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23235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地质灾害评估综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质灾难评定汇报目 录前言 1第一章评定工作概述 2第一节工程概况和征地范围 2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第四节评定范围和等级确实定 7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第一节气象、水文 8第二节地形地貌 10第三节地层岩性 11第四节地质结构和区域地壳稳定性 13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14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 16第三章地质灾难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 17第一节地质灾难类型及特征 17第二节地质灾难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 20第四章 地质灾难危险性估计评定 26第一节 地质灾难危险性估计评定方法及内容 26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难危险性

2、估计 26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难危险性估计 29第五章地质灾难危险性综合分区评定及防治方法 30第一节地质灾难危险性综合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30第二节 地质灾难危险性综合分区评定 31第三节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定 31第四节 防治方法 31结论和提议 33一、结论 33二、建 议 34附 图 :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综合结果图1:10000前言受某水利水电投资委托,某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负担了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工作。本工程评定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定目标和要求是说明工程建设场区地质环境条件

3、基础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多种地质灾难危险性,进行现实状况评定、估计评定和综合评定;提出防治地质灾难方法提议;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定区范围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和地质灾难内在联络;2、查明地质灾难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估计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和工程之间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难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难地段、灾难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难危险性

4、;5、对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难方法提议。评定工作关键依据有:(1)地质灾难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源部相关加强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工作通知(国土资发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技术要求(试行);(3)某省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转发<国土资源部相关加强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工作通知>通知(甘国土资环发15号);(4)县(市)地质灾难调查和区划基础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某省省国土资源厅颁布某省省地质灾难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7)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8)某省

5、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第一章评定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和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某县在某省省某自治州。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元,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关键县。阿一山水电站在某省某县某河流干流桑科土门关达麦乡段,是某河流梯级开发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取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确保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确保率

6、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本工程初设确定两个方案,设计采取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工程关键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采取闸坝结合部署方法,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部署引水建筑物进水口。引水建筑物关键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进水口在河道右岸,其底板高程为2773.25m,并经过喇叭口和隧洞连接。隧洞全长2387.45m,断面为圆形,洞径3m。调压室为阻抗式,总高度25.13m,内径6m。压力管道采取集中供水方法,管道为采取Y形部

7、署,总管直径2.3m,长90.11m;两条岔管和水轮机连接,管径1.6m,总长60.84m。厂区在河道右岸,主厂房长25.33m,宽10.6m,内置两台HLA551WJ90(SFW250010/1730)卧式水轮发电机,装机22.5 MW,机组中心距8.5m。副厂房部署于主厂房上游,长25.33,宽7.5,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室等。升压站在主厂房左侧40m,占地2520m。厂区设401.5m护岸。该工程距某县城18km,距兰州市约270km,距合作市67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图11)。二、征地范围阿一山水电站关键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建筑、厂区三部分组成。工程完工后无淹没耕地,工程永久占

8、地19.2亩(图1-2),其中枢纽区占地6.7亩,管理区占地2亩,厂区占地6亩,道路占地4.5亩;土地类别是:耕地4亩,弃耕地0.7亩,坡地11.8亩,河道2.7亩。另需占用河漫滩20亩,作为弃渣场地,工程完工后平整铺土,植树造林。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区内前后有多行业在此开展了区域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灾难地质等方面工作,基础查明了区内结构、地层,对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灾难发育分布规律等也有了一定认识,为此次评定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关键有:1、某省省区域地质志,某省省地矿局,1989年; 2、1:100万某省省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环境监测院,;3、1:20万合作幅地

9、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4、1:20万循化幅地质图及说明书,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5、某省省东部地质灾难研究,某省省地勘局水文一队,1993年;7、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8)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工作方法(1)充足搜集利用已经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方面资料;(2)进行场地地质地貌和地质灾难调查,以1:5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调查点采取GPS定点,并进行地质灾难致灾灾情访

10、问、数码相机拍照、填制表格等;(3)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进行评定汇报编写。2、工作开展情况4月下旬接收委托后,院成立了专门项目组,认真搜集相关区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灾难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并依据技术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对地质环境条件基础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评定等级和评定区范围,于5月2日5月3日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随即开始室内资料整理和评定汇报编写工作,于5月15日完成评定工作。累计投入技术人员5人。3、完成工作量完成关键工作量见表1-1。表1-1 完成关键工作量表项 目 单 位 数 量 说 明调查面积 km2 6.5 以工程为中心展开调查调查路线 km 10 包含穿插路

11、线灾难调查点 处 2 坍毁、泥石流搜集利用资料 份 5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现场访问 人.次 3 当地居民、年老者为主地质照片 张 17 4、工程质量评述评定工作程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图1-3),充足搜集了评定区及周围已经有资料,认真细致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访问;各项工作严格按全方面质量管理和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经过内部三级校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要求。第四节评定范围和等级确实定一、评定范围依据技术要求,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难分布和发育特征和工程建设特点,确定评定范围为:以某河流为轴线,两侧外推至斜坡第一分水岭,

12、泥石流沟合适向沟脑延伸,上、下游分别以水库回水位和场区边界分别向外延伸500800m。评定面积约2.80km2。二、评定等级确实定1、建设项目标关键性电站总装机容量5MW,确保出力0.84 MW,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电站工程总投资3547.78万元,工程静态总投资3396.2万元,工程永久占地19.2亩。工程规模属等小(2)型。依据技术要求5.8.2条建设项目关键性分类,该项目属通常建设项目。2、地质环境条件该建设工程在本省地质灾难低易发区。评定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相岩性

13、改变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很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通常,地质灾难发育程度属通常。综合分析确定评定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3、评定等级依据拟建工程关键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技术要求分级标准,拟建工程地质灾难危险性评定等级为三级。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本区属甘南高原气候,含有冬季较长、夏季较短、温差较大等特点。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6,一月平均气温-9.0,七月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28.9。整年日照时数2296h。多年平均降水量444.4mm,关键集中在69月,占整年降水量71%;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14、1134mm。年最大积雪深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139cm。以SW风为主,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2.2m/s(表2-1)。表2-1 夏河站基础气象资料表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整年气温() -9 -6.5 -1.1 4 7.9 10.4 12.8 12.1 8.2 3.2 -3.4 -7.5 2.6极端最高气温() 14.7 16.9 21.3 26.8 24.9 28.9 28.3 28.4 26.5 23.7 18.8 13.2 28.9极端最低气温() -24.6 23.7 20.3 -16.8 -6.5 -2.5 0.2 -0.1 -5.

15、2 12.2 19 -26.7 -26.7相对湿度(%) 42 45 50 54 63 66 72 74 74 65 53 42 58.3降水量(mm) 1.5 3.2 8.3 22.2 57.2 62 83.2 107.4 64.3 29.4 5 0.7 444.4积雪深度(cm) 4 6 12 9 6 9 0 0 2 11 16 3 16日照时数(h) 195.4 182.7 192.8 203.9 190.9 195.1 197.6 193.5 148.2 187.7 201.5 206.8 2296.1蒸发量(mm) 57.2 69.1 106.8 150.7 162.3 152.9

16、158.3 150.4 106.4 98.5 67.2 58.9 1333.7地温() 17.6 23.1 28.4 34.4 35 36.9 39.3 37.7 29.3 25.1 18 16.7 28.5冻土深度(cm) 130 139 132 123 99 0 0 0 2 11 46 97 139平均风速(m/s) 2.1 2.4 2.6 2.5 2.2 2 1.9 1.9 2.1 2.2 2.2 2.1 2.2最大风速(m/s) 14 14 16 12 11 11 10 10 11 12 12 13 16风向 SW S SW EN S NE NE SW SW SW SE二、水文1径流量

17、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流域面积为1977km2,其上游15km处设有夏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1692km2,该站有1961年共44年水文资料,据此能够求得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计算式为:Q阿=Q夏(1+f区•h区/(F夏•H夏)Q阿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Q夏夏河站实测流量;f区阿夏间面积(285 km2);h区阿夏间径流深(140mm);F夏夏河站控制流域面积(1692km2);H夏夏河站径流深(174mm)。求得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后,即可求得阿一山坝址处不一样确保率计算值及采取值(表2-2)。表2-2 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项目 均值(m3/s) CV CS/CV 流量(m3/

18、s) P=15% P=50% P=85%计算值 9.86 0.39 2.0 13.9 9.36 5.97采取值 9.9 0.42 2.0 14.3 9.3 5.962洪水夏河水文站于1935年、1941年两次实测历史洪水为443m3/s和324m3/s,据此采取频率法能够求得阿一山坝址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75m3/s,而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52 m3/s(表2-3)。表2-3 阿一山坝址不一样频率洪峰流量多年平均洪峰流量(m3/s) CV CS/CV 各频率洪峰流量(m3/s) 1% 2% 5% 10% 20%75 1.15 3.5 452 358 242 161 94依据夏河水文站实测资料对比

19、分析,阿一山水电站主汛期在69月,其它时段为非汛期,不一样时段洪水流量如表2-4。表2-4 阿一山水电站不一样时段洪水流量表月份频率 1 2 3 4 5 69 10 11 12P=10% 9.65 8.29 13.0 64.3 80.4 161 50 31.3 15.6P=20% 8.3 7.3 10.9 44.1 59.9 94 38.6 24.2 12.7水量单位:m3/s3泥沙依据夏河站实测资料,可求得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输沙率为12.5kg/s,含沙量为1.26kg/m3,1月、2月及翌年11月、12月河水基础不含泥沙,7、8、9三个月泥沙含量最高(表2-5)。表2-5 阿一山水电站泥沙

20、含量表月份泥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整年输沙率(kg/s) 0 0 0.01 5.41 23.02 3.62 44.29 34.77 37.78 1.1 0 0 12.5含沙量(kg/m3) 0 0 0.09 2.01 3.51 0.56 3.61 3.15 2.07 0.12 0 0 1.264冰情通常在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河道两岸开始结岸冰,伴随气温下降,冰花增多,但不封冻,岸冰厚0.3m左右,每十二个月3月中旬前后开始消冻。第二节地形地貌甘南高原夏河地域属于间歇性隆升山地,地势是西南高、北东低,海拔27003600m之间,切割深度100700m之间。

21、受内外地质应力作用,某河流河谷两侧山体为结构侵蚀中山区,河谷则为区内侵蚀堆积地带,由阶地及漫滩组成,是第四系关键堆积场所。评定区属于山间河谷地段,河谷宽、窄相间,呈葫芦状,窄谷段河谷呈“V”形,两岸岩体陡峭;宽谷段河谷呈“U”字形,谷宽1501000m,两岸山坡较陡,坡度通常为3060。通常阴坡分布有较为茂密乔、灌木林地。阳坡大多地段为草地,局部地段基岩裸露。某河流河谷在阿一山坝址段河谷狭窄,右岸为陡坡,左岸为、级阶地,阶地宽约150m,河床比降较大,约为24;在阿一山电站厂房段,河谷较为宽广,约600m,两岸可见级阶地。在阿一山坝址厂区某河流河谷段,两岸支沟及冲沟发育,较大支沟有左岸姜玛沟和

22、右岸达麦沟两条。姜玛沟长约5km,沟床比降1015%,属常年性流水沟谷,流量0.050.1m3/s;达麦沟长约20km,沟床比降1520%,属常年性流水沟谷,流量0.10.3m3/s。在各支沟及冲沟沟口通常全部发育大小不等洪积扇,洪积扇堆积于、级阶地上,扇面倾向河道,地形相对开阔。表层植被发育,或为草地、或被垦为耕地。除冲沟及切沟外,未见有强烈泥砂及碎块石堆积物,表明本区新近冲、洪积不发育。第三节地层岩性评定区出露地层关键有二叠系碎屑岩类(P)、第四系松散岩类(Q)(见表2-6)。1、二叠系碎屑岩类(P)属滨海相碎屑岩建造,经浅变质作用而形成灰黑色、青灰色中厚层状板岩、变质砂岩、碳质板岩及含砾

23、灰岩。岩层单层厚0.21.0m,岩体节理较发育,节理闭合很好,锺击沿节理面裂开。除局部地段外,岩体抗风化能力较强,稳定性很好,往往形成陡坡或陡壁,如坝址右岸段。岩层产状:17010;发育两组节理:29075,间隔0.3-0.5m, 节理为平直,微张,延伸长度3.0-5.0m;5060,间隔0.3-0.8m, 节理为较平直,微张,延伸长度2.0-3.0m。2、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堆积物成因类型较多,分布于河床、河漫滩及阶地、沟谷、山麓岸坡,关键为冲积、洪积、坡积、崩积及混合成因松散堆积层。中更新统(Q2)为某河流级阶地冲洪积堆积物(Q2al-pl),具二元结构,上部为土黄色、浅褐黄色,砂质粉土

24、,以粉粒为主,结构密实,厚37m。下部为青灰色砂砾卵石,砾卵石成份以砂岩为主,粒径5100mm,最大500mm,呈次圆浑圆状,泥钙质半胶结。上更新统(Q3)组成某河流、级阶地,在左右岸全部有堆积,发育不对称。级阶地(Q31al-pl):上部为土黄色砂质粉土,厚725m,以砂粒、粉粒为主,土质均匀,结构较密实,底部含粒径50mm左右钙质结核。下部为青灰色砂砾卵石,厚510m,砾卵石成份关键为砂岩,板岩,砂为中细砂,含量20%左右,密实,半胶结。级阶地(Q32al-pl):上部为浅黄色粉土,厚720m,以粉粒为主,土质均匀,结构较密实。下部为青灰色砂砾卵石、漂石,厚约10m,砾卵石成份关键为板岩,

25、砂为中细砂,含量2030%左右,较密实。全新统(Q4)分布于斜坡坡脚、河漫滩及、阶地。级阶地(Q41al-pl):上部为土砂质粉土,以粉粒为主,土质均匀,结构中密,厚38m。下部为青灰色砾卵石、漂石,厚510m,砾卵石及漂石成份以砂岩、变质砂岩为主,次为灰岩,粒径通常5080mm,呈次圆浑圆状,松散,分选性差。级阶地(Q42al-pl):上部为土黄色砂质粉土,以砂粒、粉粒为主,土质较均匀,结构中密,厚0.51.5m。下部为青灰色砾卵石、漂石,厚510m,砾卵石及漂石成份以变质砂岩为主,次为灰岩,粒径通常50100mm,最大500mm,呈次圆浑圆状,松散,分选性差。河床及河漫滩(Q42al-pl

26、):为青灰色砾卵石、漂石,厚312m,砾卵石及漂石成份以变质砂岩、灰岩,粒径通常50100mm,最大800mm,呈次圆浑圆状,松散,分选性差。坡积物(Q4dl):为青灰色砂碎石、碎块石,厚13m,成份以变质砂岩、板岩为主,粒径通常2080mm,松散,分选性差,表层多为0.3m厚粉土。人工堆积物(Q4r):关键为人工路基碎石土,厚度18m不等,关键分布在临夏夏河公路沿线。表26 评定区地层简表地层时代 地层代号 名称 厚度(m) 分布及特征界 系 统 组 组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4dl 砂碎石 1.0-3.0 分布于斜坡地段、高阶地坡脚处,粒径通常2080mm,松散,分选性差。 Q42al

27、-pl 砾卵石、漂石 3.0-10.0 分布于河床及河漫滩,粒径通常50100mm,最大800mm,呈次圆浑圆状,成份为变质砂岩和灰岩,松散,分选性差。 Q41al-pl 砂质粘土砾卵石、漂石 5.0-10.0 分布于河谷二级阶地,粒径通常5080mm,呈次圆浑圆状,成份为变质砂岩和灰岩,松散,分选性差。 上更新统 Q32al-pl 粉土砂砾卵石漂石 7.0-20.0 组成河谷级阶地,上部为粉质粘土,较密实;下部为砂砾卵石,砾卵石及漂石成份关键为板岩、变质砂岩,较密实。 Q31al-pl 砂质粉土砂卵砾石 5.0-10.0 组成河谷级阶地,上部为砂质粉土,厚725m,较密实;下部为砂砾卵石,厚

28、510m,砾卵石及漂石成份关键为板岩、砂岩,较密实。 中更新统 Q2al-pl 砂质粘土砂砾卵石 3.0-7.0 组成河谷级阶地,上部为砂质粉土,厚37m,密实;下部为砂砾卵石,砾卵石及漂石成份关键为砂岩,粒径通常5100mm,呈次圆浑圆状,较密实。古生界 二叠系 P 板岩变质砂岩 1000 滨海相碎屑岩建造,为灰黑色、青灰色,中厚层状板岩、变质砂岩,岩层单层厚0.21.0m,岩体节剪发育,节理闭合性很好。第四节地质结构和区域地壳稳定性一、地质结构评定区在大地结构上处于祁吕弧形西翼褶皱带,尕坑山复背斜西南翼。早期曾受强烈北西、南东向压应力作用,形成轴向E50左右尕坑山复背斜,后期又受到河西系N

29、WW、SEE向压应力改造,使得某河流北岸岩层走向多呈NE-SW向,而河谷南岸岩层走向多偏转为近SN向。评定区内岩层褶曲(扭曲)发育,走向多呈北北东向,褶曲两侧岩层倾角较陡,多在50以上,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形成褶曲多为紧闭合型,褶曲枢纽多为小角度倾伏,宽度1050m,褶曲总体走向北北东向,因为褶曲(扭曲)发育,岩层多呈“S”形或反“S”形弯曲。因为评定区范围较小,前第四系地层单一,无深断裂分布。2、新结构运动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定区未发觉有晚更新世以来断裂形迹。从某河流河谷两侧阶地发育程度及其特征分析,级以上阶地皆为基座式阶地,且各级阶地相对高差较大,为1540m,其中级阶地高出河床100120m

30、;级阶地属于堆积型阶地,基座低于现代河床。说明,挽近以来以区域性不均匀升降运动为主。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评定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基础烈度为7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评定区坝址段河谷狭窄,其它地段河谷宽广,河道靠近河谷右岸,局部居于河谷中部,河道宽2040m,平水期水面宽1015m,水深通常0.51.5m。河谷两岩、级阶地发育,级阶地后缘为基岩山坡。评定区关键分为两类工程地质区,山区为坚硬中厚层状变质岩体分布区;河谷区为第四系碎石土和粉土分布区。坚硬中厚层状变质岩:关键由二叠系板岩组成,岩石干密度2.72.78g/cm3,软

31、化系数0.690.79,饱和态变形模量3.9103MPa4.9103MPa,泊松比0.120.13,内摩擦角3537,凝聚力11.215.0 MPa,单轴饱和抗压强度4142.5 MPa。碎石土:由第四系砂砾卵石组成,通常卵漂石占6070%,砾石占2025%,砂占510%。天然密度22.2g/ cm3,干密度1.942.0 g/ cm3,平均相对密度0.63。砂砾卵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0.450.5 MPa,变形模量4050 MPa,抗剪摩擦系数0.5,砾石/砼摩擦系数0.5,开挖边坡比1:1.251:1.5,水下部分1.751:2。粉土:天然含水量4.56.2%,天然密度1.361.58 g/

32、 cm3。其中砂粒占1418%、粉粒占7580%、粘粒占6.910%,不均匀系数44.2。液限2527%,塑限15.516.4%,塑性指数9.310.6,天然状态干密度1.321.43 g/ cm3,击实后土体最大干密度1.681.7 g/ cm3,最优含水量15.416.7%,渗透系数9.910-6cm/s。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评定区在本省甘南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图(图21)。评定区地下水形成、分布、埋藏和含水层富水性受控于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含水层性质,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关键分布于某河流河谷及两

33、侧支沟近沟口一带,赋存于冲积、冲洪积、崩坡积砂砾卵石、块石、碎石孔隙中,为潜水。含水层厚度通常为510m,水位埋深较浅。关键接收地表水、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自两侧向某河流河谷径流,最终排泄于某河流中。冲积、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渗透性较强,据勘察抽水试验结果,同时向沿河流河床含漂石砂卵砾石层单井涌水量1001000m3/d,渗透系数K=1.422.810-2m/s。据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该类型地下水矿化度0.40.5g/ 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Mg2+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侵蚀性。2、基岩裂隙水在区内分布广泛,赋存于二叠系板岩、变质砂岩等结构和风化裂隙中,以潜水为主,埋藏和

34、分布不均匀,水量总体较贫乏, 在部分沟谷有泉水出露,单泉流量通常为0.051.0 L/s,枯季地下径流模数13 LS.2,局部地层破碎地段赋存地下水较为丰富。该类水关键接收地表水、大气降水及第四系孔隙水补给,径流路径较短,多排泄于河沟谷区。水质普遍很好,矿化度小于1g/ L,水化学类型以HCO3-Ca2+型为主,对混凝土无侵蚀性。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本区人烟稀少,植被覆盖率通常20-30。人类工程活动关键表现为河谷区I-II级阶地农业种植,省道及乡间便道建设,引水渠系建设,村居建设及小规模采石、采砂活动,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通常,所以,本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小。第三章地

35、质灾难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第一节地质灾难类型及特征经野外实地调查和对已经有结果资料综合研究分析,评定区发育关键地质灾难有坍毁隐患(危岩)和沟谷泥石流两种。一B1坍毁(危岩)此次调查坍毁1处,在水电站坝址下游150m处、某河流右岸(图3-1)。坍毁处于某河流二级阶地后缘山体边坡处,山体由二叠系板岩组成,表层残坡积层厚约1.0-2.0m,下部因为人工开挖基岩裸露。斜坡坡向N10E,坡度约5560,坡高3040m。岩层产状15035,发育两组节理:26078,间隔0.3-0.4m,节理面平直,微张,延伸长度2.5-3.0m;35080,间隔0.5-2.0m,节理面平直,微张,延伸长度3.0-5.0m。

36、坍毁形成关键原因,一是原始地形坡度较陡,二是人工开挖,坡下临空,发育于岩体中结构、风化裂隙因为应力状态改变,产生松驰。裂隙深入扩大,产生失稳,最终形成拉裂、倾倒式崩落、坍毁。已形成坍毁体沿斜坡向上长度约10-12m,沿斜坡走向长度约30-35m,厚度约1-3m,坍毁体约700m3;存在斜坡上松驰岩体,沿斜坡向上长度约15-18m,沿斜坡走向方向长度约35m,厚度约3-5m,潜在坍毁体积约m3。该坍毁属小型、岩质坍毁。二N1泥石流N1泥石流沟,在达麦乡山塘村北部、某河流右岸(图3-2、3-3)。依据调察访问和沟口沉积物剖面分析,该泥石流沟属沟谷型稀性泥石流。泥石流发育于右岸由南向北流入某河流,称

37、“达麦囊”。沟谷长约5.0-6.0km,流域面积约9-102,流域相对高差80m120m,沟谷坡度30左右,沟谷两侧山坡坡度35600;平面上呈“葫芦型”,形成区最宽处3.1km,流通区流域宽度1.0-2.0Km,出口处宽度只有200-300m;形成区和流通区植被不发育,覆盖率只有15-20%,谷坡残坡积物厚度0.5-1.5m ;形成区和流通区谷坡上基础没有滑坡、坍毁等地质灾难。堆积区在某河流右岸二级阶地域,已沉积形成扇形堆积地貌,长度约100-150m,宽度约300-400m,扇面地形坡度约8-10,扇顶高出二级阶地约8-10m。堆积物岩性为含碎石、块石黄土状粉土,碎石、块石含量约占10-20%,通常粒径50-100mm,大者达200mm,粘性土含量约占10%,其它为粉粒及砂。第二节地质灾难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一、评定方法和内容地质灾难危险性现实状况评定关键依据对灾难体本身稳定性分析和灾难体已经对承载体造成危害或灾难体可能对承载体潜在危害及其危害程度进行评定(表3-4)。地质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