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路面结构整体及格结构层抵抗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及破坏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
A. 强度
B. 挠度
C. 刚度
D. 耐久性
2. 路面抵抗变形的能力是指路面的( )。
A. 强度
B. 挠度
C. 刚度
D. 耐久性
3. 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立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为150.5m,则直缓【ZY】点桩号为( )。
A. K1+350.5
B. K1+149.5
C. K1+450.5
D. K1+249.5
4.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与衔接形式中,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是( )。
A. “S”型
B. 基本型
C. 凸型
D. “C”型
5. 为防止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应选择采用( )。
A. 稠度较低的沥青
B. 稠度较高的沥青
C. 大空隙率混合料
D. 开级配
6. 为了减少在平曲线上行驶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作用,可采用简朴有效的工程措施是( )。
A. 减速慢行
B. 设立路面外侧超高
C. 将曲线改为直线
D. 增大车重
7.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宽度应采用( )。
A. 3.75m
B. 3.7m
C. 3.5m
D. 3.0m
8. 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错车视距
D. 超车视距
9. 坡度差 【 分别为变坡点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取“+”,下坡取“-”】当 <0时,设立的曲线为( )。
A. 凹曲线
B. 凸曲线
C. 圆曲线
D. 过渡曲线
10. 石灰及二灰稳定类结构层拉应力验算时,材料强度龄期为( )。
A. 7天
B. 28天
C. 90天
D. 180天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设立应与路线中线平行,其间距一般为( )。
A. 0.5~1m
B. 1~2m
C. 3~4.5m
D. 5~10m
12.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以采用( )。
A. 提高沥青粘稠度
B. 减少空隙率
C. 增长沥青用量
D. 减少粗骨料含量
13. 路面结构层次中的承重层是( )。
A. 面层
B. 基层
C. 垫层
D. 防水层
14. 在土石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设L和L免分别为平均运距和免费运距,单位均为m,则平均运距单位n为( )。
A. n=L+L免/10【级】
B. n=【L+L免】 10【级】
C. n=L-L免/10【级】
D. n=【 L-L免】10【级】
15. 路基的应力工作区范围指( )。
A. 自重应力作用的土基范围
B. 车辆荷载作用较大的土基范围
C. 路面厚度的范围
D. 车辆荷载作用影响较小的土基范围
16. 路面面层的规定涉及( )。
A. 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滑性
B. 足够强度和有隔温效果
C. 有厚度以扩散应力
D. 有足够的厚度以减少基层厚度
17. 设汽车重力为G,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受横向力为Y,则横向力系数μ为( )。
A. μ=Y+G
B. μ=Y-G
C. μ=YG
D. μ=Y/G
18. 拟定公路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设计速度
B. 道路等级
C. 道路通行量
D. 通行能力
19.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是( )。
A. 路基土的稠度
B. 路基土的密度
C. 路基的临界高度
D. 路基的受力状况
20. 路基常见的病害中,由于山坡陡,基底的摩阻力局限性引起的病害是( )。
A. 路堤的沉陷
B. 路堤沿山坡滑动
C. 路堤边坡滑坍
D. 路堤边坡剥落
21. 路基边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滑动,这种现象称为( )。
A. 剥落
B. 碎落
C. 崩坍
D. 滑坡
22. 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 )。
A. f?G
B. f+G
C. f/G
D. f-G
23. 土质高路堤一般是指填土高度大于( )。
A. 20米
B. 30米
C. 12米
D. 18米
24. 水泥混凝土面层板施工程序的第一步是( )。
A. 接缝的设立
B. 安装模板
C. 混凝土的摊铺和振捣
D. 混凝土的养护和填缝
25. 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
A. Ψ=f+i
B. Ψ=f-i
C. Ψ=f?i
D. Ψ=f/i
26. 路面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
A. 为车辆提供快速、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行驶环境
B. 给道路使用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C. 防治路基出现滑坡、崩塌等病害
D. 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下传给地基
27.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减少温度
B. 提高混合料粘结力和内摩阻力
C. 增大温度
D. 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
28.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关系是( )。
A. 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正比关系
B. 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成反比关系
C. 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D. 离心力大小与曲线曲率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29. 路基施工基本方法中,工效最低的是( )。
A. 人工施工
B. 简易机械化施工
C. 爆破施工
D. 水力机械化施工
3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最小厚度一般应为18~21cm,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 )理论。
A. 弹性层状体系
B. 极限荷载
C. 经验法
D. 弹性地基板
31. 石质路基开挖最简朴有效地施工方法是( )。
A. 人工施工
B. 简易机械化施工爆破施工
C. 水力机械化施工
32.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验算的方法有( )。
A. 力学验算法与试算法
B. 力学验算法与计算机法
C. 力学验算法与工程地质法
D. 数值解与图解法
33. 密实类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重要取决于混合料的( )。
A. 粘聚力
B. 内摩阻力
C. 压实度
D. 粘聚力和内摩阻力
34. 土石方运量为( )。
A. 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和
B. 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差
C. 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
D. 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比
35. 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对的的是( )。
A. Z=T+y
B. Z=T-y
C. Z=T+2y
D. Z=T-2y
36. 路基用土中,优先选用的填料为( )。
A. 砂
B. 粉性土
C. 砂性土
D. 粘性土
37. 为保证水泥混凝土板因温度和湿度的减少而收缩时,沿断面缩裂设立的横向接缝是( )。
A. 缩缝
B. 胀缝
C. 施工缝
D. 纵缝
38. 汽车行驶轨迹是圆滑的,决定其最大宽度的因素是( )。
A. 前外轮和后内轮
B. 前外轮和后外轮
C. 前内轮和后内轮
D. 前内轮和后外轮
39. 现代道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不涉及以下哪一项( )。
A. 直线
B. 圆曲线
C. 缓和曲线
D. 折线
40. 设立超高是为了抵消部分离心力作用,但超高率并不是越大越好,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最大超高横向坡度不宜大于( )。
A. 1%
B. 5%
C. 10%
D. 20%
41.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设( )。
A. 三个等级
B. 四个等级
C. 五个等级
D. 六个等级
42. 路面损坏可分为裂缝、变形、松散、接缝损坏及其他损坏五大类,路面结构中部分材料的散失或磨损指的是( )。
A. 裂缝
B. 变形
C. 松散
D. 接缝损坏
43. 汽车在行驶中要克服中空气阻力和道路阻力,以下属于道路阻力的一项是( )。
A. 迎风面空气质点压力
B. 车后面真空吸引力
C. 空气质点与车身的摩擦力
D. 滚动阻力
44. 路面保持结构设计所规定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的能力称为( )。
A. 路面结构的强度
B. 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C. 路面结构的刚度
D. 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45.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受离心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失稳具体体现为( )。
A. 向外滑移和向外倾覆
B. 向外滑移和向内倾覆
C. 向内滑移和向外倾覆
D. 向内滑移和向内倾覆
46. 拟定道路的空间位置最少需要路线的( )。
A. 纵断面图和平面图
B. 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C. 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D. 纵断面图
47. 平面线形要素组成为直—缓—圆—缓—直的形式,一般称这种线形组合为( )。
A. “S”型
B. 基本型
C. 凸型
D. “C”型
48. 路面结构层次中直接与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次是( )。
A. 面层
B. 基层
C. 垫层
D. 结构层
49. 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是指(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错车视距
D. 超车视距
50. 路基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其应力作用范围一般深度是在路基顶面以下0.8m范围之内,此部分路基称为( )。
A. 路堤
B. 路堑
C. 路床
D. 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