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010523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平顶山市龙源大酒店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学 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姓 名: 黄晓刚 学 号: 025411121 指导老师: 毛艳丽 起止时间: 2015年3月5日至5月20日 30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摘要总所周知,对于目标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必须对其工程地质进行一定的研究,才能保证目标工程建筑与周围地质环境的相互协调,这样既能保证工程建筑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安全可靠,又能保证该地区的地质环境不会因此工程的兴建而发生重大改变。因此,分析和解决其工程地质问题对于目标工程的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

2、龙源酒店所在地既平顶山市的地质工程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外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评价了该场地的地质条件,具体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以及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关键字: 环境 工程地质 地质条件分析 地质灾害 AbstractKnown to, and for the target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r

3、esearch, to ensure that target engineering buildings with the surround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utual coordination, to ensur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 normal, safe and reliable, and can guarantee the region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not so the construction o

4、f the projects and major change. Therefore, analyze and sol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for the target of profound and significant meaning.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longyuan hotel is located is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ondition of pingdingshan, including geographic

5、al position, terrain, weather, hydrology, stratum lithology appearance, etc.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i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 conditio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on the geologica

6、l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comprehensive regional risk assessment as well as the common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目录一 主要任务与目标51.1 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5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收集62.1

7、自然地理62.1.1地理位置62.1.2 地形地貌72.1.3 气候条件82.1.4 地表水92.1.5 土、动植物资源92.1.6 矿产资源92.1.7 土壤102.1.8 旅游资源102.2地质概况112.2.1地层112.2.2煤层厚度及埋深152.2.3构造162.3 不良地质作用172.3.1 主要地质灾害点172.3.2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192.3.3 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效应192.3.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9三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213.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213.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223.3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23.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43.4.1 综合

8、分区评估原则243.4.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53.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253.5.1地面塌陷残余沉陷变形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253.5.2 膨胀土引发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283.5.3 关于基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28四、主要参考文献:29致谢30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收集一 、主要任务与目标 1.1 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旨在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课知识、技术基础课知识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设计的能力,而且它是培养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设计,学生应了解和熟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掌

9、握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目标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的要求和方法。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具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综合分析及总体规划设计和深入设计的能力,对学科发展新动向有所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图纸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工具书的应用,计算机的使用,并能进行一定的外语翻译,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收集平顶山市龙源大酒店是一家涉外三星级商务酒店。酒店坐落于平顶山市的新华路南段,北依湛河,南临火车站。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东经1121411

10、345,北纬33083420之间,因为 “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刚好在其市区中心,因此便以此山下而命名。平顶山市全境南北宽140公里,东西长150公里,总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西边与洛阳市的汝阳、伊川县相邻;南部与南阳市的方城、南召县相邻;东部与漯河市的监颍、舞阳、郾城,驻马店市的西平、泌阳县相邻北边为郑州市的登封县,许昌市的禹县、许昌县相邻。中心市区东西长约为40公里,南北宽约为17公里,面积4215平方公里。距省会郑州的铁路里程约218公里,公路里程约135公里。平顶山市内含二市(汝州市、舞钢市)四县(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图2.1 平顶山地

11、区地理位置图2.1.2 地形地貌平顶山市地处于伏牛山、外方山东部,且与黄淮平原相交接。地势为东部低,西部较高,呈梯形展布。地貌类型多,丘陵、山脉、河谷、平源 、盆地齐全。北部、南部、西部,巍峨的外方山、伏牛山连绵起伏。东部、中部为丘陵和平源,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其中平原地区约占全市的土地总面积的2/3。东部襄城县于庄村海拔64.5米,相对高差为2088.6米,西部鲁山县的石人山主峰海拔2153.1米。市区中心地势由西北、西南向东南走向逐渐降低,其状似簸箕。南部有北渡山、河山、凤凰山、白龟山、舒山、锅底山,海拔高程为135245米,这便形成了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北岸的天然堤坝;北部有焦赞寨、平顶山、

12、马棚山、擂鼓台、落凫山、龙山等山峰呈北西西向排列,其中擂鼓台海拔为506.5米,为群峰之首。这种特别的地貌使两山之间形成了走廊式的洼地,由西向东的湛河便穿市而过。2.1.3 气候条件平顶山地区是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处于暖温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由于受到季风影响,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随着冬夏环流转换,四季分辨明显。每年的主导风风向为东北风,其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为13.7m/s。光照:平顶山市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地理分布是:除中心市区、舞钢市、鲁山县相对偏少之外,其余地区的分布较为均匀,多年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于112.12到121.49kc/

13、cm2之间。总辐射量存在明显的年内变化,冬季最小,多年年平均值为18.1519.28;夏季最大,在37.2841.29之间。月辐射量的最大值出现于6月,最小值则出现于12次年1月。气温:平顶山地区多年年平均气温在14.2-16.3之间,在地理上的分布为:由东南较高,西北较低,最低的是汝州市,最高的是舞钢市为16.3。在东西方向上分布比较稳定,一般在14.715.0之间。各月气温在地理上的分布为由东南方向较高,西北方向较低。气温在冬夏季差异较大。年内1月份气温最低,1月份的平均气温0.51.3之间,年内7月份气温最高,7月份的平均温度在27.029.5之间,春季气温由低到高,秋季气温由高到低。多

14、年的平均气温约为16.13,历年的各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49,历年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7。霜期:平顶山地区的初霜日大约是在10月26日至11月17日之间,终霜日大约在3月16日至3月31日之间。初霜日出现最早是在叶县为10月26日,最晚是在市区中心为11月17日。全市霜期约133天152天,有霜日约为44天68天,无霜期约为214天231天。月份123456789101112蒸发力(mm)20.626.833.075.7122.3153.0140.7125.276.854.627.519.0降水量(mm)13.015.019.853.053.870.4185.7156.472.239

15、.937.910.7图2.2 平顶山地区蒸发力及降水量表2.1.4 地表水平顶山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是白龟山水库。现在虽然昭平台水库和白龟山水库两大水库的水资源是联合调度的,但实际上确实昭平台水库也是为平顶山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白龟山水库位于距离平顶山市市区约5km的西南部的沙河之上。于1963年正式投入使用。白龟山水库控制着沙河的昭平台水库以下。区间流域面积为1318km2,相应最高水位为107.0m,总库容为6.49亿m3,相应水位103.0m,设计库容为5.12亿m3,兴利库容2.48亿m3,相应水位105.5m。平顶山湛河的上游则为乌江河,其发源于平顶山市新华区的马跑泉,横贯平顶山

16、市的市区,又经武湾流出市区。就目前而言,是贯穿平顶山市区的一条最主要的纳污河流。湛河全长约48.3km,最大排洪量为80m3/s,流速约0.8m/s。而在姚孟以东由于曾经人工开挖过,多以河底较宽约40米,最大排水量也较大约为480m3/s。湛河西边起于光明路湛河桥,流经市区部分,由西至东最后到新华区湛河桥一段。2.1.5 土、动植物资源平顶山市地区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分黄棕、棕、潮、褐、黑、砂礓等10个类型、24个亚类、41个土属、72个土种。而且由于平顶山市的地理环境复杂且多样,气候适宜,所以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平顶山市盛产小麦、玉米。平顶山市又是全国著名的烟叶的产区之一。平顶山市有各种植物2

17、48科、1014属、2368种。有多种名贵药材和油桐、辛夷等多种经济林木。平顶山市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陆栖脊椎动物多达31种。石人山内有豹、麝、羚羊、大鲵、金雕等多种珍稀动物。2.1.6 矿产资源平顶山市作为全国闻名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石膏、石灰岩等57种矿藏,其中尤其盐、煤与铁储量较大,。平顶山的煤田面积高达1044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多达907亿吨;铁矿储量6.64亿吨,约为全省目前已探明的储量的76.3%,矿石品位为20.7844.13%;市内盐田的面积400平方公里,市内远景储量多达2000多亿吨,其中含氯化钠90%以上,高居全国井盐的第二位。平顶山地区的地

18、貌为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带,山、丘、平、洼等地貌类型较多,在土壤类型上的分布是以南方的黄棕壤逐步向北方的褐土过渡的过度地带,其土壤种类较为繁多,理化性质各有差异,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明显显示出有地带性的差异。2.1.7 土壤 根据对平顶山市土壤的调查结果,平顶山市共有10种类型的土壤:黄棕壤、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砂姜黑土、褐土、棕壤、红粘土、粗骨土和石质土。从土壤的分布规律上来看,黄棕壤与褐土大致以沙河为界,沙河以南为黄棕壤,沙河以北为褐土;黄棕壤、棕壤、褐土壤属地带性土壤,其余均为微区域性土壤类型。而棕壤土类却只有小面积分布在在鲁山和汝州两县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中。2.1.8 旅游资

19、源平顶山市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拥有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源。尧山在鲁山县城西部约为60公里处,景区总面积5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53.1米,整个景区内部山峰挺拔险峻,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山中林木种类繁多,树木参天,有清泉飞瀑,引人人胜。而风穴寺则位于汝州市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南麓,风穴寺始建于魏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寺内建筑巍峨,阁楼参差掩映,独具江南园林艺术风格。而著名的三苏坟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东,北宋文豪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现在的三苏坟由三苏陵园、三苏纪念馆和东坡塑像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9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537平方米。陵园中“青山玉瘗”石牌坊

20、上镌刻的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最为引人动情。此外,叶县明清县衙、白龟山水库风景区、香山寺、昭平湖风景区、临汝温泉以及湛河公园等,都堪称一方胜景。2.2地质概况2.2.1地层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以北,嵩山以南。目标地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地层发育较为良好,除缺失奥陶、志留、泥盆、侏罗系 地层外,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 太古界 太华群:主体分布于鲁山背孜街以及舞阳铁山庙一带。上部由角闪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黑云花岗片麻岩组成,局部出现混合岩化现象。厚度约为2500米。下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白云斜长片麻岩,其中夹花岗片麻岩、角闪片岩或云母片

21、岩。厚度大于1200米。 震旦系 下统 熊耳群:主体分布于临汝温泉街、舞阳南部以及遂平凤凰台、灯白岭、泌阳大虎山、确山大乐山、瓦岗等地。 紫红、黄褐、灰绿色杏仁状安山玢岩、角闪石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等。本群岩性厚度变化较大,岩性不容易对比。且本群均已变质。 震旦系 中统 云梦山组:中部及以上为紫色、灰褐、灰白色中层至厚层粗粒石英砂岩,呈现条带状构造。具有波痕、龟裂及交错层理;底部为灰白、暗紫、灰褐色硅铁质胶结的石英砾岩。本组厚190390米。 百草坪组:以紫红、砂质页岩和鲜红色页岩为主。其中夹石英砂岩,并含有砾石粗粒石英砂岩和钙质砂岩。岩石具有鲜红色这一特征。本组岩石岩性沿走向的变化较大,厚

22、度约为141170米。 北大尖组:其上部为浅黄褐色、灰白中厚层中粒的石英砂岩。在局部内含有透镜状的白云质灰岩砾岩。下部为浅黄褐色、灰黄色、灰的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本组岩石岩性沿走向变化也较大,表现在从东南向西北砂质成分逐渐增加。厚度变化大。 震旦系 上统 崔庄组:其中部及以上为灰绿、紫红、灰黄等杂色砂质页岩的夹薄层粉砂岩或细砂岩。局部夹有透镜状赤铁矿及泥质灰岩;下部为灰褐、灰白色石英砂岩。本组厚度160295米。 三教堂组:主体分布为淡红、灰白色中厚层的石英砂岩,其下部有铁质锈斑,波痕及交错层理的现象。本组一般厚50100米。 洛峪口组:其上部为淡红色的厚层白云质灰岩。常含泥质条带或燧石团块,

23、其中常常夹带有紫红色的砂质页岩或乳白色的白云岩,部分地区还存在有层间砾岩,灰岩以淡红色风化面且具有网纹状结构的特征;其下部常为为灰绿色砂质页岩,可作为标志层。本组的厚度约为150250米。 罗圈组:其上部是灰绿、紫红色页岩及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下部为灰黄、黄绿、紫褐等杂色泥砂质砾岩。本组的厚度变化极为明显,最薄14米,厚可达362米。 寒武系 下统 辛集组:其上部为紫红色或深灰色含磷砂岩、含磷白云岩及铁质泥灰岩;下部浅红、蓝灰色含磷粉砂岩、含磷砂砾及结核状磷块岩。本组厚度2075米。 朱砂洞组:其上部为深灰色的厚层豹皮状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其下部则为泥质灰岩和灰岩。本组厚度20150米。

24、 馒头组:本组以灰黄、泥质灰岩于紫红色泥灰岩为主。其中含有砂质页岩、钙质砂岩和薄层灰岩。本组厚5284米。 寒武系 中统 毛庄组:本组主体以紫红色含云母砂质页岩为主。其中含粉砂质、泥质条带灰岩或鲕状灰岩。本组厚77200米。 徐庄组:本组上部为深灰色含泥质条带灰岩。其中含紫红、黄绿色砂质页岩。其下部以紫红色砂质页岩为主,其中含有粉砂质、海绿石砂岩及薄层灰岩和鲕状灰岩。本组厚110200米。 张夏组:本组以灰、深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为主。其中含泥质条带,偶尔夹致密灰岩,局部地区有豆状灰岩。本组产溶剂灰岩、水泥灰岩矿床。厚49130米。 寒武系 上统 崮山组:本组以深灰、灰白色厚层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白云

25、质灰岩为主。局部地区夹竹叶状灰岩及燧石团块。本组产熔剂白云岩矿床。本组厚100280米。 石炭系 下及中统 本溪群及太原群:其上部为页岩、砂岩、灰岩互层。含煤,一般36层。下部为黄绿、灰黄、灰白色铝土页岩,其中夹透镜状山西式铁矿及中层至厚层铝土矿。两群厚度在宜阳庙沟28米,临汝黑龙庙60米等。 二叠系 下统 山西组:本组以黑色炭质页岩,灰白色铝土页岩,灰白色粉砂岩、砂质粘土岩为主。其上部夹薄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具有交错层理,含菱铁矿结核。产煤14层,煤层厚度一般较大可采。本组厚度1050米。 下石盒子组:本组为灰黄、灰白砂质页岩及斑块页岩,含劣质煤层。本组最小厚度在宜阳庙沟约为40米,最大厚

26、度位于临汝平和店100米。 二叠系 上统 上石盒子组 上段:灰白色巨厚层中粒及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灰黄绿和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砂岩,具交错层理。底部具灰白、紫红色透镜状砾岩。砾石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砾径大小不等。本段厚度宜阳南门为200米,临汝严和店为170米,宜阳庙沟为140米。 下段:黄绿、黄棕色砂质页岩、斑块页岩与黄绿、褐黄色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构成其六个主要的旋回。共七个煤组含煤数十层。本段富含植物,厚度110550米。 石千峰组:分布于平顶山北部。分上下两段。 上段:紫红色钙质粉砂岩与中细粒砂岩互层,夹紫红色钙质页岩、页岩和钙质砂岩及透镜状灰岩和透镜状钙质砾岩。砂岩具有斜交层理、

27、波痕、泥裂。宜阳庙沟所见厚度360米。 下段:上部为紫红色厚层至中层石英砂岩。中部为紫红色及黄绿色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下部为紫红和黄绿色钙质粉砂岩、钙质页岩、夹砂岩及透镜状灰岩和砾岩,砂岩具单向斜交层理及波痕和泥裂。宜阳南天门所见厚度200米,庙沟190米。 三叠系 中至下统 二马营群:紫红及黄绿色砂岩、钙质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钙质页岩成互层出现。砂岩中斜交层理发育。厚600米。 三叠系 上统 油房庄组 上段:黄绿及灰绿色砂岩、页岩与砂质页岩互层,夹炭质页岩和透镜状泥灰岩,含植物,厚215430米。 下段:黄绿及紫红色砂岩、页岩、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夹炭质页岩及透镜状泥灰岩。含植物。

28、厚260米。 侏罗系 灰白、灰黄色钙质粉砂岩、灰黑色页岩夹薄层煤层,煤层多呈透镜体状,顶部为砂岩,底部为砾岩,局部夹绢云母钙质砂岩透镜体。不整合与寒武系之上。厚67米。 白垩系 上部灰白及紫红色相间的凝灰岩夹透镜状砾岩,向下变紫红色砾岩,厚872米。下部灰白及紫红色相间的凝灰岩,靠底部有不稳定砾岩,厚855米。本系不整合于石炭系及古生界之上。 下第三系 陈宅沟组:紫红色铁泥质钙质砂砾岩夹砂质泥岩、页岩。本组厚70500米。 蟒川组:上部为红色砂质粘土页岩与青灰、灰白色砂砾岩互层;中部为红色砂质粘土页岩夹青灰色砂岩、砾岩和炭质页岩,含植物化石碎片;下部为红色砂质粘土页岩夹淡红、红色砂砾岩和泥灰岩

29、。本组厚度变化大,宜阳路庄仅100米,汝阳郭家洼1200米。 石台街组:红色砂质页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夹红色钙质铁泥质胶结的砾岩。本组在临汝石台街所见厚834米,伊川高凹484米。 上第三系 洛阳组:上部为棕红、浅棕红色砂质泥岩夹泥灰岩及砂砾岩;中部为浅红、棕红、暗紫红、橙黄等杂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夹泥灰岩及透镜状砂砾岩,砂质泥岩和泥质中富含钙质结核,前者并具灰绿色斑块和条纹。本组伊川一带厚1954米,新安小王沟83米。 大营组:紫灰色辉石安山岩,黑云辉石角闪安山岩、凝灰岩组成,见于宝丰大营,马道地区。本组厚120米。 第四系 下更新统 大安组:出露与汝阳大安、蔡店等地。有灰及深灰色橄榄玄武岩

30、、辉石橄榄玄武岩、橄榄玻璃玄武岩等组成。具气孔构造。本组厚度在汝阳,马坡为25米,杜康村12米,白村4米等,最大厚的118米。 第四系 中更新统 冲积层:见于洛河、汝河、伊河、沙河两侧,宝丰、平顶山有零星分布。构成三级阶地。为棕黄、褐黄色黄土状砂质粘土与红色亚粘土互层,夹透镜状砂砾层、富含钙质结核。 第四系 上更新统 冲积层:见于洛河、汝河、伊河等地,组成二级阶地。以灰黄色砂质粘土为主,夹24层棕红色和红褐色亚粘土,到具透镜状沙砾层。层厚217米。 第四系 全新统 见于洛河、汝河、伊河、沙河两侧,构成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河漫滩主要有粉砂、细砂、砾石和亚砂土组成;阶地则以黄褐、灰黄、棕灰色亚砂土为

31、主。间夹灰黑、棕灰色亚粘土带,底部夹透镜状沙砾层。厚520米。2.2.2煤层厚度及埋深目标地区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 组和上石盒子组,其中主要可采煤层共有 10 层煤,累厚 15m 以上。分为丙、丁、戊、己、庚组煤,1、丙组煤层丙 3 煤层为本组主要可采煤,厚度为 0.22m1.82m,结构简单,属不稳定煤层。到目前为止,平煤一矿、二矿均未开采本组煤。2、丁组煤层丁 5、丁 6 煤层为本组主要可采煤层,丁 5 煤层与丙 3 煤层相距 84m, 厚度 0.1m2.29m,局部有一层夹矸,但好在煤层结构简单,属于较稳定煤层。 丁 6 煤层与丁 5 煤层相距 6.5m,

32、厚度 0.25m3.79m,该煤层沉积稳定,发育良 好,结构较简单,具有夹矸 14 层,属稳定煤层。3、戊组煤层戊组煤层发育良好好,厚度大,戊 8、戊 9、戊 10 为井田内主采煤层,其机构较为复杂,普遍出现分叉合并现象,由戊 8-10、戊 9-10、戊 8-9、戊 8、戊 9、戊 10 等多种组合形式,目标区域附近以戊 8-10 煤合层形式分布。煤层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逐渐分层为戊 8-9、戊 10 煤层直至戊 8、戊 9、戊 10 三层 煤层;向北方向则分层为戊 8、戊 9-10 煤层和 戊 8、戊 9、戊 10 三层煤层。戊 8-10 煤层与丁 6 煤层相距 80m,戊 8-10 煤层

33、厚度 3.998.90m,其中含37 层夹矸, 煤层层位和厚度比较稳定,沉积连续性较好,属于稳定煤层。 4、己组煤层本组含己 15、己 16、己 17 三层煤层。己组煤层在本区发育不好,均属于不稳定的煤层,并且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大,在井田存在内分叉合并现象,包括 己 15、己 15-16、己 16、己 16-17、己 17 煤层五种类型存在。龙源大酒店附近的己组煤分布方式为独立煤层,己 15 煤层与戊 10 煤层相距 157m,厚度 0.34m2.97m,属不稳定煤层。己 16 煤层,厚度 0.53m4.87m,属于不稳定煤层。己 17 煤层,厚度 0.2m76.6m,属于不稳定煤层。 5、庚组

34、煤层庚 20 煤层上距己 17 煤层 57m,厚度 0.50m3.05m,属较稳定煤层。2.2.3构造平顶山市的大地构造处于华北陆块南缘,其地层发育较为完全,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平顶山市发育的三条主要断裂于晚白垩世经历了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背孜鲁山断裂对煤田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并且对盐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车村下汤断裂则对市区内的温泉起到可一定的促进作用,控制萤石矿形成;二郎庙黄土岭断裂促进金矿化,控制滑石矿生成。平顶山地区位于黄淮河冲积的平原西部,属于河南省的重要经济区,平顶山市在地貌上属于山前隆起与冲积平原想结合的部位,同时也是淮河水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35、。晚新世以来地壳不均衡性差异的升降对其产生可一定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组合。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成因类型的探讨,所以将其划分为冲积、冲洪积、冰积等类型。但是本地实地情况,根据不同类型沉积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地貌、形成时代、孢粉组合及形成的环境特征这些条件,其结果将第四系划分出了4个岩石地层单位,由新到老分别为:上更新统马塘组(如图1)和中更新统社旗组,下汤组与下更新统鲁山组。区域内岩石的地层单位划分则为平顶山的城市建设规划、平顶山古环境变迁及工程地质、黄河淮河冲积平原的形成演化以及南水北调过程中的灾害地质治理等提供基础资料。2.3 不良地质作用2.3.1

36、主要地质灾害点根据实际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结合历年平顶山市内各区、县上报资料中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次数,现确定舞钢市、鲁山县、汝州市、宝丰县、石龙区以及市卫东区等地区作为为汛期地质灾害防灾的重点区域。其主要地质灾害点可大致规划与以下几点:1 .平顶山石油公司北山油库。该油库位于平顶山南部,平顶山一矿东翼煤田之上,由于地下采煤,造成地面部分塌陷,出现部分裂缝,部分油罐略有倾斜,输油管道出现局部变形,部分房屋出现裂缝。如果遇到汛期强降雨,肯能会加剧地面下沉,也可能会导致漏油事故,这样将危及油库附近的企业和居民的安全,而且可能会对市区造成一定的危害。 2 .汝州市大峪乡过风口出现滑坡。滑坡总长约

37、204 米,宽度为 108 米,总体体积约 88000 立方米。其后崖出现裂缝,长约 150 米,弧形,其裂缝宽度约为 2 米,垂直落差达 1 米。虽然现今已部分充填,但滑坡体前沿如今已出现滑动现象,此现象严重威胁到滑坡体下的213名住户。 3 .鲁山县尧山镇尧山村。尧山村位于四道河与玉皇庙沟河交际处,是河南省省内的三大暴雨易发地之一,年降水量高达 800至1300 毫米,而且此地雨量集中,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泥石流,严重威胁到当地 5000 余人的生活,对 311 国道的安全也存在威胁。4 .鲁山县焦枝铁路。该铁路的瀼 河交口路段地基较高、边坡较陡,如果遇到强降水则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滑坡或路基滑

38、塌等灾害,这将造成铁路受阻、列车中断等危害。同时,对该路段附近居住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5 .鲁山县尧山镇想马河,此河流中上河段为姚岭高坡带等地段。由于山谷落差较大,植被难以发育,而且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如过遇到暴雨,则很有可能会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居民的安全。 6 .青草岭地裂缝。此地位于石龙区西部,近几年来,该裂缝加剧的向外扩展,其长度已展到了4500 米,宽度也扩展到了目前的 2-9 米。如果遇到暴雨,很有可能会加剧裂缝的外延扩展。这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的6个自然村, 超过5000 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 7 .石龙区山高村与老君庙村。

39、这两个村由于采煤塌陷发生了地面沉降现象,道路严重断裂,建筑物的地基出现下陷,墙体发生开裂,形成了危房。如果遇到瀑雨,将加剧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两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8 .宝丰县娘娘山东北坡滑坡。此地刚好位于青草岭断裂带之上,已形成易滑坡的客观条件。由于过重采矿活动,诱发此山山体发生进一步开裂现象,在滑坡平台的南端因有采石劈山的活动,使斜坡岩土体受到震懂而出现松动。该处滑一旦发生滑坡,将使 207 国道大口子段 200 余米交通以及在此附近煤矿遭受到严重的破坏。9 .卫东区寺沟居民区。该居民区位于在落凫山与平顶山之间泄洪沟中,如果遇到暴雨很有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下游的积水坝体溃坝等严重

40、灾害,将对寺沟居民区的 1800余户的居民构成生命威胁。除上述9 个危险区域外,特别是鲁山县内还存在一部分危及 100 人以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区段。而且全市内部还有存在有部分的隐患区,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各采矿塌陷区的危房,市内各山区降雨可能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水库溃坝等灾害。 2.3.2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平顶山市由于地貌的高差较为悬殊,市内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市内每年的汛期为5月15日至9月30日。所以根据平顶山市降水的气候特点,本市重点防范期应确定为 5 月 15 日至 9月 30日。 2.3.3 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效应 各种严重的地质灾害都会对工程建设有较为

41、严重的影响,且严重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例如平顶山市由于蕴含大量煤炭资源而遭到严重开采、过度的使用地下水资源等原因造成了平顶山市内出现了大面积的严重的地面沉降,使当地的居民房与厂房等各类建筑物形成了严重的倾斜裂缝,这严重的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又例如区内由于乱开乱采,如果遇到强降雨部分地区很容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严重地质灾害,这对当地生活的居民以及工厂生产都构成了相当严重的威胁。由于存在着各种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威胁平顶山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工程建设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的妨碍了平顶山市人民的生产建设活动。2.3.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政府需加强对此的宣传,提

42、高人民的认识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发布实施有好几年了。有关部门必须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大对平顶山市人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平顶山市人民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宣传媒体,介绍防灾避灾的知识经验,以此提高平顶山市人民的防灾意识,增强全当地居民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2、搞好汛前灾情巡查工作。平顶山市的各级政府应在汛期前便组织有关部门对平顶山市内所有的地质灾害危险点或隐患点包括旅游景区(点)的交通沿线和库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查出的灾害隐患点要做好记录并提出防范措施。 三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43、龙源大酒店位于冲洪积倾斜平原,本人根据河南豫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场地附近煤矿勘查的钻孔柱状图分析,结合龙源大酒店附近地质实际勘察资料,将龙源大酒店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分为以下 6 个工程地质层,现做以下的简单分析叙述:1、表土层(Qh)该层普遍分布于龙源大酒店地表,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卵石,厚度约为0.8m3.5m。2、含卵石粘土层(Qp1)该层厚度约为 3.9m7.12m,其中卵石含量一般为 30-40%,此地质层中卵石的粒径一般在 5-400mm,其中的卵石主要由砂岩组成,其磨圆周度较差。卵石中包含呈青灰色、灰绿色的粘土,此地质层具强膨胀性。3、粘土(Qp1)该层厚度34

44、.468m,主要特征为呈现青灰色、红黄色、灰绿色,杂色,其中夹有少量的钙质结核,此地质层具强膨胀性。4、卵石夹粘土(Qp1)该层厚度 12.322m,主要特征为呈现青灰色、红黄色、灰绿色,其中夹少量钙质结核。5、泥岩、砂质泥岩(P2)该层厚度约 35m,主要特征为呈现呈浅黄、黄色、棕黄色。其顶部夹少量的粉砂岩,中部夹杂有少量的质细砂岩。且风化过程中砂岩含有较多的黑色矿物,风化过程中部分云母岩心破碎。 6、砂岩(P2) 该层上部为呈灰及灰绿色的细砂岩,其中局部夹有少量粉砂岩。其内中砂岩呈浅黄色,有棕褐色铁质砂岩、砂状结构铁质胶结存在于粗砂岩中部。此地质层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长石,其次云母含量最多。

45、3.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在场地的实时调查结果,平顶山市龙源大酒店范围内地下水埋藏较浅,土层上部为孔隙水。 该场地的静水位埋深约为 4m10m,其含水层主要由砾石组成。据了解虽然土层下部为基岩裂隙水,但主要的还是己组煤层上部的砂岩含水层,其含水量较小,且水位埋深较大,基本上于 150m,所以采空区在掘进风巷时,相关人员曾多次揭露小窑老巷出现局部顶板有潮湿的现象,但无淋水、滴水现象发生。最大涌水量为 0.05m3/min。该土层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入渗和侧向径流补给组成, 其地下水的开采主要以居民生活用水和矿井疏干为主。己组煤层的矿井涌水量约为 10m3/h,其最大涌水量为 20m3/h。3.3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