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知道人体中也存在杠杆; 4.从杠杆实物到杠杆模型的抽象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5.通过对杠杆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媒体和教具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PPT课件 教具:老虎钳、剪刀、镊子、筷子、开瓶器、(扳手、羊角锤)等 总体教学思路: 视频引入学生活动体验并找出杠杆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杆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支
2、点、动力、阻力)难点突破:为什么要确定力臂如何确定力臂画图生活中其他杠杆人体中的杠杆 一段视频引入新课! T:这是什么? S:船桨 T:“船桨”是一种机械,一种简单机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T: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展示模型) 等都是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机械,你能发现它们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吗? 活动:小组成员尝试使用老虎钳剪断铁丝、剪刀剪卡片、镊子夹小石块,开瓶器开汽水、体验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的工作状态?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T:到各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分析。 (活动结束
3、的小组,由小组长举手示意,汇报小组的发现) S:表达、介绍 T:我们把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T: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常见杠杆的工作过程?(PPT) T:图片中杠杆在动,但是不是杠杆的所有部分都在动呢? S:不是 T:我们把固定不动点称为杠杆的“支点”。用O表示。 T:开瓶器为什么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 S:受到手给它的一个力 T:我们把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用F1表示。 T:还受到其他的力吗? S:还有瓶盖给它的力 T:我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用F2表示。 T:回顾:力有三个要素,你还记得吗? S: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T: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任务单用撬棒撬石头的杠杆简图中
4、作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学生展示)。 T:我们再看一个杠杆!我们把一个钩码挂在杠杆的左边定为阻力(不改变阻力的大小和悬挂点的位置) T: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提供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像这样(演示) T:弹簧测力计提供的动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S:学生猜想:(方向、作用点等) (板书:学生的猜想和假设) T:演示实验结合PPT T:分别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 经过验证发现学生的猜想是对的 S: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验证猜想假设 T:如果同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动力的大小是否一定改变呢? S: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验证猜想假设 T:演示实验结合PPT 当作用
5、点和方向同时改变时,动力的大小可以不变,为什么呢? T:是不是还存在着一个隐含的“物理量”使得即使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但是使动力相同?如果真得存在,这个量是什么?在哪里? S:思考 T:我们再看一个变形的杠杆,(展示) 自制的杠杆,引导学生理解“力臂” S:观察、思考、表达 T:(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相等时,动力的大小就“相等”,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力臂”) T:动力作用线就是沿着动力作用方向画的直线。(可以是相反方向的) 找到了支点和动力作用线之后,我们来画一画它们之间的距离。 (黑板演示,规范作图,用实心线,标垂足) T:画好后用大括号标出,并记为l1,画好了动力臂。 T: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阻力臂,阻力臂就是指? (黑板演示,规范作图,用实心线,标垂足) S:(请你在任务单的任务2中分别画出船桨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