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0022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五年级下册 书法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上宽下窄的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结构字中上宽下窄类型字的写法,学会分析字形和结构,整体把 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2.学写上宽下窄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远古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 情。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上宽下窄类型的字的特点。2.掌握“替”“童”“宣”三个字的书写。三、教学准备1.带有“替”“童”“宣”的米字格描红练习纸。2.多媒体课件、毛笔、练习纸。3.汉字雏形的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一)了解上下结构字的组合方式师:(出示范字“口”和“木”)上下堆叠组合可以组合成什么字?生:可以组合

2、成“呆”和“杏”字。课件展示这两个字,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师:上下结构的字,一是上宽下窄,一是上窄下宽。课件展示: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宽下窄的字的写法。出示课题:上宽下窄。第1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二)比较与欣赏出示“欧颜柳赵”四种字体的字,虽有大小高低的区别,但都是上宽下窄的 类型。师:这就是被称为“楷书四家”的“欧颜柳赵”。这四个字,虽有大小高低 的不同,但都是上宽下窄的类型。我们来看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童”字,一起来研究上下结构的字中上宽下窄的字的书写方法。(三)指导“童”字的书写1.师:我们来看教材中对“童”字的写法分析,齐读“

3、写法提要”。课件展示:上部要向左右伸展,覆盖下面的部分。下部要居中,与上部中心 对正,以求整体平稳。2.观察“童”字的结构特点。师:通过研究“童”字的“写法提要”,我们明确了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要 领是什么呢?课件展示:宽窄对比,重心对正。师:“童”这个字是怎样做到宽窄对比和重心对正的呢?课件展示:长横伸展,覆盖下面部分。下部居中,与首点对正。3.教师范书“童”字。4.学生先描红一遍,再仿影一遍,找到这个字笔画的位置特点。5.教师点评。6.学生再临写一遍。7.点评作品,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四)指导“宣”字的书写1.找出“宣”字在结构上与“童”字的相同点。,宣”与,童,都是上宽下窄的字,重心在首点

4、,底横不能超过上面宝盖头 第2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的宽度。2.教师范书“宣”字。3.学生描红后临写。4.对比范字,学生互评存在的不足。(五)分析“替、昔、普、空”字如何把握宽窄对比和重心对正1.课件展示“替、昔、普、空”的结构特点。替:上部笔画相同,左边的撇画伸展,右边的捺点粗重。下部较窄。昔:上部取斜势,第二竖内收改写短撇。下部“日”居中对正,两边竖直,右边竖较粗且略长。普:上部略偏左,左右笔画对称,中横较长。下部“日”居中对正,边竖直,右边竖较粗。空:上部宝盖头宽,中部笔画紧凑。底横稍长,但不要长于上部。2.学生临写“替”字。(六)优秀作业展示(七)总结,布

5、置课后练习(八)书法知识拓展了解汉字雏形,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课件展示: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中 国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它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 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实早在7000 年前已经出现了汉字雏形,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在山东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灰陶尊 上刻有的象形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同学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汉字的书写艺术,让这 一古老的文字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第3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上窄下宽的字一、教学目标1.引导

6、学生了解上下结构中上窄下宽类型字的书写特点,把握这类字的书 写规律。2.学会写好上窄下宽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一一甲骨文,初步感知甲骨文的书写特点,感受甲骨文的美。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上窄下宽类型的字的特点。2.掌握“晃”鹏”“安”三个字的书写规律。三、教学准备1.带有“晃”“甯“安”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毛笔、墨汁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甲骨文义+4 2。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一一甲骨文,这些都是什么字呢?猜一猜。2.出示答案:水牛女虎。3.通过这几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字的形状与实物相似)4.出示甲骨文图片

7、及简介。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 的内容很丰富,大多是商朝人占卜的记录,还有一些天文、气象、地理、农业、交通、疾病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第4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欣赏甲骨文。出示图片。欣赏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 素,即用笔、结字、章法。这些古老的文字笔画较细,以直线居多,大部分呈长 方形,一般来说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就整篇文字而言,字间距离 有疏有密,布局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处处表现出原始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8、规律1.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上窄下宽的字。2.出示“晃”“盖”“是”“恩”“安”字。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 有什么共同特点。交流。(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部形如底座,托住上部)(三)学写“晃”字1.出示“晃”字。观察一下,这个字是如何做到上宽下窄的?学生观察,交流。(“晃”字上部的“日”及“光”的上半部分笔画收紧,形 窄;“光”的下半部分横、撇向左伸展,竖弯钩向右伸展,笔画舒展)2.小结:上窄下宽的字,上部收紧,下部舒展。3.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日”部边竖内收,字形扁;“光”部竖短,点、撇短小紧凑,横画左长右短,长撇伸直向左舒展,竖弯钩先向左下斜,再向右伸。4.学生练习

9、书写。5.展示,评议。(重点围绕“上部收紧,下部伸展”)(四)学写离字1.出示嘱字。自学提示:认真观察“离”字,自读课本的“写法提要”,想一想,“离”字是如何做到上部收紧、下部舒展的。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与同学交流 第5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下。2.交流总结。上部收紧,下部舒展:草字头笔画短小,紧凑;中部的“日”字小而扁,边 竖内收;下部的横折钩宽大,起笔偏左。中心对正:上中下三部分的中心在一条竖线上。3.练习书写。展示,评议。(五)迁移训练,学写“安”字1.出示“是”“盖”“安”“恩”字。2.自学提示:观察这些字,阅读“习字指导”,思考:这些字是如何做到

10、“上 部收紧,下部舒展”的?3.交流。4.练习书写“安”字。将作业放到黑板上展示、评议。(六)比较欣赏1.同学们,我们教材上使用的字来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43岁时所写的多 宝塔碑,这些字点画圆整,端庄秀丽。历史上的很多大书法家在处理上窄下宽 字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2.出示欧体与柳体的“安”字。欧体、柳体的“安”字,为突出主笔横画,将宝盖头收缩,并减省了点画。3.出示颜体与赵体的“离”字。颜体的“离”字来自颜真卿晚年所写的颜勤礼碑。颜体、赵体的“离”字横折钩宽大,起笔有别。4.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书法家们在处理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用笔、结构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遵循了上窄下宽的字的共同规律

11、,做到了上部收紧,下部舒展。第6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七)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上窄下宽的字,懂得了写这类字时要做到上部收紧,下部舒展。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 字才会写得越来越好。3.上短下长的字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上下结构中上短下长类型字的书写特点,初步掌握上短下 长的字的书写要领。2.通过描红、临写练习,学会写好上短下长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 写习惯和兴趣。3.养成仔细观察、揣摩比较偏旁部首特征的习惯,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书 写习惯。4.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一一安阳殷墟,感受书法艺术来自生活的特点,从 而培养

12、学生的书法情怀。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初步掌握上短下长类型字的写法。2.观察和体会上短下长类型字的书写特点。三、教学准备1.带有“崇”“置”“符”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2.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游戏导入。第7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字游戏,比一比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请同学们拿 出四张识字卡,以最快的速度拼出两个合体字。出示课件:“山”“宗”“四”“直”字。2.揭示课题: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啊!是“崇”和“置”两个字。比较拼好 的字和书法家颜真卿写的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二

13、)观察与练笔1.出示例字,分析笔法。大书法家颜真卿是怎样写“崇”字的呢?他有什么秘诀呢?看教材第9页“崇”字的书写要领,说一说。上部短小,笔画收紧。下部宽长,笔画舒展。上下紧凑,中心对正。上部短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占一个字的几分之几?下半部分又占几分之 几?整体看这个字,你们又有什么发现?看到这几个笔画,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部件是否中心对正。只有中心对正,才能给人平稳的感觉。总结上短下长的字的书写要领:上部短小,下部宽长,上下紧凑,中心对正。2.把握要点,描红临写。(1)尝试描红。刚刚我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崇”的结构和用笔,这就是读帖。读完帖后我 们提笔描红两个

14、,边描红边体会上短下长的字的书写要领。(2)师点评描红。一起看这位同学描红的“崇”字。他能够中锋用笔,注意起笔和收笔的顿挫,第8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做到一笔到位不修不涂。(3)老师临写。如果说描红在间架结构上还有所依靠,临写就要考查你们的观察力和对字帖 的思考与表现了。下面老师来临写一个“崇”字。(4)学生临写。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可以先双钩一个,再临写一遍。(5)学生互评。请前后桌互相交换,觉得写得好的,画上红圈,并上台评价。(三)对比与描红1.学习“符”字和“置”字的写法。刚才你们和老师一起读帖,掌握了“崇”字的书写要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 你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15、力,这里还有两个上短下长的字,“符”和“置”等着你 们探寻。请你们翻开书本,仔细研习“符”字和“置”字的“写法提要”,然后 把你们学到的、想到的分享给大家。(1)请同学们提笔描红两遍。(2)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展示一下。对照要领和例字,找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地方,也找出自己写得不好的地方,还可以说说哪儿最难写。(从笔画、结构、部件几方面说)(3)观赏书法家临写。(4)提笔再次临写一个。(5)学生互评。2.拓展上短下长其他三个字,回去练习。课件展示“色”“矣”“景”的结构特点。像这样上短下长的字还有很多,这 几个字都是上短下长,在结构处理上都遵循了“上部短小,下部宽长,上下紧凑,第9

16、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心对正”的书写原则,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尝试描红和临写。(四)比较与欣赏出示课件:“崇”“符”字。感受不同书家的风格。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家来写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你们觉得这两个书法家在处 理“崇”字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不论是颜真卿还是柳公权,都遵循了上短下长的结体原则。同样的道理,这 两个书法家的“符”字也是如此。(五)书法常识(1)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殷墟的重要价值。(2)播放安阳殷墟的记录片。从甲骨文到今天我们写的楷书,汉字由萌芽初创走向成熟完美。这节课我们 感受了上短下长的字的美,今后,老师还会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书法独特的艺术魅 力。4.上长下短

17、的字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盈”发现上长下短的字的结构特点和普遍规律。2.通过对“其”字的“颜柳欧赵”四种书体的欣赏和比较,感受书法的形体 美。3.练习“盈”“念”“墨”的书写,初步掌握这类字的书写要领。4.了解金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掌握上长下短字的书写方法及规律。三、教学准备第10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毛笔、墨汁、毛边纸、毛毡、字帖、PPTo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崇”字。(上紧下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上短下长的字,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崇”字,回忆 一下这类字的特点。2.出示课件:“盈”字。再看看今天要学的“盈”字,

18、它与“崇”字有什么不同之处?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盈”字恰恰和“崇”字的字形相反。“盈”字上部宽 大,下部扁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上长下短的字”。3.出示课题。(二)学写“盈1.观察“盈”。思考:把“盈”字写漂亮要注意什么?生交流。(板书:一看)2.说规律。“盈”字上长下短,上密下疏,上下中心对正。上部四个撇画长短、曲斜不 同。下部四竖分布均匀,分别向内倾斜,底部长横承托上部。上部左撇伸展,横 撇弯钩内的短撇细直,分布均匀。下部长横略向右上斜。出示课件:上密下疏,中心对正,撇画不同,四竖均匀,长横上斜。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比较总结出了“盈”字的规律,这就是我们写好字 的第二步。(板书:二想

19、)3.示范。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第三步就是要练习了。在练习前先看老师写这个字。第11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自练。描红,仿影。(板书:三练)老师巡视,个别指导。5.评价。(三)学写“墨”1.合作读帖。自己读贴,对照“写法提要”和同桌说一说写好“墨”字要注意什么。2.学生总结。3.名家示范。(放录像)4.自练、评价。(学生评价)(四)比较欣赏1.读书法故事,了解书体。2.比较欣赏“颜柳欧赵”的“其”字。3.总结提炼上长下短的字的结字规律。四体的“其”,下面的两点虽然形态不同,但都对宽大的上部起到支撑作用。(五)学习“念”1.读帖习字。认真读帖,运用“一看二想三练

20、”的方法完成“念”字的学习。2.相机指导。3.反馈评价。(学生互评)(六)书法知识拓展金文金文起源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当时有炊器、洗器、乐器等数十种金属 第12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器皿,金文是镌刻其上的文字,多为当时祭祀、征伐、契约等的记录。金文大多 文简字少,短的甚至只有一两字,长的则有几百字。金文书法较甲骨文更加丰富 多彩,绚丽多姿。5.中宽上下窄的字一、教学目标1.学习中宽上下窄的字的结字特点。2.通过描红练习,感受主笔在合体字中的作用。3.养成仔细观察分析的习惯,初步掌握中宽上下窄的字中笔画之间的收放关 系。4.感受中国书法艺术之美。二、教学重难点1

21、.学习中宽上下窄的字的结字规律,初步掌握中宽上下窄字中主笔的伸展运 用。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主笔伸展在中宽上下窄的字中的作用。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习字纸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学习了上长下短的字,它的特点是上部宽大,下部扁 小。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结字特点的字。(二)观察分析看大屏幕,请大家仔细分析这一组字,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结字特点。(学 生观察讨论)第13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刚才这三个字都是中宽上下窄的字。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宽上下窄的字。老师在书写板书的时候请同学们跟 着书空,并读出课题。(板书)

22、齐读课题:中宽上下窄的字。刚才,同学们都仔细观察了这组中宽上下窄的字,谁能说说中宽上下窄的字 的特点?出示课件:中宽上下窄的字,中部向左右伸展,上下两部分收敛。(三)学写中宽上下窄两类比较有特点的合体字同学们归纳得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中宽上下窄的字。请看大 屏幕,这是一组以横画为主的中宽上下窄的字。1.横线为主。当遇到这类字时,我们在书写时该怎样处理呢?出示课件:“善”“菩”“喜”字。2.观察分析。首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组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横画比较多。在处理这类字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中宽上下窄的特点,同时要注意舒展中部横画 作为该字的主笔。牢记:中部横长上下短。(板书)生

23、齐读板书。3.看范写,尝试练习,老师批改。书写时注意:姿势端正,认真读帖,抓住特点,精准练习。描一字,仿一字,一起来练习两个字。4.同学们,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两个字,看看它们又有怎样的结字特点。它 们通过伸展哪些笔画来突出中宽上下窄的特点?第14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出示课件:“密”“畚”字。这类字也是中宽上下窄的字,它们伸展的笔画是撇捺。牢记:撇轻捺重要舒展。(板书)生齐读板书。5.出示范写,学生尝试练习,以学生互评为主。6.学习书法,临摹经典是入门的唯一途径。今天,我们还有以横画为主的“菩”字和以撇捺为主的“畚”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临摹练习。7.评价。8.下面请

24、同学们写出作品中缺少的这个字,写好的同学把作品粘贴到黑板 上,我们来个小小书法展,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合作一件作品,开始!9.总结延伸。(四)比较欣赏同学们,老师在“楷书四大家”中各选了一个中宽上下窄的字,让我们来感 受一下名家对这类字的处理方法。出示课件:欧阳询的“帝”,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等二长横影响到整个字形,四个字的主笔都写得很舒展。(五)书法知识拓展出示课件:石鼓文图片及简介。(六)结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宽上下窄的字,重点掌握了中宽上下窄的字 的结字特点,即上下收敛,中部伸展。希望大家课后加强练习。第15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

25、中窄上下宽的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窄上下宽的字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中窄上下宽的字的各部件在字中的位置以及收 放关系,初步感知这类字的布局美与结体美。3.了解大篆和小篆的由来及形成和使用年代,初步感知大篆、小篆的笔画特 点,受到审美熏陶与感染。二、教学重难点掌握中窄上下宽的字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四、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了解结构特点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宽上下窄的字,这类字的字形有什么特点呢?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字,请大家与上节课学习的字比较一下,想

26、想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2.观察比较,揭示课题。交流发言,发现特点。出示课题:中窄上下宽的字。3.以“意”为例,感受特色。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意”字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第16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中间“日”笔画紧凑,上边的“立”和下边的“心”相对舒朗,字形整体略 长。4.比较欣赏,深刻感受。(1)老师找到了柳体和赵体的“意”字,还有欧体中与“意”的结构相似的“虑”字。请大家仔细观察,并与颜体的“意”字细致比较,说说你们发现了什 么。(四种字体的结字规律是相同的,都是中窄上下宽)(2)有没有发现什么细微的不同之处呢?出示四种字体的中间部分,等量放 大比

27、较,引导学生发现:欧体 藕体佛体 超体横势稍扁宽,中心要对正,竖势稍瘦长。5.指导书写“意”。下面,我们就来写颜体的“意”字,想想怎样才能写好呢?引导学生观察字 形,概括书写要领。(1)整体看。(中间紧凑,上下舒朗,整体略长)(2)再分步看具体笔画,要注意什么?两点居中间位置;(“立”的第一点和“心”的第二点居中间位置,上下基第17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本对齐)横画稍斜朝右上;“日”字两竖向内收;“心”字平躺双点连。6.教师范写“意”,学生结合口诀同步书空。7.学生描红临写两个“意、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坐姿和执笔姿势好的同学,肯定他们端端正正写字和一 丝不苟的书写态

28、度。8.展评指导。展示学生习字。依据口诀进行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用红笔圈出,并予以肯定。(二)同类比较,发现细微差别1.同学们,在汉字中,中窄上下宽的字还有很多,这节课的开始,老师一共 出示了四个字,除了“意”,还记得其他三个吗?出示课件:慧、衷、筑。2.仔细观察,想想这三个字在结构上有何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3.教师分别将三个字的三个部分用红色虚线框标出,引导学生作进一步观 察。4.汇报交流。第18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小结:这类字,中间部分笔画都较紧凑,但是不同的字,上下部分的舒朗 是相对的,要因笔画多少和笔画书写规律而定。(三)练写例字

29、,学习书写规律1.观察“衷”,了解结构特点。(1)出示“衷”,指名说书写要点。(2)用红色虚线标注,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衷”由于下部舒展纵放,整 个字还呈现出上窄下略宽的特点。(3)归纳:点竖在中线,中部内收紧,撇捺要舒展。2.指导练写“衷”字。(1)教师示范“衷”字,学生结合要点同步书空。(2)学生完成练习纸上“衷”字两个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特别提醒:撇捺舒展,锋尖在同一水平线上。3.自主读帖,临写“慧”,加强巩固。(1)特别提醒:注意范字下方的提示。“慧”:上中下结体紧凑。横画间距均匀。下部心略偏右,三点依次渐高,有顾盼。(2)欣赏书法家书写“慧”字的视频。(3)生描红、临写。(四)指

30、导宣”字的书写,拓展延伸了解大篆小篆第19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出示大盂鼎铭文和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局部),引导学生欣赏。指 名说感受。2.揭示大篆和小篆两种书体。3.指名说说对两种书体的了解和认识。4.观看视频,对大篆和小篆作进一步了解。5.指名说观后收获。6.课堂总结。俗话说:“书无百日功。”只要同学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出一手 漂亮的字。7.左下包右上的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半包围结构字的基本分类。2.通过比较,掌握“L”和“红”的书写要领。通过“通”“建”“迷”等字 的描红、仿影、临写,体会左下包右上的字的结构特点,掌握这类字的书写要点。3.养成

31、仔细观察、揣摩、比较形近部首特征及整体把握字形特点的习惯,巩 固已经养成的良好书写习惯。4.了解秦泰山刻石相关史实和书法藏品,初步感知泰山刻石的特点,培养对 祖国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升自己的书法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和练习,掌握“I”和的书写要领。2.掌握“通”“建”“迷”等字的书写要点。三、教学准备1.带有“L”和“红”的勾线填墨临写米字格纸。第20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带有“通”“建”“迷”的勾线填墨临写米字格纸。3.多媒体课件、毛笔、红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了解分类,导入课题1.出示“建、度、武、同、齿、巨”

32、六个字。这类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半包围结构)2.半包围结构的字一般分为包围部分和被包围部分,根据这两部分的情况,半包围结构又可以分为两包、三包两大类。半包围两包:左下包右上、左上包右下、右上包左下 三包: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3.揭示课题。(二)观察揣摩,学写“建”字1.出示“建二怎么把“建”字写美观呢?我们先请一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flash动画),大家边看边思考:“聿”移到的什么位置时,“建”字最 美观?为什么?2.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要把“建”字写美观,应该做到:左下部分的笔画 要写得舒展,稳稳托住右上部分;而被包部分则要向包围部分靠近。(板书:左 下舒展,右上靠近)这是结构上的特点

33、。但要真正把一个字写美观,我们还要关 注每个笔画的书写。大家再看:(1)这个“聿”,在整个格子的什么位置?(2)这个字的横画特别多,共五画,你们觉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间距 匀称,长短、起笔富有变化)(3)“红”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横折折撇瘦长、稍向右倾,平捺舒 展)3.范写:同学们可以跟老师一起书空。第21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领写写这个“建”字。拿好纸笔,摆好姿势。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握姿:指实、掌虚、腕平、笔竖。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描红一个,仿影一个。描红做到描红盖红不露红,仿影 做到仿影重影不出影。(配乐)5.作

34、品讲评。(1)自评。看看自己写的“建”字,选一个满意的打上五角星。如果觉得自 己做到了左下舒展,可以在上面画一个五角星。如果做到了右上靠近,就再给自 己加一个五角星。(2)共评。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字拿上来给大家欣赏一下?他(她)的字哪些地方写得好,谁来为他(她)点赞?不足的地方怎样修改?同学们,这就是学习,我们在夸奖他人的同时,要吸取他人的优点;在指出 他人缺点的同时,也要提醒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6.再练。根据刚才的点评,取长补短,再练写一个“建”字。(三)引导比较,学写“迷”“通”1.出示“迷”“通这两个字都带有“I”。这个“L”与我们平时写的有 什么不同?(多了一点。我们练的字都选自古代碑

35、帖,在笔画、结构上往往和现 在的规范简化字不同)2.比较“L”与形状相似,平捺一波三折,都写得很舒展。但是写法上还是有很多不同:(1)笔画数量不同。(2)横折折撇不同:折、撇的长短不同,倾斜的方向不同,笔画的大小占位 不同。(3)平捺不同:起笔高低不同,行笔方向不同,与横折折撇的撇的位置关系 第22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不同,一交叉一重叠。3.怎么写好这两个字呢?自己读帖,体会要领。(1)“米”的捺画变点是因为书法中笔画最忌雷同,所以一般有两个捺画的 字,都会把其中一捺改为点,如“食”“达”“灸(2)“甬”露锋起笔,靠近包围部分笔画收敛,注意避让。4.想不想看看书

36、法家是怎么用笔用墨的?(看视频)看大师书法真是一种享受。下面我们一起来练写这两个字。各描红一个,仿 影一个。请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5.学生作品讲评。(1)点评。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欣赏一下?(让学生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2)互评。下面请同桌交换点评,如果他(她)做到了捺画舒展,给他(她)一颗星;如果他(她)做到了右上靠近,再给他(她)一颗星。(3)回练。根据同桌的建议再各练写一个。(四)比较欣赏,成果展示过渡:刚才这些范字都选自“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楷 书四大家”还有谁呢?1.出示四种书体的“起”“通这四个不同风格的字中捺画有什么特点?2.交流后小结:虽然每个书

37、家都有各自的书写习惯和风格,但都遵循书法的 基本规律,像这类左下包右上的字,下方的笔画都要伸展,稳稳托住上部,而被 包部分则要向中心靠近。3.展示作品:请大家把作品张贴在黑板上。指名画红圈。(五)碑帖欣赏,课堂小结1.了解秦泰山刻石。第23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过渡: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汉字经过了 6000多年的变化。今 天我们欣赏小篆代表书家李斯书写的泰山刻石。出示“通”各种字体。(2)观看图片,听介绍。2.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再次明白练字时要养成仔细观察、比较揣摩及整体 把握字形特点的习惯。让我们勤学苦练,用手中的笔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

38、书法 文化。8.左上包右下的字一、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比较、分析左上包右下的字,初步掌握左上包右下的字的结字 规律。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深入体会左上包右下的字的左上部分和右下被包部 分笔画之间的关系,感悟左上包右下的字的具体写法。3.养成仔细观察、揣摩比较合体字特征的习惯,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书写习 惯。4.初步感知“大千体”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升 自己的书法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初步掌握左上包右下的字的写法。2.观察和体会左上包右下的字中,左上部分撇画伸展和右下部分笔画外露 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带有“尸”“广”“广”偏旁的勾线填墨米字格

39、纸。2.带有“居”“度”“疾”字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第24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1.书法作品欣赏。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汉字书法更是一种独具魅 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看,它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 的淡浓、行笔的缓急、布势的巧妙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的音乐 舜正臼o2.合体字。今天,我们来学习合体字中左上包右下的字,来感受一下它们的美,好吗?(二)引导比较,学写“居”字1.今天我们要写的第一个字是“居这是唐代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字。多

40、宝塔碑是他四十多岁时写的字,字字刚劲雄浑,入木三分。而他晚年写的 颜勤礼碑则雍容闲逸,遒劲婉约。2.怎样才能把左上包右下的“居”字写漂亮呢?我们先来观察、比较一下这 三个“居,,字,看看哪个字最漂亮?3.通过比较,同学们都认为要把“居”字写漂亮,应该做到下面几点:左上 部分的笔画写得舒展,被包部分略向右下外露。(板书:左上舒展,右下外露)这是结字上的规律。但要真正把一个字写漂亮,还是要关注每个笔画的书写。大 家再看:(1)观察这两撇,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是露锋切入,切锋干脆,形态保持 基本一致)(2)观察这个竖,你们发现了什么?(稍内收,左右内收,角度基本一致)(3)观察这两个“口”,和中心线

41、比,你们又发现了什么?(上口偏左,下 口偏右,这样才能保持重心平稳)(4)更重要的是这里三横的收笔都很到位,顿挫非常讲究。特别是主笔横画 的顿挫和“口”字最后一横的收笔,都要到位。老师给它编了 口诀,一起读:上口稍扁撇画长,第25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十字横画要外展,下口左右要内收,半藏半露气韵扬。4.教师示范:下面老师来写一写这个“居”字,同学们可以跟老师一起书 空。5.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领写写这个“居”字。取出纸笔,摆好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指实、掌虚、腕平、掌竖。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描红一个,仿影一个,临写一个。描红做到描红盖红不 露红,仿影做到

42、仿影重影不出影。(放音乐)6.学生作品讲评。请大家看一看自己写的“居”字,选择一个满意的字,打上五角星。如果觉 得自己做到了左上舒展,可以在上面画一个五角星。如果做到了右下外露,就再 给自己加一个五角星。(三)从扶到放,学写“度”“疾”L今天,我们要学“度”“疾”两个字。比较一下“居”“度”“疾”这三撇,你们发现了什么?2.为什么这个“疾”字的撇变成了略收带钩?是呀,这就是书法中布势的玄妙,笔画之间的映衬连带之势,互相牵制又互 为生发,彼此衬托,让这个字显得有生命力。3.怎么写好看呢?自己读帖,看看能否明白要领。4.想不想看看大师是怎么用笔用墨的?(播放视频)看大师书法真是一种享受。下面我们一

43、起来练写这两个字。各描红一个,仿 影一个。请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5.学生作品讲评。(1)点评。谁愿意把你写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欣赏一下。(让学生先找优 点,再指出缺点)(2)互评。下面请同桌交换,改一改,如果他(她)做到了撇画伸展有力,给他(她)一颗星。如果他(她)做到了右下部捺画向右下舒展,再给他(她)第26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颗星。(3)回练。根据同桌的建议再各练写一个。(四)成果展示,拓展延伸好,请大家把作品拿上来展示,张贴于黑板上。(五)比较欣赏,多元感受1.刚才这些字都是“楷书四大家”中颜真卿的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四大 家对于撇画的处理。2.下

44、面我们放松一下,来一次书法文化探宝。这位是近现代书画家张大千先生,这是他在台湾的故居摩耶精舍。摩耶精舍 是他自己设计的一座四合院建筑,园中花木葱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陈列着 众多名贵的盆景和奇石,是台北著名的人文景观。入口门楼上的黑漆木匾古朴厚 重,“摩耶精舍”四字出自著名学者、书法家台静农之手。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作品。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以行书为主,略带草书 味道,用笔方正灵活,章法整肃,气韵朴茂。他的画也很好,书法配在他的画上 更是相得益彰。3.总结:同学们说说,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同学们,练字贵在坚持,每天定时定量,你们的字也会展现出自己的风貌 来,祖国的书法文化会经由你们传

45、承下去!下课!9.右上包左下的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右上包左下的字的写法。2.能写好“武”“戴”“载”等字。3.感受印章在书法中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右上包左下的字的特点。第27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掌握“武”“戴”“载”三个字的书写。三、教学准备1.带有“武”“戴”“载”的米字格描红练习纸。2.多媒体课件、毛笔、练习纸。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甲骨文“武”字。猜猜这是什么字?真厉害!这是“武”字。“武”的上部是什么字?这个字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一个象形字“戈“戈”是什么意思?(武器。)下面部分呢?你们觉得是什么?猜猜看。你们的想象

46、力很丰富。这是脚印,脚印代表步伐移动。人拿着武器前进,表 示要动武,这个是会意字。2.为了书写方便,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一些圆转的线条拉直,脚印慢慢演 变成了“止”,你们看篆书中的“武”是这样写的。出示课件:篆书“武汉代出现了隶书,这是隶书“武”字,后来楷书出 现,“武”就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3.出示课件:“武”“载”“可”“气”字。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字,它们跟“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右上包左下)4.这种类型的字该怎样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右上包左下的字。我们 就从学写“武”这个字开始吧。(二)学写“武”,体会右上包左下的字的特点1.出示课件:“武”字。老师这儿有个“武”字,“止”丢了。

47、你们能帮它摆回去吗?让学生摆一摆。第28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你们觉得他(她)摆得怎么样?跟屏幕中的“武”比一比。是的,还要更紧凑些。通过摆一摆,你们发现了什么?(“武”字中的“止”要紧靠右上部,紧靠 字的中心位置)板书:紧凑。2.你们觉得这个字的哪个笔画最重要?对,斜钩。斜钩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拉长,稍带弧度,行笔要轻快一 些)板书:舒展。右上包左下的字,左下部紧凑,右上部舒展,形成疏密对比。整个字重心平 稳。3.教师示范。这个字怎么写?看老师写一写。写之前,先要把姿势摆好,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4.学生练习写“武想不想自己也试一试?请同学们临摹一个“

48、武”字。5.师生交流。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对照黑板上的要求谁来评一评。出示两个写得不成功的“武”:(1)斜钩弧线有问题。斜钩需舒展,出钩要有力。(2)“止”跟右上部分不够紧凑。仔细对照字帖,看看自己写的“武”,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6.学生再次练习。第29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请同学们再次临写“武”字,注意改进存在的问题。7.学生互评,展示写得好的“武写好了吗?跟同桌交换,互相评一评,对照黑板上这三个要领,做到左下部 紧凑,紧靠右上部得一颗星,做到斜钩舒展再加一颗星,做到整体美观再加一颗 星。一起来欣赏这位同学的字,他的同桌给了他三颗星,你觉得他这三点都做

49、到 了吗?确实做到了,把掌声送给他。(三)学写“戴”和“载”1.出示课件:“戴”“载”字。刚刚我们一起学写了“武”字,这儿有“戴”“载”两个比较复杂的字,怎 样才能将它们写漂亮呢?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先来看“戴”,你们觉得写好“戴”要注意些什么呢?(写紧凑,横画间距 保持一致;撇与左下部分形成穿插;斜钩和“武”一样,舒展有力)再来看“载”,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左下部紧靠右上部,右上部舒 展;横画间距一致,两竖上下对齐)2.一起看书法家的视频。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来书空。3.现在有信心把这两个字写好吗?学生描红一个,仿影一个。4.交流。写得太好了,老师都惊叹了!掌声!谁来

50、说说,他写得好在哪里?第30页,共44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展示两幅写得好的字。(四)欣赏“武”和“载”刚刚我们学写的两个字“武”和“载”都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多宝塔碑 中的字。不同的书家,写法不同。1.出示课件:欧体“武”、颜体“武二欧体和颜体的“武”各有不同。欧体是哪位书家的字,谁能介绍一下?欣赏 欧体和颜体的“武”,感觉有什么不同?(颜体厚重,欧体用笔挺拔更险峻)2.出示课件:柳体“载”、赵体“载、这两个书家分别是谁?谁能介绍一下?这两个“载”给你的感觉一样吗?(柳体瘦劲挺拔,赵体带有行书的意味,更轻松自然)不管是什么书体的楷书,这种右上包左下的字在结构安排上都有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美术/书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