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实验五 用测回法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一、目的与要求
1.继续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2.要求光学对中误差小于1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
4.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
5.用测回法依次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个内角之和与180°较差不超过±104″
二、计划与学时
1.实验时数安排2 ~ 3学时,实验小组由7~8人组成。
2.实验设备为每组DJ6型光学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1把。
3.在实验场地每组打三个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划十字作为三角形的三个角点A、B、C(如果是水泥地面,可用红色油漆或粉笔在地面上画十字作为测站点),供测角用。
4.在熟悉经纬仪的使用后,用测回法测三个水平角,实验结束时,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
三、方法与步骤
1.经纬仪的使用
对中: 调整对中器对光螺旋,看清测站点,一脚固定移动三脚架的另外两个脚,使对中器中的十字丝对准测站点,踩紧三脚架,通过调节三脚架高度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90°,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刻划线的一格为止。对中整平应反复多次进行,一般起码是粗略对中、粗略对中、精准对中、精准对中两次完成。
瞄准: 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从望远镜中看到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
读数: 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分微尺或测微尺读数。
2.测回法测水平角
(1)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按公式180°/n递增配置水平度盘。若测两个测回配置,根据公式计算第一测回盘左起始读数为0°00′00″或稍大于0°,第二测回盘左起始读数为90°00′00″或稍大于90°。
(2)一测回观测
盘左 瞄准左边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b1-a1 。
盘右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b2-a2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40″,计算一测回角值 。
(3)测站观测完毕后,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
3.用同样方法,依次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求三个内角之和。
4.检查三个内角之和与180°较差是否超过±104″。如果超限,精度判为不合格。
四、注意事项
1.测量水平角,盘左位置时观测方向应顺时针方向观测。盘右位置时观测方向应逆时针方向观测。
2.按正确的方法寻找目标和进行瞄准,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
3.同一测回观测时,除盘左起始方向度盘配置好外,其余方向均不得再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
4.计算公式计算水平角时,当不够减时则将右目标读数加上360°以后再减左侧目标读数来计算水平角。
5.在操作中,千万不要将轴座连接螺旋当成水平制动螺旋而松开。
实验报告五 用测回法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日期 班组 姓名 仪器编号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平均值
(° ′ ″)
A
第一
测回
盘左
盘右
A
第二
测回
盘左
盘右
B
第一
测回
盘左
盘右
B
第二
测回
盘左
盘右
C
第一
测回
盘左
盘右
C
第二
测回
盘左
盘右
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之和
三个内角之和与180°之差
是否超过限值
3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