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453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1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38(2):105-110 Jo u rnal o f Beijing Universit y o f Agricu l t u reh t t p:/bnxb cbp k do i:10.13473/k i.issn.1002-3186.2023.0219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王 菲,孙 晨1,2,姜雁林,马晓燕1宀,冯 丽(1.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2.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83)摘 要:【目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了明辨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潜在生态发展区 域,指导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方法】以北

2、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为研究区域,根据其现状生态问题选取自然 地理、气象、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4类指标共计14个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 北京市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明确生态敏感区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市 二道绿隔整体生态敏感性较低,轻度敏感区面积占比高达47.3%;中度敏感区、不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 28.3%、10.1%;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5.2%、9.1%,是重点保护区域。【结论】在敏感性评价的 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敏感性分区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 供科学参考。关键词:地理信息

3、系统;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章编号:1002-3186(2023)02-0105-06 文献标志码:AEc ologic al sensit ivit y evaluat ion of t h e sec ond green belt area in BeijingWANG FeiK2,SUN Ch enK2,JIANGYanl in,MA Xiao yan12,FENG LiK2(1.Co l l ege o f Landscap e Arch it ect u reBeijing Universit yo f Agricu l t u reBeijing 10220

4、6?Ch ina;2.Beijing Labo rat o ry o f Urban and Ru ral Eco l o gical Enviro nment,Beijing 100083,Ch ina)Abst rac t:Object iveEco l o gical sensit ivit y assessment is an imp o rt ant basis fo r t h e co nst ru ct io n o f eco l o gical civil izat io n.In o rder t o ident ify t h e p o t ent ial eco l

5、 o gical devel o p ment areas in t h e u rban fringe o f Beijing,and t o gu ide t h e eco l o gical p ro t ect io n and devel o p ment o t h e areaMet h o dsTh e art icl e t ak es t h e seco nd green bel t in Beijing as t h e st u dy area,and co nst ru ct s an eval u at io n index syst em based o n

6、it s cu rrent eco l o gical p ro bl ems by sel ect ing fo u r cat ego ries o f indicat o rs,incl u ding p h ysical geo grap h y,met eo ro l o gy?h u man act ivit ies and bio diversit y,and mak es a q u al it at ive and q u ant it at ive eval u at io n o f t h e eco l o gical sensit ivit y o f t h e

7、seco nd green bel t in Beijing based o n GIS sp at ial anal ysis t ech no l o gy t o cl arify t h e sp at ial dist ribu t io n o f ecol o gical l y sensit ive areas.Resu l t sTh e resu l t s sh o w t h at t h e o veral l eco l o gical sensit ivit y o f t h e seco nd green zo ne in.Beijing is l o w,w

8、it h 47*3%o f t h e t o t al area o f mil dl y sensit ive areas,28.3%and 10.1%o f t h e t o t al area o f mo derat el y sensit ive areas and no n-sensit ive areas resp ect ivel y,and 5.2%and 9.1%of t h e t o t al area o f ext remel y sensit ive areas and h igh l y sensit ive areas 9 wh ich are t h e

9、 k ey p ro t ect io n areas.ECo ncl u sio n On t h e basis o t h e sensit ivit y eval u at io n,feasibl e su ggest io ns fo r p ro t ect io n and devel o p ment are p ro p o sed fo r different eco l o gical sensit ivit y zo nes,wit h a view t o p ro viding scient ific reference fo r t h e eco l o gi

10、cal enviro nment co nst ru ct io n in t h e u rban fringe areas o f Beijing.Keywords:geo grap h ic info rmat io n syst em;seco nd green p art it io n;eco l o gical sensit ivit y合理的生态区划必须以合理的评价为基础m。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 动干扰的反映程度,表示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难易 程度和可能性大小或生态因素对外界压力或干扰 的适应能力o生态敏感性评价本质上是对现状自 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进

11、行明确辨识,并将收稿日期:2022-09-20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绿道文化表达模式研究”(19YTB051)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王菲(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学,E-mail:1300602032q q.co m马晓燕(1966),女,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及其理论,E-mail:1070453255 q q.co m106北京农学院学报第38卷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上的过程间。因此生态敏感 性分析和评价是确定需要优先或重点进行生态建 设和保护区域的一种有效途径O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敏感多变的动态演变区域,

12、对 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正确评价,以便规划 建设者可以依据敏感性高低差异有效的规划利用 工作。北京市第二道隔离绿化带(以下简称“二道绿 隔”)作为北京的城市边缘区,是实现城乡减量发 展,遏制城市“摊大饼”,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 力的关键区域皈。其范围(39634026N,115 9211686E)为第一道绿化隔离区边界向外至规 划的六环路外侧1 000 m,总面积1 650 k n?,包括 朝阳、顺义、海淀、门头沟、房山、石景山、丰台、通 州、大兴、昌平等10个区皈。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 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 80%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中。总 体

1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兼 有小部分山地刀;水资源较为丰沛,分布6条主要河 道水系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凉水河、新凤河、萧 太后河,还包含沙河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通往北京 的调蓄水库大宁水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指出 要健全市域绿色空间体系,提高第二道绿化隔离地 区绿色空间比重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发展规划旳。目 前,国内对于北京市二道绿隔的研究多偏向于郊野 公园的布局分析如,少部分对二道绿隔局部区域 进行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皿,缺少对二道绿隔整体进 行定性与定量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就此以北京市 二道绿隔作为研究区域,结合现状生态环境问题,对其进行自然地理、气象、人

14、类活动、生物多样性等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以 期为北京市二道绿隔的生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 有效建议,并为类似的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供解决思路。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的来源与处理1)通过GIS空间分析对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 云的北京2020年30 mX30 m DEM数据获取高 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数据。2)2020年年均降 水量、年均气温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 平台一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h t t p:/www.geo dat )垃。3)水系、道路缓冲区通过GIS的 多环缓冲区分析对来源于Op e nSt ree t Map的2020 年

15、河流、湖泊、高速公路、主要道路、二级道路、三级 道路、干线道路处理获取。4)2020年居民点数据通 过民政局、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 息,在GIS里形成空间分布矢量点数据,最后用GIS 的多环缓冲区分析出居民点的缓冲区数据。5)2020年人口密度在NASA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 心(SEDAC)获取,精度为1 k mC13 0 6)土地利用类 型是在Esri上获取的2020年全球10 m 土地覆盖 数据。7)植被类型数据来源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 数据中心(h t t p:/dat a.t p )。8)植被覆盖 度的获取通过下载地理空间数据云的2020年6月 Landsat 8OLI遥感

16、影像,植物生长茂盛,含云量V 5%,借助ENVI5.3软件,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 等图像预处理,提取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最终 获得植被覆盖度数据匚。9)在获取的2020年10 m 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 辨识得出生态系统类型数据。1.2研究方法1.2.1选取评价指标因子与分级 生态敏感性的 因子如高程、坡度、土壤、植被、生境等在不同地区 有差异词。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2003)和参考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相关文献,结合颜 磊分析的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以及目 前二道绿隔内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皈,选择自然地 理、气象、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4大评价指标因子 进行

17、分析(表1)。1.2.2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不同的生态指标权重值辺o建立评价指标因子判断矩阵,从二道绿隔生态 环境问题出发,运用19标度法在Yaah p软件中 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并对评价因子之间的重 要性和影响力进行评价打分,计算出每个因子的 权重。权重计算公式如下:CJ=Amax-w(1)结果显示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Amax=4.1702,最终得出一致性比例C R=0.063 70.1,所以该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权重合理(表1)。利用ArcGIS 10.6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对 14个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层进行加权和叠加2023年第2期王菲等:北京市第二道绿化

18、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107分析,重分类后得到北京市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综式中:P表示生态敏感性指数,为评价指标总合分析图。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公式为:数,数,j为评价指标编号,E/表示各评价指标的生态n敏感性赋值(1,3,5,7,9,),W,为因子指标的权P=ZjEj Wii(3)重值。表1北京市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Tab.1 Ec ologic al sensit ivit y evaluat ion index syst em for t h e sec ond green barrier in Beijing准则层指标层生态敏感性分级 Eco l o gical sen

19、sit ivit y cl assificat io n权重Gu idel ine l evelGu idel ine l evel不敏感轻度敏感 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Weigh t ing高程/m4530.011 8自然地理因子坡度/250.024 8Ph ysical坡向平面、正南东南、西南正东、正西东北、西北正北0.006 4Geo grap h ical Fact o r地形起伏度/m2500.029 7水体缓冲区/m1 000500 1 000 200 50010020045845145844445143644413.21313.212.8 1312.612.812.60.029

20、4道路缓冲区/m1 0000.195 6人类活动因子居民点缓冲区/m1 5000.034 3Hu man act ivit y fac-人口密度/万52.4 51 2.40.310.30.Il l 7t o r人/k n?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水体、湿地0.244 6C3草、落叶常绿针叶林、植被类型无植被农田水域0.141 9阔叶灌木丛落叶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因子植被覆盖度/%750.047 5Bio diversit y fact o rs农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其他生态系统聚落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0.021 2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分级赋值13579Grading as

21、signment2结果与分析2.1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2.1.1自然地理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高程敏感 性主要以不敏感区为主(表2),占比高达86.6%,主 要分布在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地势平缓;中度、高度、极敏感区呈集中态势分布在西北部山区,这 几个区域地势险峻,有香山公园、北京西山国家森 林公园等分布在内。研究区域坡度相对较小,变化 最大的区域集中在西北部。坡度敏感性占比最大 区域是不敏感区;中度、高度、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 西北部山区。研究区域地势较为平缓,所以坡向敏 感性5个等级差别不大,面积和占比情况彼此之间 分布较为均匀,最明显的区域集中在西北部山区。地形起伏度敏感性主要以不敏感区为

22、主,占比高达 84.0%,多集中在北部、南部、东部平原地区;中度、高度、极敏感区集中在西北部山区。二道绿隔内水 系较多,水体缓冲区敏感性总体处于不敏感;中度 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度敏感区分布明显,自西北 向东南线性分布,其中分布最为集中的是西北方向 的北沙河、南沙河、沙河水库、京密引水渠等。2.1.2气象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该区域年均降 水量差别不明显,根据地形不同判定降水量越多,敏感性越高。降水量敏感性分布明显,自东南向西 北逐渐递增,总体呈轻度敏感(表2);高度敏感区和 极敏感区在西北部集中分布。研究区域年均气温 起伏不大,年均气温敏感性分布界限明显,从中心 向四周递增,总体呈不敏感度;

23、高度敏感区和极敏 感区集中分布在西北山区,说明这部分区域年均气 温较低。2.1.3 人类活动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二道绿隔 内交通路网密集,道路缓冲区敏感性主要以不敏感 区为主(表2),呈网状均匀分布,极敏感区占比最 少,但较为集中。居民点缓冲区敏感性处于中度敏 感,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占比相对较大,但略 为分散,分布不明显;不敏感区呈点状分布,东南部 地区最为集中,北部地区较为分散。极敏感区较为 明显,呈集中态势分布于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地和 108北京农学院学报第38卷水域区域。人口密度敏感性处于极度敏感,多集中 在公园和绿地、水域附近;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 分布区域最少,点状分布于房山区、

24、大兴区、海淀 区、朝阳区之中。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处于不敏 感,说明该研究区域超过一半的区域是建设用地和 裸地;轻度敏感区较为分散,多分布于耕地;中度、高度、极敏感区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和西南部的草 地、林地、水体、湿地中。2.1.4生物多样性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研究区 域植被类型生态敏感性中轻度敏感区占比最大(表 2),主要分布在农田区域;不敏感区其次,主要是无 植被地区;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 北部的山地地区,由于该区域森林公园偏多,所以 植被类型较为丰富;极敏感区分布在水域周边。植 被覆盖度敏感性主要呈现极敏感,集中在西部公园 附近,其他区域零散分布,表明植被覆盖度75%的区域占比

25、34.2%;不敏感区占比26.3%,表明该 区域植被覆盖度V30%的区域接近1/4。研究区域 生态系统类型敏感性中轻度敏感区比重较大,分布 在聚落生态系统中;中度敏感区占比其次,分布于 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不敏感区、高度敏 感区、极敏感区分布较少,其中极敏感区分布于水 体与湿地生态系统。表2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等级信息Tab.2 Single fac t or ec ologic al sensit ivit y rat ing informat ion不敏感 轻度敏感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极敏感Insensit ive Mil d sensit ivit y Mo derat el y

26、sensit ive High l y sensit ive Ext remel y sensit iverr 切 qi 丁Eval u at io n fact o rs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AreaPro p o rt io nAreaPro p o rt io nAreaPro p o rt io nAreaPro p o rt io nAreaPro p o rt io n/k m2/%/k m2/%/k m2/%/k m2/%/k m2/%高程 Al t it u de1 429.3586.6120.337.249.703.032.252.01&371.2坡度Sl

27、o p e1 131.166&5366.8622.381.995.044.202.725.791.5坡向 Sl o p e direct io n地形起伏度277.3816.8413.0225.0397.4224.1396.2924.0165.8910.1Terrain1 386.6184.0126.677.752.493.131.552.052.683.2u ndu l at io n,degree 水体缓冲区 Wat er bo dy622.0537.7533.7732.3320.2719.4106.886.567.034.1bu ffer zo ne 年均降水量Average annu

28、al p recip it at io n 年均气温215.7013.1560.8634.0401.3024.3316.5019.2155.649.4Average annu al749.8145.4486.7429.5290.4717.685.505.237.482.3t emp erat u re 道路缓冲区Ro ad bu ffer zo ne居民点缓冲区563.8134.2334.9320.3452.9227.4202.2312.396.115.8Resident ial137.50&3286.6317.4572.7934.7515.7931.3137.29&3bu ffer zo n

29、e人口密度Po p u l at io n densit y12.600.822.621.479.374.8494.6430.01 040.7763.0土地利用类型Land Use t yp e1 002.3360.7368.6222.3180.7011.047.622.950.733.1植被类型Veget at io n t yp e 植被覆盖度511.4031.0930.8456.436.912.29&956.071.904.4Veget at io n433.4826.3205.8912.5212.1412.9232.7114.1565.7834.2co verage生态系统类型Eco

30、syst em t yp e17.261.0991.9660.1542.4132.947.612.950.763.12.2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性处于轻度敏感,各等级面积呈轻度敏感中度敏将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加权叠加后,得到生态敏 感不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分析得出:1)不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3),研究区整体的生态敏感 敏感区面积占比10.1%,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之2023年第2期王菲等: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109中,人类干扰较大。2)轻度敏感区比重最大面积占 比47.3%,主要分布在路网密集、人口密集的区域,多为平原,地势较为平缓,说明接近二分之一的区 域生态环境基本稳定,可

31、承受一定强度的干扰。3)中度敏感区比重其次,面积占比2&3%,主要分布 在山区、河流的缓冲地带,表明该类地区生态环境 系统较为脆弱,稳定性较差,易受到一定的破坏和 干扰口门。4)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面积分别占研表3Tab.3 Compreh ensive ec ologic al sensit ivit y assessment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不敏感Insensit ive轻度敏感Mil d sensit ivit y中度敏感Mo derat el y sensit ive高度敏感High l y sensit ive极敏感Ext remel y sensit ive面积 Area/k m2

32、166.89780.28466.95151.1784.71比例 Pro p o rt io n/%10.147.32&39.15.22.3二道绿隔生态保护规划建议当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绿化隔离带地区建 设发展规划对于二道绿隔地区的规划没有形成比 较完整的体系,各个重点绿色空间没有串联在一 起,较为分散,分区仅仅是平原地区、城镇建设用地 和二道绿隔地区楔形绿地,不够精细具体,根据二 道绿隔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一带、三 片区、六重点”的生态保护规划结构(图1),具体规 划建议如下:2.3.1 一带 连接重要生态源地,建立生态廊道,构成生态格局和蓝绿空间体系,形成稳定的网络结 构,建设

33、一条以“蓝、绿”为主色调的蓝绿交织带(图 1),推动二道绿隔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图1生态保护规划结构分析图Fig.1 St ruc t ural analysis of ec ologic al c onservat ion planning2.3.2 三片区1)生态建设区一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生究区域的9.1%、52%,这部分区域受土地类型的 限制,多为山地、丘陵、水体,主要有八大处公园、北 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植物园、香山公园等景 区,永定河、温榆河等河流,水网密布,降水量较多、温度较低,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活 动干扰较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差,极易受人类 活动影响口刃。

34、态建设区位于二道绿隔内生态不敏感区和轻度敏 感区,宜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土地优化和布局应 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辅相成;控制建设用地的过度 扩张,积极落实海绵城市等低影响开发理念,提高 朝阳区、顺义区、大兴区、丰台区的生态敏感性。将 裸地、废弃地合理利用,通过见缝插绿、拆违拓绿、破硬复绿等手段提高绿化覆盖率,因地制宜打造家 门口的口袋公园;要广种乡土植物,乔灌草合理种 植,丰富绿化形式,提高生物多样性;轻度敏感区要 格外注重对基本农田和耕地的保护,可发展特色农 业园区和生态示范区;另外要保证“三废”的合理排 放,控制人口规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 环境。2)控制发展区一中度敏感区。控制发展区

35、位 于二道绿隔内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该区域应作为控 制发展区,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等高强度活动,要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注重提高区域内的生 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原生植物以及增加植物丰富 度;加强对山脚、陡坡、河流缓冲带等地区的重点绿 化,建立缓冲绿带,并种植植物增加郁闭度,调节小 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有计 划的进行修复。3)重点保护区一高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重点 保护区位于二道绿隔内生态高敏感区和极敏感区,该区域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区而不是作为开发区。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管理力度和生态保护宣 传,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对于沙河水库等 水体区域要严格禁止排放污水,确保水质

36、安全和生 态补水a;百望山森林公园、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 园等山体区域要补充完善山前绿色屏障,丰富植物 群落结构。整体区域应做好地质灾害评估,保护原 110北 京农学 院学报第38卷生植被和原有物种,稳步提高重点绿色空间的植被 覆盖率拠,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生长、生 存的空间,促进生态良性循环。2.3.3 六重点二道绿隔内有小西山浅山区、沙 河湿地公园、温榆河公园、北运河公园、南海子公 园、永定河公园六个重点绿色空间,应重视优化该 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沙河湿地、温榆 河、北运河、永定河、南海子公园,应加强堤防建设,丰富驳岸形式,建设生态护坡。打造人工湿地,种 植水生修复植物如再

37、力花、千屈菜、莺尾、美人蕉、水葱、香蒲等,增强生态修复效果;对于小西山浅山 区区域,应利用团粒喷播、植生袋等修复技术对道 路边坡等进行植被修复,提高山区的植被覆盖度,创造良好生态空间。3结论与讨论以北京市二道绿隔的生态环境特征为基础,选 取自然地理、气象、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4类因子 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 Arcgis空间分析法,最终得到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图,以下是关于北京市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分析的 结论:1)人类活动因子的道路、人口密度、土地类型 和生物多样性因子的植被类型是影响研究区生态 敏感性的主要因子。2)北京市二道绿隔整体生态 敏感性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整体

38、以轻度为 主,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外围;极敏感区主要分布 在小西山和水域、湿地附近。3)通过对不同敏感区 域进行全面的量化分析,预计二道绿隔地区未来的 生态敏感性会随着政策的实施逐步升高,低敏感区 域逐步降低,建议低敏感区域提高生态敏感性,保 护高敏感区域,并对各区域提出对应规划发展建 议,以期实现二道绿隔的可持续发展。将GIS技术应用于小范围的区域生态敏感性 研究,可以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的空间叠加分析变得 更加高效和准确“口。因生态敏感性的指标权重通 过AHP获取,方法固有的主观性,会对结果产生影 响。未来的研究可增加评价专家人数,使指标权重 更为客观,提高结果的合理性。还会收集时间序列 数据,

39、深入探索二道绿隔生态敏感性的时空演变规 律s幻,从而为加强二道绿隔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 北京市二道绿隔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为可持续发展 提供科学依据,给中国相似的城市边缘区提供有力 借鉴。参考文献:1 袁领兄,李坤,范舒欣,等.基于GIS的太原市土地生态敏感 性评价J.北京:中国城市林业,2021,19(3):19-24.2 熊善高,秦昌波,于雷,路路,关杨,万军,李新.基于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的生态空间划定研究以南宁市 为例口.生态学报,2018(22):7899-7911.L 3 陈闪.基于EI的富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农 林大学,2015.4罗琦,朱云云.基于生态导向视

40、角的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7):93-94.:5 赵晓伟,徐昕昕.绿色发展指引北京平原二道绿隔绿色空间 规划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 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353-362.:6 王业宁,陈婷婷,孙然好.北京主城区人为热排放的时空特征 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7):2178-2185.7杨亦松.北京市西南郊地区: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体系构 建研究口丄北京规划建设,2019(5):130-133.E8乔洁冰,熊杰,冉藜,等.北京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选址研 究以丰台、大兴、房山区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

41、学会 2020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86-192.E9王瑞琦,仇渊勋,李雄.以生境保护优先的北京市第二道绿化 隔离地区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43(2).127-137.10 李方正,李科慧,李雄.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郊野公园环 情景规划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4):58-64.11 冯一凡,郭灿灿,赵鸣.山水城市视角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 公园环”选址研究00.北京规划建设,2019(4):106-110.口2李益敏,刘师旖,李盈盈,吴博闻,计培琨.福贡县土壤侵蚀时 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1水土保持研究,2022,29(3

42、):57-63.13葛伟.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中心识别及 其时空格局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口4许宏健,郎博宇,张雪,等.基于1 andsat 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遥 感估算口丄现代化农业,2020(11):43-45.15 鲁敏,穆回港,谭蕾,等.基于GIS的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生态 敏感性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12):1-9,16 颜磊,许学工,谢正磊,等.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09,29(6):3117-3125.17 邹洪坤,胡勇,李艳红,等.基于GIS的西宁市生态敏感性分 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

43、018,41(4),21-24.18 香宝.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10.19 李咏红,李岱青,陈雅琳,雪梅,王丽霞.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环 境敏感性评价J1水土保持通报,2015(1):236-241.20 简卿,张立强,崔海宁,等.青龙满族自治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及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71-178.21 韩丽,周炳江,明亮,等.基于AHP-GIS统计的溪洛渡镇生态 敏感性空间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5):80-84.22 李怡,赵小敏,郭熙,等.江西省南昌市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 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0).65-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