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三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2三、编制依据和范围6四、研究结论7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11一、项目建设背景11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7三、建设的可行性23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28一、库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8二、库区中药材资源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30三、我国中药材国际市场分析32四、化学药品市场分析及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34五、化学药品国际市场分析39六、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1七、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42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4一、项目建设的原则和依据44二、项目建
2、设规模45三、主要建设内容45四、产品方案47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9一、选址的原则49二、项目选址49三、建设条件50第六章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56一、执行标准规范56二、交易中心功能区设置56三、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58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64五、医药物流解决方案70六、无线射频管理系统74七、For-eMarket电子交易系统75第七章 主要设备配备81一、设备配置的原则81二、设备配置的内容81三、主要设备的配置82第八章 工程建设方案83一、执行的标准83二、建筑方案83三、电气工程85四、给排水和消防88五、绿化91六、总平面布置91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93一、编制依据
3、93二、环境保护93三、劳动安全98第十章 节能100一、相关法规和产业政策100二、节能措施100三、节水措施102四、天然气节能102五、节能减排管理103第十一章 项目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104一、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104二、管理机构104三、人员配置105四、员工培训105第十二章 建设进度及招投标106一、建设进度106二、工程招标10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9一、投资估算109二、资金筹措112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113一、财务评价113二、不确定性分析118三、社会效益分析120四、移民效益分析122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123一、技术风险123二、市场风险1
4、23三、经营管理风险123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124一、 结论124二、 建议125中国华西建设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第128页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重庆三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二)项目业主:重庆国中医药有限公司(三)业主地址:万州区工业园区五桥园芦家村13组(四)建设地点:万州区工业园区五桥园芦家村13组(五)法定代表人:朱兴文(六)项目性质:新建(七)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新征土地72.9亩,总建筑面积34776m2,建设中西成药和医疗器械交易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交易区、医药物流(仓储)作业区。购置物流仓储、运输、电子交易、空气调节等设备200台套,配套建设无线射
5、频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主要模块包括:1、企业资源管理、医药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订单管理、配送/运输管理、报表分析等; 2、无线射频管理系统结合条码技术的配套设施。(八)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0060.0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5889.03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3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391.35万元,基本预备费686.43万元,涨价预备费388.2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5万元。 (九)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10060.02万元,资金来源由业主自筹8560.02万元,占总投资的85.09%,其中1000万元由重庆国中医药有限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相应的
6、资金筹措;申请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投资补助1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91%。(十)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2年,即2008年11月-2010年10月。项目总投资为10060.02万元,按项目建设进度使用资金,第一年投入资金6500万元; 第二年投入资金3560.02万元。二、业主简介(一)企业简介重庆国中医药有限公司是由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组建的一家现代医药商贸流通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物流管理,药品、食品的技术研究、生产及转让、咨询服务,果树种植及收购,中药材种植、收购及加工等经营业务。公司目前在万州工业园区五桥分园分两期共投资1.5
7、亿元建设重庆三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及其配套工程商务中心,以此打造三峡库区医药物流交易港,让全国的医药企业进港交易,其业务涵盖中药材贸易、配送以及中西成药、医疗器械、保健品、药用包装材料、药用辅料等的交易、配送,承担起万州乃至三峡库区的医药物流配送任务,承担起万州乃至三峡库区药物的国家储备任务,满足库区人民的医药需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农业种植、工业生产、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电子信息、影视传媒、健康服务、金融担保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重庆市民营50强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
8、0强”、“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重庆市诚信民营企业”、“CCTV十佳雇主 重庆十佳企业”。长龙实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农业版块、工业版块、商业版块、科研版块以及健康服务版块等5大版块组成,旗下有30余家公司,现有员工3500余人,注册资本金4100万元,拥有净资产4.2亿元,年销售收入7.5亿元,税利8000万元。公司的股东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注册资本金8500万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制药企业,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企业100强”、“2009年重庆民营企业五十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CCTV重庆十佳雇主”、
9、“重庆市双爱双评先进集体”、“重庆市80户最具增长力工业企业”、“重庆市为国建功立业功勋企业”、“垫江工业企业十强第一名”、“垫江县金花企业和纳税大户”。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高、中级科研人员366人,高级102人,博士12人,硕士32人,本科210人, 专科250人。天圣制药集团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质量优良,深受消费者和医疗卫生部门喜爱和好评。2008年实现产值7.5亿元,利税6850万元。取得了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全国医药企业第68名的好成绩。天圣制药集团从建厂至今已累计上交税金9900多万元,从建厂之初上交的13万元税金增长到2008年的2900多万元,2009年1-
10、8月已上交税金200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91万元增长了18.4%,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企业管理机制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其它相关法规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公司内部结构设置 8个部门:办公室、质量管理部、财务部、采购部、商务部、物流部、财务部、工程部等。董事长、总经理朱兴文,35岁,大学文化,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从事医药、食品经营管理10年,组建的医药、食品营销团队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项目负责人:谈宗华, 男,39岁,野生植物栽培利用专业大学文化,工商管理硕士,高级
11、工程师,中共党员,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从事项目开发和投资管理工作15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重视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致力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组织研发了新药10余个、新食品5个,承担了科技部和省市科研课题8个,获得发明专利2项,2008年被中国医药行业协会评为医药技术研发先进班组长,2007年被重庆市万州区委、区政府评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标兵”。2009年被重庆市中小企业局评为“重庆市中小企业创新人才”。财务总监:王永红,男,42岁,1996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财会专业,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该同志熟悉国家相关的财政税收法规和会计业务,擅长项
12、目成本控制、定额成本管理、预概算管理和经营项目成果分析。2005年加盟本公司,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团队理念,他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成本控制、定额成本管理、预概算管理和经营项目成果分析等办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对经营费用提出了预算控制办法;在经营项目成果奖惩考核方面,他将奖惩考核内容具体到各个环节,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对应收、应付帐款进行实时分析,对经营项目进行事先预测,为公司规避了经营风险。三、编制依据和范围(一)编制依据1、关于加快GSP认证步伐和推进监督实施GSP工作进程的通知(国药监市2001449号);2、药品经营
13、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征求意见稿 2008年7月);3、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4、药品批发企业验收标准;5、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国食药监市2005480号);6、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B/T18769-2003);7、万州区城市总体规划;8、工业建筑设计通则(JBT37-89);9、重庆三峡库区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中国中药协会);10、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1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作部署的意见(渝府发2008116号)12、行业相关规程规范;13、业主提
14、供的相关材料。(二)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包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产品市场分析、建设规模和内容、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建设工期、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等。四、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医药流通市场秩序,提升医药流通行业现代化水平;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政策方向,可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直接和间接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积极促进万州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库区农民增收和移民安稳致富;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和优化长江三峡
15、库区生态环境最有效手段之一。项目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选址、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及建设规模上是适宜的、合理的,建设条件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建设规模用地面积72.9亩,建筑面积39080平方米。二项目建设地点万州区工业园区五桥园芦家村13组三总投资万元10060.021其中:土建工程费万元5889.03建筑面积34776平方米2设备购置费万元11703安装工程费万元130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1391.355基本预备费万元686.436涨价预备费万元388.217建设期贷款利息万
16、元08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05四融资方案万元1申请专项补助资金万元15002业主自筹万元8560.02五经济效益1营业收入万元450000年平均2总成本费用万元438621.7年平均3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0年平均4增值税万元3774.0年平均5利润总额万元1604.30年平均6所得税万元401.08年平均7税后利润万元1203.23年平均8总投资收益率%15.95年平均9项目投资利税率%3.99年平均10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4.06年平均11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年5.0息税后12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年4.7息税前1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5689.6息税后14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9.61息税后
17、15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年7.1息税后16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7089.7息税前17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2.16息税前18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年6.5息税前19贷款偿还期年20利息备付率21偿债备付率22产量盈亏平衡点%88.68六社会效益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个150安置移民45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一、项目建设背景(一)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状况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对象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特别是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方面尚未真正全面启动。另外,由于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加之医药分业
18、、价格管理政策、招标采购等方面措施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出现了医药市场流通秩序混乱,流通环节太多、流通费用太高的局面。近年,随着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药物流建设可谓如火如荼,物流体系的构建初具规模,然而作为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作业效率重要手段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医药生产及流通不同于普通产品,医药生产以及产品的物流服务要求比较高,不管生产物流还是销售物流要求减少作业环节,降低接触及污染几率,对产品进行批次及单品管理,对产品流向分布进行跟踪管理等。针对医药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物流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经验,已经推出适合于医药生产、销售、经销等环节物流管理需要的医药物流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条
19、码为纽带,依托企业EDI信息交互平台,建立物流和营销信息系统。该系统从药品生产开始,直到药品到达零售商或医院药房结束,以物流过程为主线,通过掌握物流的情况,跟踪产品的销售过程,实现防串货控制和回款控制,采用条码识别作为数据采集的手段,提高劳动效率,大大降低差错率,从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EDI信息平台,实现单据的电子化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将医药供应链中的供应、生产、销售活动高度集成,实现时时的信息共享,最大程度降低库存,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基于条码实现物流作业和全程跟踪。(二)万州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中国东西结合部,界于东经107度52分至108度53分
20、,北纬30度24分至31度25分,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人口173万,其中城区人口66万。万州素有“渝东门户”之称,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川东、渝东、鄂西、陕南、黔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千百年的沧桑变换和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使万州发展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的形成,特别是三峡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和开发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给万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万州成为中外瞩目的投资热点地区,为古老而年轻的万州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根据万州的历史地位、所属区位、资源优势、移民搬迁状
21、况、产业空虚难点、经济和城市发展前景,重庆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万州摆在库区发展的首要位置,并将制定特殊政策,集中力量加快万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让万州真正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万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工作措施,就是要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部署,全面实现“135”目标要求: “1”就是一个目标,即成为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一小时经济圈”的平均水平。 “3”就是三大定位,即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第
22、二大城市、渝东北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 “5”就是五项任务,即着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确保实现“135”目标,万州区委、区政府制订了分阶段实施的步骤和任务:第一步,建设“500亿万州”。即在2008年经济总量达到250亿元的基础上,用三年时间翻一番,到2011年达到500亿元,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步,打造“1000亿万州”。即从2012年开始,力争用四年再翻一番,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构筑基本框架。第三步,实现“2000亿万州”。即从2016年开始
23、,再通过五年的努力再翻一番,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全面实现“135”目标任务。当前,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500亿万州”,这个目标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的要求。万州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的建设,将有效促进万州商贸流通业朝着先进、规范的方向发展,对实现“500亿万州”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三)移民搬迁背景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第一移民大区。根据长委1992年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按175米蓄水,万州区淹没涉及1座城市,31个乡镇、街道,370家工矿企业,1134家单位,淹没房屋面积687万平方米,淹没土地4.7万亩,淹没线下人口161669
24、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移民迁建规划城市用地14.25平方公里,城市搬迁人口182478人,农村移民规划生产安置46093人,搬迁移民45516人。移民最终动迁人口26.3万,占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占万州辖区人口的18%。万州是三峡工程涉及淹没损失最大,移民搬迁最多的地区,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大量移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或下岗失业,再就业难,生活贫困。移民脱贫致富,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就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要解决万州移民安稳致富难
25、题,必须加快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四)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背景2008年9月,美国爆发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来,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一系列刺激措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于2008年11月5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
26、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实施这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中央财政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
27、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重庆市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坚决迅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于2008年11月制订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作部署的意见(渝府发2008116号),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保增长工作,作为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渡过三年经济运行难关的
28、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作部署,就是要转危为机、抢抓机遇,突出发挥投资和消费作为我市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作用,力求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生产,以生产稳就业,以就业增收入,保持投资消费双拉动的强劲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要全面提速实施本届政府已定的各类建设规划,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并统筹安排好地方财力,到2010年安排政府投资2000亿元,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信贷资金、外来投资等跟进,力争3年累计实现全社会投资1.5万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投资5000亿元。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变,不仅有利于克服全球经济下滑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重庆市落实“
29、314”总体部署,夯实发展基础,实现逆势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利于及时化解国内外严峻挑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的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县不平衡、创新能力弱等矛盾和问题。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市之一,是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重庆市的自身发展方向和内容也与国家扩大内需建设内容相吻合。因此,国家扩大内需投资必将向重庆市重点倾斜,而万州又是重庆重点支持发展的第二大城市,在国家和重庆市级政府投资资金上也将会大大获益。在去年四季度新增“中央1000亿元投资”中,重庆市争取到42.81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为4.28%,高于重庆市争取常规中
30、央资金的全国占比。至去年底,万州已争取到1.226亿投资资金,已落实项目56个,在重庆各区县中,万州项目最多,下达资金量最大。目前,万州还在继续争取。因此,本项目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符合国家关于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在三峡库区发展中医药物流业的产业政策方向,也能在资金上争取得到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从而缓解企业投资压力。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是医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行,医药零售得到快速发展,全国已有196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连锁规模越大经营成本越高、经营利润率越低。通过与国外连锁药店
31、的比较,发现主要原因是物流不畅,成本居高,多点、实时配送滞后,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加入WTO以后,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的药品分销服务对外资全面开放,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加剧了医药流通市场的竞争。当前,我国从事药品批发的企业多而小,17000家批发企业中销售额超过5千万元的仅300余家;零售企业12万家,最大连锁店年营业额只有5亿元,这样的现状显然不能应对外资的强烈冲击,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遇和挑战。应对WTO的挑战,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32、作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决策。2001年初,国家经贸委、铁道部、邮电部、信息产业部、民航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现代物流培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关于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施意见”( 国经贸技术2002247号)中也指出:商贸流通业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流通企业设施和装备的技术改造,尤其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企业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发和引入国际先进流通技术和装备,支持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发展,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水平的连锁、配送企业。美国等发达国家
33、药品批发企业流通费用仅约3%,我国医药商业流通费用高达12%。这是因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益低下、交易手段落后,现代储运、信息服务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经营网络。如果通过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不仅可显著降低流通费用,而且可大大加快药品流通速度,减少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构成的信息网络越来越强烈地影响人们社会经济生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系统将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医药行业由票据化向无纸化操作的转变,减少人工票据重复传递的环节,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性和准确性,从而推动经营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34、同时,对于配送中的大量数据又可随时通过信息网络加以处理,与银行实行电子结算,进而顺畅地实现药品配送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最优组合。目前,物流已成为国内政府部门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热点。医药流通企业只有通过现代物流理念,从根本上调整组织构架、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营建现代医药物流网络,尽快地形成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未来全面开放的市场中才具有竞争优势,才有能力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发展商贸和工业经济,促进万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三峡中药商业的繁荣时期,三峡库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库区药农年收入达到6.54亿元,药材经销商经营毛利达到2.32亿元,地
35、方财政收入达到2430万元。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是符合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兴产业,有利于三峡库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建设本项目带动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药品加工工业发展。经过三年的培育,使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现代中药集散中心,形成买周边、卖全国的中药集散地,将进一步扩大万州区的商贸经济和工业经济总量,推动地方经济较快增长。万州区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周边与川、陕、黔、鄂、湘、渝等六省市相邻,自古是川东、陕南、鄂西等地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万州成为水、陆、空、铁都十分发达的交通枢纽中心,此时建设医药物流交易配送
36、中心,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对于促进万州医药商贸业发展,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和医药加工业意义深远。(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三峡库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贫困农业区之一,农村不仅贫困人口多,而且贫困程度深,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一直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三峡库区人多土地少,自然条件差,山大坡陡,地势复杂,土地贫瘠。库区农村的产业结构,是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结构,农业生产水平低,商品生产能力低,经济收入少。要扶持和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三峡库区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和发动广大贫困农民立足三峡库区实际,调整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优势
37、产业。三峡库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对传统种植农业而言,是不利因素和恶劣条件,但2631米的相对高差形成的立体垂直气候,造就了若干类型的生态小环境,适宜许多种中药材生长,形成了中国西部的中药资源库,有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重庆市人民政府把大力发展中药农业纳入了三峡库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村开发性扶贫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于2001年启动了重庆市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拟在三峡库区运用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结合退耕还林建设100万亩现代中药农业基地,将带动30万户近10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并逐步奔入小康。建设本物流中心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导向指导库区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发展中药农业,
38、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功能帮助贫困农民将中药农业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动迁约120万库区移民,约80万城镇移民全部就地安置,40多万农村移民除用“外迁”方式安置16.5万人外,其余20多万全部就地后靠安置。库区人均耕地少,土地质量差,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不少农村移民搬迁后收入出现下降趋势,甚至成为新的农村贫困户。同时,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许多现有的城市工矿企业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实施关闭破产,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如果不大力发展适合三峡库区的优势产业,带动农村移民增收奔小康,安置城市移民再就业,移民问题将成为三峡
39、库区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庆三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包含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加工、交易内容,这是以市场为龙头、中药农业基地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模式的现代中药产业项目,内容涵盖一、二、三产业。在农业环节,结合库区百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将带动包括库区农村移民在内的库区100万户农民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在工业加工、商业和后勤服务环节,物流中心不仅自身可以提供相当规模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缓解移民就业的的压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显著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五)是改善和优化库区生态环境的需要 为了实施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40、确保三峡工程永久性效益,解决三峡库区移民问题,提高库区人民生活水平,国家明确提出了构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区必须具备生态与经济的双重功能要求,也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功能为前提条件,对自然和生态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要得到充分的保护,经济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始终保持良性循环状态。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上游生态极度脆弱地区之一。在库区幅员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21,荒山荒坡约占45。在耕地面积中,60以上是25度以上坡耕地。一方面,山区农民应用传统而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以山坡地为主的农耕地上耕种,水土严重流失,在形成泥沙淤积三峡水库和长江的同时,耕地越种越贫瘠,沃土越来越
41、少,耕种条件日趋恶化;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使农产品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而且化肥、农药残留随同流失的水土进入三峡水库和长江,严重威胁三峡水库和整个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国家为了改善和优化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决定在开展荒山造林的同时,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尽管国家给予相应的补助,但仍出现了生态建设长远社会效益和农民眼前经济收入的矛盾。单纯的退耕还林,使不少农民收入下降,增加了库区农村扶贫和经济发展的暂时困难。通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和实践证明,在三峡库区结合“退耕还林”实施“退耕还药”,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农业,是改善和优化库区生态环境最有效手段之一。按CAP标准发展中药农
42、业,必须精耕细作,即使是1年生药材,也不会像传统农业一样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由于禁用化肥和高残农药,可以有效杜绝化肥、农药残留对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污染。在人工种植的道地中药材中,有多数品种是多年生,本身既是中药材,又是“树”,可以发挥“树”的生态效益和“药材”的经济效益。在三峡库区结合生态建设发展中药农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成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回收和销售。因此,建设三峡中药物流中心为三峡库区大规模“退耕还药”提供了市场保障,是三峡库区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三、建设的可行性(一)万州拥有悠久的中药材历史贸易优势三峡库区中心城市万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贸易历史。万州原辖三区
43、八县,是川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中药材贸易在18世纪中叶初步形成,19世纪末初具规模,20世纪30年代逐步趋于成熟,到1937年,万州运销、批发中药材的铺号已近1000家。解放后,四川省中药材公司在万州设立“万县地区中药材采购批发二级站”,是四川省第二大中药材企业,除部分药材出口外,国内贸易业务覆盖方圆500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万州中药材交易达到鼎盛,中药材市场占地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1万平方米,汇集了周边21个区市县和川、渝、鄂、陕、湘、黔等地产中药材,中药材经营商多达1500余家,市场从业人员5600余人,商品交易总额达到9亿元,形成了三峡地区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三
44、峡工程开工建设后,由于原有市场位于淹没线下,国家实施中药材市场整顿,该市场被拆除关闭。万州现有中药材批发经营大户100多户,集中在三峡中药城经营的有30多户,一个有较高档次、有一定规模、规范化经营管理的现代中药城雏形显现。(二)万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万州区地处重庆东部,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上至重庆市327KM,下距宜昌321KM,是三峡库区中心城市和物资集散中心、商业中心,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周边邻接川、陕、黔、鄂、湘、渝等六省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万州区交通发达,已经形成水、陆、空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联结着周边区县及国内众多大小城市
45、和地区。国道主干线沪蓉路318线纵贯南北,国家重点公路兰杭线横贯东西,5条高速公路和8条二级干线向周边辐射;万州港是交通部和重庆市规划的长江干线主枢纽港,常年可通行万吨级船队,货运吞吐量可达1500万吨,客运吞吐量可达1200万人次;达(州)万(州)铁路、万(州)宜(昌)铁路、万(州)涪(陵)铁路,纵横交错,成为十字骨架;万州民用机场,已先后开通6条航线,辐射四面八方,年旅客吞吐量达20多万人次。长江黄金水道低成本(0.03元/TK)运输费用,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之相比的,为中药材贸易提供了便捷廉价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历史上中药贸易往来辐射致上海、安徽、湖南、湖北、广州等地的重要因素。区位和交通
46、条件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本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于万州区医药工业园,位于万州火车站商贸区域,地处万州立体交通网络的节点上,达万铁路、万州货运深水港、渝万高速公路会聚于此。距万州货运深水港1.5公里,渝万高速公路入口1公里,五桥机场8公里。地址区位优越,交通方便,将为企业顺利发展物流配送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三峡库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开发区、中国西部最贫困的农业大区和长江中、上游生态脆弱区,现代中药产业被确定为三峡库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国家从投入、税收、进出口等多方面予以特殊的政策扶持。三峡中药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享受国家最特别的优惠政策,具有全国其它地区不可能攀比的优势。与移民安置结合,可以享受三峡移民项目的各种优惠政策;与西部开发结合,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开发的扶持政策;与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工作结合,可以享受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与退耕还林结合,可以享受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各种扶持政策。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多,必将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有利于保证项目的成功运作。(四)适应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加深,各国实体经济严重受挫,世界经济迅速衰退。我国为应对严竣的经济形势,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