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20984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内)1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擦在中暑病人皮肤上的酒精干了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2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3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BCD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

2、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5下列关于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6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中,正确的说法是()A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B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来防止噪声的产生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在道路旁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B验钞机利用的是红外线C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紫外

3、线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8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9下列连线正确的是()ABCD10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ABCD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2如图所示,水在壶

4、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1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5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

5、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A18.4B20C26.4D16.917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1分,共

6、25分)18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其中熔化的过程经历了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状态19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应2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缩小、像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如图中(甲/

7、乙)为近视眼镜21我们仅凭声音,也能识别是哪个熟悉的人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 不同唱歌有高音、中音、低音的唱法,这取决于与声音振动频率有关的 特性;除上述两个特性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性是 22太阳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将发生光的射和射看见水底的石头变浅是由于发生了光的的缘故坐在电影院里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清银幕上的图象,这是因为射向银幕上的光发生了反射的缘故23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填“实”或“虚”)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图象,从图中可看出物质是晶体,物质是

8、非晶体三、作图题(本题共3题,每题2分,共6分)25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26水中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AO,在进入空气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准确画出AO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并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27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图2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

9、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3)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实验中采用做法有 和(4)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2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1)如图甲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是;(2)当温度计正确使用时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中的乙所示,则此时温度是29小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EG等各点(如图所示)分别按以下情况调整好光屏的位置:(1)把烛

10、焰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2)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3)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立的虚像四.计算30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1)这个瓶子的容积;(2)液体的密度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内)1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

11、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擦在中暑病人皮肤上的酒精干了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收热量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出热量的【解答】解: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液化现象,此过程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B、酒精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吸热过程;符合题意C、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D、大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是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2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灯丝熔化后再汽化

12、最后凝华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灯泡通电时温度升高,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断电后,灯泡内温度降低,钨蒸气遇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沾在灯泡的内壁上故选A3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

13、A图中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B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D图中的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考点】音调;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音色【分析】声音有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

14、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C正确D、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

15、方案【分析】A、照相机应用的是u2f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B、投影仪应用的是fu2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C、放大镜应用的是u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D、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应该是虚像【解答】解: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投影仪放映时,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6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中,正确的说法是()A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B城市道路旁

16、设置隔声板来防止噪声的产生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在道路旁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解答】解:A、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不是在接收处减弱错误B、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耳罩是在接收处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道路旁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7、)A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B验钞机利用的是红外线C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紫外线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考点】红外线;紫外线【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等;紫外线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能合成VD,促进钙的吸收等【解答】解:A、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紫外线,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

18、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在调节过程中如果天平出现不平衡,应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其平衡,如果是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则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A、指针偏左,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大,砝码质量偏小,此时不应再减小砝码,故A错误;B、指针偏左,说明物体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此时应适当增加砝码,故B正确;C、如果是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指针偏左,才能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称量中不可以移动平衡螺

19、母,故C错误;D、如果是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指针偏右,才能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称量中不可以移动平衡螺母,故D错误故选B9下列连线正确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声音的知识分析各个选项【解答】解:A、看水中鱼,是光的折射,针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错误B、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而汽车观后镜是利用了凸镜,故错误;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故错误;D、土电话是利用固体传声,学生听老师讲课是通过气体传声的,故连线正确故选D10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

20、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判断像的形状: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C图故选C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

21、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12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解答】解:对水加热,水汽化成水蒸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凉铁板液化成小水滴故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B13下列现象

22、,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熔化现象和熔化吸热以及液体沸腾现象和沸腾条件【解答】解:A、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沸点会低于或者高于100不合题意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因此水会结冰,冰不能熔化符合题意C、液体沸腾后,不管用什么样的火加热,温度不变不合题意D、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合题意故选B15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

23、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根据此判断“白气”的状态;B、根据露珠和水的形成时间就可以知道两者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C、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是

24、升华现象;D、冻豆腐有很多的小孔,是由豆腐中的水分凝固后又熔化形成的【解答】解:A、洗澡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可以看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水蒸气;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不是蒸发;D、豆腐中有很多的水分,放在冰箱中,水会变为小冰晶,是凝固现象;从冰箱中取出来,小冰晶变为水,是熔化现象故选D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

25、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A18.4B20C26.4D16.9【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本题只需把4到96把它分成100格,求出每格代表的温度,再按照比例根据测得温度计算出实际温度【解答】解: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也就是说4就代表实际的0;当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也就是说96代表实际的100,0到100每格代表一度即4到96把它分成100格,每格的温度是,所以实际温度为(22.44)=20,故选B17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

26、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很高,蒸发很快,水量也在减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1分,共25分)1

27、8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晶体(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80,其中熔化的过程经历了5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解答】解: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都是要吸热的,只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一边吸热、一边升温、一边熔化;图象中变化曲线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中可知,该物质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

28、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5min=5min,且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答案为:晶体;80;5;固液共存19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所示情况,他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应减少砝码【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根据指针向左偏就向右移动平衡螺母,指针向右偏就向左移动平衡螺母;在称量中,千万不能移动平衡螺母,当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的物体质量重,故只能靠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解答】解:如图,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当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右偏,说明天

29、平右端下沉,要减少砝码故答案为:左;减少砝码2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实像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如图中乙(甲/乙)为近视眼镜【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晶状体的曲度越大,

30、会聚能力越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近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作出选择【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鱼眼的晶状体曲度大,焦距短,会聚能力强,在陆地上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所以应佩戴近视镜使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乙图为近视眼镜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实;凸;近视眼镜;乙21我们仅凭声音,也能识别是哪个熟悉的人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 音色不同唱歌有高音、中音、低音的唱法,这取决于与声音振动频率有关的 音调特性;除上述两个特性外,

31、声音还有另一个特性是 响度【考点】音色;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解:不同人说话时,发出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声音的高度不同,是指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色,音调,响度22太阳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将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看见水底的石头变浅是由于发生了光的折射的缘故坐在电影院里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清银幕上的图象,这是因为射向银幕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考点】光的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

32、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解答】解:(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会发生光的折射,同时遇到水面也会发生反射;看见水底的石头变浅,是因为石头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会看到石头变浅;(2)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

33、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故答案为:反;折;折射;漫23透过滴在玻璃台板上的水滴看过去,可以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填“实”或“虚”)【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明物质制成的物体是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水滴中间厚边缘薄是一个水凸透镜报纸上的字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字射出的光线经水凸透镜折射后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折;虚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乙物质是晶体,甲物质是非晶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

34、象【分析】(1)由于熔化是吸热的,凝固是放热的,所以在温度时间图象中,若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大体呈现上升趋势的是熔化图象;若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呈现下降趋势的是凝固图象(2)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即凝固点,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就会降低【解答】解:该题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故是凝固图象;同时由于乙的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故该过为凝固过程,此时对应的不变的温度为凝固点,故乙是晶体;甲在凝固过程中没有凝固点,故甲是非晶体故答案为:凝固;乙;甲三、作图题(本题共3题,每题2分,共6分)25完成下列各图的

35、光路【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的大小,也就知道了反射角的大小,根据入射角的大小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画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折射光线;【解答】解:(1)先过反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9045=45,在法线左侧指向反射点画出反射光线,使反射角为45,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画,如图所示:26水中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AO,在进

36、入空气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准确画出AO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并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1)这束光线斜射向水面,有一部分光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分居在两种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依据这样的分析来作图,涉及的角都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1)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分界面的虚线,作为法线;(2)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水中画反射光线,标上箭头;(3)标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r;(4)依据折射角大

37、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空气中画折射光线,标上箭头故答案为: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27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图2是冰(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54(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

38、时需要吸热(3)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实验中采用做法有水浴法加热 和使用碎冰和碎蜡(4)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判断是冰还是蜡熔化的最大区别,要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是否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不升温;温度计的读数,看清零上还是零下,分清分度值,根据内部液柱液面指示的位置读数;(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3)在固体熔化实验中,固体受热应该均匀具体办法是:采用石棉网、将固体碾成粉末状、将装有固态粉末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加热过程中

39、搅动粉末(4)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如何保证冰受热均匀;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熔点和气压的关系【解答】解:(1)图象表示该物质温度升高到0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的熔化特征,所以是冰的图象;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水银柱在50以上2小格处,所以读数为54;(2)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3)要使固体加热均匀,需要用石棉网加热,使容器底受热均匀;将固体碾成粉末,在加热过程中,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要把固态粉末放在试管中进行加热,使试管受热均匀(4)实验前,先用刨冰机

40、或绞肉机将冰块打碎,以保证受热均匀将温度计插入碎冰中间,不要碰到试管壁和底,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保证数据准确本实验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冰,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冰受热均匀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冰的熔点受杂质和大气压的影响,测出的熔点可能不是0故答案为:(1)冰;54(2)吸热(3)水浴法加热;使用碎冰和碎蜡(或用金属棒不停搅拌)(4)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这是参考答案,其他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2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1)如图甲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是B;(2)当温度计正确使用时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图中的乙所示,则此时温度是52【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根据温度计

41、的使用方法: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所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大值时,容易涨破温度计,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不能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2)根据温度计读数时,要先确定分度值,再确定是零下还是零上,最后再读数【解答】解:(1)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侧壁,C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D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和液体充分接触故A、C、D都不符合题意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符合题意(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2;而且越往上示数越大,故该温度是在零上;故该温度计表示的温度是 52故答

42、案为:(1)B(2)5229小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轴上的ABCDEG等各点(如图所示)分别按以下情况调整好光屏的位置:(1)把烛焰放在E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2)把烛焰放在A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3)把烛焰放在G点,光屏上没有出现清晰实像,但通过凸透镜看物体,能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

43、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解答】解:(1)因物距越小,实像越大,图中只有E点物距最小,所成的像也是最大的,故答案为:E;(2)因物距越大,实像越小,图中A点处物距最大,所成的像也是最小的,故选A;(3)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G点正位于焦点之内,故答案为:G,正、放大四.计算30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1)这个瓶子的容积;(2)液体的密度【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根据空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V瓶=V水=250cm3;(2)m液=m总2m瓶=350g150g=200g,V液=V瓶=250cm3,液=0.8g/cm3=0.8103kg/m3答:这个瓶子的容积为250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