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播学视角下摄影展览宣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02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视角下摄影展览宣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播学视角下摄影展览宣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播学视角下摄影展览宣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4/总第235期/2023/2学人问津传播学视角下摄影展览宣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陈博文 陈博会(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摘要: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中国当代摄影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摄影专题展览之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自 2001 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 22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参与,每年展出许多不同类型的优秀摄影作品,不仅如此,它还是国际摄影界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之一,在中国当代摄影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进行解读,并分析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如何设定宣传和选取媒体渠道进行推广的,以及它在传播受众、传播

2、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传达的正向宣传效果和影响力,为摄影展览宣传研究和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关键词:传播学;平遥;摄影;展览一、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从经济学、文化旅游、传播学等角度研究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于平遥的影响。其中主要从传播学视角研究平遥古城艺术产业业态、平遥古城旅游形象传播、中国会展品牌个性塑造等方面。立足于文化哲学的角度,解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文化创新实践这一活动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作为国际性摄影大展,它在摄影界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有必要从摄影艺术本身的角度去整理和分析其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在历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也展出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优秀的摄影

3、艺术家和摄影作品在整个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摄影艺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摄影艺术的整体发展,促进了国内摄影艺术水平的上升,同时为国内其他摄影展览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二、契机和创新(一)契机的到来2000 年,联合国把这一年定为世界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对话年。摄影作为最直观的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冲破语言的束缚,发挥它的优势,向世界传达中华优秀文化。平遥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古迹,拥有 2700 多年的历史,而且古城风貌保存完好,更具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以平遥特有的古城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渊源为发展的根基,塑造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促进了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二)继承中创

4、新2001 年,第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未设奖项,但这一次摄影节的举办确实是中国与世界一次空前的摄影对话。2002 年更名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设立最高奖项中国当代摄影师金奖。2005 年取消最高奖项,将“中国当代优秀摄影师大奖”颁给 5 名以纪实、商业、当代、风光等不同题材创作的摄影师。此后的 20062009 年也都评选出了优秀摄影师奖项。2010 年改革了奖项评选机制。2011 年首次增设资助奖奖项。2012 年设立了首届中国平遥民间老照片及照相物件交易会。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2013 年增加了微电影奖项,2018 年增加了多媒体类优秀奖,为大展增添了新的展览形式,使大展由之前的静态

5、转变成动态的视听结合。2014 年大展迎来院校展十年,院校展是展览中最具活力的部分。2015 年首次设立策展人奖项。2016 年推出了“青年策展人培养计划”。2017 年摄影市场真正走进大展,打造“平遥艺术画廊”。20202021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展的参观和参赛的规模都有所减少,但是平遥大展在国际摄影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没有由此减弱。在疫情的冲击下,摄影组委会创新推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办展方式。2022 年最值得关注的是“女性展”这一单元,主题为“塑造与超越”,从女性这一视角出发,用影像语言的力量展现当代女性在当今时代的影响力(图 1)。图 1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创新发展历程(年

6、)2000200920202021微电影奖项微电影奖项迎来院校展十年设立策展人奖项推出“青年策展人培养计划”增设资助奖奖项95总第235期/2023/2/学人问津三、传播主体第一个要素是传播者,是用自己的方式向被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来说,传播者就是摄影大展和展览传播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参与人员。传播者可以分为直接传播者和间接传播者,直接传播者就是摄影师,间接传播者是观众接收摄影作品信息的引导者策展人。(一)有形的手摄影师摄影的杰出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比文学、电影、音乐都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创作者的内心。摄影师以镜头为笔,以光为墨,向观众呈现了一幅幅层次丰富、叙事性强、

7、视角独特的摄影作品,传达了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想。在整个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摄影师的传播影响力不可小觑。每年大展主办方都会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摄影大师参与其中,摄影师通过摄影传递信息,表达观念,揭示某种社会现象或记录某件真实事件。摄影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编码将信息传递出去,接收者通过解码获得信息内涵的行为过程。如具有社会效应的新闻摄影,是图片、文字结合的报道形式,新闻和信息是其主要传达的内容,图像只是作为载体,充当传播的媒介(图 2)。450035002500150040003000200010001165203228426506130010001232220022002000170016

8、0021002116228126402472167912003485411923456781012参展人数159111413161718192021225000图 2 20012022 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参展摄影师人数汇总(二)无形的手策展人为了使展览更加专业化,2003 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引进国外的“策展人制度”,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内部的组织构成更加专业化,与国际展览接轨。从 2010 年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始执行“策展人中心制”,并且在 2015 年首次设立策展人奖项。展览不仅需要优秀的摄影作品,还需要一些对于摄影作品有深度理解并且能把这种理解传递给观众的人。2016 年,平遥国际摄影大

9、展推出了“青年策展人培养计划”,此次计划的开展让年轻的策展人有机会直接参与展览的策划,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与国内外知名策展人直接交流、学习的平台。策展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承担构思、组织、管理职能的专业人员。策展人会在摄影艺术展览活动中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全面、专业的介绍。策展人是在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媒介,是观众和摄影师之间的一座桥梁,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策展人作为摄影师与观众之间的纽带、桥梁,他们在整个展览摄影作品的传播交流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从目前的大展来看,知名的独立策展人能够大幅提高展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四、传播内容2022 年第 22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分为四大板块、十六个单元,

10、展览以社会生活、艺术观念、风光自然三个类别进行展出。立足于当今时代的发展,每年大展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展现不同的风格,既具有地域风格,又突出时代特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华面貌,展现中华儿女满怀热情的文化自信,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不仅如此,从 2010 年开始,为了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运用主题字以更加聚焦每届摄影展览主题。主题内容是体现、表达摄影作品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画面内容的构成,会带给观众不同程度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五、传播渠道传播手段、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报道决定了受众接收信息的观点。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预示作用。媒介的着重报道对传播效果的形成

11、与结果也起到了预示作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策划展览宣传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观众需求,根据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也就是“分众传播”。分众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多点与多点对接,承认差异性的存在,尊重个性化的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今天的观众由于审美和个性的差异,他们在视觉上各有所需,不同的观众对于摄影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与内容的选择和接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宣传将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相结合,这也是新形势下的传播环境和媒体生态。在每届主题确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观众策划不同形式的传播内容,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推广,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达到摄影展览

12、的有效传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展览传播推广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筹备阶段、开幕阶段和深度推广阶段。(一)筹备阶段展览前期会在官方平台发布此次摄影展览的主题,展览的主办方会根据摄影主题收集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作品,面向国内外摄影师、策展人、机构团体、广大院校征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抖音等多种渠道,发布本届的宣传海报和展览的亮点,开展传播推广工作。这些渠道便于信息的传播和广泛转载,拓宽了信息的传播覆盖面。为了吸引观众,展览预热阶段会邀请国内外摄影界知名的摄影家和摄影大师参与,他们带来的摄影作品能在业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可提高观众对摄影

13、作品的期待值。(二)开幕阶段展览开幕阶段是展览的高度宣传阶段,主要宣传展览开幕的盛况,介绍展览的全貌,为媒体提供新闻稿,对展览进行全方位的阐述。在展览开幕前,主办方会召开平遥国际摄影展览新闻发布会,对本届大展的相关情况进行线上发布,主要介绍本届大展的亮点与筹备情况,如主题、展览内容、展览设计、国内外重点摄影展等。运用媒体的推广渠道,通过国内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对展览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从而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通过广泛全面的介绍,观众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抓取感兴趣的信息。(三)深度推广阶段深度推广阶段是指整个展览期间,主要通过分众传播的方式对摄影展览进行宣传,既有高端的学术活动,也有适合大

14、众的展览活动,还有适合青少年的专题展览,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手段让观众对平遥国际摄影展览有更深入的了解。96/总第235期/2023/2学人问津六、传播受众(一)群众的参与自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立以来,每年摄影大赛都会吐故纳新,设立些许新的项目,为大赛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了与观众进行更加有趣的互动,平遥摄影展览组委会于 2005 年设立了“中国移动手机摄影节”。这一摄影展览项目的设立为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互动桥梁,为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参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构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与其他类型的摄影比赛相比,手机摄影大赛门槛较低,操作更加便捷,获奖的概率也更大,因此备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从举办到

15、如今的大赛获奖情况与参与程度来看,获奖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为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看出全民摄影热情高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促使全民艺术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二)院校交流自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以来,各界摄影人士积极参与。其中最有活力、最充满朝气的当属院校展览这一模块。平遥国际摄影大赛受到各国著名高校的青睐,每年都不乏他们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各大院校的交流,让学院派的学子们拓宽视野、一饱眼福。这种交流火花的碰撞不仅体现在不同文化的差异化,还呈现出创作技法上的一些迥异。这种面对面的视觉碰撞为广大的学院派摄影专业学子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展览盛宴。在学

16、院派的摄影展览中,不乏中央美术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之类专业一流的中外名校,也有许多综合性的高校。这些院校的摄影作品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可以显著地观察到,各大院校在摄影创作中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不同风格、手法技巧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为“模仿”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与模型。在学院派的摄影展览中,不少摄影作品都存在一定的模仿痕迹,其中有许多利用 PS 拼贴手法对图片进行了处理。与此同时,在展览中,国内和国外高校作品的呈现方式也各具特色。国内院校更加注重摄影作品本身的品质,而国外院校更多地侧重于如何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二者在方式的呈现上存在差异,却不约而同地体

17、现了一定的创新性。七、传播效果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自 2001 年至今已经举办了 22 届,取得的成绩不可小觑,传播范围较广。通过每年摄影作品的集中展示和传播推广,经过多角度、全方位、持续性的宣传,展览从50 多个上涨到 600 多个,参展的摄影作品由原来的 3000 幅增长到 15000 幅左右,参展人数也由原来的几百人上升到几千人。虽然 2020 年和 2021 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 2005 年手机摄影项目的增设,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以及精神层面的内在需求(图 3)。图 3 20012021 年平遥国际

18、摄影大展数据汇总八、结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作为以摄影为载体传播思想文化与观念的平台,考虑到观众的差异化需求,不断地创新展览形式,丰富内容,为实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有效传播、促进国内摄影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参考文献:1 刘虹弦.平遥印象 之一 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32(2):2.2 刚罡.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即将揭幕 J.艺术教育,2018,325(9):197.3 李云云.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文化生态研究 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4 赵国柱.“平遥国际摄影展”:一个从中西部到全球化的文化产业案例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30(16).5 宋俭,李威威.

19、今年平遥国际摄影展将曝新亮点 N.山西经济日报,2004-09-04(1).6 朱慧.平遥国际摄影博物馆又添两位摄影巨匠 N.山西日报,2005-09-18(A03).7 崔佳颖.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作品分类特征及审美效果研究 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2.8 耿晶.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山西的艺术影响 D.太原:山西大学,2013.9 王米雪.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给摄影学子的启迪与思考 J.科学之友(B 版),2009(10):90-92.10 崔佳颖,王永健.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18(1):27-33.11 解瑂.“影之当代”的多元化 N.中国艺术报,2015-10-26(8).12 周明苇.传播学视角下中国会展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13 吴毅强,杜子.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青年和艺术从“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说起 J.中国摄影家,2022,308(1):26-31.作者简介:1.陈博文,女,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像艺术;2.陈博会,女,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