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大旺中学 陈少伟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理解地球的形状;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大小;掌握地球仪的概念,利用图或地球卫星照片与地球仪作比较,说明地球形状和地球仪的特点。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在生活的事物中总结出地球的形状。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日常生活中很多事例可以反映地球的形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学生可自带小型地球仪)、自制课件等。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课时安排
2、: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导入:引用李白的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面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板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这四句诗所包含的意境(学生:朋友乘着的船越来越远,慢慢只剩下一个影子,后来变成水天相接的一线,从而映进诗人眼中的只有滚滚西去的长江之水,而友船消失在李白的眼中。)针对这诗的意境,假设两个条件(一,地球是方的;二,地球是圆的),让学生在这两种条件下进行讨论,看哪种假设最能符合李白诗中的意境。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第一种假设,地球是方的,地平面就和人的视线平行,所无论船走多远,都会出现“远影”的景象(人的视力是无限的),不
3、会出现“碧空尽和天际流”的情景;而第二种假设,地球是圆的,在一个球面上,球面和人的视线是有一定的夹角,随着船的距离拉远,船在人的视野中过程,先是船,再是帆,最后是“碧空尽”,船消失在人的视野中,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在流。(边讲,边简单课件动画演示或黑板示意图演示)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假设一的示意图:假设二的示意图:二、 讲授新课提问:那么我们可以从李白这诗句里面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回答:(老师再次演示示意图,并加以引导学生思考)板书:地球和地球仪讲述:不错,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侧面反映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但地球是不是一个正圆体呢?看课本第二页“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4、,并找出答案!板书: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直觉认知)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臆想感知) 地球是一个球体(真实认知)学生 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材料,谈谈自己的体会。讲述:我们通过阅读“阅读材料”P3,可以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了无数人的艰辛努力,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认知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一个科学的信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科学技术是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而地球的真正形状虽是一个球体,但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中间略大、两端稍
5、小的不规则椭球体。板书:地球的形状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提问:出了上述课本和老师举的例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留意到一些可以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啊,大家一起来分享各自的发现!学生1在海边或江边,观望往来的船只,不是先看到整个船只,再慢慢剩下的只是桅杆,最终船只消失在我们的眼球;或是先是茫茫的海水/江水,再慢慢可以看到桅杆,最后船只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船由远而近的向我们驶过来。学生2 每个月都可以看到的月相,尤其是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而地球的影子在月球上,就是我们平时观看到月相缺失的部分,所以月相就是地球球体形状的反映。学生3 其实最能真实反映地球形状的,我认为
6、是卫星航片里的那个蔚蓝色的球体。(教师对学生举出的现象及时做出评价,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小结:由此可见,地球形状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处处透视着地球形状,只是我们有没有这个细致观察的心,像牛顿那样,去发现而已。所以只要我们留心身边日常的事物,并加以观察分析,或许大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牛顿”。讲述:我们现在通过学习,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信息地球的大小板书:二、地球的大小讲述:人们不仅通过,准确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准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学生通过投影和书本总结地球的大小数据)学生: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
7、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万千米。(老师在黑板画简图,学生在此图相应写出)提问: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3倍)2.如果你骑着一辆时速50千米自行车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500小时)讲述:通过对地球大小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球体,那么对于这么一个巨大的球体,我们人类能否通过肉眼把地球的全貌尽收眼底?所人类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地球的全貌浓缩在一个球体上地球仪。(拿出地球仪放在讲台上)板书: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是否就是地球真实面貌的全部反映?(不是,只是地球的模型,部分反映地球的情况)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地形、
8、地貌、定位、通讯、交通、气候气象、军事等领域) 3、地球仪有什么特点?(老师拿着地球仪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学生:小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可以表示地球表面的事物,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网格状的线条,这些线条是可以用于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经纬网,这些网格在真实地球上是不存在的。4.地球仪上还有一条人为加上去的假想轴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地球仪可以绕着这条假想轴旋转。课后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课后完成课本P4的活动,下节课进行评比,评出制作地球仪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9、。并请优胜组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性认识了一些关于地球的基本情况,加深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而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所以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个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保护地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直觉认知)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臆想感知) 地球是一个球体(真实认知)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椭球体二、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6371千米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最大周长:4万千米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的特点: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可以表示地球表面的事物,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网格状的线条,这些线条是可以用于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经纬网,这些网格在真实地球上是不存在的。4.地球仪上还有一条人为加上去的假想轴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地球仪可以绕着这条假想轴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