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5061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中考改革中考改革大家已经知道了。邯郸市作为河北省唯一中考改革试点市,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改革。通过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加大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解决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失衡的问题,引导学校、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各学科的学习,注重基本素质培养,扎实打好基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此次改革,邯郸市将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3(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科目

2、,全部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初二学生在初二下学期6月23日下午参加中考,考试地理、生物,地理、生物卷面满分100分,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地理、生物分别折合30分。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多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组织教学,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肩负重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要上好课,研读地理课程标准是重中之重。课标可以让我们明确课堂上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样做。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思维和

3、学科学习方法。通过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地理学科学习方法,最终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探索下面我将所看到的、听到的、一直在做的地理教学和大家分享,我们共同学习,一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不懈努力!一、灵活设置教材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应钻研教材,多角度的去分析教材,灵活设置教材活动内容,使教材变学材,教师教的有新意,学生学的有创意。我们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中设置的动手制作环节,背后隐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地理素养的要求。例如:地球仪的制作这一活动为巩固学生对经纬线知识理解运用有重要帮助。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直接取材,要求每

4、个学生拿一个橘子来代替地球仪,与经纬线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经历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画的纬线,这是加上经线以后的,这是划分的高、中、低纬度,这是我没有强调经纬度的写法,这个学生将字母标在了度数的前面。学习就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课堂上,通过动手描画经纬线,突破学生掌握经纬线的特点这一教学重难点,建立学生的立体感,助其构建空间思维能力。再如:在青椒上描画等高线,学习山体部位,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动手描画过程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所学知识,还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反复地观察思考实践才能完成任务。这一课堂环节可对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探讨有关经纬线、等高线的问题大有帮助,因此,灵活设置教材

5、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难点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应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合理整合教材,实施方法论学习。地理课堂知识容量大,课时紧张,要实现高效课堂最有效的办法是学生对地理知识方法论的掌握。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论学法指导,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例如学习区域地形时,首先教师把描述地形特点从哪几方面入手,怎样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然后再以亚洲为例,最后再分析北美洲、东南亚、巴西等不同的地理分区的地形特点来分组检测。这样的方法论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对各个大洲国家分区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6、,有效改善课时紧张的教学现状。方法论的实施必须以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为前提。三、创造性组织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公转时,我们设计了两人模拟地球公转的游戏,找平时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扮演地球,成绩较好的学生扮演太阳,一般成绩较弱的学生善于表演,非常渴望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第一次公转很可能不成功,但是两人合作,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加以纠正,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台下的同学们早沸腾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地球到底应该怎样公转,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公转的时间是1年。 2.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很远。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4.地轴是倾斜的。 这个活动后,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地球公

7、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不是直立的。接着,安排组内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六人组讨论地球位于四个不同位置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当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怎样的?中国的房屋大部分是坐北朝南的,你能据图解释原因吗?试分析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房屋朝向。六人高兴地合作学习起来。既学到了地理知识,又将所学用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有效杜绝课堂只是几个学生的“表演”,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情境贯穿始终,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合理的创设情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

8、生理解教材,学会地理知识、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地理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 获取地理情感,最终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方面,更要动脑筋,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同时要符合目前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在合理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澳大利亚为例,这一课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围绕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展开的。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首先,库克船长登陆后,发现了许多特有的动物,都有哪些呢?为什么这块大陆会有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动物呢?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接着库克船长迫

9、不及待的想要把这里的一切向英国女王报告,如果你是库克船长,你会如何向女王报告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呢?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同时学会或者说巩固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由于是新授课,因此在此时适时的对澳大利亚的位置进行小结,进而测验学生掌握的状况。接着很自然地提出问题,英国女王要求库克船长立刻考察这块大陆,那么库克船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之前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否能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方面着手。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来读图、析图。通过一个探究问题,为澳大利亚寻找理想的家园(住在哪里即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进行哪些生产活

10、动即农牧业和工矿业),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知识学习进行综合的运用。这个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寻找适合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很切合生活实际的问题,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接着又进行了第二部分内容的小结,及时总结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通过几个问题帮女王来进行本节课的总结。通过整个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情景教学环环相扣,让听课的学生深入到情境当中,不知不觉中帮助库克船长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在无形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地理区域性认知。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而教材中设置的很多地理区域学生很陌生,对

11、于该类区域学生认知出现困难,很难达成学习目标,在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例如:合适的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体验式学习进行区域性认知。例如在学习两极地区时,提出问题:思考南极酷寒的成因,教师利用“南极大冒险”这部以南极科考为背景的电影为教学素材设计教学,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冰雪南极自然景观及狂风暴雪肆虐的恶劣环境,最终引导学生对南极地区独特生态系统、南极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巨大考验、人类如何开发保护南极地区等问题进行探究。六、融入适当的乡土元素,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与正确的人地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土元素具有其独特性和感染性,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将乡土元素融入地理学习,开展一些与学生生活

12、密切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培养地理实践力与正确的人地观念。如七年级学了“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要求学生调查在钢铁厂上班的亲戚或朋友,在哪个厂上班?厂里产生的废气和粉尘是否经过环保设施的处理再排放?从网上找出近三年同一个月(比如11月)的空气质量指数,分析比较,总结有哪些变化,寻找变化的原因,为了洁净的空气,我们能做什么?做一期专题手抄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钢铁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考虑环境污染的治理)。八年级学了“交通运输”后,建议有条件的同学选择火车或汽车到石家庄参观河北省博物馆,学会看地图(纸质或手机地图)寻找车站、博物馆,预

13、设出行路线,购票(实地购票和网上购票),学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同时,参观博物馆可以进一步了解河北的历史和现在,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回来后,鼓励同学们通过微信、QQ做分享(可以写行程见闻、参观感悟等),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到了八年级,国庆假期,秋高气爽,建议同学们去武当山、京娘湖、七步沟、长寿村等景区登高,锻炼健康的体魄,欣赏家乡的美景,油然生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旅游时细心观察山顶的工作人员所穿衣服比我们的薄一些?厚一些?解释原因。采访景区服务人员(比如卖特产的阿姨,餐馆的老板,环卫工人)景区建立前后生活尤其是经济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节假日游客过多,几家欢乐几家愁!你能想到哪些办法帮他们解忧愁?引导学生体会旅游业给山区人民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山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家乡,走进社会,提高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与正确的人地观念。新中考的总目标是立德树人,作为地理人,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融入团队,一起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