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43517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2015年度学年论文 姓名:段自珍 学院: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班级:公管123班 学号:2012015106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慢慢进入老年化社会,社会养老逐渐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农村社会养老是中国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策;政府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长

2、期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他们的养老问题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1、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据统计,2000年中国农村8.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计占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39%为1.29亿。因此要解决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

3、题,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关键, 如同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一样, 没有九亿农民的养老保障, 也就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居民的养老保障。 2、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偏小 由于保障水平偏低,因此新农保还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有心无力,不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少, 缴纳的保险费也很低,根本无法满足年老时的生活所需,这也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在养老保障上存在差异。 3、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被削弱。 我国农村

4、居民养老主要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据调查, 截至近几年, 我国农村80%以上的老年人依靠家庭赡养, 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及少量生活照料。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封闭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现实以及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 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 已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的传统思维与行为模式,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责任, 而且旱已写人我国的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及刑法等法律。但这种养老模式的存在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在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基本稳定,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

5、的密切关系。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而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父子两代除了血缘关系和未成年时的抚养关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关系。子女的劳动技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劳动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为此往往必须离开生养之地、离开父母。 4、法律支持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都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实行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相对而言,在这方面中国“新农保”没有统一的法律条文,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 )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

6、的,没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看,难以形成规范的法律保障,因此缺乏普遍的强制性和规范性。5、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 (2)、关于筹集资金,许多贫困村民无法投保,而少数村、乡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利用公款为自己投保,养老保险成了这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影响了养老保险的运行和群众投保的积极性。(3)、筹集的养老保险金不能专款专用,少数

7、地方以种种借口,擅自挪作他用,引起风险,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最终必将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 (4)、基金的管理级别太低,不能使基金有效地保值增值。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6、养老保险强迫性特点突出 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强迫性,据中央出台的关于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年满60周岁

8、的老年人可以不用缴费,每月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规定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反感,同时使一些无子女赡养的老人领不到保险金等种种问题困扰着农民,使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去信心。此外,政府为了做业绩还会出现强迫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养老保险失去本意,丧失它的作用。 二、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的原因 1、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 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薄弱,创造的价值不如二三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二三产业比重较少,发展较慢。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

9、。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可能重点放在发展二三产业,而忽视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滞后于其他地区,导致农民没有经济能力去参加新农保。2、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由于基层干部对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宣传不到位, 致使农村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知之甚少。缴纳保费, 许多农民误认为是政府巧立名目集资摊派, 对于个人能否从中受益持怀疑态度, 尤其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投资回报期一般都很长, 他们更是怕政策变、领导换、贬值难兑现、上当又受骗。许多农民认为与其将钱投人“ 无底洞” , 还不如留给儿孙以期将来得到善待、虽

10、然部分适龄农民也投保,但许多是出于一部分村干部的压力和从众心理。 2、参保率低, 投保档次低, 保障水平差截至目前全国有个省多万农民参加了农保, 基金积累多亿元, 但参保率不足。即使这不足的参保人中, 大多数是投了基本方案中规定的个人投保档次中的最低一档,即使不考虑银行利率下调或通货膨胀等因素, 农民领到的这些养老金对于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般物价会上涨, 通货膨胀亦不可避免。 3、保险基金来源结构不尽合理, 未能充分体现社会责任和城乡公平依据基本方案的基本原则规定,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必须坚持“ 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的原则

11、。与城镇养老保险不同,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积累制, 是个人的一种长期养老储蓄, 是一种个人自我平衡的基金模式。这种基金筹集方式透明度较高, 适合农民经济和心理特点政府的负担较轻能促进农民储蓄意识,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当然, 其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村集体实力薄弱, 况且基本方案对集体是否给予补助也没有强制性的措施, 使集体补助难以兑现。而由于现实国情和财力的有限, 国家也仅仅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此外统筹互济范围小, 作用不明显, 难以体现养老保险的社会共济性。 4、地区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 逆向选择” 现象我国农村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对我国农

12、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主要体现个人的责任,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的投保积极性较高, 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前者即使不依靠社会养老保险, 也完全有能力实现自我养老, 真正存在养老危机的人群是后者。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采取的是强制性的个人储蓄保险方式, 要获得一定的养老保险金, 必须经过很长的积累时间, 这种养老保险方式对于现在、50岁以下的农村中青年是可行的, 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获得同样水平的养老保险金,其投保额要远远高于中青年的投保额、而这部分老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又难以达到, 所以许多老年人选择放弃, 转而给子女、孙

13、子女投保, 出现了“ 逆向选择” 现象。 6、立法的滞后,直接导致无法可依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地规定不一,没有法律约束力,基层无法操作,农民无法可依,参保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严重脱离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轨道,让新农保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新农保的实施。7、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 在养老保险的投入方面,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又因政府的层层分配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导致资金的运作不利,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能够将新农保的范围

14、向更大的范围扩展,致使大部分的农民不能享受国家的发展成果。三、增强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和投保积极性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如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文艺下乡等方式, 使农民逐步认识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注意在广大民身边树立典型, 充分利用其示范带动作用,,村干部要充分利用村民身边的人和教育素材, 切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想群众之所想, 把动员工作真正做到农民的心里。 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发放管理,继续积极筹集养老保险基金, 使筹资结构合理化一要积极动员未参保的农民踊跃参保,二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15、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提高保费中由集体缴纳的比例,三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的投人力度。就筹资模式而言, 目前不宜采用完全积累制, 因为这种模式较高的保费缴纳水平, 会抑制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应按比例共同负担。此外,保费应按年缴纳, 遇灾害欠收年份可以缓缴。对于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可以提倡社会化发放,即充分利用农民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 委托它们进行养老金发放。这些金融机构可以了解服务区内的受益老人的身体状况,必要时可实行上门发放。 3、积极拓宽基金的投资方向, 合理化投资结构, 增强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基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

16、何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保值而不断增值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摧本保证。可以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广大农民中信任度较高的优势, 专门委托农业银行作为部分基金营运的代理人, 积极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在基金营运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投资结构, 例如可以根据基金流动性需要, 将一定比例的基金存入银行以备近期内一年支付养老保险金, 将部分基金投资购买政府发行的财政担保的债券, 投资于国家基础建设事业,这部分投资回收期长, 但投资回报率高, 同时又能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资金。此外还可以在不影响基金安全的前提下, 将少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 这部分投资风险较大但收益率

17、高, 增值作用明显。 4、完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继承和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新时代下赡养老人仍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养老保险主要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问题, 对于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及精神的安慰都是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力所不及的,因此家庭养老方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老人, 还应鼓励其参加商业保险, 以增强其自保意识, 减轻对子女的养老压力其次, 有条件的村集体可以为村民建立村内统筹的集体养老保险, 以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以几种养老方式与社会养老保险一并构成我国农村多层次的养老

18、保障体系, 必将有效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加强立法工作, 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基本方案在规范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法律法规相比较, 其强制性远远不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按照建立“ 五统一” 管理体制的要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养老保险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稳定发展的轨道。 6、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视市场作用,培育社会组织 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的失效行为可能会使社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状况,引起新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失效行为存在让我们必须慎重划分政府和市场的参与范围,过分推崇市场和过度依赖政府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政府

19、与市场之间应该合理分工,相互改善。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使政府能够科学、合理地主导社会保障事业的建构,有效地参与调控和规范市场运行,在增进社会福利利的同时,避免政府行为对市场本身正常运行机制的损害,重视市场和社会组织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7、加大财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作为财政支农的项目之一。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和每年财政超收入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民参保给予财政补贴。8、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低标

20、准起步,坚持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保险方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制度。这些政策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当继续坚持,并要逐步完善。四、小结在中国目前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总老龄人口大部分的情况下,农村养老保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部分,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从农民最基本的保障问题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真正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的大力重视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信农村养老保险会越来越完善。 【

21、参考文献】 1. 浅谈依法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 刘卫,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12期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沙占华,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3. 农村养老责任分担的实践及其制度化障碍. 辛苑,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4. 中国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李树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5.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方军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8期6.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李绍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9期 7. 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杨方方 ,中国软科学2004年08期 8.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 9.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10. 唐晓东. 农民金融与保险识300问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金融保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