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4912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会考考纲 说明: (1) 必修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内容和要求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 (2) 必修物理课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3) 教学要求分两个层次:   A层次: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在有关问题中能够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B层次:在A层次的基础上,理解所列知识的含义,能用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带*号的内容为选学,供教师选择,要求至少选学4课时。 (4) 在下表“演示”栏中主要列出了演示实验。其他演示手段,由教师自行确定。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这类学生随堂实验,一般以定性观察为主,在定量方面不作过高的要求。 (5) 按课程计划规定,总课时为158课时,建议安排:讲课128课时,学生实验16课时(不含学生随堂实验),平时复习和机动14课时。   下表列出的是高中必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直线运动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机械运动(A) 参考系(A) 质点(A)     位移和路程(A) 平均速度(B) 瞬时速度 (A) 速率(A) 匀变速直线运动(A) 加速度(B)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A)      自由落体运动(B) 重力加速度(B)   空气阻力很小时,不同物体同时下降 二、力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形变和弹力(A) 胡克定律(B)   物体的微小形变胡克定律 滑动摩擦(A) 滑动摩擦定律(B)静摩擦(A) 最大静摩擦力(A)*静摩擦因数   测定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B)力矩(B)力矩的平衡(B)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力矩的作用和力矩的平衡 说明:不讨论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三、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牛顿第一定律(B) 惯性系(A)牛顿第二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B)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    惯性现象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定律的简单应用(B) 超重和失重(A)    超重和失重 说明:讲解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时,可介绍质量速度关系。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曲线运动(A)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B)平抛运动(B)    互成角度的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 匀速圆周运动(A)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向心加速度(B)向心力(B)离心现象及其应用(A)    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离心现象 万有引力定律(B)人造地球卫星(A)宇宙速度(A)*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说明: 1.给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但不要求推导。 2.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要强调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认识的意义。 五、动量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动量(A) 动量定理及其简单应用(B) 动量受横定律及其简单应用(B)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反冲运动(A) 火箭(A)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反冲运动 六、机械能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功(B)功率(B)     动能(B) 动能定理及其简单应用(B)重力势能(B)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B)弹性势能(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简单应用(B)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七、简谐振动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简谐运动(A)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B)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A)单摆(A) 单摆周期公式(A)   弹簧振子的振动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单摆振动周期的等时性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有关 振动中的能量转化(A)受迫振动(A)共振(A)    受迫振动和共振 八、分子的热运动  能量守恒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分子的热运动(A)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A) 分子间的势能(A)物体的内能(A)热量(A)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A)    布朗运动空气在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空气在绝热膨胀时温度降 热力学第一定律(A)能量守恒定律(B)永动机不可能(A)*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量耗散*环境保护      说明:介绍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时,可联系到过程的方向性。 九、固体和液体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固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 *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晶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空间点阵模型*晶体、非晶体的实物*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 十、气体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波意耳定律(B) 查理定律(B) 理想气体(A) 理想气体定律(pV/T=p'V'/T')(B)   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A)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 十一、电场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电荷守恒(A) 元电荷(A) 点电荷(A)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B)    电荷间的作用力于电量和距离有关 电场(A) 电场强度(B) 电场线(A) 匀强电场(B)    电场线图 电势差(B) 电势(A)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B)      电容器(A) 电容(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A)常用的电容器(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常用的电容器 *静电的防止和应用     说明:讲解电容器时,可介绍电场能量的概念。 十二、恒定电流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欧姆定律(B)电动势(A)闭合电路欧姆定律(B)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B)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A)    路端电压与负载有关 半导体(A) 超导现象(A) 超导的研究和应用(A)      十三、磁场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磁场(A) 电流的磁场(A)磁感应强度(B) 磁感线(A)安培定则(B)磁通量(Φ=BS)(A)    电流磁场对磁针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感线图 磁现象的电本质(A)*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安培力(F=BIl)及其应用(B)左手定则(B)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A)洛伦兹力(A)    安培力和左手定则 十四、电磁感应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电磁感应现象(A)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Blv)(B)楞次定律(B)右手定则(B)自感现象(A)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自感现象 说明:讲解自感现象时,可介绍磁场能量的概念。 十五、交变电流 内容和要求   演示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A)正弦式电流的图象(A)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A)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A)    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交变电流用示波器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A)三相电流(A) 三相四线制(A)*电能的输送    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相电流的产生 三相四线制中的线电压和相电压 十六、机械波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A) 横波和纵波(A)横波的图象(A)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B)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纵波的形成和传播 声波(A)*超声波及其应用     十七、电磁波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电磁场(A) 电磁波(A)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A)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传真 *电视 *雷达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光是电磁波(A) 电磁波谱(A)电磁波谱中的各主要波段及其应用(A)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红外线遥控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 十八、光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A)     光的直线传播(A) 光路的可逆性(A)光的反射定律(B)光的折射定律(B)折射率(B)全反射(B)光导纤维及其应用(A)棱镜(A) 光的色散(A)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光导纤维及其应用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和色散 光的干涉现象(A)光的衍射现象(A)   光的干涉现象光的衍射现象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A) 光子(A) 光的波粒二象性(A)    光电效应 十九、原子和原子核 内容和要求   演示 玻尔模型(A)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A)物质波(A)      激光及其应用(A)   激光 质子(A) 中子(A) 原子核的组成(A)天然放射现象(A) α、β、γ射线(A) 衰变(A)原子核的人工转变(A)核反应(A)   *用计数器探测射线*用云室观察α粒子的径迹 质量亏损(A)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A)重核的裂变(A) 链式反应(A)核反应堆(A) 核电站(A)放射性污染和防护(A)轻核的聚变(A) *可控热核反应     *基本粒子     说明:讲述玻尔模型时,可介绍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二十、学生实验 说明: (1) 关于基本仪器的使用   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分为以下两种要求: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能独立按操作要求使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秒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要求练习使用的(知道仪器的有关用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有:多用电表,示波器。 (2) 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   知道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对直接测量的读数,一般要求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位(游标卡尺不估读)。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数字表示。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实验内容   说明 1.长度的测量   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同)、游标卡尺或刻度尺。 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使用弹簧秤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自由落体进行实验。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刻度尺。 5.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使用刻度尺、秒表 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测油膜的面积。 7.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知道非线性的原因。 8.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9.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0.练习使用示波器   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和整流后的波形。使用学生电源、示波器等。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整流作用。 11.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光电和热电转换及其简单应用 1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插针法测定 13.*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   描绘液体的冷却曲线 14.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用电机匀速吊起砝码和用砝码下落使电机转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秒表和刻度尺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