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0020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225 大小:1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认识图形(二)会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 别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 概念,发展应用意识。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初 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泰教学建议【教学指导】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 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间的关系。它既不是对上学期知识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如,长方形和 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不

3、要求掌握。3.收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学习过程中所需材料,不仅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1/2253638505772.doc激发学习兴趣。【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3.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嫖芯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形。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 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

4、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 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L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鼠教学亘程【情景导入】2/2253638505772.doc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来认一认、指一指。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2.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新课讲授】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

5、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 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各组 合作操作。小组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生3:从圆柱上找到了圆。生4: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 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2)描一描,画一画。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 吗?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

6、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 剪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那你们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 什么不同?生1: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3/2253638505772.doc生2: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小结: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1)认识长方形。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生: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 生的说

7、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老师改变手中长方形的位置。师:请大家认一认它还是不是长方形?生:是。师:这说明无论把长方形怎么放都是长方形。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生1:黑板是长方形。生2:门是长方形。生3:书是长方形。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师: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学生展示。(2)认识正方形。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师: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 行引导)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老师改变手中正

8、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4/2253638505772.doc么放都是正方形。师:你知道生活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3)认识三角形。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生:有三条边,三个角。(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 么放都是三角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4)认识圆形。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

9、找出圆形。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学生说)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 一样呢?(摸摸: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看到的平面图形,老师适当点评。2.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1)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 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2)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 形的个数。(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

10、今天我们学过的图 形。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5/2253638505772.doc(1)学生按要求涂色。(2)展示、交流。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3题。(1)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数一数,在括号里填上图形的个数。(2)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认的。【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下面我们要 和这些图形朋友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 里。【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妥;教学取书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陶芯教学反思1.结

11、合生活进行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 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领摆各种图形,这些活动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 习。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如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用眼观察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再 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 6/22536385057

12、72.doc性。这节课动手操作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 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7/2253638505772.doc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驱教与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及“做一做”,教材第4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2.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体会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鼠教学亘程【情景导入】1.出示汽车图。师:这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生1:是汽车。生2:它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师:

13、你们想玩拼图吗?生:想。师:好!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出示课题:拼一拼)【新课讲授】1.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图。(1)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师: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出 什么图形?请先试一试,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8/2253638505772.doc(3)汇报展示。师:谁先说说你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什么图形?生1: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板书:生2: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也拼出了一个大的长方形。板书:生3: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T”形。板书:生4: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L”形。板书:生5:我用两个相同

14、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师:两个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吗?提供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学生实践得出:只有特殊的两个长方形才可以拼成 正方形。2.用三角形拼图。(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图。出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师: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先在小组内试一试。学生分组操作、交流。展示、汇报。生1: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9/2253638505772.doc师:同学们真能干!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2)用4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图。师:用4个三角形,拼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全体学生动手拼图,教 师巡视)汇报交流。师:用4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

15、示出来,并加以 表扬肯定)原来图形之间有这么多小秘密。(3)仿拼图案。师:最近在我市举办了一次大型中小学生图案设计大赛,聪聪和明明获得了一等奖。(出示图案)10/2253638505772.doc看,漂亮吗?选你喜欢的一种图案试着拼一拼。3.发挥想象自由拼图。师:你还能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或图案?一面想一面动手拼,并给它 起个名字。(1)学生自由拼图,教师巡视。(2)学生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3)作品展示交流。嘻烈金4.认识七巧板(1)认识七巧板。师: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生1:被称为是“东方魔板”。生2:这七块可神奇了,能拼出许多不同而又美丽的图案,它能拼30

16、0多种 图案呢!师: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 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它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后来传到国外,风行世界,号称“唐图”,也就是“中 国的板图”。被称为是“东方魔板工它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魔力,而且蕴含着大 量的数学知识,因此现在人们已把它作为一项热门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2)了解七巧板的制作过程。师: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11/2253638505772.doc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师:仔细观察七巧板,这些图形有何不同?生1: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生2:大小不

17、同。师:哪些图形最大?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师: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请学生同桌交流验证过程。师: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生:形状。师: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1到7号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呢?生1:5号图是正方形。生2:1号和2号图是三角形。生3:4号和6号图是三角形,生4:7号图也是三角形。生5:3号图我们不知道叫什么图形。师:3号图叫平行四边形,大家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拿出正方形 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发现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三角形。在七巧板中,到 底有几块三角形?它们分别是哪些?这几块三角形是怎样的,它们一样吗?你能 给

18、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号图和2号图比较大,4号图和6号图比较小,7号图中等。师:1号图和2号图谁更大?12/2253638505772.doc生:1号图2号图是一样大的(课件证实)师:4号图和6号图呢?生:也是一样大。(课件证实)(3)说一说。师:通过小朋友们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七巧板这么多的知识,那么请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七巧板的知识?(4)答一答。师:同学们发现了有关七巧板的这么多的知识,那你们能回答老师的几个问 题吗?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其中一个和一个。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大,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小。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5.尝试操作,动手拼三角形。师

19、: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七巧板。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请大家用你们的七巧板拼出一个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拼好的小朋友,你把小手举起来,老师就来欣赏你的作品,开始吧!学生动手拼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拼的三角形。师:大家拼出三角形了吗?那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展示你拼出的三角形呢?老 师请好小老师以后,其它的同学就和我一起来当小观众,欣赏小老师的作品,好吗?师:小老师们,你在展示你的作品时,还要向我们说清楚你是用几块什么形状的板拼出了三角形?生1:我用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师:还有其它的拼法 吗?生2:我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师:还

20、 有其他拼法吗?生3:我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6.欣赏七巧板拼图。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一下子就拼出了这么多的新三角形。【课堂作业】13/2253638505772.doc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1)先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 和4个 拼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再让学生自由拼一拼,看还能拼出什么图形。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1)用七巧板拼不同的长方形。(2)汇报、展示。【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图形的拼组,发现图形之间有很多的关系,用图形 拼出了很多好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发明家,高兴吗?

21、让我们 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多知识吧。【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会教学版书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汽车图学生作品五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有1个 5号口有1个 3号号和2号一样大最大有5个(4号和6号一样大最小,号 中等14/2253638505772.doc教学反思1.挖掘素材,巧妙切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导入时,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汽车为切入 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以做汽车要用不同 形状的纸为契机,巧妙地迁移到长方形等学过的平面图形,既是对上学期旧知的 再现,同时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正方形、长方形边的特点的认识。2.充分参与,形式

22、多样。指导学生拼摆图形时,设计了“做汽车”“拼拼摆摆”和“小小设计师”等 既富童趣又具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3.自主思考,有效合作。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思 考。本课的教学中,对于正方形、长方形边的认识,先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根据 自己的观察提供猜想,并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能验证这些猜想,通过学 生思考确实想出了不少“金点子”,有用折叠的、借助工具比较的等许多切实可 行的方法。在后来的拼摆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每个孩子在有 了自己独特的创意后又去观察

23、,吸收他人的智慧结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15/2253638505772.doc第3课时练习课毁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5、6、7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1.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初教学亘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出示下图:师: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生1:1号是圆柱。生2:

24、2号和6号是长方体。生3:3号是球。生4:4号和5号是正方体。生5:7号叫三棱柱。师:这些图形与我们前一节课学习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生1: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前一节课学习的是平面图形。16/2253638505772.doc生2:从这些图形中可以找到前一节课学习的平面图形。师:有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示 课题:立体图形的面)【新课讲授】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出示下列图形: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说一说。(2)引导发现。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3)课件演示一

25、一面在体上。2.自主探索。(1)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 立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学生独立思考。小结:画、El、描、折。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2)动手操作(画一画)。提要求。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 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组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 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一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小结。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

26、家安到了纸上。现在17/2253638505772.doc我们来说一说,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三日 A日。可e生1:用正方体的面可以画出正方形。生2:用长方体的面可以画出长方形。师:能画几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生3 3种。生4:用三棱柱的面可以画出三角形。生5:用圆柱的面可以画出圆形。(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圈口、O)3.教学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1)了解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师:长方体有几个面?生:6个面。师:哪两个面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生1: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相等。生2:左面的面和右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

27、也相等。生3: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也相等。师:他们说得正确吗?你们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先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交流。18/2253638505772.doc生1:把盒子拆开,把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左面的面和右面 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它们能否都是完全一样 大的。生2:把前面、上面和右面的面分别在纸上印一下,画出来,再剪下来,再 分别与后面、下面和左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是不是完全相等。师:这些方法都不错。下面就请各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验证一下。学生分组操作。汇报、交流。师:能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吗?生:通

28、过试验,我们发现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相等,右面的面和左面的面相 等,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相等。师:说得很正确。(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能判断题中右边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吗?用线连一连。学生独立判断、连线。汇报、交流。F面左面后面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出示正方体展开图。师: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物体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起来,你猜它应 该是一个什么物体?19/2253638505772.doc生:正方体。师:对!正方体有几个面呢?生:6个面。师:想一想:这个正方体的几号面和几号面相对?为什么?生1:1号和2号相对。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生2:

29、5号和6号相对。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生3:4号和3号相对。师:他们说得对吗?我们来折一折,试验一下好吗?生:好。师: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展开图折一个正方体,再看一看1号和2号是不是 相对的面,5号和6号是不是相对的面,4号和3号是不是相对的面。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小结:1号的对面是2号,5号的对面是6号,4号的对面是3号。【课堂作业】1.圈一圈,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20/2253638505772.doc(2)你看到哪几个面?(3)上面和()面同样大。左面和()面同样大。前面和()面同样大。3.剪一剪,折一折,哪个图形能折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在图形下面打“V4.把左面的硬

30、纸片折一折,就能折成右面的正方体盒子。12 4 6(1)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o(2)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o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思考题。答案:1.2.略(2)能看到前面、上面、右面三个面(3)下右后,v,4.(1)4(2)25.有4种。21/2253638505772.doc【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面的特点,这对我 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良教与取书第3课时练习课下面 左面 后面6142353“1”的对面是“2”,“5”的对面是“6”,“4”的面对是“3”。康芯教学反

31、思练习一中的第7题,给出了一个长方体,另外给出了它的三个面,让学生判 断这三个面哪个是它下边的面,哪个是左边的面,哪个是后边的面。这道题要用 到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的特征,因为学生从图中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另外三个面看不到,只能根据看到的三个面来推测。学生判断有困难。另 外第8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说出用22/2253638505772.doc1642 35做成的正方体,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几。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观察、想像 做出判断,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

32、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23/2253638505772.doc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 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难点】1.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会教学建议【教学指导】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是数学中的基础,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 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熟练程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

33、方面教学: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课时安排】10课时1.十几减9.2课时2.十几减8、7、6.3课时3.十几减5、4、3、2.2课时4.解决问题.2课时5.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24/2253638505772.doc十几减9(含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含用数学)用数学(综合应用)第1课时十几减9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的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

34、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 识。【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理解“破十法”的思维过程。鼠教学亘程【情景导入】师:圣诞这天,一(1)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 幕显示课本第89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小朋 友在干什么?生:有的小朋友在踢球,有的小朋友在套圈,有的小朋友在买气球,有的小 朋友在观赏小金鱼,有的小朋友在买风车。师:我们先去看看小朋友怎样买气球好吗?生:好!25/2253638505

35、772.doc【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景图。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生:小丑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 9个,还剩几个。师:根据这幅图,能写出什么样的算式?生:159二匚2.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师:15-9等于几应该怎样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把自己想法交流 一下。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汇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朵红花里拿掉9朵,剩下的1朵红花和另外5 朵黄花合起来是6朵,所以15-9=6。(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 在算式15-9的下面板书算的过程:10-9=1,1+5=6)生2:我不摆学具,

36、想9加几得15?9+6得15,所以15-9=6。(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式15-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法的过程:9+(6)=15,15-9=6)生3:我是这样想的。15-5=10,10-4=6,所以15-9=6。(教师板书第三种算法)生4: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计算的。先画15个4,再圈出9个,还剩下6个。所以 15-9=6 o公 1 I板书:_I15-9=6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你认为哪些 方法比较简便呢?生1: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生2:我认为第二种方法简便。师小结:第一种方法叫“想加算减”,也就是想9+()=15,9+6=15,所以 26/225363850577

37、2.doc15-9=6;第二种方法叫“破十法”,也就是先用10-9=1,再用1加15里剩下的5 得到6,所以15-9=6。这两种方法都比较简便,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 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3.强化算法。师:十几减九的算式除了这道题,你知道还有哪些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板 书)17-9=|13-9=|14-9=|II-9=|16-9=|12-9=|18-9=|19-9=|师:你会算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并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的算法。师:你算哪道?怎么算的?学生自由地计算。汇报、交流。师:你算了哪几道题?怎么算的?生 1:我算了 11-9=|一|o 想:9+2=11,所以

38、11-9=2。生 2:我算的是 16-9=|一|o 想:10-9=1,1+6=7,所以 16-9=7。生3:我算的是 此9=口 o 想:9+9=18,所以 18-9=9o【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 算的过程。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 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另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他们从 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想加算减”)。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这道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39、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 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27/2253638505772.doc3.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3题。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4 道题。答案:1.2 7 2.5 8 3.4 3 10 9【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生:十几减9的算法。师:对!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像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些题中两位 数中个位的几减9不够减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了,这就是退位减法。计算时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可以用“破十法”来计算。【课后

40、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陶西教学版书第I课时十几减915-9=回想+6=15想9=1 I+5=615-9=6 n15-9=6想加算减破十法泰教学反思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每 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时,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游园活动提出数学问题,任选一道题进行研究、计 算,任何一种方法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 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8/2253638505772.doc第2课时十几减8泰教

41、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理解“破十法”。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去公园看了一(1)班的小朋友买气球的情况,下面我们来 看看他们买风车的情况,好吗?生:好!【新课讲授】出示教材第13页例2情景图。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从图中我们能知道什么?生:熊猫一共做了 12个风车,小朋友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风车?师:根据图意,应该怎样列出算式计算出还剩几个风车呢?生:用减法算,算

42、式是12-8=口。2.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独立尝试,合作探究。师:如何计算12-8=口呢?请先开动小脑筋想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尝试、交流。(2)汇报、展开,交流算法。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破十法:10-8=2,2+2=4,所以 12-8=4o29/2253638505772.doc想加算减:8+4=12,所以12-8=4o连减法:12-2=10,10-6=4,所以 12-8=4o 把 12 分成 10 和 2,2-8 差 6,10-6=4,所以 12-8=4。(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两道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

43、生理解“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又让学生体会“想加算 减”的方法的优越性。【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法”来计算。思维过程是:先从10里面圈出8 个,再将剩下的2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先让学生自由地算,再 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3.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算出。答案:1.16-8=8 15-8=72.13,5 11,3 14,63.2 5 8 3 6 9 4 7 10【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

44、获?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 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师:有道理,希望同学们要多加练习。【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30/2253638505772.doc教与阪书第3课时十几减8例:12-82 8 二想加算减破十减想:8加(4)得)2想:12可以分成10和(2)12减8得(4)先算1()减8得2再算2加2得4教学反思在教学十几减8时,教师从情境图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在教学 中,教师还注重启发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讲道理,说理由。对于学生合理的 算法,教师都要

45、给予肯定。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又体 验到在众多方法中最优化的那种方法。31/2253638505772.doc第3课时十几减7、6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念教学13程【复习导入】1.复习准备。(1)口算。11-9=11-8=14-9=14-8=13-9=(2)填一填。13-8=()+8=129+()=17()+9=168+()=16()+8=112.导入。

46、()+9=15师:一(1)班的同学继续在公园里游玩,我们去看看明明和乐乐在干什么 好吗?生:好!【新课讲授】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例3情景图。师:明明和东东在干什么呢?生1:他们在看金鱼。32/2253638505772.doc生2:他们边看金鱼边讨论问题。师: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呢?生1:东东问明明:一共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生2:明明问东东:一共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师:观察得真仔细,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吗?生:能。师:那好,请同学列出算式,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2.探索算法。(1)独立计算,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红金鱼:13-

47、7=6黑金鱼:13-6=7师:你是怎么算出13-7=6,13-6=7的?能给明明和东东讲一讲吗?(2)交流、汇报算法。生1:从明明和东东的对话中,已经说出了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6条。生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6=4,4+3=7,7条黑金鱼。求红金鱼的条数,10-7=3,3+3=6,6条红金鱼。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生2:破十法。生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红金鱼6条,黑金鱼7条。生4:这样算得快,7+6=13,13-7=6,13-6=7,7条黑金鱼,6条红金鱼。师:你这用的是什么方法?生4:想加算减法。(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

48、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4)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 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法”等方法的合理33/2253638505772.doc性。【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题。此题借助学具实物图巩固一道加法题计算两道减法题的思路。可由学生独立完 成,完成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借助具体画面提高“想加算减”的自觉性。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此题是继续巩固一道加法题计算两道减法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想加算减”的 自觉性。3.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此题

49、用填口的形式,增加抽象性,增加连贯性,以这种方式来提高“想加算减”的思维水平,逐步达到由减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数的要求。答案:1.14-8=6 14-6=8 15-8=7 15-7=82.17,9,8 15,6,9 16,9,73.4,4 5,5 6,6【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十几减7、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师:像十几减7、6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计算呢?教师可随意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 方法进行计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良教与版书第4课时 十几减7、6红金鱼:13-7=6 黑金鱼:13-6=7反教学反思34/

50、2253638505772.doc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每 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进行计算,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 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5/2253638505772.doc第4课时练习课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熟练进行口算十几减8、7、6o初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