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子反应课题专题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及正误判断,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归纳整理,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和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2学会运用思考、讨论、练习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
2、重点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发生的条件。2能进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3能应用离子反应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常见方法2掌握判断离子共存的主要原理和方法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高考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主要题型为选择题,设错方式主要为反应“量”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式的拆分或电荷不守恒等。“离子共存”问题的考查往往带有“限定条件”,如溶液颜色、酸碱性(pH、水电离及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氧化还原反应等。离子反应在计算、推断、实验题中时有出现,大多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主。聆听、思考通过介绍,引入主题基础梳理【引导学生讨论
3、,思考、整理】【板书】专题 离子反应 一、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1“一色” 即溶液颜色。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2、Fe3、Fe2、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2“二性” 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3“三特殊”指三种特殊情况:(1)
4、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 AlO2HCO3 H2O=Al(OH)3CO32;(2)“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等发生反应,而这一组合常常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3)NH4与CH3COO、CO32,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4“四反应”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1)复分解反应,如Ba2与SO42、NH4与OH、H与CH3COO等;(2)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NO3 (H)与Fe2、MnO4(H)与Br、H与S2O32
5、等;(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Al3与AlO2等;(4)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拆分”问题(1)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如Cl2、Na2O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2)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如NaHCO3改写Na、HCO3;NaHSO4应改写Na、H、SO42。(3)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写。(4)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
6、不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NH3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5)浓H2SO4、浓H3P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2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八查”(1)一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 ( )(2)二查是否守恒(质量、电荷、得失电子)如Fe2Cl2=Fe32Cl ( )(3)三查化学式拆分、化学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如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4)四查是否忽略隐含离子反应如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B
7、a2SO42=BaSO4 ()Cu2SO42Ba22OH=Cu(OH)2BaSO4()(5)五查阴、阳离子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OHBa2=BaSO4H2O()2HSO422OHBa2=BaSO42H2O()(6)六查反应物用量与其反应是否一致如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CO322H2O()Ca2HCO3OH=CaCO3H2O()如FeBr2溶液中通入Cl2,在Cl2少量时,2BrCl2=Br22Cl()2Fe2Cl2=2Fe32Cl()(7)七查加入试剂顺序与其反应是否一致如往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2
8、HCO32=H2OCO2()HCO32=HCO3()(8)八查反应产物与其反应是否一致如往氯化铵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NH4OH=NH3H2O()NH4OHNH3H2O()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延伸一、离子反应(1)化学中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MnO4(紫色)、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2)常见的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pH1的溶液(常温下);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与镁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c(OH)11014 m
9、ol/L的溶液。(3)常见的表示溶液呈碱性的表述pH14的溶液(常温下);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c(H)11014 mol/L的溶液。(4)常见的表示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表述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2 mol/L的溶液(常温下);与NH4HCO3反应能产生气体的溶液。(5)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离子(如Fe2、SO32等)不能共存。(6)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MnO4(H)、NO3(H)、Fe3、ClO。常见强还原性离子:Fe2、I、Br、S2、SO32。二、离子方程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除了以上
10、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有时我们也可以用离子共存进行判断,特别是涉及过量反应中,过量的离子若与生成的离子不共存,则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采用不足者必符合化学式中原子或离子个数比进行判断,比较快速方便。(1)条件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离子反应为NH4OH=NH3H2O;若加热,则离子反应为NH4OH NH3H2O。(2)注意一些“伪过量”问题,如少量CO2与苯酚钠反应:CO2C6H5OH2O=C6H5OHHCO3,过量氨水与AlCl3溶液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升。根据对离子反应条件的掌握,进一步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
11、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等,把零散的认识升华到系统认识。例题训练例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C)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科学探究(1)上题中若A项条件改成“在pH10且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吗?(2)若C项条件改成“c(H )/c(OH)1012”,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吗?例2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A用过量氨水吸
12、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2NH3H2OSO2=2NH4SO32H2O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H2SO42ClSO2Cl2H2O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3Fe3NO3H2O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例题分析、分组讨论,集中评讲通过典型例题训练,巩固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课堂小结1离子方程式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如下: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特点之一是“离子反应与量有关”,特点之二是“对未知反应的正误判断”,特点之三是“结合电离常数书写离子方程式,
13、增加了试题的难度”。2解题技巧: 判断离子共存时主要思路如下:掌握常见的有色离子、氧化性离子、还原性离子;熟记易发生双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掌握常见气体、弱电解质和不溶物。 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时,应注意“少量”“过量”“等物质的量”等字眼,总体原则是以少定多,即以量少的物质定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白本节所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理解。针对训练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D)A 无色溶液中:K、H、I、Cr2O72B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Cu2、Na、CH3COOH、ClC 含Na2S的水溶液中:
14、K、H2S、NH4、SO42D 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3 molL1的溶液中:Cl、Al3、NH4、Na2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A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4OH=NH3H2OB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 Fe3NO36HFe33NO23H2OC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D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C6H5OSO2H2O=C6H5OHHSO3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Ca(HCO3)2: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B
15、 已知Ka(HClO)Ka2(H2CO3):则有: 2ClOCO2(少量)H2O=CO322HClOC 金溶于王水生成AuCl4离子和NO: Au4H4ClNO3=AuCl4NO2H2OD 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 IO35I3H2O=3I26OH4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D)A 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I、Cl、NO3、NaB 含大量Fe3的溶液中:Cl、Na、SO42、AlO2C 常温下, 01 molL1的溶液中: Na、K、SiO32、NO3D 在饱和(NH4)2SO4溶液中:K、HCO3、Na、Cl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加入NaO
16、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B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加入NH4Cl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OHD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K巩固训练通过针对性练习,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巩固离子方程式书写及离子共存的理论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结束新课我们这节课在离子反应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等,请课后整理教学案,并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聆听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白本节所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理解。板书设计 专题 离子反应 【基础梳理】一、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1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拆分”问题2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八查”【拓展延伸】一、离子反应(1)化学中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2)常见的表示溶液呈酸性的表述(3)常见的表示溶液呈碱性的表述(4)常见的表示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表述二、离子方程正误判断(1)条件不同,离子反应不同(2)注意一些“伪过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