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_欧阳秋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314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_欧阳秋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_欧阳秋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_欧阳秋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92【经贸教育】“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欧阳秋珍罗杰思(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 在“金课”建设的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分析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目标,再从教学过程、教学基础和教学效果三方面,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具备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思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育人目标、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角度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并从学校制度建设、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建议。关键词 金课;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2、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3)07-0092-04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Econometric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lden CourseOuyang Qiuzhen Luo Jies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Hunan 415000)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

3、uction of the Golden Cours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objectiv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econometrics course,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

4、tion reform of the econometrics cours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basis and teaching effect.It is found that the course ha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

5、o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Then,it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econometrics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ode,etc;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

6、ive of school system construction,.Key Words:Jinke;Econometric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form Path自 2018 年 8 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第一次正式地提出“金课”概念以来,各高校“金课”建设快速发展。“金课”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19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推向了一个新台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是专业课同样也

7、需要融入思政教育,也可以进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及课程的任务,应是所有老师和所有课程应承担的职责。计量经济学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学类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学科。它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真实数据,采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经济现象,探寻客观规律。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方法运用广泛,经济学、管理学与其他人文社科都有应用,在各种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中进行实证分析。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定量分析越来越受重视,以定量分析闻名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也显得更加重要。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作者简介 欧阳秋珍(1985),女,汉族,湖南常德人,

8、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计量经济学;罗杰思(1987),女,汉族,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思政教学。基金项目 2022 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金课背景下计量经济学四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2-0235);2021 年湖南文理学院“课程思政”专项改革实践类重点项目“计量经济学”(项目编号:SZZX2111)。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93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将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该课程的德育价值,实现“三全”育人格局。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分析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为该课程

9、乃至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标该课程思政的内涵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作业、课程实践、考核等,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包括品德、审美、创新、公民责任感等多维价值标准。以重要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汇率政策等为例,在传授学生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时,对这些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做出科学评价,提出切实有据的建议,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1。教学过程中,以正面案例引导,以真实数据为正向价值导向作支持,采用科学规范的计量方法,以积极的结论鼓舞学生,课后实践题

10、目设计包含社会价值,教学评价融入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隐含在整个教学课程中。课程的显性内容要符合思政的要求,案例教学体现正向价值。通过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将课程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等。以知识传授作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2。二、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教学过程重能力轻素质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尤其是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后,计量经济学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陆续建立,为计量经济学任课老师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但是很多地

11、方高校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课程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再加上,该课程涉及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综合性强,且公式推导较多,还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操作。因此,教师和学生教学都比较关注课程的实用性3。(二)具备课程思政教学基础计量经济学是以计量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存在思政建设的基础。由于计量经济学是定量探寻经济规律的学科,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还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有:经世济民、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团队协作、锲而不舍、顺势而为、精准定位目标、“真、善、美”、认识世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马克思哲学中

12、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从“审视周边”到“审视自己”、马克思主义方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应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三)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课程设计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缺一不可。将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有效结合,不仅是新时代教学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的要求。通过有效地推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为落实立德树人做出了贡献4。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一)更新教学理念根据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

13、内涵,课程思政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以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5。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应用目标,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模式等五类金课模式的一种,将课程思政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资源应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应该更加频繁,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应该引入课堂,延伸课堂到课外等,形成“三全”育人格局。(二)制定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核心课程,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指引下,结合学生职业目标、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国

14、家产业发展需要,以成果导向教学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了课程的三阶目标。思政目标:将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内化为课程教学的案例、知识、方法与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国情、民情、社情,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正确的“三观”。知识目标:了解学科前沿,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操作课程软件,掌握计量经济学核心建模步骤。能力目标:具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构建内涵式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无论是线上微课还是线下课堂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既要符合课程的培养目标,还要体

15、现正向价值引导作用,做到以数据、方法和结论服人、育人。理论、方法和数据是计量经济学的三要素,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94数据取决于选取的案例。在理论方面进行思政教学。理论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主要是进行原理引申,对某些原理进行正面拓展。该课程的定义、原理特别多,大部分很抽象,如果融入思政元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如讲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时,即引导学生认知与处理问题,一方面需要对真理不懈追求,另一方面绝不能脱离实际,执迷不悟。在方法层面进行思政教学。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学会实事求是方法、辩证法等。本课程是传授实证研究方法的课程。在各种实证分析方法教学

16、中,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相关问题的现状,通过反复检验结果,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和辩证的科学思维。总之,在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中,以计量经济学建模为主线,深入发掘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重新梳理了各章节知识点,教学团队设计了涉及课程 16 个模块内容的 12 个课程思政融入点,选取 35 个思政点进行重点建设,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理解认识世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四)科学选取思政案例,建立思政案例库资源由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案例、数据、习题以及上机操作的实例,于是很多教师进行了案例式教

17、学。为实现建设目标,课程团队建设了十大数字案例资源库,支持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讨论学习。其中课堂案例库和课外拓展阅读案例库引入了教改教研成果、前沿成果、多学科融合案例,体现了课程的学术性与高阶性;视频动画案例库和实验案例库将理论与热点时事、教学与科研、动画与讲课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的创新性和有趣性;作业案例库和讨论案例库,提供了一定难度的题目;学生作品案例库要求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产教融合成果,满足挑战度的要求和实现应用性的目标;思维导图库有利于学生梳理本书、每章、每节的关联知识点,以及每章之间知识点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文献研读库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等。通过建立案例库进行案例教学,引导

18、学生关注经济现实,心怀天下,更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课本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五)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线上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思政维度课程团队在“学银在线”学习平台建立了该课程的SPOC。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思政案例资源、思政课件、思政知识点微课、数据等,形成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课中,利用学习通签到、随机点名、测验、讨论等功能与学生互动,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翻转式教学;课后,利用平台大数据督学,布置小组任务和高阶作业,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运用大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思政教学保驾护航。(六)应用育人,课程思政贯穿课外实践课程的应用包括课中应用与课后应用

19、。课中应用中,利用挑战度的作业和高阶案例实践达到理论转化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的目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课后应用中,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项目、撰写计量实证论文等第二课堂换货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七)完善课程思政考核环节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依赖育人效果。1.突出多元化和全过程(1)线 上(25%):10 次 单 元 测 验,9 次 单 元作业,10 章视频学习,10 次讨论,2 次考试。(2)线下(60%):期末考试 1 次。(3)线上线下互动(15%):线下表现、“慕课堂”交互、小组高阶研讨。2.以产出为导向,积极探索增值性评

20、价四个阶段全过程考核,并将“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作为增值评价内容。3.思政教育考核融入考核全过程第一,在过程评价中,考核学生的“德、能、勤、绩”等。在讨论内容、测验题目、小组项目中融入思政元素,考核指标包括自信心、登台发言勇气、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组成。第二,在终结评价过程中,在考试试卷中加入了融入思政元素的论述题目,学生可以根据案例材料开放性回答问题。第三,增值性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将项目教学法做到极致,“以赛促教”落到实处,考核评价中主要围绕学生“人格品质、价值取向、团队协作、集体观念、奉献精神、职业操守”等指标评价。这项考试

21、改革,改变了过去单纯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做法,创新了价值引领目标的考核方式,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相关改革提供了借鉴6-7。四、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建议(一)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课程建设需要配套的制度保障。建立制度机制,使得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计量经济学是定量分析经济规律的学科,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现在很多经济类文章都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教师科研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拔高2023 年第 07 期总第 349 期95教学高度,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建立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才能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通过修订教学设计、

22、修改教案、寻找思政融入点提高思政质量。可以完善学生、同行和督导的评价体系,推行思政教学教师的激励机制等,保障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德育的范围很广,每一门课程的课时有限。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是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不应仅仅作为参与者,更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参考文献 1 卞泽阳,代禧.课程思政改革下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在线教学的新情境 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118-120.2 李青,李博,陈红梅

23、.“思政+课程+科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J.林区教学,2021(7):19-23.3 董立平.关于大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探讨基于中国大学“金课”建设的反思 J.大学教育科学,2019(6):15-22+120.4 陈婷婷,张淑丽,刘晓宇.课程思政视角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才智,2021(25):67-70.5 肖攀,苏静,李文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 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33-34.6 郭丽娟,周晓强,和柯,等.关于汽车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探索 J.时代汽车,2021(7):57-58.7 李峰,马靖忠,张嘉威,等.

24、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J.中国市场,2019(33):78-79.(责任编辑:张彤彤蓝亮)心课程教师团队共同建设从课程体系上进行核心课程群整体建构,需要课程管理者、授课教师共同研讨,如需要厘清高级组织行为学、管理研究方法等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对课程群要有准确的定位和统筹构建,并以模块化知识及训练方式整理出具有应用价值的课程协同教学大纲及指标体系。2.课程群内容模块建设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如何激发学生团队小组的作用,提高学生团队互动互助、自我提升的动力,在条件有限、课程时数相对固定的情景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了解学生学习情境构建的基本原理,在此基

25、础上实施的激发学生自觉以团队小组参与研讨训练、自我提升能力教学改革是核心课程群一体化改革的核心,也是核心课程群以结果为导向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三)坚持全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核心课程群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加强非标准化考试的尝试:平时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核学生对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如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碳中和等企业社会责任等组织架构和管理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26、力。鼓励学生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积极甄选社会热点问题用理论和方法范式进行探索。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改进和 加 强 研 究 生 课 程 建 设 的 意 见 EB/OL.(2014-12-05).http:/ 梁传杰,邓宸.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理念、标准与主体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6-10.3 杨东晓.课程主体激励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43-47.4 廖英.构建研究方法类课程群 强化研究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16-20.5HAMMOND D A,RECH M A,SWANSON J M.The effect of grit on postgraduate year-one pharmacy residents pursuit of additional training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20,12(2):112-118.6 李海生.国外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启示 J.中国高教研究,2022(3):30-36.(责任编辑:郭丽春)(上接第9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