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364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39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家庭生命周期2接纳3制度的路径依赖4个案会谈5职业

2、福利6相对贫困7二元劳动力市场8社会建构理论9身份制度10社会性断乳二、简答(每题12分,共60分)1简述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3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5简述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2012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

3、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家庭生命周期答:家庭生命周期又称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运行之中,家庭成员完成人生任务,家庭得到延续,母家庭孕育了子家庭。2接纳答:接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

4、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3制度的路径依赖答:略。4个案会谈答: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引领性的技巧和影响性的技巧。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5职业福利答:职业福利是指以就业为基础的福利津贴和服务。它是行业和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证职工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职业福利按其“社会化”程度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国家通过一定的法

5、律手段和途径在某些行业和企业中普遍实行的制度,如职工探亲假制度、与职业关联的特殊津贴制度;单位在完成国家所有税项任务前提下力所能及地自主地为职工提供的福利。6相对贫困答: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此,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收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间的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7二元劳动力市场答:略。8社会建构理论答:在理论观上,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包容社会工作者应该知晓的全部。建构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无法在对行动的各种理论解释中获取共识。相反,他们认为,人们总是习惯于依

6、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论述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因此,共识很容易形成。建构主义者不断追问的是,是谁制造了共识?共识是如何达成的?社会建构理论否认存在客观事实,我们观察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人们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实”,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与一定的概念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个概念体系对某些人是真实的,对另一些人则是不真实的;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文化的、历史的。在方法论上,社会建构理论对实证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社会建构理论强调所谓的现实或真理是在“这里”(in there),即人们头脑之中,而不是在“那里”(out there),即独

7、立于人的存在。由此,应该存在很多的“真理”或“现实”,而这些只有置身于其情景和关系之中才能理解。9身份制度答:略。10社会性断乳答:社会性断乳是指以下一种过程:由于家庭具有暂时性,孩子长大了就要脱离原有的抚育团体去成家立业,脱离原有的父母子三角结构而要去和另外两点结合成新的三角形,所以在原有的三角形中就得及早防范亲子间持久的联系。这自是违反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性质的,但是在家庭这种特殊的社会团体中却不得不然。在相当时间亲自联系必须被逐渐切断。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简述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答: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是以社会工作的一般伦理守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特斯兰德和利瓦斯提出了下列专业伦

8、理标准:(1)组员拥有明确的知情权,在小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有责任告诉每个组员小组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参与小组可能的危险是什么,时间安排,每节的长度,参与是否是自愿的,整个小组的活动安排等。(2)明确保密的原则和措施。(3)从事小组工作的社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和专业教育,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带领一个小组。(4)在特定的情况下,社工在带领小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接受督导和咨询。(5)经过筛选决定组员,形成小组后,要确保组员的需求能够在小组中得到满足。(6)社工有责任协助组员达成治疗目标。(7)组员在小组中必须得到保护,不受到身体伤害、威胁、被迫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胁迫、其他形式

9、的压力和来自组员的压力。(8)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组员。(9)社工不能利用组员来达到个人目的。(10)社工有责任对组员进行及时评估和跟进,以保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答:略。3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答:(1)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地方 强调助人。助人与互助理念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点。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而这些思想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措施,其目的就是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以人为本”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

10、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是社会工作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工作之所以施行助人行为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尽管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对于国家或家庭的单方面奉献,也就是小我对于大我的忠诚。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核心也都是以人的存在与价值为出发点的。强调个人和家庭。传统上,中国社会一直是家本位,家庭有责任承担有关家庭成员福利的所有责任,而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为家庭做贡献。在这种观念下,对人的帮助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另一种是通过帮助家庭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个案社会工作是以个人与家庭工作为介入的视角,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2)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冲突的地方 专业

11、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个案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专业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熟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是一个熟人关系社会,如何区分专业关系是一个挑战。强调个人价值尊严至高无上与重视社会群体利益之间的差异。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主义文明的结果,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我决定,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则不同,它重视集体为本和强调以社会为中心,崇尚社会本位。在家庭中,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以“家”为整体核心,无论个人受到多大的委屈,也必须以家庭利益为重,“家和万

12、事兴”和“家丑不外扬”成为家庭关系中至高无上的伦理价值。强调助人行动专业性与实施爱心及慈善志愿行动非专业化的差异。西方的助人行动从重视个案辅导的“慈善组织会社”到关注社区发展的“睦邻组织运动”开始,就非常重视助人行为与社区发展的专业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伦理学说也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关爱,重视“孝”、“悌”在维护家族甚至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性。但问题是这些行为都只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倡导与约束,从根本上缺乏施行过程中的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性。就是今天中国社会推行的民政助人行动也非常缺失专业化,一方面是很多专业的社会工作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岗位,另一方面却是从事志愿服务、助人服务和福

13、利事业、社区发展的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性。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答:略。5简述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答:(1)中国单位组织的特点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组织有如下特征:功能合一。任何单位组织都有自身的专业分工,同时又承担政治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它组织其成员进行专业活动,又代表政府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同时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将一系列管理

14、制度(如身份制度、档案制度等)加于组织之上,使资源难以在组织间自由流动。组织成员对组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由于组织掌握了其成员所需要的多种重要资源,而在组织之外缺乏这些资源,所以,形成成员对组织的依赖关系。第四,行政等级性。单位组织都具有行政等级,由此决定了它在政府那里获取的资源和权力的大小。这也使整个国家成为一个特大的行政管理体系。(2)单位组织的功能中国的单位制度和单位组织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核心,它们是在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50年代以后国家建设的任务而形成的。单位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集中管理和官本位的传统密切相关。单位组织发挥了如下功能:实现了资源的有

15、效动员和综合利用。单位组织对组织的人力、物力和人的潜力进行了有效动员,并应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向组织成员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使组织成员具有较强的向心力,促进了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实现了对组织成员的有效管理。单位组织也有明显的负功能:单位制度是一种向上负责的体制,它的行政性特征削弱了单位组织的专业特征,带来专业上的低效率。“单位办社会”使得组织负担沉重,专业效率低。单位组织的行政等级性也造成了组织的膨胀冲动,即每个单位组织都希望在级别上提高,在规模上扩大。正如帕金森定律所指出的那样,以提高组织等级为目的的组织膨胀会导致组织运行的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

16、0分)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答:略。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答:略。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人类需要2增能3城乡二元结构4社会经济地位5倡导6差序格局7社会资本8社会行动二、简答题1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及其核心概念。2小组工作中的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3科层制理论及其功能。4宏观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意义。5缺一题三、论述题1发展专业社工与中国传统的行政化社会工作的关系。2什么是失范?失范理论

17、的内容。并谈谈中国当下应如何面对失范。2011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人类需要答:人类需要是指个人、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对于维持和发展其自身活动的条件的各种要求的总和。满足需要的程度是指个人、社会集团与社会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达到的水平或状态。人类有多方面的需要。就其基本方面而言,人们常将它区分为: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自然需要是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物的需要;社会需要则是作为社会的人所需要的一切。客观需要是与物质相联系的需要,如人类对于衣、食、住、行的需

18、要,健康的需要,收人与消费的需要等;主观需要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需要,如归属的需要,珍惜声誉、受尊重的需要,自主、自决的需要等。满足需要的程度是通过上述多方面需要得到满足的状况来衡量的。2增能答:增能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用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增能观点的基本假设有以下几点:(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缺乏参与机会所导致。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一是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

19、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4)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服务对象的能力不是助人都给予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能力,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互动,从而能实现自己。3城乡二元结构答:略。4社会经济地位答: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简称SES)涵盖了个人的教

20、育程度、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的内容,并计算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值来反映一个人综合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经济地位可用于确定和比较人们正式社会地位的差异。通常社会经济地位相同的人在获得社会资源方面的机会也大体相同。5倡导答:略。6差序格局答:略。7社会资本答: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通过研究人际间的关系结构、位置、强度等,可以对社会现象提供更好的解释。8社会行动答:社会行动是指组织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层群体,通过集体行动,采用非正规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对峙的策略,争取第三者支持

21、,以伸张居民权益,向当权者争取群体的本身利益,以期获得应得的资源,使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的无能及无助感,达成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二、简答题1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及其核心概念。答:略。2小组工作中的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答: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主要是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小组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了解这一理论会提高工作员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对成员的行为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洞察力。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是指控

22、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是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人际需要决定着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际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死亡。(2)需要满足方式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被动性,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被动包容型,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主动支配型,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

23、制别人。被动支配型,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被动感情型,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舒茨发现,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地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但同属主动支配者在一起就不易相容。(4)关于“相容”。舒茨认为人际关系中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互换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上述六种人际关系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此时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双方可能在某一需要范围内有不相容处,但总和上相等或接近。总和差别越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发动的相容:指一个人

24、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外一个人发生互补,如见到对方希望拥有领导地位,就表现出顺从或愿意受控制的行为。交互的相容: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如一方需要沟通,另一方也表现出渴望沟通;一方不想交谈,另外一方也停止交谈。总之,双方的需要与愿望表现出尽可能的相符。舒茨认为,一个人如果和对方在相容性上有差异,他就会同更相容的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5)关于小组的形成与瓦解。与不相容的小组相比,相容小组有更大的凝聚力,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高生产率。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通过沟通,每一个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小组,然后就过渡到责任与权利分配,确定谁是小组的领

25、导和核心,最后会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现象。在小组瓦解时,这三者会向相反方向变化,先是情绪依恋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众人纷纷脱离小组。3科层制理论及其功能。答:(1)科层制理论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确切地说,是其中一种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对科层制的分析是韦伯整个关于统治类型研究中的精华,对后来的影响也最大。韦伯对科层制管理机构的构成作了以下说明,他指出,管理班子在最纯粹的类型中是由这样一些官员组成的:他们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并按照专业熟练程度进行职务

26、聘任,严格说来,应当是通过考试来确定,并以文凭来鉴定其专业熟练程度;具有以货币形式付给的固定薪金,多数人有退休保障金,薪金的多少按等级职位、责任大小以及“身份尊卑”的原则分档划开;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根据工龄长短、成绩大小或同时依据这两方面的条件,而不是根据上司的印象来决定一个人的晋升;管理者并不因其所履行的职务而具有任何特权,他们也不应占有生产资料;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2)功能韦伯指出,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和可信性上,以及在对一切对象的可计算性上,都可以达到技术上完善的程度。也就是说,科层制的管理按客观标准来看,在功能方面

27、是严格合理的,它作为客观的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排除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不带有任何个性化色彩,而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在它的内部,既没有传统的人情世故,也没有个人良心问题的纷扰;既排除贪赃枉法的弊端,也不介入党派之争。总之,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一种只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4宏观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意义。答:(1)宏观社会工作的涵义宏观社会工作也称为社会工作宏观实践,是针对微观社会工作而言的,是指在机构和社区内引导积极的社会变迁的相关专业活动。它始于19世纪晚期,以处于个人、小组、家庭层面之上的组织、社区、地区和国家为目标系统,强调社会政策的发展、有效服务的组织传递

28、、社区生活的强化和社会疾病的预防。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是宏观社会工作的三大部分,他们在社会工作中紧密相关。三者的实务架构相近,界定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方案、计划推行、工作评估等是三者需要共同遵守的实务程序。(2)宏观社会工作的意义 微观社会工作的不足长期以来,在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多以直接服务为主,即社会工作者多以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去帮助受助者,而社区工作也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具体服务。这种直接的社会服务帮助受助者解决了他们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反映出直接社会服务的不足:a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对有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从而出现了少数人获得服

29、务,多数有需要者被冷落的状况;b社会工作者只在既定的政策指导下从事实际工作,而对社会政策的正确性及政策执行过程缺乏影响力。这显然有悖于社会工作的理想和目的,同时也有损于社会工作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宏观社会工作的重要性a社会政策、社会行政进入社会工作专业范围不但使社会工作由“不完整的专业”变得相对完整,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工作的效能。由于社会政策、社会行政并不直接提供服务,因此被称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当社会问题的影响范围较广泛,社会问题较严重,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复杂的社会政策和行政程序时,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的重要性就呈现出来。b社会政策、社会行政侧重于从宏观的、政策的角度考量社会福利服务,并借助于行

30、政体系推进社会福利服务的落实,从而在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工作专业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的重要地位更加明显。5缺一题三、论述题1发展专业社工与中国传统的行政化社会工作的关系。答:(1)专业社工与中国传统的行政化社会工作的含义专业社会工作的含义是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中国传统对社会工作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比如一个学生可以当班长为同学服务,一位教师要当班主任,车间主任可能兼任厂党委委员,机关干部可能做某公益组织的理事

31、。(2)专业社工与中国传统的行政化社会工作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为工作对象排忧解难的工作、都是助人行为。(3)专业社工与中国传统的行政化社会工作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为:专业社会工作有明确的以帮助受助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常将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置于中心地位。专业社会工作强调工作方法与技巧,我们的社会工作没有制度化的专业方法。专业社会工作强调服务,而我国的社会工作兼有服务与管理两种职能。专业社会工作强调提供实在的服务,我们的社会工作多属兼职,其专职部分(如工会、青年团、妇联)多属行政管理。这种差异性是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以解决各种问题相联系的。2什么是

32、失范?失范理论的内容。并谈谈中国当下应如何面对失范。答:(1)失范的含义失范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不一致。(2)失范理论的内容 默顿根据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两个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五种适应。a附合:既接受社会的文化目标,又遵循社会认为是合法的制度化手段。b创新:是指人们认为社会的文化目标是正当的,是应当努力去获得的,但他们又不情愿或不能够用被社会所认可的制度化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因此,只得用那些为社会所不允许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他们就常违反规范或触犯法律。c形式主义:是指那种已经失去了社会中的文化目标,而盲目地坚持那些制度化手段的现象。

33、d隐退主义:既反对文化目标,也反对达到这些目标的制度化的手段。这些人多是放荡不羁的人,如嬉皮士、酗酒者、吸毒者,是一些社会的弃儿。e反抗:既反对惯常的目标,也反对社会倡导的手段,他们期望在变革之后有一种新的目标和新的手段。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在上述五种适应类型中,除第一种类型外,其他四种类型都是程度不同的越轨行为。默顿在用社会失范理论分析美国社会的犯罪问题时认为,现代美国社会里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是金钱,一些因贫困而上不起学、无专业技术的普通工人,由于地位低、工资不高、缺少就业机会等等,决定其不可能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多的金钱

34、。为了实现取得较高社会地位和得到较多金钱的目标,往往不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而采用非法手段,即他们由于被剥夺了合法地获取财富的机会,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成功,只好求助于盗窃、抢劫之类的非法的、犯罪的手段。默顿认为这是下层社会财产犯罪率偏高的原因。(3)中国当下应对失范的措施略。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北京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接纳2社会角色3家庭生命周期4科层制5社会工作专业化6文化相对主义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什么是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2什

35、么是社会环境?简述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3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并说明它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4社会工作的要素。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案例分析题:请用生态结构(图)分析案主,并写出简要评估报告。2什么是社会分层,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2010年北京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北京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1接纳答:接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接纳不仅拒

36、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2社会角色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3家庭生命周期答:家庭生命

37、周期又称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运行之中,家庭成员完成人生任务,家庭得到延续,母家庭孕育了子家庭。我国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第二阶段:育儿期(5至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至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第三阶段: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入小学至孩子独立;第四阶段: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第五阶段:孤老期(10至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终结。4科层制答:科层制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

38、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征包括:(1)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位而使之合法化。(2)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明确的职权等级是组织实行大规模责任制和协作必需的原则。(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都要遵循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对待一切人和事。在这里,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最高权威,它

39、规定成员的权力、责任和活动程序等。(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按规则办事,即本着严肃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搀杂个人的好恶爱憎,因而不带有情感和热情,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5)量才用人。科层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捌某一职务的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科层组织内还有一套按年资、按工作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5社会工作专业化答:专业化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由一

40、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发展的过程。专业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专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社会工作由完全处于经验指导下的助人工作向由理论指导下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其后,专业经历着一个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的专业,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发展。面对新的实践要求,社会工作专业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专业化的任务。6文化相对主义答:文化中心主义,英文是ethnocentrism,又称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

41、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例如,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者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视为真理,而否认具有东方人色彩的东方社会价值观。我国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也有明显的文化中心主义倾向。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这是根本错误的。二、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答:(1)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42、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2)青少年社会化可能遇到的问题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a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b在传统社会中,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规范和价值标准比较单一,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早期社会化的困境。而现在,除了家庭以外,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也加入到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来,并且影响越来越大。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

43、传媒往往在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方面存在着分歧,有的还是比较大的分歧。c在一个家庭内部也存在分歧。传统社会中的家庭一般是由父亲说了算,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甚至爷爷、奶奶都有了发言权,他们之间难免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引起角色认同方面的混乱。d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发生剧烈的、深刻的变动,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惘,这更加深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a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

44、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矫正。b除了无效的文化传递外,还有一些社会化过程最终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还有,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今后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代差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

45、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a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代差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代差并不表明“一代不如一代”,而恰恰表明一代强于一代。b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青年人的很多做法确实代表着将来,但有时也并非如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只

46、要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老年人的,还是年轻人的,都要反对,都要限制;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年轻人的,还是老年人的,都要鼓励,都要支持。2什么是社会环境?简述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答:(1)社会环境的含义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所有的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这种排除主体式的环境定义赋予社会环境以极其丰富的内容。社会环境分为:社会小生境、人际关系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 家庭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

47、义。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发生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学校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

48、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同龄群体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a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b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工作单位当一个人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走入社会,在工作单位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化的结束,而是社会化

49、在工作单位这一新的社会环境中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一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3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并说明它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答:(1)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a适当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维持作为一个

50、专业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标准。b能力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争取和保持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表现中的精通地位。c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义务。d诚实。社会工作者应该按照专业诚实的最高标准行动。e学问和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由学者质询的惯例来指导。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a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对当事人负责。b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权利。c秘密和隐私。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并且要保守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d费用。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