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429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卷 第 期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 月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田启明,女,工学硕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陈国浪,男,工程硕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龚大丰,男,工学博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基金项目 年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项目: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浙教函 号);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大数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厅函 号,)。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田启明,陈国浪,龚大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摘 要 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基于

2、高职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区域产业链环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应作为专业群组建的现实依据。面对智能制造产业链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与架构设计,构建“课内 课外”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政校企”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建设“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推进师资团队建设机制创新,从而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关键词 智能制造;产业链环;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深化专业品牌建设,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群建设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专业适应性、树立专业品牌、提升专业

3、竞争力,集群优势竞争理论也日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对高职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高职专业群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使区域从局部走向整体发展的功能,这也表明,高职专业群建设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提供社会服务的突破口。一、高职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关系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广义的产业链不

4、仅包含面向生产的产业链,其首端延伸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末端拓展到市场销售环节。区域产业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根据区域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变化调整高职专业群的培养目标,跟踪由产业升级催生的新技术应用趋势调整高职专业群的培养内容,突出高职教育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另一方面,专业群对区域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也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产 第 期田启明,陈国浪,龚大丰: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业链环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因此,高职专业群的组建应优先考虑区域产业链的需求,并服务于区域产业链的发展,从而与

5、区域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产业链的环节众多且在不断调整、延伸中,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全面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只能从中适当选取某些链环作为专业群的服务对象,因此,高职院校要对照自身办学条件,及时调研相关区域产业链环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从中选择与岗位设置和职责要求相匹配的产业链环作为专业群的服务对象,这是组建专业群的重要环节。二、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与架构为了抓住世界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契机,我国已经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方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广义的智能制造是指整个制造产业链的

6、智能化,包括材料供应、产品设计、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在信息经济时代,区域推进智能制造,岗位需求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如制造类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且要求相应岗位的人才应具有相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环组建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的现实依据。以温州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定位与架构为例,该专业群对接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依托温州区域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与、电商、传统制造类企业合作,为区域企业智能制造中产品设计、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

7、数媒设计、软件开发、运维、云计算平台建设和网络营销等信息技术服务。如图 所示,信息技术专业群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以软件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为骨干,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两个专业为支撑,为企业智能制造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图 专业群结构与定位 三、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与实践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以信息经济和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契机,深度契合区域传统制造类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着力提升育人成效、打造一流师资,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一)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专业群围绕区域信息

8、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发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展需求,以“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召开专业群建设研讨会,由经信局、大数据局等政府部门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校专家共建“课内 课外”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 所示)。课内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拓展”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在前期开设底层基础平台课,奠定专业群基础;在中期开设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凸显专业特色;在后期开设专业拓展课和创业学院课程,拓展职业能力。课外跨专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学生创业工作室、特长兴趣班、竞赛集训班以及相关企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图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在专业

9、群的大框架下,各专业既可以通过底层和高层的课程进行流通,又可以通过中层的专业课程改革彰显专业特色。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可以基于“双层次多方向”(即技术和技能两个层次、多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拓展,将面向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图 所示,软件技术专业全栈工程师特长生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现代学徒制”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以软件技术工作室为纽带、以创业创新项目为载体,在大一新生中“招工”,对全栈工程师特长生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因材施教,使学生毕

10、业后能成为软件企业技术骨干甚至技术合伙人。而电子商务专业则注重对大一新生渗透创新创业意识,在大二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大三阶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并以此为思路重构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下页图 所示)。图 现代学徒制下软件技术专业全栈工程师特长生培养模式 第 期田启明,陈国浪,龚大丰: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图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此外,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可以基于岗位对学生双创能力的需求,以“训”(单项技能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项目、竞赛项目等)、“研”(横向企业研发项目、纵向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申请等)、“创”(创新实践项目

11、、创业体验项目等)三类项目为载体,构建“学中训”“训中研”“研中创”的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 所示),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图“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二)产教融合推进与实践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性,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高职专业群在构建阶段首先要考虑所在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培养切合政府、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使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具备地方特色,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所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合作是提升高职专业群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专业群要积极推进“政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针对政府部门、头部

12、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不同需求,分别提供专家智囊、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咨询等各类支撑服务。譬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群针对温州区域传统制造类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一方面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温州市区及各县的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企业信息化、企业上云、智慧工厂改建等相关政策调研、政府项目申报评审、项目实地验收等工作;另一方面针对温州本地传统制造类企业信息化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的问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群依托校内软件开发、云计算应用、大数据技术、网络安全等 个科研平台,由导师带领学生共同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近三年横向到款 万元。同时与华为、中软、联通等头部企

13、业合作,共建信创学院、光网络学院和“”产业研究院,依托校企共建的云计算、大数据应用、虚拟现实、等实训空间,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和对外技术培训,为本地企业输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践证明,产教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合只有建立在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利益共赢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实现“政校行企”互利合作的良性循环。(三)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信息技术专业群以区域传统制造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依托软件与信息行业,对接家具、鞋服、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类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构建“训研创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实训基地 “互联网 ”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如图 所示)。实训基地以信息化

14、项目和智能化项目为教学、实践和研发载体,通过“平台 基地 项目”搭建高水平的“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此外,专业群可以基于校企合作框架,积极开展面向信息技术类企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校外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就业合作、研发合作、社会实践等多领域合作,建立示范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本专业“企中校”建设的示范性窗口。图“互联网 ”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结构 依托“互联网 ”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专业群可进一步探索“校企共赢”的科技服务模式,解决企业难题,成为“啄木鸟医生”。如依托专业群已有的研发平台,加强与区域经信局、大数据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和知名信息企业的合作,建设“互联网 ”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承接国

15、家、省、市政府部门资助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和对外培训项目,为合作企业提供立地式研发和培训服务,开展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研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的初步转化。同时,积极遴选专业学生进驻“互联网 ”技术服务中心,参与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四)师资团队建设与实践 强化制度引领,激发专业教师工作积极性制订 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名师梯队培育工程”实施办法 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教科研项目奖励办法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 等激励办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增强对各类教科研项目和育人项目的过程性考核,考核优秀的发放专项

16、奖金并适当奖励业绩分、考核不达标的适当扣除业绩分,教学业绩分与教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积极落实学校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进修项目,第 期田启明,陈国浪,龚大丰:面向产业链环的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鼓励专兼教师参加各类师德师风培训和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新技术的技能培训。积极实施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项目,支持专职教师到对口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技术服务、高薪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来校进行课程教学和项目指导。实施外引内培,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影响力引进项目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同时设立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专业带头人应全程深度嵌入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全力配合教研

17、室工作,支撑专业建设。支持带头人申报教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并与企业联合进行新技术攻关与研发;优先派送带头人赴国外标杆院校进行交流培训;积极推荐和鼓励专业带头人到行业企业或专业性团体、省级以上教指委、专指委或行指委担任重要职务。建立传帮带机制,突出团队协同育人效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和骨干教师提升工程,落实“带头人骨干青年”传帮带机制,推动专业带头人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名专业带头人指导 名骨干教师和 名青年教师,对骨干教师实施“精培”,对青年教师实施“优培”,骨干教师需协助带头人帮扶青年教师,从而加强教学团队协同效用。总之,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 ”时代智能

18、制造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岗位的新需求,非常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通过组建专业群形成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面向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环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团队培养,既实现了各专业个性发展,又实现了群内专业集约、协同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支持信息经济的发展、智能制造的推进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高需求、新要求。参考文献褚金星,李博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审思、突出问题与实践进路: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 教育与职业,():袁洪志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 职教论坛,():瞿连贵,韦清,徐巧云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现实挑战及实现路径当代职业教育,():胡曼 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群组逻辑研究 鄂州大学学报,():唐军,闫志龙,范兆媛,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职业技术教育,():夏雯婷,苏炜 基于 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逻辑、机制与实施 教育与职业,():周济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丁金昌 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责任编辑:石静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