长期载人航天飞行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8,39(9):280-285.16 ANDERSON,ALLISON P,et al.Autonomous,Com-puter-based Behavioral Health Countermeasure Evalua-tion at HI-SEAS Mars AnalogJ.Aerospace Medicine and

42、Human Performance.2016(87.11):912-920.17 WOODS A,SPENCE C.Using Single Colors and Color Pairs to Communicate Basic TastesJ.I-Perception.July 2016.18 SPENCE C,GALLACE,ALBERTO.Tasting Shapes and Words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11,22.3:290-295.19 WANG Q J,KELLER S,SPENCE C.Sounds Spicy:Enhancing t

43、he Evaluation of Piquancy by Means of a Customised Crossmodally Congruent SoundtrackJ.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17(58):1-9.20 ETZI R,SPENCE C,GALLACE A.Textures That We Like to Touch: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esthetic Preferences for Tactile StimuliJ.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014(29):178-188.

44、21 WEI J,MA X,ZHAO S.Food Messaging:Using Edible Medium for Social MessagingA.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2014:2873-2882.22 KERWIN J,SEDDON R.Eating in Space:From an Astronauts PerspectiveJ.Nutrition,2002,18(10):921.23 胡添元,许成鑫,魏传锋,张兰涛,李涛,王广伟.基于系统工程

45、的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总体设计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7,34(1):76-80.24 PERCHONOK M,BOURLAND C.NASA Food Sys-tems:Past,Present,and FuturesJ.Nutrition,2002,18(10):913-920.25 JOSHUA E,ROBERTO F,JONAS A P,MICHAEL B F.Place-based Taste:Geography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DeliciousnessJ.Flavour,2015,4(1).26 VI,CHI T,et al.Not Just

46、Seeing,But Also Feeling Art:Mid-air Haptic Experiences Integrated in A Multisen-sory Art Exhib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17(108):1-14.(上接第 348 页)点”“造型与配色”“附加值”三方面进行可视化输出,最后结合 KANO 模型明确出 14 个不同类型的功能需求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改良,为滑雪镜产品的改良创新提供科学化参考。参考文献:1 中国政府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EB/OL.

47、(2022-01-10)2016-11-15.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政务联播_中国政府网()2 晏昱凌.滑雪镜:邂逅冰雪时尚,点燃运动激情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1(12):44-52.3 黄雨晨,杨洪君.滑雪镜人机尺寸个性化定制研究J.设计,2018(3):22-25.4 刘花香,贾志强.中国冰雪体育小镇建设 PEST 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08):103-108.5 艾佳,吕中意,陈云,等.用户需求引导下的水果物流周转筐改良设计J.绿色包装,2022(3):72-76.6 陈奕冰,万中娇,于东玖,等.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家用饮水机创

48、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8):173-179.7 刘键,严扬.以用户为中心的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方 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108-112.8 卢艺舟,裴君.基于评价构造法的新中式风格油烟机设计研究J.图学学报,2019,40(6):1109-1115.9 任敏,王力.基于用户偏好的体温测量仪造型设计J.包装工程,2022,43(6):69-74.10 贺拥亮.基于 KJ 法及 KANO 模型的枪弹柜功能设计J.包装工程,2022,43(14):82-89.11 林海,任玉洁.基于 SD 法的澳门高校学士学位服设计评价研究J.服装设计师,2022(5):126-

49、133.12 丁梦雅.基于 SD 法的澳门关闸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1(12):92-93.13 卓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习型灯具造型感性评价的影响因素J.工业设计,2019(12):61-62.14 何璐君.融入消费者满意度的牛奶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22,43(10):372-377.15 Rampal A,Mehra A,Singh R,et al.Kano and QFD Analyses for Autonomous Electric Car:Design for En-hancing Customer ContentmentJ.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22(62):1481-1488.16 吴安琪,韩宇翃,叶文涛,等.基于 AHP/QFD/TRIZ的景区共享代步车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151-160.17 张欣驰,杨帆,秦杨,等.基于“勒洛”三角形的扑克牌改良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6):296-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空/航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