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合成1文献综述1.1 国内外生产概况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随着需求日益增长的橡胶产业的发展,作为其交联剂的酮肟硅烷类产品需求也日益旺盛。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了象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产品,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供求关系。所以有必要开发出另外一种可以弥补这种短缺的物质,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就是很好的应用。对这种产品的研发国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有相关的报道,但是国内到现在也鲜有报道。除了可以作为室温下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剂外,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还可以用做硅橡胶扩链剂、羟基清除剂、烷氧基封端的基本原料等,应用前景广阔。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作为交联剂主要应用在R
2、TV单组分橡胶中,RTV单组分橡胶交联剂按固化释放出的副产物可以划分为:醋酸型、酮肟型、醇型、丙酮型、酰胺型、羟胺型。我们即将讨论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便是属于第二种类型的交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因为属于中性交联剂,几乎没有腐蚀性,有醋酸交联剂不可取代的优点,所以值得研究。国外对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用量较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混合使用,道康宁公司和拜耳公司均有相应的牌号产品出售。随着RTV单组分橡胶在建筑、电子、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市场对RTV单组分橡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需求量会大大提高,同时在处理纤维、无机填料、聚合物改性方面也有相应的应用。1.
3、2 本课题的目标1.摸索出制备甲基三丁酮肟硅烷的合成工艺路线2.确定工艺路线中最佳工艺条件并确定过量甲乙酮肟的回收方法3.确定对甲基三丁酮肟硅烷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 1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3反应物介绍1.3.1甲基三氯硅烷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甲基三氯硅烷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 分子式: CH3SiCl3 分子量 :149.5, 沸点:66.1(101.3KPa),熔点:-77.5,密度:1.270(27),闪点:6.0,燃点:408。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 CH3SiCl3+3H2O CH3Si(OH)3+3HCl生成的硅醇不稳定,有酸存在时Si-OH发生缩合生成聚硅氧烷。CH3Si(OH
4、)3 (CH3SiO1.5)n+ H2O(2) 醇解反应CH3SiCl3+3CH3CH2OHCH3Si(OCH2CH3)3+3HCl甲基三氯硅烷和低级醇反应时,应及时的除去副产物氯化氢。因为可能会由于接触时间过长或者反应温度高而导致氯化氢和醇反应: CH3OH+HClCH3Cl+H2O(3) 与羧酸、羧酸酐、羧酸盐的反应CH3SiCl3+CH3COOHCH3SiOCOCH3+HCl上述反应生成了酰氧基硅烷,它很活泼可以和水、醇以及许多试剂反应而分解。反应是可逆的,为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需要及时的除去氯化氢。常用的方法是加入惰性有机溶剂、通氮气驱除及加入胺中和等。用酸酐代替羧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而且是不可逆反应。当用羧酸盐时,最好用苯、甲苯、石油醚做溶剂介质。(4)与酰氧基硅烷的反应CH3SiCl3+CH3COOSiCH3SiOSi+CH3COCl反应用的催化剂有三氯化铁和三氯化铝。(5) 与硅醇的反应与硅醇加热可以脱去氯化氢,得到硅氧烷。CH3SiCl3+3HOSi CH34CH3Si OSi CH3+HCl(6)与胺、氨的反应氯硅烷RnSiCl4-n可以和氨或者胺反应生成RnSi(NH2)4-n、R2Si(NH R)4-n、RnSi(NR2)4-n。但是由于氨基硅烷具有较强的自缩合(脱胺或脱氨)作用,故最终产物多为聚硅氧烷。当R是低级烷基如甲基n1时,即甲基三氯硅烷时,很难获得氨
6、基硅烷,而是缩合了的产物聚硅氧烷。 CH3SiCl3+H2O交联的聚硅氧烷此外,还可以和某些无机的酸、盐,碱金属,氰化物等发生反应。用途制备其他官能团性如硅官能团、碳官能团硅烷;制取聚硅氧烷;此外还可以作为无机填料的表面憎水剂;白碳黑表面具有较多的活泼Si-OH基,用做硅橡胶加强填料时,容易和聚硅氧烷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使胶料流变性能变坏,甚至无法成型加工。如将白碳黑先用甲基三氯硅烷处理,则表面上的Si-OH将部分被Me2SiO或Me3SiO取代,成为憎水性加强填料,不仅能有效减轻胶料存放过程中的结构化问题还可混用更大比例的白碳黑,获得更佳性能的硫化硅橡胶。在建筑上可用于材表面处理剂;把甲基三氯
7、硅烷喷涂在建筑物料上,或配成溶液后再喷涂,此时,甲基三氯硅烷会因为跟空气中的水蒸汽相遇而发生水解缩合反应。既与物料表面形成了憎水表面,为了免除副产物氯化氢的腐蚀,一般先转化为聚硅氧烷或者是硅醇使用。HCl和Cl2的干燥剂;以氯化氢的脱水干燥为例。塔顶喷入由甲基三氯硅烷与硫酸配成的吸湿剂,塔底通如还有水分的氯化氢,在塔内与吸湿剂逆向接触,水分即与甲基三氯硅烷生成固体并释放出氯化氢,硫酸起溶解固杂的作用。此法具有除湿效果好、使用周期长及氯化氢收率高等优点。还原剂等。1.3.2 甲乙酮肟性质物理性质甲乙酮肟俗称丁酮肟。纯净的甲乙酮肟是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C4H9NO, 结构式:CH3(C2H5)C
8、=NOH, 分子量: 87.12,沸点: 152153(1大气压),7072(20 mmHg ),5960(15mmHg)。熔点:-29.5, 比重 :0.923g/ml ,折光率 :1.443(20)。化学性质甲乙酮肟可以和甲基三氯硅烷反应制备硅胶交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用途甲乙酮肟主要用于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合成及制取盐酸羟胺,此外还可以作为化学1.3.3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是无色透明液体。比重:(d425)0.9750(g/cm3),沸点: 120C/1mmHg, 300C/760mmHg (此时已分解) , pH值: 79。合成方法(1)由有机氯硅
9、烷(以甲基三氯硅烷为主)出发制备反应机理 CH3SiCl3+3CH3C2H5C=N-OHCH3Si(ON=CCH3C2H5)3+3HClHCl+NH3NH4Cl反应过程描述 甲乙酮肟在溶剂的存在下,用甲基三氯硅烷滴定。产生的氯化氢用氨气处理,得到的氯化铵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除去,将滤液静置分层,对上层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和过量的甲乙酮肟即可得到产品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优缺点分析 本方法是目前采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并且甲基三氯硅烷是生产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副产品。上述反应收率高;但是由于需要大量的氯化氢吸收剂,成盐后增加了目的产物分离的困难,污染也较为严重。有待改良。(2) 由有机烷氧基硅
10、烷制取 反应机理RnSi(OR2)4-n+nCH3C2H5C=N-OHRnSi(OR2)mON=CCH3C2H5)4-n-m+ R2OH反应过程描述 烷氧基硅烷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和甲乙酮肟反应生成了酮肟硅烷,得到了副产物醇。反应温度保持在120左右,通过不断的蒸出醇促进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应结束后采用减压分馏,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及催化剂即可得到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可以选用的催化剂有胺、钛酸、羧酸金属盐、碱金属、第二族金属、镧系元素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分子筛等。优缺点分析 本反应可以避免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氨气分离产品,而且无须使用溶剂,没有固体残渣形成。反应中得到的是中
11、性的液态醇,免去了固液分离。还可以得到不同取代度的酮肟基硅烷,获得兼具烷氧基和酮肟基的产物。但由于烷氧基硅烷的活性低于甲基三氯硅烷,所以要有催化剂的支持,涉及到催化剂的制备、回收及同产品的分离等。(3)由有机酰氧基硅烷制备 反应机理 CH3nSi(OAc)4-n+(4-n)CH3C2H5C=N-OHCH3nSi (ON=CCH3C2H5)(4-n)反应过程描述 有机酰氧基硅烷与过量的甲乙酮肟在酸吸收剂下反应也可以制得酮肟硅烷。优缺点分析 此法具有工艺条件简单、收率高的优点,但是原料的价高导致了生产成本高。 综合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方法二虽然不用过滤氯化铵固体但是用催化剂,而且本身有机烷氧基硅烷
12、还要制备才可以使用,所以不适合实验室使用。而方法三中使用的酰氧基硅烷也是需要中所应用的工艺比较适合本课题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方法一。用 途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主要应用在室温硫化硅橡胶中,作固化剂(交联剂)使用, 使用该固化剂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无毒、无腐蚀,在电子、建筑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1.3.4 文献合成方法简介专利文献 用带有计量装置的泵将溶剂和甲基三氯硅烷分别打入反应釜,通过深入到混合液体的管子把氨气引入。待装在釜顶的检测器检测到有氨逸出时,同样的用泵将甲乙酮肟打入反应体系。在甲乙酮肟滴加过程中调节温度至适当范围,为了避免反应釜内液体过多,通过一个溢流管把已经生成的、溶解在上层
13、液体的产品(其中还有生成的氯化铵固体)引入另一容器,通过离心过滤的方法除去固体氯化铵得到了滤液,对滤液进行真空精馏可以得到产品。其中回收后的甲乙酮肟可以再次进入体系参与反应。本反应流程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连续化生产。其他文献在三颈烧瓶中首先加入甲乙酮肟,然后滴加甲基三氯硅烷,反应温度控制在20以内。甲基三氯硅烷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两小时,有分层出现,取上面一层加入中和剂(即氯化氢的吸收剂),使之微偏碱性,然后平衡保温四小时,之后进行过滤,取滤液倒入蒸馏釜中,在一定温度下蒸出溶剂,溶剂可以回收利用,釜底即是产品。分层后的下层用碱中和,达到中性后,又有分层现象。上层进行蒸馏,分离出甲乙酮肟,进行纯化后
14、可以再用。下层即为氯化钠结晶固体。1.3.5 溶剂的选择选择依据 来源广,低毒或者无毒 随着环保意识的越来越受重视,低毒或者无毒原料的使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溶剂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路线获得。 价格低廉,适宜规模应用 后期回收简便,可以重复利用 在产品的工业化过程中,维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人们总是希望可以把成本降下来,在目前技术手段允许的范围内回收原料中的溶剂显的很有必要。溶剂性质一览表名称沸点熔点比重(d420)g/ml分子量环己烷816.50.77884甲苯110.6-950.86792石油醚306060900.68正庚烷98.4-90.60.684100据上表列出溶剂的性质,结合文献
15、报道我们选用了石油醚和甲苯,其中石油醚使用了两种不同沸程的产品,即沸程分别是3060和6090的石油醚。根据文献报道,溶剂的用量控制在甲基三氯硅烷用量的3到5倍之间为宜,这样可以较好的降低反应物与产物的黏度,使反应顺利进行。2实验部分2.1 反应原理 参加反应的有甲基三氯硅烷、甲乙酮肟、甲苯/石油醚(溶剂)。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SiCl3+3 CH3C2H5C=N-OHCH3Si(ON=CC2H5CH3)3+3HCl生成的HCl用氨气中和,得到的氯化铵是以沉淀的形式同混合液分层的,利用过滤等方法可以除去氯化铵固体,滤液在真空下蒸馏,除去溶剂和未反应的甲乙酮肟后留在烧瓶底部的就是产品甲基三丁
16、酮肟基硅烷。HCl+NH3NH4Cl2.2 实验仪器及试剂2.2.1 实验仪器 三颈烧瓶、滴定漏斗、温度计、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器、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冷凝管、尾管、玻璃棒、离心机、橡胶塞、橡胶管、真空抽滤机、pH试纸、若干小溶剂瓶、天平、量筒、FULI 9790 气相色普仪2.2.2 实验试剂 甲基三氯硅烷、甲乙酮肟、石油醚(沸程3060)、石油醚(6090)、甲苯、氨、氢氧化钠、硅脂2.3 合成路线示意图及装置图2.3.1 合成路线示意图溶剂、甲乙酮肟、甲基三氯硅烷进入反应器15,反应完全后进入分液漏斗4静置形成两层。上面一层是产品、大部分溶剂、少量的甲乙酮肟,下层是甲乙酮肟的氢氯化物、少
17、量的产品、少量的溶剂。取上层液体进入接收装置7,通氨,这时有白色的氯化铵固体生成,经过过滤器9滤去沉淀,得到的滤液转入蒸馏装置12。除去大量的溶剂和甲乙酮肟后得到了产品,蒸出的甲乙酮肟可以重复利用。下层液体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再次分液得到两层。上面一层是粗甲乙酮肟,通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化后的甲乙酮肟,下层是氯化钠固体。流程示意图如图2-1所示。2.3.2合成装置图2.3.2.1 原料提纯示意图图2-2原料提纯示意图A-温度计 B-冷凝管 C-角管 D-接收烧瓶 E-单口烧瓶 F-刺形蒸馏柱2.3.2.2 反应装置图 图2-1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合成路线1-溶剂 2-甲基三氯硅烷 3-甲乙酮肟 4
18、、11-分液漏斗 5-氢氧化钠 6、7-中和装置 8-氨气 9-过滤装置 10-氯化铵 12-蒸馏装置 13- 粗甲乙酮肟14-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15-反应器 16-去三废治理 其余为管道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4产品分析采用氢焰气相色谱分析仪对产品进行分析。利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即初始温度为80,保留时间3分钟,再以每分钟15度的速度升到220。分析过程中汽化室温度是240260。分流比是100:1,进样量0.2l, 其中氮气、氢气、空气的量按常规即可。对色谱图采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分析,得出产品中主产物的含量。根据色谱分析的结果来计算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收率与甲乙酮的回收收率。浙江科技学院
19、本科毕业论文3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原料的纯化 根据文献报道,甲基三氯硅烷与甲乙酮肟的纯度要大于98%,溶剂和甲乙酮肟中水的含量要分别控制在100ppm和1000ppm以内,当水含量超过这个范围时,产品的得率和纯度会受到较大影响,还会导致目的物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形成,所以对买来的甲基三氯硅烷和甲乙酮肟分别进行再蒸馏,可以得到满足实验要求的甲基三氯硅烷和甲乙酮肟。3.2 反应影响因素的确定3.2.1甲乙酮肟与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 根据前面一章中列出的反应式,我们可以看到每生成1摩尔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就要消耗1摩尔的甲基三氯硅烷和3摩尔的甲乙酮肟,并形成3摩尔氯化氢。考虑到有机反应的特点,实验中甲
20、乙酮肟和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总是大于3:1的。3.2.2 不同溶剂的选择 溶剂在反应中仅仅起到了降低其黏度并稀释混合溶液的作用。使甲基三氯硅烷和甲乙酮肟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度。选择的溶剂应该能同时溶解甲乙酮肟和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但它们本身应具有反应惰性。3.2.3 反应温度的控制 温度对有机反应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一般的规律是升高温度促进反应,降低温度则抑制反应的进行。但是对于本反应来讲,温度过高,会导致副反应加剧,产品颜色加深,甚至有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形成,不利于提高收率;太低时,由于甲乙酮肟本身的黏度就比较大,不利于反应的搅拌,反应周期太长,有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使没有反应完的甲基三
21、氯硅烷在接下来混液分层后上层通氨步骤中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造成原料损失加重,不利于提高得率。3.2.4 反应时间的选择 有机反应本身具有反应周期长的特点。对于本反应,反应时间包括两方面:滴定时间和保温平衡时间。由于反应放热较强烈,所以滴定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导致局部反应温度过高影响产品质量和色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滴定时间一般半小时左右以保证反应缓和进行。考虑到在常温下反应有可能局部不完全,再则甲乙酮肟黏度较大,所以在甲基三氯硅烷滴定完全后,还需要保温平衡反应数小时左右以促进反应完全。3.3产品分离 现有的专利文献在产品的制备、分离上说法不一。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不加溶剂,直接用甲基三
22、氯硅烷和甲乙酮肟反应,经过试验结果良好。结合文献我们得到了下面的工艺路线:3.3.1无溶剂法 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待其分层完全后,缓慢放掉下层液体收集起来以备回收,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移入单口烧瓶,通氨气,沉淀完全后离心(2000转/分)得到清液即为粗产品。再将此清液进行蒸馏除去甲乙酮肟就是产品。3.3.2加溶剂法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待其分层完全后,缓慢放掉下层液体收集起来以备回收,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移入单口烧瓶,通氨气,将烧瓶置于水浴进行真空蒸馏,当烧瓶中没有气泡逸出时停止抽真空,再进行离心,得到的上层就是粗产品。对清液进行蒸
23、馏除去溶剂和甲乙酮肟就是产品。3.4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少量甲乙酮肟的除去 目前市场上的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甲乙酮肟,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实验中我们在低温,高真空下蒸馏,经过较长时间的蒸发或者蒸馏,就可以除去大量的甲乙酮肟。而产品中含有微量的甲乙酮肟是不可避免的。3.5 过量原料回收 由于无论采用加溶剂还是不加溶剂的方法都要用过量的甲乙酮肟,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回收。3.5.1 基本原理移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的下层液体主要是未反应完全的甲乙酮肟及其氢氯化物、少量的产品。回收甲乙酮肟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NaOH+CH3C2H5C=NOH.HClNaCl+H2O+CH3C
24、2H5C=NOH在实验室条件下,把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粗甲乙酮肟,通过进一步的纯化得到了精甲乙酮肟。由于采用的是刺型精馏柱,经过一次简单蒸馏还难于满足要求所以需要进行二次蒸馏。在工业上可以利用塔板数很高的精馏塔一次精馏就得到纯度很高的甲乙酮肟。3.5.2 回收过程描述取一定量的回收液装入三颈瓶,用已经配制好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滴定。当混合液的pH达到7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静置分层。分层后的混合物由两部分组成。最低层的是白色的氯化钠固体,其上面的一层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上面一层可能是其他杂质,最上层的是甲乙酮肟及少量水(如果使用溶剂的话还含有少量的溶剂)。滤去下面的氯化钠固体进行固液
25、相分离,再次分层后取最上面一层含有甲乙酮肟的一相进行蒸馏。由于甲乙酮肟可以和水形成共沸物,沸点是96.7度,在蒸馏过程中,首先馏出的是甲乙酮肟与水的共沸物(如果使用了溶剂,先蒸出来的是少量的溶剂),共沸物蒸馏结束后,继续蒸馏留在烧瓶中的其余甲乙酮肟,此时蒸出的甲乙酮肟含水量可以控制在PPM级。再取一定的回收液重复上述的步骤,收集蒸馏过程中的共沸物组分,经过冷却后出现分层,其中上层是还有很少量水的甲乙酮肟,下层是含有少量甲乙酮肟的水,下层可以放掉进入三废处理环节,上层再进行蒸馏,收集下层的甲乙酮肟后可以用于其他相关途径。3.6 实验结果汇总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收率计算产品收率的基准是甲基三氯硅烷
26、。将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的摩尔数除投入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数即为收率。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由于反应混合物分层两层,下层的液体也溶解有少量的产品,另外甲基三氯硅烷在量取及加料过程中均有大量的挥发,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得率均没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本实验的得率一般均在百分之八十二左右。甲乙酮肟的回收计算 将分层后的下层液体收集起来,装入250ml的单口烧瓶中,用已经配置好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pH=7左右)为止。由于一开始回收液量多,可以逐滴管的往下加。烧瓶底部明显能感觉到温度的上升,说明中和反应放热明显。用自来水冷却烧杯,不至于反应过于激烈。随着氢氧化钠不断的加入,pH逐渐向7靠笼,快到终
27、点时改用滴管逐滴加入,直到终点。此时,烧瓶底部已经沉淀了一层白色氯化钠固体,上层微带黄色。静置分层完全后取上层液体进行蒸馏。利用变压器控制温度的上升幅度,当温度到达9798时,开始有冷凝液滴下。收集此沸程馏分。我们认为是甲乙酮肟和水形成的共沸物组分(水分的形成是因为上步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而产生)。随着温度继续上升,当达到151时又有冷凝液滴下,此时才是真正的甲乙酮肟,马上换另一个已经称过重量的接收瓶接收馏分,直至没有冷凝液流下。蒸馏结束后再次称量接收瓶得到了回收甲乙酮肟的重量,根据此结果得到了甲乙酮肟的回收收率。空烧瓶重量为214g,接收回收液后的总重量为336g所以回收液(下层液体)为
28、122g空接收瓶重量为11.5 g,接收甲乙酮肟后的总重量为85g所以经过蒸馏后得到的甲乙酮肟为73.5g而反应中共有156.8/2=78.4g的甲乙酮肟是过量的,所以甲乙酮肟的回收率为:73.5/78.4*100%=93.7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甲乙酮肟的回收工艺比较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实验装置,而且收率结果令人满意。 以上所有数据汇总见表3-1表3-1 反应结果汇总表项目原料温度纯度得率色泽1一甲45.0g593.83%71%无色透明溶剂0ml2一甲30g5575%81%无色透明甲乙酮肟52.3g溶剂115.3ml3一甲30g4578%94%略带乳白色甲乙酮肟122g溶剂146.8ml4一
29、甲30g1565%几乎无色甲乙酮肟87.1g溶剂0ml5一甲30g3581%85%略有白色甲乙酮肟69.7g溶剂44ml6一甲30g25略带浑浊甲乙酮肟139.4g溶剂36ml7一甲30g6581%65%甲乙酮肟104.5g溶剂461.2ml8一甲30g2580%81%无色透明甲乙酮肟104.5g溶剂0ml9一甲44.9g253080%76.5%无色透明甲乙酮肟156.8g溶剂0ml通过表3-1,我们可以看出甲乙酮肟和一甲的摩尔比在6:1以上时加溶剂(或者不加溶剂)以及甲乙酮肟和一甲的摩尔比大于3:1加溶剂,在温度为2025反应效果比较好。4结论与展望本文摸索出制备甲基三丁酮肟硅烷的合成工艺路
30、线,确定工艺路线中最佳工艺条件并确定过量甲乙酮肟的回收方法,确定对甲基三丁酮肟硅烷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且以上的工艺路线极具有工业化前景。此外,通过对实验的过程分析,本文认为甲基三丁酮肟硅烷的合成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甲基三氯硅烷的滴加速度 滴加速度一定要慢,不仅仅因为这样会使反应混合物局部受热,温度过高,还可以使产品呈现“浆糊”态。氨处理时间通氨的多少不是根据反应式所表现出来的量计算的。由于我们对分层后的酮肟氢氯化物在两相中的分配尚不清楚,所以无法定量通氨,只能根据pH值判断。氢氧化钠的滴加速度在回收甲乙酮肟的滴加氢氧化钠中和步骤中,前面一段时间pH变化很不明显,快到终点时变化很快,所以在滴加
31、过程中特别是接近终点时要逐滴加入以防滴定过头。甲基三氯硅烷的过量甲基三氯硅烷在实验中必须保证反应完全,不可过量。因为过量的Cl-会使产品带有颜色,影响其色泽和质量。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两条合成路线:1.甲乙酮肟和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为大于3:1时,可以不加溶剂进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用多余的甲乙酮肟吸收,达到除去氯化氢的目的。2.甲乙酮肟和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为3:1时,需要加入大量的溶剂。通氨与蒸馏的先后次序滴加完毕混合液分层后,原则上先通氨除去氯化氢后再蒸馏除去溶剂和先蒸馏再通氨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实验室我们一般采取先蒸馏后通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离心过程中溶剂的挥发,减少溶剂
32、损失。混合液分层后上下两层中和剂的选择混合液分层后上层氢氯化物中氯化氢的中和剂和回收甲乙酮肟中使用中和剂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在上层中若用氢氧化钠做氯化氢的吸收剂,则会引入水分,用氨做吸收剂是固液分离,而水分和产品的分离是液液分离,而且水的沸点比较高,产品在此温度下蒸馏会变色,相比之下固液分离是比较方便,分离效果好。如果在回收甲乙酮肟的过程中用氨做中和剂,由于氨的碱性没有氢氧化钠强所以需要大量的氨,回收效率没有氢氧化钠高。氯化铵的分离工业上固液分离一般采用的是过滤、压滤或者真空抽滤的方法。我们以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氯化铵固体的分离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然而在实验中才发现上述方法难以实现。主要原因
33、有:产品的黏度较高、氯化铵固体颗粒太细,普通滤纸和沙滤都起不到过滤效果。之后,我们又从改变滤纸的品种出发,到海洋所水处理中心购得特种过滤膜,发现该膜仍不能解决相关的过滤问题。根据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离心分离可以很好的解决固液分离。参考文献 Isao Watanuki ,et al.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oximesilane without cilorationP,USP, 5171872,1992 .Zoche,et al.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ketoximosilanesP, USP,4925964,199
34、0. Muller; Horst (Emmerting, DE1); Schmidt; Edgar (Burghausen, DE1); Frey; Volker (Burghausen, DE1); Riedle; Rudolf (Burghausen, DE1) . Process for preparing oxime containing silicon compounds P,USP, 4126630,1978.Shinohara ,et al. Method for preparing organosilanes containing silicon-bonded oxime gr
35、oups P,USP,4033991,1977.Mathew , et al.Producing alkoxysilanes and alkoxy-oximinosilanes P,USP, 4380660,1983. Zoche, et al.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ketoximosilanes P,USP, 5087718,1992. Zoche, et al.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ketoximosilanes P,USP, 4766231,1988.幸松民.王一璐. 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应用,化学工业出
36、版社,2000.致 谢本论文自始自终都是在谢荣锦老师和范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谢老师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仔细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感谢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衷心祝愿谢老师身体健康、事事顺心。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诸师兄师姐的帮助。借此机会,感谢实验室谭军师兄帮我做了一个学期的分析检测,非常感谢盛宇星同学和朱炜巍同学对我的帮助。也要感谢已经工作的钟琦师兄对我的支持。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附 录目 录1文献综述11.1 国内外生产概况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11.2 本课题的目标11.3反应物介绍21.3.1甲基三氯硅烷性质21.3.2
37、甲乙酮肟性质41.3.3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性质41.3.4 文献合成方法简介61.3.5 溶剂的选择62实验部分82.1 反应原理82.2 实验仪器及试剂82.2.1 实验仪器82.2.2 实验试剂82.3 合成路线示意图及装置图82.3.1 合成路线示意图82.3.2合成装置图92.4产品分析113实验结果与讨论123.1 原料的纯化123.2 反应影响因素的确定123.2.1甲乙酮肟与甲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123.2.2 不同溶剂的选择123.2.3 反应温度的控制123.2.4 反应时间的选择133.3产品分离133.3.1无溶剂法133.3.2加溶剂法133.4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少量甲乙酮肟的除去143.5 过量原料回收143.5.1 基本原理143.5.2 回收过程描述143.6 实验结果汇总154结论与展望18参考文献20致 谢21附 录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