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15757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摘 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深的诗人,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产生的。田园诗寄托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它的诗朴素自然,情味隽永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生活 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TM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322-01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陶渊明的艺术成就主要在诗歌,其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

2、、述等12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第一人,陶渊明开创的国园诗最为集中的体现了他的诗歌艺术特色,用最简单、最鲜明的词来概括,就是: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田园诗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他开创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真实体验为他写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作了铺垫,从而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不朽的地位。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使自己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在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

3、的理想。更反映了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诗歌的形象中融入深刻的哲理,使平凡的素材、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陶渊明的诗中充满了自然之理。既有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有他对生与死的超脱认识。就像他在时运其一中所写“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消。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了清晨在山村的所见,描绘了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他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在同一时空相融合的。而挽歌诗其三是他将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形,“荒草”、“白杨”、“严霜”都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结尾写到“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现了他对

4、生与死的超脱认识:人皆有一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陶渊明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 我们知道,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出人人可见之物,给人以美感。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如归园田居其四,先说自己久游而归,携子侄去访故友,却只见一片“荒墟”,“

5、依依昔人居”,又见“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可想而知,屋舍荒芜已久,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最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字,情、景、事、理浑融,可以说达到物我合一,主客交融的浑然天成之境界。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

6、莽。 诗人通过对荆扉、披草、桑麻极为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而外,几乎看不见什么是形容词,可是大家都能感受到诗句形象鲜明。 陶渊明能形成“质而实绮,癯面实?f”的的语风格,与他的任真自得的本性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一般人作诗,难免有一个“为人”的心,所谓“为人”还是说要讲仁义道德或者冶国安邦,成是说考虑到别人对诗的好坏之评价,有了这种念头,总想与人争胜,总想让自己的诗在千百年后受到人们的赞美

7、,在写诗的时候就不免逞才使气,雕琢矫饰,有时就失去了自然真率之美。 陶渊明一生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追究率真,所以他率真的个性在诗里表现得比较突出。既使是点染几句田园风光,也是他质朴真切的感受,使人既领略田园景色之美,又能看出他高尚的人格和率真的作风。如归?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归真返朴”。“归真返朴”,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8、。在艺术上,作者用白描手法,真实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的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直率坦诚,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执著地探索着人生的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更是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那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幽深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受到他的艺术熏陶。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袁行霈校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3】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