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六师申报农业部“十二五”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单一、粮食增产示范工程1.农六师20万亩标准化粮食生产示范工程1二、经作增效示范工程2.农六师芳新垦区60万亩高标准棉田示范项目73.农六师30万亩番茄基地示范工程124.农六师20万亩葡萄基地建设项目18三、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 5.农六师五家渠市100万头安全、优质生猪生产示范工程24 6.农六师五家渠市10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327.农六师五家渠市100万只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368.农六师五家渠市200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41 9.农六师五家渠市30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49四、循环农业工程10.农六师五家渠市沼气示
2、范工程建设项目56五、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工程11.农六师103团万亩生态园建设示范工程71农六师20万亩标准化粮食生产示范工程一、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特色农六师奇台农场以小麦、玉米单产水平高,质量品质优而被兵师连年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师团为该单位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也是粮食生产。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稳妥的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农业发展思路,在提高粮食品质上下功夫,在提高科技含量上做文章,农场始终坚持以粮为主,培育拳头产品,实施绿色产业计划,推行粮食订单农业。2009年奇台农场种植粮食面积23.4万亩,总产15.02万吨,平均单产642公斤/亩:其中小麦面积
3、17.8万亩,总产10.11万吨,平均单产567公斤/亩;玉米面积4万亩,总产4.23万吨,单产1050公斤/亩。目前,在奇台已建成新疆最大的中央粮食储备库,增强了当地粮食产业的基础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奇台农场建立了麦芽加工厂和玉米深加工厂,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场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以起到无以替代的作用。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方式,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形成了“龙头+基地+农户”的紧密的农业产业链。粮食产业化的逐步实施,加快了粮食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新阶段迈进的步伐。二、示范项目的有关情况1.示范名称:农
4、六师20万亩标准化粮食生产示范工程2.示范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分析1)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要实现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这是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2008年,中央再次出台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核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通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才能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
5、业发展,保证农民增收目的的实现。2)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工业的发展必需有稳定的农业基础,必需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出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3)是规模化生产、农民增收的需要规模化生产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必要路径,但必须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个体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可行性条件分析1)政策条件:党和国家向来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兵团的建设,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加快建
6、设兵团农业三大基地的意见,为农六师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政策支持。中央及自治区对兵团工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兵团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这是粮食基地建设的政策保障。2)资源条件:现代农业雏形已经凸现,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奇台农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农业综合生产力显著增强,在兵团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作物总产量和单产水平都在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农产品加工业也有进一步明显发展。优良品种覆盖率逐年提高,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和精准农业六项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3)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备:奇台农场地处天山脚下,地理位置、气
7、象条件特别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完善的粮食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示范区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这为建设优质粮食基地创造了可靠的基础条件。3.示范地点:奇台农场4.示范内容1)优良品种,根据粮食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确定并示范推广一批粮食作物主导品种,同时结合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和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将标准化生产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确保推介品种在示范项目区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2)高产技术,围绕小麦精播半精播、氮肥后移、节水栽培等技术;免(少)耕机条播、稻田套麦等技术;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和玉
8、米“一增四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覆膜栽培、土壤深松、大垄双行、催芽坐水种、青贮玉米等技术进行示范。3)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预案;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示范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增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以土
9、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标准化粮食生产为目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5)推进机械化生产,围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精量播种、联合收获、低温干燥、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机推广普及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6)建设标准粮田,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
10、设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将项目资金重点向优势区域、向示范区域倾斜,积极实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四大工程”等项目,强化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示范目标和辐射带动效益 在奇台农场和红旗农场的粮食生产上实施喷灌、良种繁育、精量播种和机械收割等技术,使15万亩小麦的单产平均增加2025%,综合平均单产由450kg/亩提高到550kg/亩以上,年增产小麦15000t;5万亩玉米的单产平均增加2030%,综合平均单产由项目实施前的900kg/亩提高到1100kg/亩以上,年增产玉米10000t。通过膜下喷滴灌可节水
11、1520%以上,小麦灌溉定额由目前的380m3/亩下降到320m3/亩,节水2520万m3;玉米的灌溉定额由目前的350m3/亩下降到280m3/亩,节水1260万m3;充分发挥粮食产业的经济纽带作用,依托粮油厂和面粉加工厂、饲料厂等,继续开垦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和深加工力度,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生产面食品、饲料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粮食的经济效益。建设15万亩小麦高标准现代化基地,5万亩玉米高标准田,重点在“节水、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方面实施突破,产量上实现小麦单产突破55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突破1100公斤以上,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的标准进行规范化模式化管理,确
12、保高产优质粮食形成当地品牌。通过示范进一步带动全师粮食逐步进行优化升级,为实现全师的农业现代化打好基础。三、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1)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修改田间井150眼,新建窖池及配套设施200个,配套建设输水管道120公里,平整畦化良田10万亩,建设田间道路30公里,田间防护林30公里。(2)地力培肥改良田间建设。实施平衡施肥20万亩,实施标准性粮田深耕深松20万亩,保护性耕作5万亩。(3)地图监测与配套设施建设。按2000亩建立一个标准粮田监测长期定位监测点,新设立11个监测点,小麦6个,玉米5个,改扩建实验室500平方米,配套有关仪器96台套。(4)种子加工厂建设:建设2万亩小麦良种繁
13、育基地,对奇台小麦种子加工厂进行改造;建设1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新建奇台农场和红旗农场玉米种子加工厂2座。(5)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小麦标准化生产管理示范田15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管理示范田5万亩。(6)改扩建设奇台、红旗农场植保站2座。(7)改扩建奇台、红旗农场土肥站2座,配肥20万亩粮食生产条田。(8)建2座日加工量200T粮食烘干厂;共建设小麦、玉米晒场10个。预计总投资2070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16560万元,师团配套资金4140万元。农六师芳新垦区60万亩高标准棉田示范项目一、示范单位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特色芳新垦区地处新疆腹地天山北麓,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年播种面积1
14、10万亩左右。经过多年的努力,垦区内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棉花单产水平也大幅提高,成为六师乃至兵团重要的优质棉基地。目前,棉花生产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双膜覆盖、机采模式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全力推进棉花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棉花已成为芳新垦区的主导产业。2008年种植棉花83.44万亩,单产133公斤/亩。2009年按照“减面积、攻单产、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退出了低产低效棉田,种植面积55.6万亩,单产138.5公斤/亩。二、示范项目有关情况(一)示范名称。农六师芳新垦区60万亩高标准棉田示范项目(二)示范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区自然
15、条件优越,有利于项目实施。芳新垦区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在欧亚大陆腹地,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有效积温较高,蒸发大而降水少。降雨少,蒸发量大,年平均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为2671小时/年左右,日照率为59%,无霜期平均为164天,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各种生长。2.项目区农业机械和技术力量强,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芳新垦区年种植面积112万亩,农田灌溉配套设施齐全,农田标准化、林网化水平较高。机械力量雄厚,拥有大中型链式及轮式拖拉机、覆膜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配套齐全。农业技术力量雄厚,棉花生产及管理水平高。棉花生产作为垦区主导产业,近年年种
16、植棉花面积85万亩左右,已成为六师主要的商品棉基地。3.项目区水资源匮乏,利用率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势在必行。芳新垦区地处河流下游,主要灌溉水为地面水,输水线长,渠道年久失修,渗漏损失严重,利用率在65%以下。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田间水利用率,是项目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4.加强高标准棉田示范项目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为进一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棉花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机械采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棉花标准化示范规程,促进棉花生产的综合标准化管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7、,同时在北疆棉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示范地点。农六师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105团、106团、共青团农场(四)示范内容。1.以农业六大精准技术(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种子工程、精准播种、精准收获、田间作物生长及环境动态监测)为基础,大力推广优良种子、种子包衣、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作业等技术的组装配套,选用适合项目区域的棉花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整合现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和植保站等基础设施,完成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建设。3.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实地考察、分户指导、集中交流等方式对项目区技术员和职工加强培训。(五)示范目标和辐射
18、带动效益。1.通过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棉花单产,单产150公斤/亩。2.通过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项目示范区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3.通过健全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组织机构健全、功能完善、手段先进、服务到位的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4.通过加强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种植水平。5.辐射带动效益:项目建成后,芳新垦区优质高效棉田达60万亩,可产皮棉9万吨,产值12.6亿元,较项目实施前增加1.8亿元。通过调减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亩节约成本230元,提高单产15公斤,增加195元,亩增效425元。芳新垦
19、区棉花示范区60万亩可节约成本13800万元,增加效益25500万元。项目加强了芳新垦区基础设施、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为农生产服务能力,加大了防灾减灾力度,为农业经济的促进有重要作用。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和地方县市的棉花生产走高产、优质、高效、环保之路。三、建设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棉花膜下滴灌工程20万亩,配套泵房、沉沙池及架设输变电线路建设等;维修改造输水支渠200公里;渠道防渗改造800公里;维修改造机井150眼;改造旧滴灌系统15万亩;更新改造农田林网8000亩;更新改造田间道路500公里;新建105团、106团农技推广站(植保、土肥、种子、化验)2个,购置仪器
20、设备等;新建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和105团农机服务中心3个;购置整地、播种、植保、收获机械320台(套)。(二)地力培肥改良田间工程建设。在芳新垦区实施棉花测土配方面积40万亩,配方施肥60万亩;工程性平地及条田正规化、标准化建设20万亩;拉沙改土5万亩;施农家有机肥30万亩。(三)地力监测与配套建设。按5万亩设立一个土壤质量检测长期定位监测点,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0个棉田环境质量监测点,改扩建实验室1200平方米,配套有关仪器和办公设备160台套,购置皮卡车4辆(用于土壤取样及土壤养份调查、土壤动态监测等)。据测算,建设总投资需70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项目
21、区自筹14500万元。项目建设期3年,即2010年2012年。2010年一期在芳草湖农场实施25万亩高标准棉田及其配套工程,投资28338万元,申请国家投资22000万元;2011年在新湖农场实施25万亩高标准棉田及其配套工程,2012年在105团、106团和共青团农场实施10万亩高标准棉田及其配套工程。农六师30万亩番茄基地示范工程一、农六师番茄发展成就与特色2009年,农六师深入贯彻落实兵团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稳粮棉、兴畜牧、强特色”的方针积极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并把结构调整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核心抓项目”的总体思路,采取“龙
22、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职工加大番茄种植面积,2009年种植面积达23.61万亩,比去年增加10.1万亩,同比增长160.8%,年产160万吨,同比增长172.9%,形成了一批产量高、质量优的番茄种植基地;对外,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引进了一批以五家渠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番茄加工企业,缔造了农六师五家渠市红色产业,五家渠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一期投资4亿元新建了3座番茄加工厂、扩建了1座番茄加工厂,使农六师番茄加工厂达到11座,番茄年加工能力由50万吨提高到13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5.5亿元,工业产值8亿元,职工收入1.4亿元,增加团场收入2000多万元,师市
23、可获取的投资收益3000多万元,实现了农业增产、团场增效、企业增利、职工增收的目标,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二、示范名称农六师30万亩番茄基地示范工程三、示范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投资必要性分析。1.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番茄产业是新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创汇产业,已成为全球三大番茄主产区之一,番茄制品规模占到全国90%以上,使中国番茄制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兵团番茄规模约占全疆总量的1/2以上。2.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项目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项目核心区条件和基础比较好。一是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二是标准化条田建设起点高,路林渠配套;三是具有较高的番茄生产管理水平,一
24、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承包人员种植番茄素质高;四是团场经济效益实力强,经济运行状况好;五是龙头企业带动性强。3.更好促进团场经济发展和职工增收。项目建成后,预计番茄单产可增加6-7吨/亩,年可实现产值7亿元,一年内可收回成本。通过示范、推广番茄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30万亩,不仅使团场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而且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本区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推广番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还可以为番茄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番茄。(二)投资的必要性。一是由于本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水资源相对不足,番茄整个生育期用水偏紧
25、,推广常压滴灌等一系列精准节水栽培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番茄生产效益最大化提供了保障。二是本地区自种植加工番茄以来,品种单一,没有适应本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通过与研究机构合作,选用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才能实现持续高产稳产,为番茄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级产品原料,提高番茄产品档次。三是提升番茄生产水平,提早或推迟收获期,培育番茄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促进番茄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番茄生产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准点。加强对番茄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示范及推广的力度是番茄产业发展的必然,做好该项目建设,对团场乃至全师、全兵团番茄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
26、效益、将得以大幅度提升,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三)生产、建设条件分析。1.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光温水配置适宜,十分适宜番茄生长。2.种植技术高,管理水平高。3.种植番茄效益佳,是致富职工群众、壮大团场经济的支柱之一,是农六师农业的优势产业。4.红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动力。5.提高番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三、建设地点101团、102团、103团、105团、106团、共青团农场、新湖农场、芳草湖农场、军户农场、土墩子农场、红旗农场、奇台农场示范基地。四、示范内容农六师将番茄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到2015年,农六师加工番茄原料基地发展到30万亩,重点推广
27、以节水灌溉为主大的高密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加大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力度,推广番茄育苗移栽技术,提高番茄种植技术水平,促进番茄产业发展。五、目标和辐射带动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番茄单产可增加6-7吨/亩,总产21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7亿元。通过示范、推广番茄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30万亩,不仅使团场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而且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本区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推广番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还可以为番茄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番茄。与常规栽培技术对比:一是较常规加工番茄栽培技术亩产量增加40%以上。二是较常规加工番
28、茄收获株数增加。三是单果重提高。四是抗病性显著提高。五是提高附加值。六是增加职工收入。七是采摘期提前十天。八是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九是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六、建设内容种植面积30万亩亩,全部建设成常压滴灌条田,将番茄基地建设成高产高效节水的生态农业。1.滴灌设备采购及安装600元/亩,总计1.8亿元;2.综合提高地力2025万元;3.渠系修整750万元;4.复壮里格尔875、引进其他杂交品种,品种引进及种质资源费用245万元;5.科技培训费用125万元;6.植物保护设备投资100万元。七、资金来源2010年项目总投资2.1245亿元,其中国家投入0.7亿元,占总投资的33%,各团场示范基地自
29、筹1.4245亿元,占总投资的77%。设立项目资金专户,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八、完成年限2010-2012年完成。九、计划投资进度2010年师市30万亩番茄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示范基地的前期准备。2011年示范基地土地整理、滴灌设备的安装。2012年示范基地全面落实。十、效益分析促进农工增收:项目区较常规番茄种植区增产40%以上,单产达到10吨/亩,亩增收800元以上。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实施,有利于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获取单位面积内最佳效益:有利于保持水土平衡,扩大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0、十一、结论本项目是依据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兵团农业生产建设的框架内结合团场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项目建设方向、布局和措施充分体现了项目区的自然特点、社会状况和资源丰富,把改善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该项目建设正确,投资适中,投资结构合理,投资回报率高。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措施有效、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农六师20万亩葡萄基地示范工程一、农六师葡萄发展成就与特色葡萄产业作为农六师五家渠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师市党委高度重视,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加强葡萄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做大做强葡萄产业
31、。师市现葡萄基地有葡萄基地5.1万亩,(酿酒葡萄基地2万亩、鲜食葡萄3.1万亩),年产葡萄3万吨,葡萄酒生产能力1万吨,形成了以军户农场为首的全国闻名的优质酿酒葡萄基地。目前,101团、102团、105团、芳草湖农场、共青团农场等新兴的酿酒葡萄种植产区正逐步崛起。到2012年,师市葡萄面积将达到10万亩(酿酒葡萄7万亩、鲜食葡萄3万亩),总产10万吨,形成葡萄酒年生产能力8万吨的生产规模。为了确保酿酒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师市狠抓酿酒葡萄技术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一是引进优良品种。二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职工队伍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
32、理的干部职工队伍。三是实行葡萄标准化管理。按照一流的建园、一流的品种、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效益,实施全程管理考核,按照有机食品标准严格控制,打造出了一流的葡萄基地,生产一流的葡萄产品。四是不断加大新科学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机械化埋土等技术措施。二、示范项目的有关情况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0万亩葡萄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规模: 建设20万亩葡萄标准园和2万吨保鲜库。新建葡萄园基地1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13万亩,主栽品种为梅露辄、赤霞珠和雷司令等;鲜食葡萄2万亩,主栽品种为红提、弗蕾和克瑞森等品种。1.1.3项目建设地点:
33、农六师101团、农六师102团、农六师105团、农六师106团、农六师军户农场、农六师芳草湖农场。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农业是农六师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农业以粮食、棉花、葡萄、辣椒、西甜瓜等大宗农产品为主,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效益低下。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激烈,而对加入WTO以后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我国农业必然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高效。新疆独特的气候土资源,决定了葡萄在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有国内甚至国外其他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农六师具有发展葡萄生产的优越条件,
34、在稳定和发展粮食、棉花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林果业,建设葡萄基地,是当前农六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2.1.2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葡萄无论作为果品鲜食还是作为酿酒原料生产葡萄酒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农产品。葡萄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加入WTO后,国外优质葡萄将进入我国,与我国同类产品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葡萄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种植规模较小,还不能形成批量生产,也因质量问题难以打入国际市场。今后几年,葡萄生产总的发展趋势是良种化、多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依托龙头企业建设葡萄基地,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
35、,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2.1.3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葡萄性喜光,喜干燥及夏季高温的大陆性气候,耐干旱,冬季需要一定低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农六师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光热资源充足,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因此建设葡萄基地是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需要。3.项目的可行性结论本项目充分利用了农六师的资源和地缘、技术优势、葡萄生产优势、加快葡萄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对促进农场增效、职工增收有积极作用。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产
36、效益显著。项目建设葡萄基地示范项目,符合农六师实际。4.示范内容农六师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计划到2015年,农六师葡萄基地发展到20万亩(15万亩酿酒葡萄、5万亩鲜食葡萄)。示范标准化建园、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基地,大力推广园艺产业十大主体技术,努力构建葡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为主体的新格局。5.示范项目和辐射带动效益5.1经济效益20万亩葡萄产值可达到6亿元左右;加工、保鲜产值可达到约13亿元。带动包装业、销售、交通、运输业约3亿元。5.2社会效益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职工收入。葡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农产品中效益较高的产业之一,建设20万亩葡萄
37、基地按每户承包15亩计算,有1.3万户承包户,扩大葡萄种植规模以后,可以有效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增加职工收入的渠道。葡萄的生产,可以带动加工业、贮藏保鲜业、包装业、销售、交通、运输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5.3生态效益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产现状。葡萄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和美化环境的积极作用。生长期较长。建设20万亩葡萄基地,将极大地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三、项目建设的主要建设内容1.葡萄园基地建设,包括购置苗木、铁丝、架杆及篱架安装、定植和抚管,以及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2.节水灌溉及配套设施;3.2万吨保鲜库及附属配套建设建设;4
38、.配套措施建设:新建防护林240KM,配套田间作业道420KM,素土夯实路面,配套实施滴灌工程。5.项目建设基地基本投资预算(1)年建园苗木亩费用:1.5元/株500株=750元(2)水泥架材、铁丝:800元/亩(3)机力费:80元/亩(4)水费:600方/亩0.27元/方3年=486万元(5)农药费:40元/亩3年=120元(6)工资:450元/亩(7)节水灌溉材料:800元/亩(8)2万吨保鲜库库体材料:2300万元(9)2万吨保鲜库制冷设备:1200万元(10)2万吨保鲜库附属设施:500万元合计:每亩投入3500元,15万亩投入5.3亿元;保鲜库投入4000万元。5.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
39、来源2010年项目总投资5.7亿元,其中国家投入2.28亿元,占40%;各团场示范基地自筹3.42亿,元占60%。设立项目资金专户,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6.示范基地投资进度项目建设期2010-2015年。2010年师市20万亩葡萄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示范基地的前期准备,新建5万亩葡萄示范基地。2011年示范基地土地整理、滴灌设备的安装,新建5万亩葡萄示范基地。2012年新建5万亩葡萄示范基地,20万亩葡萄示范基地和2万吨保鲜库建设全面落实。2013年-2015年20万亩葡萄示范基地全面达产。四、结论本项目充分利用了农六师的资源和地缘、技术优势、葡萄生产优势、加快葡萄基地产业化建设,进
40、一步调整和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对促进团场增效,农业增收有积极作用。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产效益显著。农六师五家渠市100万头安全优质生猪生产示范工程一、现代畜牧业发展成就与特色农六师五家渠市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带,城市集中,经济活跃,地理位置优越,是昌吉市、乌鲁木齐市、阜康市等周边城镇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2008年,全师生产总值60.25亿元,占兵团生产总值的11.2%,其中第一产业22.7亿元,第二产业15.74亿元,第三产业21.81亿元;年末牲畜存栏88.71万头(只),占兵团牲畜总存栏数的16.5%;肉类总产4.2万吨,占兵团
41、肉类总产的19.2%;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3.67亿元。“十一五”期农六师五家渠市以六大优势种养业基地为主,加快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牲畜存栏基数从2001年57.26万头只递增至2008年的88.71万头只,肉类总产连续多年位居兵团第一,畜牧业生产总值名列兵团前列。至2008年全师拥有牛羊屠宰加工企业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7家,兵团级肉用种羊场3个,种禽场1个,年出栏生猪40余万头、家禽300万只以上,存栏良种奶牛1.89万头,累计肉用羊经济杂交改良69.58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8.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4%,畜牧业已成为师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42、。为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农六师五家渠市启动实施了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工程,由大型农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规划到2015年建成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引进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养殖模式,建设国内一流的安全、优质养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培育高竞争力的一流食品品牌,产品辐射全疆、面向全国、延伸到中亚、东欧市场,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肉蛋食品生产基地。促进农六师畜牧业向现代、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形成种植业、畜牧业、园艺业三足鼎立的格局。生猪养殖在我师有较长的历史,产品主要供应乌鲁木齐等周边城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自治区首府重要的生猪生产供应基地,在市场上享有很好的
43、声誉。近年来,师市党委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发展迅猛,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涌现出一批生猪养殖大户,通过大户带动了基地建设,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师生猪产值达3.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41%,占农业总产值7.5%。同时产品流通渠道也在逐步拓宽,部分团场已开始向西藏、青海、甘肃、重庆等地销售生猪,年平均外销内地生猪达10万头以上,占全师生猪出栏总数的近30左右。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社5个,发展会员180余人,年销售生猪12万头,创建注册品牌1个,合作社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农六师五家渠市100万头安全、优质生猪生产示范工程(二)建设地点:
44、农六师五家渠市(三)建设期限:2010年2015年(四)建设规模: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计划在2010-2015年建成100万头生猪、配套36万吨饲料厂、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示范项目。(五)建设主要内容:1.年产规模100万头生猪配套的原种(曾祖代)、祖代、父母代良种繁育场、育肥园区,即建成1个600头曾祖代场、2个2400头祖代场、20个2400头父母代场、500栋1000头商品育肥舍(每25栋为一个园区,建设2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园区)。2.配套年产36万吨饲料厂;3.配套年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购置供料、供水、环境控制、通风降温、供热和压力控制系统等设备,配套相应的办公室
45、、库房、环境保护处理设施及管网(线)、围墙、赶猪道、道路、绿化等共用辅助工程。(六)投资估算:项目预计总投资23.95亿元(其中生猪养殖20.65亿元,饲料厂投资1.4亿元,屠宰加工厂投资1.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25亿元、流动资金5.71亿元、引种费用0.99亿元。100万头生猪项目投资估算单位:头、个、亩、万元项目计划发展规模资金投入猪存栏规模数量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引种费用合计生猪养殖合计5431312516968050543.59915230138.1原种场(GGP)6001200198053614163932祖代场(GP)24002200785290684991725
46、7父母代场(PS)2400204000624007200069600商品育肥舍1000500750080000350000115000饲料厂年产36万吨11206700750014200屠宰加工年屠宰100万头110013585600019585总计172517571429915239574三、项目建设标准与特点(一)项目建设的标准1.高产:整体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优质:产品达到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国际产品品质标准。3.高效:投入产出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4.生态:养殖项目配套沼气处理和有机种植业发展计划,零排放、零污染,真正实现国际先进的种养结合的双绿色生产经营模式。5.安全:先进的生
47、产方式,全面控制疾病威胁,确保产品安全性的100%可追溯性。(二)项目建设的特点1.标准化生产与安全食品品牌化经营完全统一的整合经营。2.产品安全性的100%可追溯。3.建立在最高市场准入标准上的高竞争力。4.高效农牧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四、项目示范目标2015年底,建成100万头生猪、配套年产36万吨饲料厂、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屠宰厂。建成国内一流的、安全、优质的生猪生产示范基地。建立乌昌地区安全、优质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出口基地,打造高竞争力的一流食品品牌,打造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东欧市场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肉食品生产基地。五、建设布局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布局规划建设地点建设数量(个)600头曾祖代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