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_...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_韩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32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0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_...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_韩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_...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_韩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_...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_韩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9DOI:10 16614/j gznuj skb 2023 04 012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 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韩晗(武汉大学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00)摘要: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1819 世纪时期,以乔治罗伯逊、雅克卢森堡、透纳、威廉斯格特与古斯塔夫多雷为代表的欧洲画家,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景,形成了绵延 80 余年的“工业风”艺术风格,其流变过程经历了技术迷恋、工业崇高到反思“异化”三个阶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认知变迁。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风”的价值依归具有二重性:一是艺术遗产价

2、值;二是工业遗产价值。关键词:工业风;工业革命;艺术/工业遗产;异化中图分类号:I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733X(2023)04 0139 13From Technophilia to eflection on Alienation:The Historical Changesand Value Dependence of the Industrial Style of Art Style during the18th and 19th CenturiesHAN Han(Nation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Wuhan Unive

3、rsity,Wuhan 4300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between two industrial revolutions,some European painters represented byGeorge obertson,Philippe Jacques de Loutherbourg,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William Bell Scott and GustaveDor showed the picture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evo

4、lution in various artistic expressions and different aspects,and formedthe art style named industrial style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 80 years Its rheological proces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technophilia,the industrial sublime,and reflection on alienation The stages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so

5、ciety 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 that time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the value of industrial style has duali-ty,one is the value of artistic heritage,and the other is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heritageKey words:industrial style;industrial revolution;art or industr

6、ial heritage;alienation探讨工业革命如何在西方文艺作品中被呈现、再现或解读,并非是一个新的课题。文学史、经济史、政治史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皆有涉猎,而且在涉及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著述中,相关文艺作品常作为重要史料被列举引用。无论是论者还是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而工业革命的内涵本身复杂多元,从技术转移的路线图看,它们首先发生在 1819 世纪的英国,然后在 19 世纪上半叶传播至西北欧地区,19 世纪中叶又传到意大利北部与德国部分地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最终在欧洲大陆普及。近 30 年来,随着微观史与全球史研究的推进与发展,再加上*收稿日期:2023 04

7、 10基金项目:2021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视野下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21ZD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韩晗(1985),男,北京市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工业遗产与艺术史。140欧洲史研究渐成热门,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小说、诗歌、美术作品总会被各领域的学者不断提及,因此显得有些司空见惯。1819 世纪是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过渡期,是公认的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转型1。但这一时期的艺术史如何反映当时社会对工业革命的看法,却鲜有学者关注。国内学界主要集中对英国画家透纳

8、(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工业革命题材创作的研究上,如边涛(2013)的硕士论文与杨永源(1998)的博士论文共同探讨了透纳与工业革命的关系问题;陆漉(2013)的硕士论文对工业题材绘画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其中提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成为当时的美术创作题材;张育维(2021)探讨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美术插图的影响;卜雄伟(2021)则以透纳为中心,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英国绘画进行了介绍。就海外学界而言,涉及相关问题的代表作当数 W G 霍斯金斯(William George Koskins)的英格兰景观的形成,该书被视作研究近代英国景观的圭臬之笔

9、,但并不涉及当时画家们的创作及其风格流变。在艺术史领域,仅在爱德文穆林斯(Edwin Mullins)的英国艺术史(The Arts of Britain,1983)中,有一章关于“工业革命与英国绘画”的粗略介绍,而其他艺术史著述普遍缺乏对这一问题的谈论,如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的 艺术新史(2003)中,提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艺术的影响,却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着墨甚少,这使得以乔治罗伯逊(George obertson,17471788)、雅克卢森堡(Philippe Jacques de Loutherbourg,17401812)等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家,在艺术史

10、界长期寂寂无名。“一部艺术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社会风俗史”2。事实上,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短短80 多年时间里,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艺术家们(当中以英国画家为主)创作了许多以工业革命为题材的作品,部分作品在当时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且在风格上推陈出新,见证了当时主要欧洲国家对于工业革命态度的变迁,这类大多并不广为当下所知之画作,因其以人类最初工业景观为题材、反映当时社会对于工业化的立场,且将其命名为“工业风”(industrial style)。中国古代长期有“图史互证”的传统,宋代史学家郑樵(11041162)在其著作通志 中指出:“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图,经也,文,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11、。”3 英国历史学家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也认为,将图像(images)当作历史证据来使用,是图像证史的重要研究路径4。不言而喻,艺术史中事关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们作为“在场”的图像呈现,部分重要题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风格,不但蕴育了艺术史当中的佳构,更具有无可取代的社会史、经济史等价值,“工业风”正是个中代表。“工业风”以英国画家透纳、乔治罗伯逊、雅克卢森堡、威廉姆斯格特(William Bell Scott,18111890)与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18321883)等艺术家为代表,他们以陶瓷画、油画、水彩画与版画等多

12、种形式,将大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如烟囱、铁路、作坊等入画,对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冲击予以了“辟古人未辟之境”式的艺术再现,实现了当时艺术领域对这场世界剧变的接力回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社会意识形态变革的重要参照。从渊源上看,“工业风”主要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镇英国为发生地,经济发展、人口激增与技术革新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而此时又正处于浪漫主义兴起的时期,当中包括两大影响深远的画派:一是从意大利迅速发展到全欧洲各地的透视风景画派(Perspective scenery),首倡者是卢卡坎贝尔索(Luca Carlevarijs,16631730),此画派主张以有透视感的风

13、景创作来体现风景摄人心魄的力量;二是兴起于英国、主张“用宏伟来对抗优雅,用平凡来对抗狂野,用有趣来对抗犹豫”5 的“如画”派(意大利语:Pittoresco bidolisigu/英语:Picturesque),当中的代表作是伏尔泰(Pi-韩晗: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 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141erre Jacques Volaire,17291790)的油画 维苏威火山爆发(Eruption of Vesuvius,1777),此画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呈现出了大自然的雄浑伟岸之力。以风格流变而论,上述两大画派在创作技法上对“工业风”共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

14、拟借用艺术史、社会学、技术史与城市研究等多学科理论工具,立足 1819 世纪相关史料文献,以乔治罗伯逊的陶瓷水彩画 德文特河谷厂区马森制造厂(Masson Mill,1790s)与版画 铁桥一瞥(A View of the Iron Bridge,1788)、雅克卢森堡的油画夜晚的煤溪峡谷(Coalbrookdale byNight,1801)、透纳的纸本石墨画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Leeds From Beeston Hill,1816)与油画雨、蒸汽和速度(ain,Steam and Speed,1844)、威廉斯格特的油画铁与煤(Iron and Coal,1861)与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

15、 伦敦:朝圣之旅(London:A Pilgrimage,1870)之“搅拌麦芽”(Mixingthe Malt)等七幅具有代表性且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画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时代其他相关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对比,试图对“工业风”的历史流变及其价值依归进行学理性梳理。一、技术迷恋:基于风景 技术的力量在历史学者眼中,欧洲的 1718 世纪是一个从暗流涌动走向万象更新的阶段,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 1648 年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的签订,欧洲从一个帝国转变成为许多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各国开始积极地在全欧洲或欧洲不同的地区谋求各自生存之道或话语权力,尤其是经历了 1688 年“光荣革命”的英国,很快超

16、越了刚刚崭露头角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达到全世界最高的物质福利水平”,一跃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商业国家之一6。英国的发展显然归功于刚刚萌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波义尔(obert Boyle,16271691)与牛顿(Issac Newton,16431727)等现代科学先驱的启发下,一批发明家在英国脱颖而出。1733 年,约翰凯伊(John Kay,17041780)发明飞梭织布,1769 年理查德阿克莱特(ichard Arkwright,17321792)取得水力纺纱机专利权,1776 年瓦特(JamesWatt,17361819)又改良

17、蒸汽机,之后理查德阿克莱特又在 1780 年代实现了瓦特蒸汽机与纺纱机的合二为一,形成了以制造厂(mills)为主的生产体系,催生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企业家群体。在科学家、发明家与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技术在英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良,手工业作坊开始朝着工厂化发展,全社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7。举例而言,17501800 年间,英国的煤产量翻了一番,17401788 年间,英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4 倍,而原棉进口在17801800 年间的短短20 年里,也增加了 5 倍8。其造船业、纺织业与采矿业始执欧洲之牛耳,并通过“七年战争”击败法国,得到原本属于法国的北美、西印度群岛、非洲和印度等大片属地,为工

18、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资源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除了前文所述之欧洲地缘变化因素之外,还包括因“圈地运动”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1718 世纪“大工业”的技术积累与农业、交通的革新等等。今日我们谈论“工业革命”,很容易按照老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18521883)在 1881 年的那场著名讲演的逻辑,将“英国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连。虽然两者都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关键变革,但工业革命既有漫长的准备期,也有更为漫长的影响期,两者皆由“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所反映,这与任何瞬间改天换地的政治革命不同,工

19、业化与其说是一种革命,毋宁说是一类具有延续性、潜移默化的社会变革,它并非遵循着一条预先确定的成功之路,其过程具有缓慢且偶然性特征9。显而易见的是,工业化在持久地对社会各个部分施以影响的同时,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它也会产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142生各种变化,其影响与反响呈共生性,这当然也体现在工业化进程与当时艺术界对工业化的描述上。一方面,艺术家们开始以各种动机关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他们仍然无法僭越浪漫主义这一宏大时代背景,在透视风景画派与“如画”派影响作用下,通过作品无形地呈现出“风景 技术”的力

20、量。客观的风景本不具有力量,但当风景成为作品呈现的图像时,则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构成了具有特殊视觉属性的符号,从而产生了影响受众的力量。透视技法关键的作用在于通过空间的立体视觉呈现,能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效果,甚至可以让受众在面对一些巨幅画作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10,它与崇尚风景博大之美的“如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审美诉求,并且在技法上有相通之处,当风景具有力量时,它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力量,即“风景 技术”。“风景 技术”既具有视觉的穿透力,同时也包括了技术自身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工业风”正是凭借“风景 技术”反映并为技术迷恋(technophilia)张目,即将技术物

21、证如烟囱、桥梁、厂房等纳入风景本身的一部分且与之融为一体。就目前所见,早期佳构当属乔治罗伯逊的陶瓷水彩画德文特河谷厂区马森制造厂。德文特河水流湍急,可以为工厂提供动力,且河谷地势平坦,是设厂的天选之地。德文特河谷的马森制造厂成立于1783 年,厂主正是英国发明家理查德阿克莱特,该厂一直持续使用到1991 年,创下人类工厂使用年限的历史纪录。2001 年 12 月,该厂因“被认定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工厂之一”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乔治罗伯逊是当时英国著名的商业画家,他曾在意大利学习风景画,后来又去牙买加谋生,因此他的画作中熟练掌握了当时流行的透视风景技法。1790 年前后完成的德文特河谷厂区马

22、森制造厂 绘制于一个瓷盘的正面,显然作为工厂宣传或个人纪念使用,可见此绘画工作应属于一次商业行为。此画作凭借透视风景技法的纯熟运用,以马森制造厂的七层建筑及两栋低层附属建筑为主体,描绘了马森制造厂与瀑布、植被、山峦、溪流等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象,营造出厂在景中、厂亦景色的审美观感,体现了创作者对当时先进技术的认同与赞颂。比 德文特河谷厂区马森制造厂 稍晚两年,乔治罗伯逊还创作了版画铁桥一瞥,这幅画由乔治罗伯逊本人创作并由画师詹姆斯菲特勒(James Fittler,17581835)雕刻,由出版商约翰博伊德尔(John Boydell,17191804)于1788 年2 月出版,是乔治罗伯

23、逊在17861800 年间在英格兰与威尔士工厂采风的成果,该画作取材于由亚伯拉罕达比三世(Abraham Darby,17501834)于 1777 年设计并建造的铁桥,该桥位于煤溪峡谷(Coalbrookdale)并横跨英国第一大河塞文河(iver Severn),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遗留物之一。铁桥一瞥 同样采用风景透视技法,将铁桥置于画面中心,右侧是正在冒烟的工厂烟囱,河道上是几个撑船准备远行的旅客,整体呈现出静谧而又自然的景观,特征上与 德文特河谷厂区马森制造厂 一脉相承。煤溪峡谷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发源地,各地工匠云集于此,是当时英国冶炼锻造技术的中心,时人咸称“煤溪峡谷铁厂”

24、,是不少艺术家所青睐的选材对象。当中最有艺术史声望的作品是雅克卢森堡的油画 夜晚的煤溪峡谷,从构图与色彩搭配上看,这幅画与伏尔泰的维苏威火山爆发 极其相似,甚至可以看作是对后者的戏仿,是晚期“如画”派的重要作品。卢森堡是当时英国杰出的工程师,曾担任英国伦敦剧院的技术总监,参与设计伦敦剧院的升降舞台。夜晚的煤溪峡谷 构图开阔,色彩对比鲜明,描绘了1776 年至1796 年属于煤溪峡谷的马德利伍德(Madeley Wood)冶炼炉,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煤溪峡谷的诞生。画作远处炉火通明,照亮黑暗的天际,宛如维苏威火山爆发,可见画家对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磅礴之力极尽赞颂,正如当时一位叫阿瑟扬(Arth

25、ur Young,17411820)的记者看到这一场景之后的感叹:“到处都是厂子里韩晗: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 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143机器的轰鸣,炼铁炉的噪音,鼓风炉呼呼冒出的火焰,以及石灰窑里排出的浓烟,这一切,都让人肃然起敬。”11(见图 1、图 2、图 3)但与此同时,画作中炉火前畜力牵引的木轨车辆也反映了当时的运输能力仍然处于前现代水平,具有鲜明的写实性。类似风格的画作还体现在一幅由英国出版商威廉麦肯锡(William Mack-enzie,17951861)佚名发表的同时代版画 斯托克城的韦奇伍德工厂 上,韦奇伍德工厂创办者乔赛亚韦奇伍德(Jos

26、iah Wedgwood,17301795)是英国陶瓷工业的先驱。此画作远处则是一大片艳如锦霞、几乎占了半张画面的晨曦,地平线尽头则是冒着黑烟的烟囱与大大小小的厂房 在阳光之下,黑烟渺小到几乎可以视而不见,而画面最中央却是一头在草地上悠然栖息的牛,恬静的田园风景与先进的工业技术交融共生,彰显出了“风景 技术”合二为一的视觉力量。此外,另外一位英国商业画家约瑟夫怀特(Joseph Wright,17341797)也绘制过类似主题的“工业风”画作。图 1 铁桥一瞥(版画,1788 年,大英博物馆收藏)图 2 德文特河谷厂区马森制造厂(陶瓷水彩,1790 年左右,德比博物馆收藏)图 3 夜晚的煤溪峡

27、谷(布面油画,1801 年,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德文特河谷与煤溪峡谷工厂群的出现被视作是英国现代工业景观问世的标志12。无疑,上述图景是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业景观的重要代表。正如考特(W H B Court)所说,“(工厂的屋舍)逐步且极其缓慢地覆盖了田野与荒原”13,这一客观存在于历史当中的风景,经由画家的创作,却产生了独特的“风景 技术”力量。一方面,当时艺术家们对于透视风景与“如画”绘画技巧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通过风景透视实现“如画”的视觉穿透力,体现了对工业革命技术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们对于技术的情感与立场,在他们看来:人类新Journal of Gui

28、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144兴技术有着无穷的力量,它不但可以与大自然风景共生,形成新的景观,甚至还可以像维苏威火山一样,产生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透露出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中普遍存在的技术迷恋。二、工业崇高:新的生产与人际关系的出现1851 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的盛会,吸引了六百多万名访客,向全世界宣告英国已经具有“世界工厂”这一重要地位,由设计师约塞夫帕西屯(Joseph Paxton,18031865)设计的主展区“水晶宫”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种对工业时代崇高感的顶礼膜拜,被伦敦世界博览会主题曲呈现得淋漓尽致:哦!英国

29、最重要的财富,是朴实的工人们!千千万万的工人聚在一起,不分宗教,不问出处,友好地相互问候,这景象如此辉煌!14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到了 19 世纪,“工业化”对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乡村剩余人口开始大举迁入都市,大幅度提高的社会生产力开始对人力资源有了迫切需求,促使新兴工业城市如利兹、慕尼黑、鹿特丹等及其当地的工厂能够吸收大量可自由流动的社会剩余劳动力,促成都市化现象及都会区的出现;二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发展,更多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自由经济主义的兴起也推动了市民阶层中形成了一个新贵阶层;三是传统的行会师徒关系走向式微,

30、新的生产关系(车间/公司制)逐渐走向稳定。上述三点,共同推动了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化运动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指向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出现。这是任何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的社会变化,也是同时代文学、艺术最为关注的社会图景。19 世纪的西方社会已渐渐挥别了技术迷恋,转而形成对工业时代的敬畏与认同,这种情感被称之为工业崇高(industrial sublime)这是西蒙沙马(Si-mon Schama)对透纳的评价,认为其画作以“工业崇高”这一特征“完美代表了一个夹在两个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15。透纳是“工业风”中一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在艺术新

31、史 中,透纳的作品名列于“风行世界的水彩画”一章,可见其艺术史地位受到了公认。其名作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是对于当时英国工业重镇利兹的翔实描绘。利兹在中世纪不过只是一个集镇,其手工业作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一部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利兹逐渐成长为英国纺织制造的交易中心。1770 年,利兹承担了英国六分之一的出口贸易。19 世纪初,以卢普顿家族(Lupton family)为代表的棉纺织业世家及其兴建的马歇尔工厂等企业,推动了利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16。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的黄金分割线处正是远处的一排烟囱,它们构成了利兹的天际线 在没有摩天大楼的年代,烟囱是一座城市最显眼的人工产物。1800

32、年前后,农业、煤炭、金属冶炼与纺织构成了英国的四大经济体系,当中尤以纺织需要的劳动力最多,当然直接原因在于英国有数百年纺织业的工商业传统与技术积淀,也与西印度群岛上源源不断的棉花与“圈地运动”生产的羊毛大量涌入城市的纺织工厂有密切关系。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 1815 年英国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法国之后,它不但取代了法国成为了欧洲真正意义上的工商业引擎,而且随着战争的结束,大量退伍军人转变成为了包括纺织工人在内的劳工群体,纺织原料正是在他们手上变成了行销各地的英国纺织品,纺织业也成为工业革命重要的先驱性行业,正如霍布斯鲍姆(E J Hobsbawm)所说,“谁谈工业革命,谁就会谈棉花”17。韩晗

33、: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 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145在纺织业的高速发展中,利兹正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枢纽。自 1815 年开始,利兹接纳大量来自于全国乃至欧洲各地的剩余劳动力从事纺织行业,由于人数庞大,无处栖身,唯有结成“建筑协会”(building societies)这样的互助社团,以群租群住的形式居住才得以被安置18,以致于日后形成了庞大的贫民窟。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中还有比较独特的一道风景 背着沉重货物的工人与骑着马的农场主(或者工头)并排而行,作者以白描的方式呈现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期已经出现的剥削现象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微妙联系。作为近景的人物形

34、象(人际关系)与作为远景的风景(烟囱等新兴产物)在同一风景之中相共生。如果说 夜晚的煤溪峡谷 与 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中反映了以畜(人)力运输为主的话,透纳的另一幅画作 雨、蒸汽和速度 则是对英国铁路“高速时代”的赞颂。工业革命所带来生产与人际关系的改变还体现在交通上。在 1819 世纪之交,英国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连接主要依托路况极差的收费公路与运河(如连接曼彻斯特与利物浦之间的运河)。交通不便与济贫法(thePoor Law)的实施,成为束缚欧洲特别是英国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桎梏。随着 济贫法 的逐渐式微(此法令于 1834 年被彻底废止),交通不便上升为英国乃至欧洲工业发展的唯一瓶颈。当

35、 1830年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通车之后,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流动,推动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工业化的进程,从技术的层面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并推动了英国的国家一体化。正如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在长诗洛克斯利厅(Locksley Hall,1842)中所赞颂的:“我认为,在这场心灵的进军中,会有更多的乐趣,在轮船上,在铁路上,在震撼人类的思想中。”19 在诸多艺术史著述中,雨、蒸汽和速度 被视作是水彩画流行的滥觞或被定义为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事实上,透纳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雨、蒸汽和速度 比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要晚 28 年

36、,两者显然在事关浪漫主义的表现上大相径庭。在画作中,我们看到的一列雨中急速行进的列车以及承载列车的高架桥 梅登黑德铁路桥(Maidenhead),这是英国“大西部铁路”(the Great Western ailway)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铁路 1841 年竣工,是英国当时综合国力的象征,它连接了伦敦与英格兰西南部和威尔士,至今仍然保留着。雨、蒸汽和速度 的创作纯属偶然。1843 年的某一天,透纳乘坐一列特别快车,列车飞速前进,车外暴雨倾盆,透纳突然打开窗把头伸到窗外,一动不动地观察和体验车外模糊不清的景色,很久才缩回湿透了的身子,并闭上眼睛构思,如何把刚刚看到的一切移植到画作中。从构图与表现上

37、看,此画风格奇崛怪诞,与传统画法相距甚远。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Thackeray,18111863)称这幅画上的雨是用刮刀涂在画布上的污浊色斑来表现的,昏暗的光从很厚的铬黄色块下透视出来,画面所描绘的只是一种雨水、蒸汽和速度交混的感觉,画中一切景色虚实相生都在有无之中20。亦有论者给予高度肯定:“金色的幻影虽然没有实体,但壮观而瑰丽。这毕竟是真正的艺术,为这种艺术而生或而死,都是值得的。”21 实际上,在 雨、蒸汽和速度 中,我们可以管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两个巨大的变化。一是新的技术所带来的人的快速流动,在 28 年前透纳创

38、作的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 中,主要运输手段还是马车与人力,但到了 雨、蒸汽和速度 时,却成了疾驰的列车。人类一俟进入到工业时代,28 年足以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时代一年所带来的变革,超过中世纪五百年”22。共产党宣言 也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3 画作虽然具有强烈的浪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146漫主义色彩,但吸引人眼球的是机车前方烧得通红的炉膛,这是一种基于写实之下的时代加速度,体现了画家作为乘客之一对现代技术介入日

39、常生活的赞颂。“栉风沐雨”的加速列车,既是画家生活体验,也反映了当时一日千里的时代变革,见证了刚刚勃兴的铁路运输如何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乡下运输到伯明翰、伦敦、利兹等工业城市;二是铁路改变了当时工业时代对时间的定义。为了确保火车时刻表的准确性,当时英国基于火车运输的需要,实行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正是通过对人类时间上的共同约束,才能换取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这是工厂工时制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新的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原因(见图 4、图 5)。图 4 雨、蒸汽和速度(布面油画,1844 年,英国图 5 在碧斯顿山上俯瞰利兹(纸本水彩,1816 年,英国泰国家美术馆收藏)特美

40、术馆收藏)三、反思“异化”:对资本/技术负面性的揭露“异化”是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率先提出的概念,当资本/技术的负面性尚未完全凸显时,马克思就敏锐地发现了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劳动伙伴、劳动关系乃至他自己作为人本身的一些特性产生“异化”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的“异化”劳动,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生产过程分离,使得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逐渐成为了麻木的大多数。正如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对当时工人精神状况的感叹:“起来吧,像雄狮初醒,你们人多势众,不可战

41、胜;快摇落你们身上的枷锁,像摇落睡时沾身的露珠,他们有几人?你们却众多。”24 进入到工业革命后期之后的英国,正处于被称之为工业化与自由贸易“黄金时代”的维多利亚时代,主张贸易保守主义的托利党多次失去大选席位,由主张放任主义贸易(laissez faire)的自由主义者、辉格党与皮尔党结成政治、经济同盟,彼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1848)被奉为当时经济发展的圣经。在这种急速近似于无序的工商业发展态势之下,城市猛烈扩张,如伯明翰、伦敦、利物浦、利兹与曼彻斯特等城市

42、,市民数量远超 50 年前的十余倍甚至几十倍。因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资本家的用工成本也不断降低。在英国、意大利与德国等工业国家,暴发户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进城后的劳工群体却遭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榨,其生活条件与精神状况远不如当年依靠“建筑协会”苟活于市井街头的利兹纺织工人。英国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在艰难时世(Hard Times)中虚构出的“焦煤镇”韩晗: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 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147(Coketown)便足以证明当时过度的工业化不只带来环境问题,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43、工人们在生产空间中日复一日地“异化”劳动到了怠惰的地步,“他们同时进,同时出,走在同样的人行道上,发出同样的脚步声音,他们做同样的工作,而且,对于他们,今天跟昨天和明天毫无区别,今年跟去年和明年也是一样”25。“异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同时代的艺术家、文学家与思想家们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工人们在高强度工作下的普遍命运,日复一日地机械劳作,麻木地接受着剥削,沦为技术与资本的被食利者。威廉斯格特的油画 铁与煤 正是阐释这一问题的佳作。这是威廉斯格特应博物学者兼乡绅查尔斯爱德华特雷维利安爵士(Charles Edward Trevelyan,18071886)之邀,

44、在1861 年1 月至6 月期间,在沃灵顿(Warrington)所绘制的“诺森比亚的历史”(thehistory of Northumbria)八幅系列画作的最后一幅却是最重要的一幅画。其间,威廉斯格特参观了当地的铁路发动机工厂,看到一个个机车车轮陆续被冰冷机器与沉默的工人锻造出来时,这个场景大大刺激了他。整幅画作虽是一幅展示泰恩赛德地区(Tyneside)工业水平的合成画:阿姆斯特朗牌的炮管和炮弹、机车车轮、运煤驳船、罗伯特斯蒂芬森(obert Stephenson,18031859)设计的新高架桥承载着疾驰的火车,但当中挥舞着锤子的工人却是画作的主体,这近似于“大杂烩”的拼盘,将因第一次

45、工业革命人类在当时所能达到的工业最高成就与社会问题和盘托出。从表面上看,铁与煤 建构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德拉贝奇(Henry Thomas De la Beche,17961855)学派的联系,英国地质学家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17841856)认为,铁和煤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它们“增加了财富与舒适感,改善了人类的状况”26,但也有论者提出,铁与煤包含了对英国工业经济的社会基础感到不安(disquiet)的迹象,工人(以男人为主),他们并没有通过劳动获得快乐,而且大量的煤矿开采破坏了乡村的环境,造成了社会与环境的失衡27。通过 铁与煤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是四个挥舞着铁锤正在

46、锻造着机械零件的工人,他们孔武有力却面无表情,右侧背对着他们的工头手里拿着皮鞭,唯一正脸对外的是一个面露天真微笑的小女孩,她本不应出现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男性特征的场景之中,而且整个工作环境油腻脏乱,也不是一个孩童应该生活的地方,很明显她作为一个“局外人”某一个工人的家属(可能是女儿)而存在。整幅画既反映了“铁”与“煤”这两大工业革命重要能源资源所带来的剧变以及给社会关系带来的紧张感,另一方面也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下了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工人“异化”劳动 工作环境、劳资关系、社会性别在这张分布密集的画作当中被呈现得淋漓极致。几乎与 铁与煤 同时代的系列版画 伦敦:朝圣之旅 是法国版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重要

47、作品。1860 年,他与伦敦出版商格兰特公司签订了为期 5 年的项目的合同,为此他每年可获得 10000英镑的报酬。系列版画包括伦敦码头和仓库、拥挤的街道和贫民窟、工厂和工业劳作、街头流浪者和贫困劳动者等分支内容,由多雷与英国调查记者布兰查德杰罗德(Blanchard Jerrold,18261884)共同完成,实现了对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贫困与肮脏”(deprivation and squalor)的全景记录28,集中体现了多雷笔下的“工业风”以及他对于工业革命及其所带来“异化”劳动问题的反思。“搅拌麦芽”是个中代表,这幅版画写实地描述了奇西克的格里芬啤酒厂(Griffin Brewery)工

48、人们艰辛劳作的情形,详实地展示该啤酒厂内部的结构与工作环境,属于“工厂和工业劳作”系列部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德拉贝奇学派因英国地质学家德拉贝奇而形成,德拉贝奇倡导成立英国地质调查局,推动英国地学研究建制化,并通过标本陈列、建设展馆等在全社会普及煤矿及其他金属矿藏的知识,成为英国颇具盛名的科学研究学派。148分的内容。这幅画以使人震惊的笔触,展示了工人全身浸泡在糖化池中搅拌麦芽的悲惨场景,这显然是一项对人的身体极其有害的工作,工人们普遍瘦骨嶙峋,却仍神情木讷地日复一日艰辛劳作,他们用健康乃至生命所换取的无非是富

49、人觥筹交错的杯中物。这样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笔触在伦敦:朝圣之旅 当中比比皆是,可见此时的“工业风”已与昔日的浪漫主义透视风景与“如画”渐行渐远,始与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现实主义精神相契合(见图 6、图 7)。图 6 铁与煤(布面油画,1861 图 7右图 伦敦:朝圣之旅 之“搅拌麦芽”(版画,1870 年,私人收藏)年,沃灵顿地区国民信托收藏)在 伦敦:朝圣之旅 系列版画之中,主人公多是无家可归的失业工人(“多雷街与七星街”Dudley Street,Seven Dials)、挤火车的工人(“工人专列”The Workmen s Train)以及冒着生命危险搬运货物的搬运工人(“城市仓库”W

50、arehousing in the City)等劳工形象 这正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近百年进程特别是被“异化”的族群 劳工群体命运的深刻反思,颇似杜甫笔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画史”之功。伦敦是欧洲酿酒重镇,1814 年,伦敦一家啤酒厂水窖决口,导致 7 位酒厂工人遇难。此事在当时并未泛起波澜,因为当时正处于人类刚刚从技术迷恋走向工业崇拜的年代。但在半个世纪之后多雷的笔下,同样面对伦敦的啤酒厂,艺术家却开始和记者一起,关注“异化”劳动问题,并将城市劳工阶层作为画作的主人公进行展示与描述。一方面,画作呈现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如“搅拌麦芽”中带有加温功能的糖化池、“工人专列”中运送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