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要点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34906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要点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要点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要点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养殖与饲料 2024 年第 5 期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要点分析秦迎春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合肥 231551摘要 为了提高响应国家水库和湖泊的限养政策同时提高小龙虾养殖的效益,笔者在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高山家庭农场开展了无环沟虾-稻养殖:利用龙虾和单季晚稻生长季节的差异开展种养结合,通过水稻种植实现龙虾粪便和残饵的利用,减少稻田农残和化肥使用量,水稻收割后秸秆返田提高虾床质量。结果发现,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可以减少农业污染。关键词 虾稻连作;小龙虾;病虫害防治;循环农业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渔业的发展策略,逐步实施水库和湖泊的限养政策,有效地

2、引导水产养殖面积逐步减少。而小龙虾养殖作为渔业养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养殖模式,这一技术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水产养殖和农田资源的有机整合利用的迫切需求,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相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生态系统中,将小龙虾与水稻田相结合通过简易的田间工程来改造稻田,通过合理设计虾塘避免了挖掘虾沟,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利用龙虾和单季晚稻生长的季节差异实现种养结合,通过水稻吸收龙虾粪便和剩余的残饵,水稻收割后秸秆返田肥水养虾,实现种养过程中

3、废弃物的循环利用1。此外,这一养殖模式可以实现“一田双收”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农田产量,还可以增加水产品的养殖效益,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1技术流程1.1田间工程与施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低产、低效、低洼等“三低”无污染水稻田块来进行田间工程(图1),春节前对所选田块进行改造,对保水能力差的土壤田块,在田埂中加埋一层防渗漏薄膜,保证田中水位在0.6 m以上。虾苗投放前15 d,用生石灰按1 500 kg/hm2进行消毒,隔 1周后对田块灌水,注水时使用孔径0.15 mm的网布过滤,避免小杂鱼卵进入田块。随后使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料2 250 kg/hm2均匀泼洒在田面上,施肥后使用旋耕机对

4、田块进行旋耕,以疏松土壤、促进稻草腐熟,并有利于底栖生物生长和水草栽植。同时在龙虾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追施腐熟有机肥,为虾苗提供丰富的饵料。1.2水草栽培与防逃措施水草在龙虾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1田间工程示意图收稿日期:2024-02-23作者简介:秦迎春,男,1971年生,工程师。64养殖与饲料 2024 年第 5 期首先,作为龙虾的优质食物来源,水草富含维生素和营养元素,能够为龙虾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其健康生长。其次,水草具有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的功能,有效降解水体有害物质,减少水体污染,为龙虾提供洁净的生长环境2。最重要的是,水草能够为龙虾提供隐蔽的栖息场所,降低龙虾被敌害生

5、物捕杀的几率,也可减少其同类相残的现象,从而提高龙虾的成活率。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草的作用,在每块田面种植伊乐藻,种植工作于2022年12月完成,采用了4 m2 m的合理行株距,以充分利用水域间,为水草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将田块水位控制在0.050.1 m,有利于促进水草的生长,帮助水草形成优势种群。为确保水草的繁茂和稳定,保持其覆盖率达到60%左右,以充分发挥水草在龙虾养殖中的多重功能。龙虾养殖中常采用网布和塑料薄膜作为防逃设施,一般要求设施高度在0.4 m。如果选用网布作为防逃设施,应在网布上端缝制宽0.2 m的塑料薄膜,以防止龙虾逃离3。1.3虾苗投放与饲养在进行虾苗投放时,要选择

6、本地活力强、大小均匀、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虾苗,因为这样的虾苗在适应新环境和饲养过程中会更具优势。为避免虾苗运输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应尽量避免使用长途运输。为了确定虾苗是否适合投放入池,在进行投放前必须进行试水。通常情况下,若成活率达到90%以上,就可以将全部虾苗投放。为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在投放虾苗前应全池泼洒Vc,并确保每公顷的投放量在规定范围内。在龙虾饲养过程中,全程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植物性饲料。每天的投饵量应掌握在田间龙虾体质量的3%5%,分2次投喂4。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有助于确保虾的摄食和健康生长,饲料投喂见图2。在不同生长阶段,可以适当配合使用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以

7、满足小龙虾的不同营养需求。如果前期施用有机肥充足,水草栽培合理且覆盖率达到60%,则可适当减少配合料的使用量,以降低饲料成本,且有利于环境的平衡发展。1.4水质调控养殖水质直接关系到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从而影响养殖效益,所以必须重视水质调控。首先,需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体的pH值,以保持适宜的酸碱度范围。此外,保持合适的溶解氧浓度是小龙虾生长的关键,可以通过使用活菌生物净水剂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此外,控制水温也至关重要,根据季节变化和气温情况,通过适当调节水位以实现保持水温平衡。监测和处理水质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同样重要,可通过使用菌种、增加水体碳源等方法降低其浓度5。定期检测水质参数,清理

8、废料和残饵,确保水体清洁也是不可或缺的。综上所述,水质调控是养殖小龙虾需要严格把控的关键环节,只有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来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才能确保小龙虾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1.5巡塘管理为了关注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和小龙虾的活动情况,养殖户要每天进行巡塘并做好巡塘日志的详细记录。同时,定期测量水体的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等水质指标及其他重要的水质参数,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养殖水体,确保水质达到小龙虾生长的最佳状态。若发现水质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进行调节,以维持水质稳定并使之达到“肥、活、嫩、爽”的标准6。此外,

9、根据水温和小龙虾生长情况,要适时调整水位,早春时保持浅水位有利于提高水温并促进水草快速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要逐渐增加水深,以满足小龙虾的生长需求。1.6病虫害防治在预防小龙虾病害方面,主要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7。养殖户可通过增强小龙虾体质、调节水质、改善底质等措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根图2饲料投喂65养殖与饲料 2024 年第 5 期据水质监测结果,定期使用解毒剂、改底剂、调水剂等生物制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总体来说,对小龙虾养殖水体的质量进行及时监测和调控,并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可确保小龙

10、虾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养殖效益,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病害对小龙虾产量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8。1.7捕捞与水稻种植捕捞小龙虾采用虾笼(地笼)进行诱捕,可将田中小龙虾捕捞干净。在水稻种植时,选择生长期偏短、病害少、不易倒伏、产量高等特性的品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在秧苗移栽后约30 d,开始烤田,烤田时间约为7 d。在防治水稻病害方面,养殖过龙虾的稻田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是在螟虫期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类药剂(杜邦康宽)1次,在水稻破口前使用井冈霉素1次。当水稻成熟时,使用收割机收割稻谷,并直接将秸秆返田9。1.8后续工作水稻秸秆的处理是在机械化收割水稻后

11、,将秸秆覆盖在稻田上,以减缓其分解腐烂的速度,避免对水体水质造成短期内剧烈变动,从而减少对小龙虾的不利影响,避免导致苗种死亡。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将秸秆打成堆,堆积在稻田中间,然后在水稻收割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上水。据多地稻虾综合种养实践经验,建议在水稻收割后曝晒710 d后再上水比较适宜。在育种早秋苗时,若是在9月上旬完成水稻收割,收割后可曝晒710 d,然后根据天气预报确定上水时间。若天气预报未来一周气温都在30 以上,则不宜上水,需要等待未来一周气温稳定在30 以下后再上水,以避免高温蒸煮造成幼苗死亡10。因此,对于水稻秸秆的处理和水稻收割后的上水时间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天气情况和小龙虾的生长环境

12、,以确保水质稳定和避免对虾苗的不利影响。同时,育种早秋苗时需严格遵循指导原则,等待天气稳定后再进行上水,以确保虾苗的生存和生长发育。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效益,降低虾苗死亡率,使养殖过程更加稳健可靠。2效益分析2022年11份笔者在庐江县龙桥镇高山家庭农场开展无环沟虾-稻养殖,利用自动化水质监测设备和物联网技术,面积为6.67 hm2,共计4个田块,每块田 1.67 hm2。2022年 11月水稻收割后用挖土机对田埂稍加整理,2023年3月5日开始投放虾苗,每公顷投放规格为160200尾/kg的本地虾苗450 kg,全程投喂蛋白质含量为 36%的小龙虾配合饲料,4月26日开始起捕,5月15日

13、起捕结束开始种植水稻,9月20日水稻收割。2.1经济效益分析共收商品虾14 743 kg,每公顷均产2 210 kg;稻谷82 700 kg,每公顷均产12 398 kg;总产值716 282元,总投入244 296元,纯利润471 986元,投入产出比1 3。因放养密度易控,可精准控制投喂量,故减少了饲料浪费,防止了水体恶化,节约了成本,整个养殖过程仅需改底、调水2次即可。由于没有环沟,小龙虾成熟后起捕率能达到90%以上。该养殖方式效益好,风险小,每公顷纯收入高达70 149元,比常规两季稻收入高出3倍以上。此外,养殖小龙虾后的田块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少,用肥量少,这也将带来额外收益。2.

14、2生态效益分析小龙虾在稻田中捕食田间害虫,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的病虫害,从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这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还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减少了化学品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无环沟虾-稻连作模式还具备养分循环和利用的优势,可使养分得到充分的利用。小龙虾在稻田中活动时,通过吃掉植物残渣和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为水稻生产提供养分。这种循环作用有效地促使土壤肥力的增加,同时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和使用,从而降低农业的环境负担。此外,由于小龙虾对田间杂草的清除作用,可以减少对除草剂的使用,进而降低挥发到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5、,而且具备优良的食品安全性,小龙虾生长在稻田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来源于稻田的天然生态系统,其体内没有大量重金属的积66养殖与饲料 2024 年第 5 期累。相比之下,工业养殖的水产品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因此,稻田养殖小龙虾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2.3社会效益分析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有利于发展乡村产业和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养殖操作,如搭建养殖场所、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这为乡村提供了就业机会。农民可以通过养殖小龙虾获得稳定的收入,雇佣工人来协助管理和操作,从而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此外,稻田

16、养殖小龙虾模式还能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在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农民常常会面临生产成本高、收益较低的问题,导致种田积极性不高。而引入了小龙虾的养殖,使得农民在种植水稻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3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在稻田养殖小龙虾中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优势。首先,自动化喂食设备可以根据龙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自动投喂适宜的饲料,不仅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还能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其次,自动化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如氧气含量、温度和pH值,从而保持稳定的水质环境,有助于龙虾的生长和健康。此外,自动化清洁设备可以定期清理养殖池,降

17、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最后,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农民可以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养殖场,获取关键数据和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综上所述,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中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优化养殖环境,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4结 语无环沟虾-稻连作养殖模式在优化渔业发展策略、资源整合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田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互相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该模式还实现了“一田双收”的效果,提高了农田产量,增加了水产品的养殖效益,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

18、收益。这一创新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参 考 文 献1李正旭,汤健,杨林,等.稻田养殖小龙虾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24,41(1):72-75.2鲍晓云.稻虾综合种养试验J.水产养殖,2024,45(1):42-43.3应文婷,万小凤.华中地区稻虾共作技术要点J.黑龙江水产,2023,42(6):509-511.4杨小平,胡璇,丁和平,等.鸠江区绿色高效稻虾共作试验J.水产养殖,2023,44(12):55-57.5季仁达,杨步琴,蔡雯雯,等.洪泽湖流域稻虾共作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种子科技,2023,41(22):20-23.6张汉邦.无环沟稻虾连作模式技术要点J.农村新技术,2023(11):32-33.7陈博,应文婷,邓超凡,等.小龙虾稻虾连作养殖技术要点J.江西水产科技,2022(6):40-42.8张厚梅,王琳.中南地区稻虾综合种养配套技术J.黑龙江水产,2020,39(4):43-44.9易芙蓉,杨天娇,林玮诗,等.稻虾轮作模式经济效益与技术需求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9(10):73-76.10 张桂芝,李道来.“稻-虾”连作技术与分析J.渔业致富指南,2019(19):40-43.【责任编辑:刘少雷】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