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1、 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 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 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探究、设疑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 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 ”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复习反复记号“ ||: :|| ”。
3、 掌握前半拍休止 2/4 OX XX | ……
4、 认识 A―B 的二段体结构。
教学难点:
1、 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 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了解“ff”、“pp”、“mf”、“mp”。
3、 认识切分节奏“X X X | ”,并熟练的运用。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7册,第7课《回声》。
教具:
钢琴、单簧管、录音机、歌谱、黑板……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师用琴声作为指挥棒,进行以下练习:
1、 音阶练习:
2/4
上行 1 2 | 3 4 | 5 6 | 7 1 | 1 ― ||
下行 1 7 | 6 5 | 4 3 | 2 1 | 1 ― ||
2、音程练习:
2/4
上行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
1 7 | 1 ― ||
下行
1 7 | 1 6 | 1 5 | 1 4 | 1 3 |
1 2 | 1 ― ||
3、三度跳进:
2/4
上行:
1 3 | 2 4 | 3 5 | 4 6 | 5 7 |
6 1 | 1 ― ||
下行:
1 6 | 7 5 | 6 4 | 5 3 | 4 2 |
3 1 | 1 ― ||
二、 情境导入:
1、师:大家的声音真美,将这样简单的练习都变得如此的动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
设问:大家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
生答,师总结。
(简单介绍回声的形成等知识。)
2、师:我们就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
分组进行“回声”模仿练习,师手势指挥:
f p
噢 ―― 噢 ――
交换练习
3、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我们能为回声加音高吗?来,我们一起来试一 试。
师:钢琴演奏,生跟琴模唱。
2/4
f pp
1 6 0 | 1 6 0 |
噢, 噢
f pp
7 5 0 | 7 5
[1] [2] 下一页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