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杜诗崆峒书写探微_杜宇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26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诗崆峒书写探微_杜宇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杜诗崆峒书写探微_杜宇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杜诗崆峒书写探微_杜宇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1-25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科教协同育人项目“丝绸之路与唐宋文学及其演变研究”(2022KJXTA04)。作者简介:杜宇翔(199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摘要:杜甫诗歌中不少篇目涉及“崆峒”书写,其现实地理定位与个人情怀表达并不完全相同。这些篇目有时指位于陇右地区原州、岷州的崆峒山,有时指位于河西地区肃州的崆峒山。且与前人相比,杜诗“崆峒”书写情怀有所丰富,并随杜甫不同人生阶段体验展现变化:早年书写体现投赠辛酸、中年书写体现奔波坎坷、晚年书写体现不遇牢骚。就影响因素而言,这与唐代漫游立功精神、关陇独特地理环境、杜甫自身遭遇及

2、修养、君臣比兴文学传统密不可分。考察杜诗“崆峒”书写,有助于理解文学现象与时代、个人的相关性。关键词:杜诗;崆峒山;情怀新变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532(2023)03-0066-08杜甫在诗歌中多次提及“崆峒”,主要篇目为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赠田九判官梁丘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寄高三十五书记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洗兵行 近闻 夔府书怀四十韵 壮游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其三 等12首。对于杜诗中的“崆峒”书写,学界关注较少,杜诗的“崆峒”具体地理定位、“崆峒”所含情怀新变以及造成新变的具体原因仍值

3、得进一步考察。一、杜诗“崆峒”地理定位考辨考 元和郡县图志 可知,唐时分别在岷州溢乐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附近)、原州平高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肃州福禄县(今甘肃省酒泉市境内)有崆峒山。崆峒山,在(溢乐)县西二十里。1966(岷州溢乐县崆峒山)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平高)县西一百里,即黄帝谒广成子学道之处。史记曰“黄帝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笄头”是也。158(原州平高县崆峒山)崆峒山,在(福禄)县东南六十里,黄帝西见广成子于崆峒,汉武帝行幸雍,祠五畤,遂登崆峒,并为此山也。11024(肃州福禄县崆峒山)经考证,以上三地在杜诗中皆有涉及。(一)岷州崆峒山杜甫早年的投赠诗中所涉“崆峒

4、”当指岷州崆峒山“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2126(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2186(赠田九判官梁丘),“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2192(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2194(寄高三十五书记)共4首。高适、田梁丘二人当时皆为哥舒翰下属,当以哥舒翰为主要线索考证。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杜甫诗题称哥舒翰为“开府”,则此诗当定在天宝十一载(752)后作,旧唐书 载:“十一载,加(哥舒翰)开府仪同三司。”33213哥舒翰此前于天宝六载充陇右节度副使后,又于当年实掌节度使权力:“天宝六载,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其

5、冬,敕召翰至代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33212至少可确定写诗时哥舒翰已为陇右节度使。旧唐书 地理志 记载陇右节度使驻扎鄯州,统临洮、河源等十军,遍布鄯州、廓州、洮州、河州等地,而岷州距此四地皆近,或亦在陇右节度使管辖下,故可初步确杜诗崆峒书写探微杜宇翔(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第33卷第3期2023年6月甘肃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of Gansu Open UniversityVol.33No.3Jun.2023杜宇翔:杜诗崆峒书写探微2023年6月定此诗“崆峒”指岷州崆峒山。此外,诗中前半部分述有“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史载北庭节度使下辖天

6、山军31385,但哥舒翰未曾为北庭节度使,知是虚言,而“青海”所述确有其事。史载哥舒翰天宝七载“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有白龙见,遂名为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33212,其中神威军驻地靠近鄯州,属陇右节度使管辖,亦距岷州较近,是此诗“崆峒”为岷州崆峒山的证据。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与 寄高三十五书记 两首是杜甫给高适的诗,前者是亲自送行在前,后者是远寄诗歌于后,从 旧唐书高适传所载“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高适),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33328可知背景。通典 载:“其边方有寇戎之地,则加以旌节,谓之节度使有掌书记一人,掌表

7、奏书檄。”4掌书记是节度使属下官僚,虽然 旧唐书 记载高适是做“河西节度使”幕府掌书记,但哥舒翰传载“(天宝)十二载,(哥舒翰)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加河西节度使,寻封西平郡王”33213并未卸任此前陇右节度使,实际兼任二职,成为陇右河西区域的封疆大吏。河西节度使治所虽在凉州,但彼时哥舒翰或仍常驻鄯州,高适因此或也在此。关键证据在此诗“小麦熟”叙述,此处当指史载“(天宝六载前)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 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翰使王难得、杨景晖等潜引兵至积石军,设伏以待之”之事33213。地理志 云:“积石军,在廓州西百八十里”31388,可知攻破吐蕃的积石军

8、亦在陇右节度使管辖范围内,故可推断此诗“崆峒”指岷州崆峒山。寄高三十五书记 当写于高适在河西节度使掌书记期间,即天宝十二载(753)以后,“主将收才子”即指高适入幕府事,对句“崆峒足凯歌”,似言战役胜利,应是史载“(天宝)十三年三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井牧九曲,其将咸来策勋”31397所述开边之事,读史方舆纪要 则载“天宝十三载陇右节度哥舒翰奏于所开九曲地置洮阳、浇河二郡”52891。洮阳、洮河二郡据 元和郡县图志 知此二郡大致位于洮州、岷州一带1997-998,则此处“崆峒”亦当指岷州崆峒山。赠田九判官梁丘 的主人田梁丘事迹在 全唐文 于卲所写传记有载:“司马姓田氏御史大

9、夫哥舒翰兼统五原,雅知其人,得之甚喜。表清胜府别将。非其好也,人皆叹屈,独不以介意哥舒公得黩武于河陇之闲,横行青海河收九曲,西拓蕃境数千里,置亭侯郡邑而哥舒公决策取之,招辑新附,承上接下,罔有不悦。”6从中可知田梁丘也是哥舒翰下属,故诗中称呼其为“使节”,且田梁丘有可能前后参与了九曲开边之事,其活动轨迹应如前文所述在洮州、岷州一带。“河陇降王款圣朝”一事当指天宝十三载(754)“吐蕃苏毗王款塞,诏翰至磨环川应接之”33312事,读史方舆纪要 引宋祁语云:“军置于洮州西磨环川也。”52894磨环川应距岷州不远,故可推定此诗中的“崆峒”也指岷州崆峒山。(二)原州崆峒山杜甫中年经历安史之乱、晚年追忆

10、凤翔扈从唐肃宗以及部分反映时事的诗所涉“崆峒”,当指原州崆峒山“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2271(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2514(洗兵行)“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2684(青阳峡)“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21283(近闻)“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21420(夔府书怀四十韵)“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21444(壮游)共6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是叙述自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妻儿途中所写,此行须渡渭水。杜诗详注 引朱鹤龄注语云:“自京赴奉先,从万年县渡浐水,东至昭应县,去京六十里。又从昭应渡泾渭,北至奉先县,去京二百四十里。”2271故诗

11、中有“北辕就泾渭”2271。此段中“疑是崆峒来”,当就泾渭发源地说。元和郡县图志 原州百泉县处载:“泾水,源出(百泉)县西南泾谷。地理志云泾阳县岍头山,泾水所出。”160泾渭发源于原州,可推定此处“崆峒”为原州崆峒山。洗兵行 中叙述“仙仗过崆峒”,“仙仗”当指皇家仪仗,杜诗大明宫和诗“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2433便是此意。此时唐肃宗于马嵬坡分别玄宗后,一路北上至灵武,途径平凉县,杜甫所言,当指肃宗北上灵武之事。旧唐书 载:“(天宝十五载六月)辛丑,至平凉郡,搜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疋,官军益振时河西行军司马裴冕新授御史中丞赴阙,遇上于平凉,亦劝上治兵于灵武以图进取,上然之。”3241

12、当时平凉县属原州管辖158,故推定此处“崆峒”为原州崆峒山。青阳峡 所述“昨忆逾陇坂北知崆峒67甘肃开放大学学报第 33卷第3期薄”2684,是以陇坂为基准点向北看山,故仇兆鳌解说:“此自陇坂说到青阳陇坂之上,西见吴岳,东压莲峯,北掩崆峒,已极宇宙大观。”2684-685青阳峡 是杜甫旅居秦州时期的诗歌之一,元和郡县图志 秦州清水县部分记载陇坂云:“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东去大震关五十里。”1982其书又载大震关云:“大震关,在(陇)州西六十一里。”145读史方舆纪要 也记载:“陇山,(陇)州西北六十里,即陇坂也。”52655则可知陇坂之东为陇州,借助陇州定位,向正北

13、所望只能是原州地界,而岷州在其西南部,肃州在其更遥远的西北部,故此诗所指“崆峒”当为原州崆峒山,仇兆鳌注为岷州,有误2685。近闻 是一首时事诗,叙述的是永泰初年吐蕃纠结其他少数民族犯边被阻击,随后又来申好之事。旧唐书 载:“(永泰元年)冬十月吐蕃至邠州,与回纥相遇,复合从入寇。辛酉,逼奉天。癸亥,党项攻同州,焚州民庐舍庚辰,子仪先锋将白元光合回纥军击吐蕃之众于灵台县之西原壬午,仆固怀恩大将仆固名臣以千骑来降。”3280随后第二年“吐蕃遣首领论泣藏等百余人随济来朝,且谢申好”35243。吐蕃所犯大抵在关中一带,故此诗崆峒应锁定关中附近的原州。又此诗言“崆峒五原亦无事”,查 元和郡县图志 盐州部

14、分:“盐州,五原。中府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复为盐州。”198盐州与原州西北接壤,故此诗“崆峒”当指原州崆峒山。夔府书怀四十韵 中“扈圣崆峒日”当指肃宗从灵武称帝后南下凤翔事。虽然杜甫并未陪同肃宗南下,他是在肃宗已经到达凤翔后才行朝见,随后陪同返京,但作为文学作品虽与细节有出入,并不妨害大体史实背景的判断。旧唐书 载:“(天宝十五载六月)上回至渭北自奉天(京兆府奉天县)而北,夕次永寿(邠州永寿县)戊戌,至新平郡(邠州新平县)己亥,至安定郡(泾州)庚子,至乌氏驿辛丑,至平凉郡(原州平凉县)七月辛酉,上至灵武(灵州灵武县)。”3240-242可推测

15、“长安邠州泾州原州灵州”或有官道可通,故南下时仍可能从此路通行,故此诗可推定“崆峒”为原州崆峒山。壮游 中“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及前后文亦指安史之乱中扈从肃宗事,观其句“崆峒”“少海”应为一联所对地理名词,查 读史方舆纪要:“海在山东东北境者皆谓之勃海。亦曰渤又谓之少海。”51452时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正是从渤海附近的幽州起兵造反3230,故此联应是叙述安史之乱战火所及之处。而安史战火波及最西处正到关中地区,未及陇右、河西,故此诗“崆峒”当指原州崆峒山。(三)肃州崆峒山杜甫还有一些诗歌所涉“崆峒”是指肃州崆峒山“昆仑崆峒巅,回首如不隔”2301(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崆峒地无轴,

16、青海天轩轾”2366(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21858(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其三)共计2首。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据 杜诗详注 引 杜臆,或是虚写以比白水县山景:“云峰矗峙,如昆仑崆峒,回首恍见焉。”2301诗中“昆仑”“崆峒”同时出现,应指肃州一带,元和郡县图志 酒泉县部分载:“昆仑山,在(酒泉)县西南八十里。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此山。”11023酒泉县属肃州管辖,故此处“崆峒”当指肃州崆峒山。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是杜甫送从弟杜亚赴河西幕府所作。旧唐书 杜亚传 载:“至德初,(杜亚)于灵武献封章,言政事,授校书郞。其年,杜鸿渐为河西节度,(杜

17、亚)辟为从事,累授评事、御史。”33962地理志 介绍了河西节度使的统辖情况:“河西节度使,断隔羌胡,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河西节度使治,在凉州,管兵七万三千人”31386其属下军事单位遍布凉州、肃州、甘州、沙州、会州等地,皆归河西节度使管辖。故此诗“崆峒”应指肃州崆峒山。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其三 所应史实当指大历年间吐蕃入侵关中被击退后,京师解除戒严之事3287。此前,吐蕃已尽陷河西陇右之地:“广德二年,河西节度杨志烈被围,守数年,以孤城无援,乃跳身西投甘州,凉州又陷于寇。”35239“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

18、、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37146此诗叙述对象为吐蕃,联系吐蕃陷地事实,诗人或以此诗更寄托收复希望,故崆峒定位应在河西、陇右地界。且观诗中语句,又有“西极”“昆仑”等语,与“昆仑崆峒巅,回首如不隔”3301(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3366(从弟亚赴河西判官)相仿,故可推定此诗“崆峒”指肃州崆峒山。68杜宇翔:杜诗崆峒书写探微2023年6月二、杜甫笔下的“崆峒”情怀及其新变文心雕龙 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7杜甫的“崆峒”书写也包含一定情怀。在杜甫之前的诗人创作中,“崆峒”书写常常体现游仙修道之趣、山水田园之心,且二者有时融为一体而情怀相

19、仿。此外,奉旨应诏与边塞言志主题也偶尔可见。游仙修道之趣与山水田园之心作为此前诗歌“崆峒”书写的常见情怀有历史原因。史记 五帝本纪 载黄帝轩辕氏“西至于空桐,登鸡头”86,后正义引 括地志 言“空桐”即崆峒山,在原州、肃州皆有,又引 抱朴子 载黄帝于崆峒山受广成子自然之经86-7。这成为魏晋以来诗歌“崆峒”游仙田园情怀的渊源。例如耽于游仙修道之情的:卭疏炼石髓,赤松漱水玉。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9446(庾阐 游仙诗 其四)仙化非常道,其义出自然。王乔诞神气,白日忽升天。晻暧御云气,飘飘乘长烟。寄想崆峒外,翱翔宇宙间。91300(高允生 王子乔行)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

20、藻。上言华顶事,中问长生道。华顶居最高,大壑朝阳早。长生术何妙,童颜后天老顺风怀崆峒,承露在丰镐。泠然委轻驭,复得散幽抱。101023(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郞适访司马子微)上述诗歌或从实际炼药、修身细节,或从幻想游仙、遨游体验,或从典型道家道教术语运用都可看出具有浓厚游仙之趣,而此时笔下崆峒山也成为了颇具道家道教背景色彩的仙山,得以寄托修道情怀。又例如纵情山水田园情怀的: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101305(王维 田园乐七首 其一)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何必崆峒上,独

21、为尧所尊。101403(储光羲 题翠山人别业)王维笔下的“崆峒”成为了山水田园的隐居场所,并于此背景中塑造了一个自由浪漫的隐逸人物形象。储光羲则利用溪水、幽室、山鸡、翠竹等典型物象构建山水田园环境,与王维不同。此处“崆峒”又成为了与山水田园对立的世俗场合,对比之下突显隐逸趣味。二者“崆峒”形象书写虽互相对立,但都寄托了诗人纵情山水之心。“崆峒”在少数应诏诗中的情怀较为单薄,仅作为歌功颂德的背景陪衬,如张昌宗的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10868纯是弄臣手笔,格调庸俗。边塞诗中“崆峒”又成为塞外苦寒的象征,寄托了初唐士人壮志,如骆宾王 边城落日:“河流控积石,山

22、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10858崆峒山作为建功立业舞台,诗人报国雄心历历可见。总之,在杜甫之前,“崆峒”书写情怀不出游仙求道、山水纵情、应诏颂德、报国壮志的范畴,而杜诗不仅丰富了“崆峒”书写的情怀内涵,且其情怀随杜甫不同人生阶段有所转变,展现出不同特征。(一)早年:报国壮志下的投赠辛酸杜甫早年旅居长安,此间四处干谒达官贵人,希冀他们引荐自己走上仕途,故称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275。这期间杜甫的四首投赠诗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赠田九判官梁丘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寄高三十五书记 皆涉“崆峒”,集中体现了他的报国壮志,例如: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

23、朝。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2186-187(赠田九梁丘判官)此诗是杜甫投赠哥舒翰下属田梁丘的诗歌,本意希望他引荐自己。前四句即夸耀哥舒翰功勋,以天宝十三载(754)“吐蕃苏毗王款塞,诏翰至磨环川应接之”33312的事情为史实依据,称赞哥舒翰用兵如神的同时,也隐约表现出自己希望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后四句是称赞田梁丘善于举荐人才,并以“无意向渔樵”结尾,表达自己无心闲居,强调了自己的报国壮志。又如: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

24、将欲倚崆峒。2188-192(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69甘肃开放大学学报第 33卷第3期此诗通篇盛赞哥舒翰为人,开首四句定性哥舒翰为“英雄”,中间四句具体描述哥舒翰既具备军事才能,又善于通达交际,最后四句以历史上的大将孙楚、吕蒙称赞哥舒翰慧眼识人,幕府人才济济。此诗不仅为谋求仕途,对哥舒翰的认同实际更是杜甫此时对建功沙场的认同,这是典型的心理投射效应。以上两首诗歌中“崆峒”被赋予了塞外沙场特征,寄托了杜甫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四首投赠诗皆涉“崆峒”并非巧合。联系哥舒翰、高适、田梁丘三人关系,不难看出,因高适、田梁丘二人是哥舒翰的下属,而杜甫虽对三人都有赠诗,而实际上目的都是为了投入哥舒翰幕府,一

25、为毛遂自荐,一为托人引荐。多次尝试投赠,想必干谒经历并不顺利,当时哥舒翰长期担任陇右节度使,岷州崆峒山也在他的管辖中,故反复出现的“崆峒”象征建功立业的沙场,也代指了哥舒翰幕府,其中情感或不仅为单纯的报国壮志,正如杜甫在诗中自述的那样: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2192(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此诗当写于哥舒翰于天宝十一载(752)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当时杜甫至少四十岁,已走过半生(杜甫五十九岁去世),故不免有白发之叹,穷途之悲。为求得一官半职,他不仅求于封疆大吏(哥舒翰),也求于幕府下属(田梁丘),甚至求于自己好友(高适)。受挫的干谒投赠经历不免又为

26、杜甫的壮志蒙上了一层辛酸,故“崆峒”是沙场象征,也是哥舒幕府象征,是杜甫仕途受挫的直接对象,它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壮志与辛酸在此交集。(二)中年:漂泊坎坷下的忧患意识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但在战乱之前杜甫就已踏上漂泊之旅。此年因“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2245,杜甫心有愤懑,遂不赴河西尉任,往奉先县探访家中妻儿,从此开启断断续续颠沛流离的生活。此间“崆峒”又化为恶山恶水的代表,体现杜甫漂泊四方的坎坷。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2271其诗前有“凌晨过骊山

27、”2267语,涉及玄宗与杨贵妃游乐华清宫事,史载“(天宝十四载)冬十月壬辰,幸华清宫”3230,故此诗写于当年冬天。此段先总叙水势浩大,时至寒冬,渭河依旧奔腾激烈,以至官修渡桥因冲垮而多次易位,定下紧迫基调;后叙以视觉入手,滚滚河水夹杂冰块从西处山峰涌来,诗人更夸张书写,以河水恐能冲断天柱,抒发咄咄逼人之感;再叙以听觉入手,从桥上经过渭河时能听见桥柱窸窣作响,令人胆战心惊,终叙经行之感,以“不可越”之叹抒发过河艰难,表达漂泊坎坷的苦楚。此处“崆峒”作为诗中泾渭源头所指,并非为杜甫亲眼实写,但“群冰从西下”,在如扑面而来的渭河冰水衬托下,崆峒山显得更加高寒险峻,进一步渲染了杜甫的恐惧感、惆怅感。

28、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为叛军所逮,后逃至凤翔朝见肃宗,授左拾遗。后来,杜甫又因给当时兵败陈陶斜的宰相房琯上书求情,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杜甫离开华州,向西漂泊至秦州,时有 青阳峡 诗: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2684此诗首段直言“山苦”“道恶”,定下坎坷基调,并从环境入手,进一步描述崇山峻岭,云雾缭绕的险恶景象。“昨忆逾陇坂”是此诗末段,青阳峡凶险地理环境让杜甫回忆跨越陇山的经历,并以“吴岳”“莲华”“崆峒”诸山峰作为对比,显示陇山极其高耸险峻特征。前

29、诗还是“群冰从西下”源头的崆峒山,转眼为陇山所压,就更能显示陇山凶险。其实叙述陇山即叙述青阳峡,此处是借回忆陇山表现青阳峡险恶,故末四句不论是言说青阳峡还是陇山,都称山峰形势十分“突兀”,如趁人之危,故在慨叹天地廖阔之际,实际是抒发诗人心底的紧张感,渲染漂泊坎坷氛围。杜甫不仅仅只局限于表达自身漂泊坎坷,其中又融入了浓厚的忧患意识,有时这种意识比较隐蔽,如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相对十丈蛟,欻翻盘涡坼。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昆仑崆峒巅,回首如不隔。2301此诗是杜甫天宝十五载(756)夏在奉先探亲后北上同州白水县依附舅舅崔少府所作。本段开头

30、是写“愁景”,总体塑造了雨疏风骤,雷鸣滚滚的70杜宇翔:杜诗崆峒书写探微2023年6月紧张场景,故诗人有“魍魉惨戚”之感,崆峒山与昆仑山虚写并举,险峻山峰如犹在眼前,加深了咄咄逼人之感。而浦起龙 读杜心解 称“然其写时危而引避也,但借斋头之景形之其写兵形与世运也,亦借坐久风急,显出贼势猖狂”11乃以景喻事,这是很有道理的。早在 诗经 中,就有用“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12195-197来抒发政治担忧的先例。当时朝廷于外有安史叛军,且长安于天宝十五载(756)当年沦陷敌手;于内有杨国忠与杨氏姐妹遗毒,内部不稳定因素酿成后来的马嵬之变。故杜甫一面以恶景抒发漂泊坎坷

31、,另一面也以恶景隐喻国家不幸、政治动乱。这样的书写,体现了杜甫从个人至国家多层面的忧患意识。(三)晚年:追忆往事下的不遇牢骚杜甫晚年漂泊蜀中,他在蜀地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少是追忆过往事迹的。这些诗歌作为他回顾生平总结人生的写照,表现出自己终生不遇的牢骚。其中“崆峒”书写频繁出现在追忆扈从肃宗事迹的诗歌片段中,如 夔府书怀四十韵: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遂阻云台宿,常怀 湛露 诗。翠华森远矣,白首飒凄其。拙被林泉滞,生逢 酒赋欺。文园终寂寞,汉阁自磷缁。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扬镳惊主辱,拔剑拨年衰。21420此诗是杜甫在

32、夔州期间所作,此段追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事,从回忆当初不就河西尉一职起,到触怒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终。从诗中可见,杜甫十分怀念在肃宗时期官居左拾遗的日子,他虽然并未亲身随肃宗从灵武经原州南下凤翔,但仍然心向往之,将肃宗经过的崆峒山重点提及,此处“崆峒”俨然成为肃宗与朝廷的代名词,意义非凡。仇兆鳌解“云台”“湛露”“翠华”皆是指在朝中为左拾遗事,考 湛露 出自 小雅,毛诗序说:“湛露,天子燕诸侯也。”12489,故仇氏所说有一定道理。君臣同处一堂,气势庞大,杜甫能扈从肃宗身处其间,想必心中也觉十分风光,故晚年特有此追忆。但不久杜甫被肃宗嫌弃,贬至华州,故又有“白首飒凄其”“文园终寂寞”之叹。文园指

33、汉代司马相如之事,史记 载:“相如拜为孝文园令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83056-3063以司马相如归家比自己为肃宗疏远闲居,颇有不甘寂寞之心。象征政治中心的“崆峒”意义神圣,自杜甫离开肃宗后,不论是心灵上还是地理上都距这个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追忆中的在朝风光与疏远寂寞相对比,又念自己在夔州晚年贫病交加之态,故不免为自己的终身不遇长怀牢骚。又如 壮游: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21444-1446此诗仍是追忆往事,选段前四句交代了安史之乱、马嵬之变与肃宗灵武登

34、基的背景。此处“崆峒”仍指肃宗经行的原州,可指朝廷,亦可指关中受到战乱波及一带。“少海”即渤海,是安禄山起兵叛乱大本营幽州附近。诗中杜甫追忆了自己忧国忧民,敢于直谏的过往,并为此自豪,也为肃宗疏远后的自己又再次走上了不得志之路,以至如今贫病交加,困顿低沉鸣不平。忧国忠心与贫病困顿两相对比,回忆起距离千里、象征关中朝廷的崆峒山,却忠心反被忠心误,颇有“关山难越”之感,这加剧了“郁郁苦不展”的牢骚。综上,杜诗“崆峒”书写随其情怀转变在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形象:早年“崆峒”是边塞沙场之景观,中年“崆峒”是穷山恶水之要素,晚年“崆峒”是政治中心之象征。三、杜诗“崆峒”书写情怀新变的原因钟嵘在 诗品序

35、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13与前人相比杜诗“崆峒”书写情怀产生新变,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故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与唐代社会环境、杜甫个人遭遇及文学传统传承有关。(一)特殊时空与个人遭遇杜甫一生足迹遍布吴越、齐赵、河洛、关陇、巴蜀,频繁书写“崆峒”是他人生游历之证,广涉山水也促使情怀丰富,这首先与唐代盛行的漫游之风、立功之热不可分割。漫游之风、立功之热是唐代特殊的时代精神。据 新唐书 食货志 载:“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14个人行旅之便,给予了唐人四处漫游的客观条件。魏晋六朝时期又偏安一隅,士人本无漫游的客观条件,有71甘肃开放

36、大学学报第 33卷第3期关书写情怀自然局限。且唐人漫游的动机在于仕途,那时为官并非只能应举,因“唐之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15,给那些当世达官贵人先行投赠以毛遂自荐也是入仕途径。那些“当世显人”多在长安居住,而盛唐疆域幅员辽阔,这就使天南海北的士人跨越千里云集长安,途中所见远比前人丰富,而那些在地方任职的大员,也常常是士人跋涉结交的对象,故李白有 与韩荆州书 上安州裴长史书 等干谒文章。唐人漫游并不都纵情山水,而是与从政紧密相连,展现出极大的进取心。杨炯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0611,岑参言“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102048,都从

37、正反表达了自己的进取之志。唐时名将马燧年少曾说:“天下将有事矣,丈夫当建功于代,以济四海,安能矻矻为一儒哉!”33689此番言论更可为唐人不甘事文,一心立功的典型写照。此外,立功之心作为士人的时代责任感,相应也会带来政治上的忧患感,故李白有 胡无人“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101688的热血,也有 战城南“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101682的忧虑。魏晋六朝时期的士人普遍谈玄,更以老庄为依托逃避现实政治责任,与唐朝时代精神大不相同。总之,漫游与立功思想是唐代的时代主题,它影响了包括杜甫在内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价值取向,是“崆峒”情怀新变慷慨的思想基础。但普遍精神并不足以促成杜甫“崆

38、峒”入诗的特殊性,这又与“崆峒”所处地理环境有关。杜诗中“崆峒”多指原州、岷州一带崆峒山,此地大体为关陇地区,附近陇南山地海拔在20003500米,个别山峰海拔超3900米,而岷山东延支脉部分平均高度更在30004000米,山脉陡峭,谷地深狭,而陇中东部地区较为干旱,入冬后更寒冷干燥,植被以荒漠草本为主16。故可知陇南、陇中东部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干燥,与中原不同,独特地理环境容易诱发苦意,激发诗思,故“崆峒”作为该地区典型山峰,在杜诗书写中较为突出。此外,关陇一带原州地区因地势较高,地处关中、陇右、河西、河湟交集的咽喉,又南涉黄河、渭水,具有军事地理价值17。其政治相关性高,地位显著,受朝廷重

39、视,在后来肃宗收复两京、代宗抗击吐蕃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属原州“崆峒”具特殊意义,常在杜诗出现。杜甫“崆峒”书写在进取壮志、忧国忧民之中又包含辛酸愁苦,这与他正好在关中、陇西的不遇经历有关。早在长安期间,杜甫便四处投赠干谒,除前文提及赠哥舒翰篇目以外,又有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奉赠先于京兆二十韵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 等诗,是其早期不遇“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275的体现。此后不任河西尉,探亲奉先县,零落关中。安史之乱后先遭肃宗贬谪,又流落秦州,晚年又飘荡于成都、夔州等地。长期的漂泊与不遇积攒了杜甫的愤懑,而其中关陇又是其漂泊的主要区域,且期间常常以河西尉、华州司功参军等卑官在身,这

40、是造就“崆峒”书写昂扬中融合悲愤的主要原因。(二)君臣比兴与儒者修养杜甫晚年的“崆峒”书写象征肃宗朝廷,比喻政治中心,这与长期以来“君臣比兴”传统及杜甫作为儒者的修养相关。早在 论语 为政 篇中,就能初步找到“君臣比兴”的身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8将君臣比作北极星与众星,应是此传统滥觞。这种比喻也为后来诗人所沿用,如魏晋六朝时有“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9273(明君篇),“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91097(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杜甫也大量运用此喻,如“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2911(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21131(登楼),时

41、时可见将朝廷与皇帝比作北极星。文学上真正固定“君臣比兴”模式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当是屈原所创“香草美人”抒情模式,其中君臣比兴以“美人”模式为典型。离骚 中说:“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恖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19将为臣者比为美人,渴望爱人回顾,借以抒发不遇之感,这正为文学作品中比喻君臣发端。“美人”比喻模式特点在于此比喻模式往往基于双方非均势境况:不论喻体还是本体,美人与臣子属弱势方,爱人与君主属强势方。从 论语 楚辞 再到后世文学作品的沿用,君臣比喻作为一般手法从生疏到成熟,或经哲学上的推动。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 中说:“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

42、,而合各有阴阳。”20阴弱阳强,这为强弱不平衡的“君臣比兴”提供思想依据。杜甫晚年以“崆峒”喻朝廷,实际也是这种“君臣比兴”模式的再延伸。“崆峒”高耸为强,杜甫于下为弱,符合这种比喻模式的传统特72杜宇翔:杜诗崆峒书写探微2023年6月点,而“君臣比兴”下的不遇情怀又是自屈原以来的经典情感积淀传承。杜甫所做的贡献,在于他拓展了“美人”比喻模式的形式,在“北辰”“美人”之外,将“崆峒”书写也纳入范畴之中,促成了这种比喻模式的更新。比喻模式的继承创造仍不是表现特定情怀的唯一原因,个人思想也是重要因素。杜甫诗风被总结为“沉郁顿挫”,其“崆峒”书写的情怀也如此:辛酸仍怀忧患、牢骚不至过分。杜甫对肃宗心

43、有埋怨可以想见,但他没有在诗篇中直言不讳地表达情感,而是用比喻手法,将皇帝、朝廷比作崆峒山,这与他的儒者修养不无关联。杜甫自称“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22172,又诗述“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2264。可见他始终恪守儒家价值理念。礼记 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1表达敦厚也是儒家价值的一贯追求,比喻较直言更委婉,故杜甫以“崆峒”抒发不遇牢骚,可从思想根源探寻。四、结语杜甫笔下的“崆峒”涉关中、陇右、河西三处同名山峰,无疑是诗人四处游走人生的体现。“崆峒”书写折射出的不同复杂情感,既是唐朝时代精神与地理空间的真实写照,也是品味杜甫曲折遭际与心态变化的不

44、同路径。“崆峒”书写的情怀内涵在杜甫手中丰富扩大,为文学发展吹进了新风,这不仅得益于杜甫基于人生的深刻体验,也是时代催化与传统积淀之后的必然。参考文献:1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2 杜甫.杜诗详注M.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3 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895.5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6 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4373-4374.7 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

45、:中华书局,2012:365.8 司马迁.史记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9 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 曹寅,彭定求,杨中讷,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 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26.12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3 钟嵘.诗品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15.1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46.15 赵彦卫.云麓漫钞M.朱旭强,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110.16 徐芳.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40.17 胡献漳.唐代原州军事地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22.18 程树德.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61.19 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35.20 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M.苏舆,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21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798.责任编辑韩冬梅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