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
2、;(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
3、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 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
4、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
5、名称。经线 纬线 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特殊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半球的划分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 巩固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6、 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同学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使学生明确经纬网的作用-定位。 巩固与拓展 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A B C D E 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学生讨论、研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简单、可行的判定方法。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点拨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
7、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说明判定方法: 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学生把自己总结的规律和判定方法与教师讲的作比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总结规律的方法达到分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使学生掌握判断经纬度和半球的方法。 巩固 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绘图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板书设
8、计 地球和地球仪(二) 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二、经线和纬线(列表) 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三、经纬网定位 教学反思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 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