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奎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措施(试行)和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资金管理措施要求,结合本县实际,依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关键,以技术服务和培训为手段,以推广玉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创新机制,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构建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关键对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
2、辐射能力强农业科技示范户。加速优异适用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步伐,全方面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二)目标任务1、全县15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培育10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2、经过培训和示范,推广4个主导品种和8项主推技术。3、使示范户优异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成90%以上,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收入比上年提升10%以上,单位产量节本10%以上。4、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探索和建立农业科技入户有效路径和模式。构建政府推进,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教授、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新型农业科技网络。5、项目
3、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二、试点范围全县15个乡镇实施,确定100个行政村,1000个含有示范条件农户作为示范户,辐射带动周围0个农户。三、实施措施县农委依据省农委统一布署,经过政府推进、部门组织、教授负责、技术指导员包户形式,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试点行动。(一)成立联席会议依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组建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望奎县委副书记顾百文为主席,农委、财政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15个乡镇关键领导为组员,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统一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在县农委,负责制订方案,通报情况,综合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和教授组名单组长:顾百文 望奎县委副书
4、记、科技入户工程联席主席副组长:李 君 望奎县政府副县长倪淑君 望奎县政府副县长成员:王福生望奎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张忠汉望奎县财政局局长张英孝望奎县通江镇党委书记李国忠望奎县火箭乡党委书记侯 国望奎县卫星镇党委书记岳正孝望奎县先锋镇党委书记李卫东望奎县海丰镇党委书记刘晓光望奎县望奎镇党委书记赵国君 望奎县惠七镇党委书记沈洪济 望奎县莲花镇党委书记秦金生望奎县灯塔乡党委书记宣士文望奎县厢白乡党委书记杨德臣 望奎县东升乡党委书记黄瑞金望奎县恭六乡党委书记马元有望奎县后三乡党委书记黄富光望奎县灵山乡党委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委。主任:王福生望奎县农业委员会主任成员:孙明辉 望奎县农委副
5、主任、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复斌望奎县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于洪军望奎县农业委员会科教组组长马长江望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二)组建教授组设置科技入户工程教授组,实施技术工作教授负责制,在联席会议领导下具体实施玉米科技入户工程试点项目。教授组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荣贵为首席教授,由县农委聘用玉米生产技术教授组成,在联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拟订县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帮助遴选示范户,评审技术指导单位技术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方法,指导、检验、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教授组名单首席教授(组长):王荣贵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高级农艺师副组长: 鲍树臣 望奎
6、县农业委员会 高级农艺师成员: 黄国芹 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刘忠丽 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汪明洋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 岩 望奎县种子管理站 高级农艺师(三)选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根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标准,由县农委制订招聘方案,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选聘。采取招、投标方法产生技术指导单位,邀请全县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机构参与竞标。农委和中标技术指导单位,根据技术指导员招标书,打破部门界限,招聘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单位应含有以下条件:(1)本单位是独立法人;(2)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数在30人以上,以上人员中有玉米专业专长占30%以上;(3
7、)自有载人机动车2台以上,能够为下乡服务提供便利交通条件。(4)本单位是“四个一”工程关键实施或参与实施单位,有充足实施经验。(5)有3名以上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6)有2台套以上专业检验检测设备。技术指导员应含有以下条件:(1)拥护党路线方针政策,政治合格,遵纪遵法,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作风正派,吃苦耐劳,热心服务三农,党员干部优先。(2)身体健康,年纪在40岁以下,能够适应下乡驻村入户工作。(3)含有农学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熟悉玉米专业优先录用。(四)选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依据我县实际,确定4个高淀粉品种:东农250、龙单19、龙单26、四单19。选定8项主推技术:玉米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
8、术、玉米催芽坐水播种技术、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技术、土壤改良振动深松整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抗旱保水剂技术、寒地秸秆直接还田常温快速腐熟生物技术。(五)遴选示范户示范户选择由县农委和技术指导单位负责组织。在农户自愿申报基础上,根据公开、公平、公正标准,经过对应民主程序确定。经县农委同意后在本村范围内公告,并报省农委立案1、示范户条件。示范户应含有以下5个条件:(1)遵纪遵法。拥护党在农村方针政策,遵纪遵法,群众公认,乐于帮助和带动周围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标准上信访工作关键户不能作为科技示范户。(2)有一定文化程度。家庭关键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最少有1名劳动力文化程度在
9、初中以上。 (3)效益比较突出。近两年来一直种植选定主推品种,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主推新技术,熟悉农业科技常识,在当地种植户中比较效益显著,科学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较高。 (4)经营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在当地属中上水平,在玉米种植规模40亩以上种植大户中优先选择科技示范户。(5)有一定专长。在相同条件下,优先选择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推广项目示范户、种植大户、对一些方面表现突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可合适放宽限制条件。2、示范户管理实施三项管理制度:实施示范户档案管理制度。对科技示范户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具体登记示范户基础情况,实施微机管理。无偿发给每个示范户1本农业部编印科技示范户手册。手册和数
10、据库管理衔接配套,作为绩效评价和示范户领取政府相关补助关键依据。农民经过手册了解相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和信息,统计技术指导和生产情况, 实施农民科技需求反馈制度。示范户农民能够经过教授大院或农技110教授热线,直接向教授反馈科技需求情况,咨询相关技术问题。示范户也可作为当地农民科技需求和意见征集人,代表当地农民向技术指导单位反应问题,提出意见。实施示范户动态管理制度。对示范户实施动态管理。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故不能推行职责示范户,取消其示范户资格,并报省农委立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增补示范户,标准上按示范户选择条件和程序进行。(六)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1、入户指导。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对每个示范户开
11、展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累计到户工作时间100天以上。而且要和示范户建立常常性联络,立即帮助处理生产实际难题。2、技术培训。依据农民实际需求,按生产季节开展集中和分散培训。根据“四个一”培训模式,采取多个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科技培训。3、信息服务。紧跟农时农事,在电视台编播“农事指导”节目;利用村屯广播,举行广播讲座,依据实际需要,立即公布病虫草害信息及防治措施;设置“农技110”咨询热线、随时进行答疑解惑;开动科普宣传车,巡回进行技术指导。编发农村工作信息、教授大院专刊,适时通报工作动态,按需公布科技信息。四、实施步骤全县科技入户工程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筹备阶段:从2月初到2月底
12、。成立联席会议并制订工作规则;组建教授组、选择示范户、招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筛选推介公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订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导方案和举行开启仪式等。第二阶段入户指导:从3月初到10月底。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对示范户开展主体培训、进行项目跟踪检验指导等。第三阶段总结验收:从11月初到12月底。进行项目总结,上报总结;进行项目验收和抽检,并形成验收总结汇报。五、保障方法1、实施信息公开,接收各方监督。县农委使用统一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对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网络化动态管理,对工程实施中相关信息,除保密需要外,均向社会公开。一是接收省教授组根据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对项目实施情
13、况进行指导和督查;二是由示范户依据科技示范户手册对项目实施者指导、培训等工作内容适时进行统计和评价;三是由县农委按程序经过网上查询、电话联络和实地检验方法对技术服务质量进行督查;四是县农委配合财政监督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五是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便于社会监督和农民反应问题。 2、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工作气氛。要经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跟踪报道试点行动政策方法、优异经验和实施效果,并在我县农业信息网上设置专栏,专题报道,立即宣传在培训中好经验、好作法,相互借鉴,提升培训质量,使玉米科技入户试点行动真正深入民心,取得实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出新贡献。3、创新培训
14、方法,加强推广服务。确定“四个一”培训内容,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把现代手段和农民喜闻乐见形式结合起来,快捷高效地开展培训工作。不停拓展科技入户内容,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示范推广服务方法,开辟电视专栏,充足利用村屯广播,发挥“农技110”教授咨询热线、农业信息网和农民科技书屋作用,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农业科技服务。4、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明确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方法。技术指导单位和教授组每三个月末向县农委汇报技术指导工作情况,县农委按季度向省农委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层层签署技术指导服务协议,以协议条款约束各方行为。强化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监督检验,明确服务内容和考评指标,把农户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成败关键衡量标准,为科技入户发明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